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格律诗(上)

时间:2022-08-16 12:40:50

齐梁时代,音韵学家发现了“四声”,作诗开始讲究平仄。到了唐代,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和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这就是所谓的“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唐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或“古风”;唐以后的诗,尽管是五言、七言的四句或八句,如果不合格律,仍然只能称古体诗或杂诗。

格律诗有这样一些特点:①每首四联八句。五字一句(五言),简称五律;七字一句(七言),简称七律。六律很少见。八句以上的叫长律或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②押四韵或五韵。在第二、四、六、八句的句尾押韵,通常押平声。③平仄声搭配上也要求合乎一定的格律。④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因此,我们在写格律诗时一定要讲究以下几方面:

一、平仄

格律诗的平仄有4种基本句式: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这四种基本句式的交错,就构成了不同格式的格律诗。七言绝句、律诗是在五言旬式的前面加上相反的平仄构成的: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下面以例诗说明:

1 仄起仄收式(七言即为平起仄收)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

七言例诗见杜甫《客至》。

2 平起仄收式(七言即为仄起仄收)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七言例诗见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 仄起平收式(七言即为平起平收)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七言例诗见苏轼《新城道中》。

4 平起平收式(七言即为仄起平收)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李商隐《风雨》)

七言例诗见杜甫《登高》。

以上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五言律诗以句首不入韵为常。七言律诗以句首入韵为常。

了解了律诗的平仄后,绝句和排律的平仄亦不难把握了。从平仄上看,绝句可视为律诗的一半。五绝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七绝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排律是律诗的延长,可延长到一百韵、二百韵。

责编 花语

上一篇:秋食莲藕 润燥滋补等 下一篇:增生性关节炎和痛风性关节炎如何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