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构图质量的影视画面特性探析

时间:2022-08-15 05:02:15

提高构图质量的影视画面特性探析

[摘要] 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声画结合、视听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吸纳了多种艺术的优长,更形成了自己有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显著特点;影视画面构图作为影视创作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要素,也因影视艺术的独特性有着自己的特点。作为摄影师应了解影视画面构图的特点,结合影视画面构图的主要目的及其规律,有意识地培养构图的技巧,创造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影像艺术作品。

[关键词] 构图 影视画面 特点 画幅 影视时空

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声画结合、视听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吸纳了包括图片摄影、绘画等多种艺术的优长,同时形成了自己有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显著特点。影视画面与生俱来具有语言叙事艺术特性、造型艺术特性和时间艺术特性。[1]而影视画面作为组成影视节目的基本单位,关系着观众的视觉感受与信息接收。如何在有限的画面内对人、事、物进行合理布局,成了检验摄影师构图业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构图作为影视艺术画面创作的主要环节和手段,由于影视画面自身的这种独特性,也要求有符合自身创作实际的表现方式。这里探讨一下与提高构图质量直接关联的影视画面的特性。

1、影视画面构成的整体性

影视节目的创作、表现、传播和理解是以人类的完形思维运动和格式塔心理机制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影视节目都是由几个乃至几十个、上百个相关画面来实现创作意图,影视画面构图的完整性是通过每一组镜头和每一场戏来体现的,因此,某一画面所传达的内容往往是从上一个画面延续开来,或向下一个画面发展开去。[2]这时,单个影视画面的构图就应兼顾到前后画面的构图,使这一系列画面组接之后成为叙事连贯和节奏流畅的整体。因此,对影视画面而言,单个镜头构图的不规则、不完整会在构图的整体结构中随着对一系列镜头的组合关系的解释得到理解;反之,影视节目构图的整体性要求也会对每一个单一的镜头的构图提出特定的要求。这是传统图片摄影与绘画构图所不及的。

2、影视画面画幅的固定性

通常图片摄影和绘画在画幅的比例上自由度较高,并且可根据内容的表现灵活采用横幅或是竖幅。而影视艺术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其画幅形式比较单一。[3]具体的说,电影普通银幕的宽高比固定为1.38﹕1,而特殊的宽银幕画幅的宽高比接近或大于2﹕1;电视画幅一般固定为1.33﹕1(4︰3),现在主流的高清晰度电视宽高比为1.78﹕1(16︰9)。影视节目画幅的这种固定性即便是有的在后期加工时通过遮幅或遮罩对构图做一点遮挡或改变,也必须将同一段画面整体处理,而不能像图片摄影那样采用竖画幅进行画面构图,也不能像绘画作品那样随意框定边线;即使是在拍摄前可以编排、组织,但拍摄后的构图关系不能像图片那样后期加工。因此,影视画面画幅的固定性要求摄影师在现场拍摄时一定要做到一步到位,一次性完成取景构图。此外,摄影师也可以通过特殊的拍摄手法来弥补画幅固定性带来的弊端,可以从视觉形象的塑造、光色影调的表现、主体陪体的提炼等多个层面上加强锻炼和创作,拍摄出构图精美画面主体突出的优秀作品。[4]

3、影视画面的运动性

运动性是影视画面与图片摄影和绘画的最本质的区别,影视画面表现运动的造型特性使图片摄影、绘画等造型艺术的构图规律有了突破性发展。影视画面的运动包括画内运动(被摄对象的运动)和画外运动(摄影机的运动)。画内运动即是说影视画面有表现运动的特性,它不但可以直接表现运动主体的运动姿态,记录运动主体的速度、节奏及运动的全过程,而且可以展示光线、影调、线条、形状等各种画面造型元素或大或小的变化,具有传统艺术不可能达到的再现运动的能力。在表现主体时,影视画面可以通过被摄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动静对比来突出主体,即使要表现的主体在画面中只是一个点,只要它与周围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不一致,这个点同样可以从纷乱的环境中被凸显出来,而不必像传统的构图法则让这个主体在画面中占有很大的空间,或处于醒目的位置上,或靠其它陪体构成与之相呼应的格局来烘托。[5]而画外运动,即是说影视画面有运动表现的特性。通过改变摄影机的机位、角度、光学镜头、运动轨迹、速度和方向使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主体与陪体的关系、画面的情节重点、主体气氛、透视关系,多景别、多角度、多层次连续不断的表现出来,从而使观众的感知和认识更加细致连贯和完整全面。这种画面的多元性和多义性加大了单一画面内部语言的表现容量,扩充了运动画面的表现含义。

没有运动就没有影视画面,没有运动的画面也就不是影视画面。因此,动态构图成了电视画面所特有的构图方式,摄影师在构图时必须从连续的运动出发,预先构思好画面的运动过程,进行全过程画面的布局与安排,有效利用好推、拉、摇、移、跟等拍摄技法,把握好运动节奏,做到平、稳、匀、准、清,达到画面均衡的要求。

4、影视画面的叙事性

影视画面的叙事性往往是通过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来赋予画面具备图片摄影与绘画不能达到的这种叙事能力。而影视画面的叙事性主要体现在画面具备的时空创造特性和多视点特性。

时空创造特性:

影视画面既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既可以再现叙事的现实时间和空间又可以创造虚拟的时间和空间,它以二维平面来再现时空或重构时空,是时空一体的艺术形式。这也是影视画面与图片摄影和绘画等传统艺术形式比较又一个重要区别。

影视画面是利用一个固定的矩形平面框架来展示艺术形象的。和绘画、图片摄影一样,影视画面要用平面框架结构表现叙事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受到画框的较大限制。为了突破这一限制,影视画面在构图时一方面利用传统视觉艺术的焦点透视、线条透视、影调透视、色彩透视等从人眼的视觉经验角度创造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另一方面利用被摄物体和摄影机的纵向运动,通过场面调度的方式展示场景的纵深空间。同时,一边注重画框内的形象的独立、完整、统一,采用封闭式构图;另一边又积极采用开放式构图,打破画框边界的束缚,注重画内形象向画外空间的冲击和拓展,追求更高层次的画面的整体均衡、心理平衡和形式美感。

对影视画面的时间特性,一方面是指单一画面的时间是按照时间的维度单向向前流动(即单向性),不可逆转,特别是纪实性节目更是如此。同时,影视画面也是按一定的时间速度连续不断的展示画面信息,画面内容在造型构图中不是跳跃无序的,而是连续有序的(即连续性)。这些都要求摄影师拍摄这类画面时要一次性完成。另一方面,影视画面的时间特性还表现在多个画面组合时对叙事时间的再现、压缩和延展,这需要结合剪辑的时间结构来理解。

多视点特性:

图片摄影与绘画构图常力求从单一视点着重表现主体,而影视画面常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变化角度、景别对被摄主体进行连续的、多角度、多视点的拍摄,既包括改变水平、垂直等几何视点,也表现在改变主观与客观的心理视点。因此,同样是在长和宽的二维空间上让观众产生立体的和多维的空间联想,但影视画面能在特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情景中表现出被摄主体的画面形象和画面范围不断变换,这就使观众获得更多的信息量与更丰富的视觉感受。

5、影视画面的时限性

影视节目是依靠若干画面的组合整体表现创意内容的。影视画面单个镜头的时间长度有限,短的不足1秒,一般的镜头大约3—5秒,即便是纪录片的长镜头通常也不过2分钟,而电影的画面镜头比电视的画面镜头通常更短,时间更有限。这样的影视画面信息量多少不同,但观众只能一次看过画面信息,这即是影视画面的时限性。因此,对影视画面的构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构图形式必须简洁明了,主题集中明确,主体清晰突出。这里的简洁不是构图的目标,仅是画面创作的手段。简洁也不意味着简单。简单的画面没有一定的信息量和表现力,同样是影视画面构图应该摒弃的。因为它满足不了观众的观感和好奇心,特别是对从小就积累了丰富的观影经验的现代人来说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摄影师一定要结合时下人们的审美方式和观影习惯的变化,考虑影视画面的时限性,处理好构图的繁简关系。

总之,影视画面是影视创作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要素。作为摄影师应了解影视画面构图的特点,结合影视画面构图的主要目的及其规律,有意识地培养构图的技巧,能在拍摄主题确定后,选择、组织和找寻最佳的画面构图方式,创造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影像艺术作品。

上一篇:四招提升店铺组织运营能力 下一篇:“唐朝小姐”重现千年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