建筑型体的外部制约因素分析

时间:2022-08-16 02:52:27

建筑型体的外部制约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对建筑型体的外部制约因素主要通过功能条件、经济投资、地形地貌、文化习俗、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型体设计;建筑造型;建筑功能;地域条件;新技术;新材料

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建筑就伴随人类一步一步走向繁华昌盛。国家的繁荣,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都离不开建筑。每一幢建筑物除了它所拥有的功能作用外,建筑物的外观美、型体美也是它的一个重大作用。城市的衣装就是林立的建筑,要让城市更加美丽繁华,就要在建筑物的型体设计上下功夫,但是建筑独特、新颖的型体设计有许多制约因素,设计者必须从建筑的功能,经济适用,材料,文化习俗,地域条件等制约条件考虑建筑物的可行性。

1.功能条件的制约

建筑物功能作用是建筑物成立的根本目的,设计的一切方向都必须围绕其功能作用。建筑是供人们使用的人造物体。首先,它要为人们的活动提供场所,要适合于人们使用,也就是要满足对它所提出的使用功能的需要。有些建筑表面看似不存在使用功能,像碑石、雕塑等建(构)筑物,但它们可以作为定位、标识等物体[1]。每一栋建筑物都应拥有与它功能相协调的气质和意义:如国家政府机构,它们象征着国家的权力,它的职能是代表统治阶级实行政治统治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因些它们的建筑型体较庄严,要求具有政府权力机构的形象,这样的建筑型体具有高度的限制,大多以立方体、长方体为母题,采用巨大的柱廊、成行成片的林荫路,创造严谨、肃穆庄重的气氛,让建筑物造型在统一中变化,粗壮而有活力。它们时时刻刻传递着一种严肃、庄重的气息。

型体犹如建筑的眼睛,它是建筑物的肢体语言,是一个被感知的过程,让人们能通过这样的建筑型体对该建筑物的功能略知一二。以功能作为设计依据,使设计具有丰富的内涵,建筑通过它独特的型体向世人传达它所具备的功能。

2.经济投资的制约

建筑设计在满足功能之外,还需要符合经济实用的原则,经济与否往往成为选择建筑型体的重要因素。拥有足够的经济支持,建筑物才能从想象中变成现实。在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后,经济因素直接制约了建筑物的外型和外观。建筑物由原来的矩形渐渐演变成圆弧、多几何图形结合的型体,无形中又大大增加了造价。

经济的建筑并不一定是最廉价的建筑,而是一种美观的而且在建造费用、运营管理费用、人工费用上都便宜合算的建筑。越是造型怪异、扭曲的建筑,造价越高昂而不实用。“安全、实用、美观、经济”永远是建筑设计的宗旨。建筑的基本型体有正方形、矩形、圆型等,这些形式结构受力性能好,施工方便,造价合理。

另一方面,建筑的经济性不仅是建设成本多少的问题,更要考虑如何将有限的社会资源综合、高效地加以利用。因此,提高建筑经济性的关键要从现实经济条件出发,对技术设置进行恰当的选择,有机协调建筑诸要素,提高综合效益,这些构成了建筑设计经济性理念的基本内涵。

总之,在建筑型体设计中,经济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如果说功能是建筑设计的基础;那么经济问题就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所以,在进行建筑型体设计时,应力求布局紧凑,充分利用空间,以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3.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制约

在满足使用功能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创造出预想的建筑型体,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始终。使建筑型体从不同程度给人以庄严、简洁、大方、亲切的印象。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的,这是造就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在一个地震活动十分频繁的日本,为使房屋不被飓风刮走,不因地震而被毁坏,房屋一般以平房或两层楼房为主,在城市则以低层建筑为主,建筑用材多为原始木料,民居建筑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木结构体系。这木制建筑通过对抗狂风暴雨,尤其是经受地震的考验,证明了自身的坚固性[2]。

建筑型体设计要结合地形的变化,随高就低地布置建筑,使建筑与地形之间产生某种内在的联系,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为一体。

4.文化习俗的制约

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作为文化之一的建筑文化,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建筑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且处在一定的时代。建筑创作也摆脱不了时代的需求和地域外先进文化的渗入。

宗教对建筑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佛教主张以寂灭无为达到自我否定,从面“摆脱苦海”,因此佛教建筑主要是僧院、庙宇,对称布置,象征单纯浑朴。相对于佛教,道教建筑的布局和形式大体遵循我国传统的宫殿、坛庙体制,即以殿堂、楼阁为主,依中轴线对称布局[3]。

不同的建筑型体都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极富人情味和地方特色。建筑型体的形成与文化、习俗等有关,使得建筑型体具有鲜明、丰富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性。

5.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建筑中的技术问题,是构成空间与体形的骨架和基础。同时,技术本身需要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纵观建筑历史的发展,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钢筋混凝土和钢材的广泛应用,促使建筑技术和造型发生了极大的变革,19世纪以后采用的钢和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强度大、刚度好的优点,同时还赋予建筑较大的灵活。

随着轻质高强建筑材料的不断出现,技术不断完善,使高层与大跨度的建筑有了很大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建筑型体有了新的风格,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机动性。同样,随着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不断发展,相应地会对建筑空间和型体提出更多的新要求,而新型体的创造,需要相应的科学技术来满足,从而近一步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型体与新技术、新材料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6.满足建筑规划设计等条件的要求

建筑造型的设计还应该符合建筑规划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的设计。建筑型体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建筑与空地、建筑高度等因素。以此为标准进行建筑型体的设计,建筑高度要符合要求,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设计者的灵感,设计出建筑物个性的造型。

建筑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事物,它的构建与存在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建筑不是一名建筑师凭空想象的物体,它的形成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建筑是一个生命,它有它的生活方式和条件;自然界的丰富多彩、人类社会的多样化造就了建筑文化的风采,它凝聚着人类的文化与精神,它是凝固的音乐,凝固的风景,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论述建筑型体受外部制约的因素,及建筑型体的发展趋势,表明世界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型体开始走向多元化、个性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格特征。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75-80.

[2]日本建筑学会.建筑设计资料集成[休闲.住宿篇][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4-7.

[3]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35.

上一篇:企业物资管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浅议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