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风中飘荡

时间:2022-08-16 12:01:02

音乐在风中飘荡

鲍勃・迪伦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民谣歌手,他并不是摇滚乐的开创者,但他却是将摇滚乐注入灵魂的领军人物。

为什么爱鲍勃・迪伦?

“甲壳虫”约翰・列侬的答案是:

“我不得不说,他影响到了我和我的音乐。”

黄金时代:一跃而成为超级巨星

上世纪60年代,鲍勃・迪伦、“披头士”和“滚石”无疑被视为摇滚“革命”的先锋和代表。任何一部描述60年代学生“革命”的史籍都难以绕过他们挺立的身影,而在种种传奇的香烟缭绕之下,他们有时候已经成为形形“革命”青年乞求灵感和塑造形象的标本。

鲍勃・迪伦的处世作《Bob Dylan》于1962年发表。其中收录了Woody Guthrie推崇的《Song To Wood》和谈纽约生活感触的《Talking New York》,整张专辑的风格,带有浓厚的民谣气息。另一方面他也采取客观的立场,来审视当时政治及社会事件,创作了不朽名曲《Blowing In The Wind》,一跃而成为超级巨星。鲍勃・迪伦早期的一些作品是以传统旋律为基础的,后来逐渐吸取了乡村音乐的因素和黑人音乐并加以创新。Dylan的抗议歌曲对当时青年人的心灵起了巨大的震撼作用,因而促使60年代美国青年的大觉醒。

他很快被公认为是青年作词家中像菲尔・帕克斯顿一样最有才华的。他的歌曲成为参加民权和反战运动的白人学生的圣歌,有像《在风中飘荡》和《大雨将至》这样的抗议歌曲。

白银时代:温柔的颠覆之声开启

70年代中期,鲍勃・迪伦连续在“滚雷”巡回演出中表现自己,并从中产生了一段长达4个小时的影片《雷纳多和克拉拉》,该影片中插入了一段由迪伦表演的半自传性的音乐会。1978年,发行唱片《街头示威》,1979年迪伦声称自己是一个再生的基督教徒,宗教的主题是他后面4张唱片的核心。

这一时期的鲍勃・迪伦演唱技能,无论在演唱方面还是在吉他与打击乐的演奏方面在民谣音乐界中来说都是纯朴自然的,但他的影响却引人注目。迪伦正在创造一种调式,他所描绘的音乐方式不需要很复杂。他的歌喉、吉他演奏和有时不很完美的口琴声帮助确定音调,使其音乐从中得以展开并在国内引起轰动。

同纯朴自然的歌曲旋律相比,这一时代的鲍勃・迪伦已经渐渐使得摇滚乐寻找在抗议之中的角色,用歌词来轮廓自己的政治位置,一场温柔的颠覆之声鸣响就此开启。

青铜时代:影响力渗透入更多领域

进入90年代,鲍勃・迪伦出版唱片的速度开始变得缓慢,其中在1992年的As I Been to You和1993年的World Gone Wrong中,他重新拾起早期的民谣,翻唱许多并不广为人知的歌曲。1992年10月16日,在麦迪逊花园广场,举办了一场纪念迪伦踏入歌坛三十年的演唱会,其中包括尼尔・杨、埃里克・克莱普顿、前披头士吉他手乔治・哈里森等人均到场表演。

1997年9月30日,迪伦发行了由Daniel Lanois制作的Time out of mind,距离他上一张原创专辑Oh Mercy有8年之久。

2001年9月11日,迪伦发行Love and Theft;2004年10月,他出版了名为《Chronicles,Vol.1》的自传,该书停留纽约时报书籍非小说类排行榜长达19周。

这一阶段的鲍勃・迪伦就像一件经历时间考验的精致青铜器,除了音乐人之外,他又跨入文学界,并取得不俗的成就。至此,他的影响力已经渗透进入更多的领域。

黑铁时代:独自绽放光芒

2005年,马丁・史柯西斯执导了由迪伦的自传性电影《No Direction Home》。

2006年8月底,迪伦发行了他第四十八张专辑“Modern Times”,随即登上美国排行榜第一名。他的上一张冠军专辑,是三十年前的“Desire”。

2011年4月6日当晚,美国著名歌手鲍勃・迪伦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办了演唱会。继北京演唱会之后,鲍勃・迪伦又于8日和12日在上海与香港登场。这是现年70岁的鲍勃・迪伦首次在北京登台演出,也是在中国内地的首场演出。

岁月如梭,横跨长达半个世纪,鲍勃・迪伦,这位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出生、六十年代红极一时的美国人,带着皱纹和乐迷青葱岁月的回忆来到2011年的中国,半个世纪的时光就好像一场梦,轻轻弹掉那些尘埃,鲍勃・迪伦留给歌迷的音乐依旧在空中飘荡,就像一块角落里程亮金子,独自绽放光芒。

上一篇: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品出口的经验与思考 下一篇:“锋”头人物“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