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时间:2022-08-15 03:25:11

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看起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却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可见使学生学会求知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求知呢?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最重要的途径。另外,作为21世纪新的学习观——终身学习,也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孟子认为学习的最高目的是使知识达到“自得”的境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它为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石。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以下将从三方面着重论述。

一、兴趣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钥匙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方面教师应注重活跃课堂气氛。针对语文课的特点,教师应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力求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以姿态助说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自主参与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特点,它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它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同为学生,但在智力、阅历、社会经验等方面不尽相同,存在着个别差异。教师必须给他们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因此在课堂上可采用讨论法、自由发言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缺乏教学民主,难以因材施教,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不到发展。通过这些尝试,学生逐渐对语文产生兴趣,这种兴趣就将带领他们走进成功的大门。从这个意义上说,兴趣就是一把“钥匙”。

二、方法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阶梯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如果不从方法上加以指导,学生的自学能力活动只能在黑暗中摸索。我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课前自习——课内自学——课外自用。课前自习,这是学生养成自学习惯的第一步。在阅读时会用各种符号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圈圈点点,借助工具书学习课文生字词,查找资料了解课文背景、作者生平,总体感知课文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初步领会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等等。阅读课文和有关图书资料,还可以让学生写读书笔记,把课文中的知识点、主要内容、重点语段加以条理化。在这过程中,学生自己尽力质疑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自学的能力。课内自学,指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教师尽可能少讲,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说、自己读、自己写、自己揣摩。

另外,课外自用,让学生在学完课内知识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向课外拓展延伸,这符合学以致用的理论。如有的学生在课外练笔中扩写课文,或者针对某一文学形象展开讨论,或者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写新闻调查、报告等,这也正是学以致用的种种表现。此外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广阔舞台,比如布置任务,带领学生到图书馆,让他们自由阅读,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经过这样的长期训练,一定会养成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三、激励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动力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是促进学生养成自学能力的保障,同时也是学生培养自学能力的动力。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采用如下两种激励方法。一是情感激励法。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如果教师都用爱心去浇灌学生,他们便会有取之不竭的上进动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受到充分激励后的人,动力可以发挥到80%到90%,相当于激励前的3倍到4倍。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能激励学生乐学的合作动机,而且能激活学生思维,不断为养成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创造条件。二是成功激励法。树立成功意识对学生养成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也是有一种很大的激励作用的。因此,在教学中经常创设一些竞争机会是非常必要的。如开展默写课文比赛、口头作文比赛、书法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等。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荣誉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这种意识驱动下,他们的智力、情绪都变得饱满高涨,自我成功的内驱力非常强烈,成功的机遇也非常大。不言而喻,自学意识便在心中永远扎根,自学能力便悄然形成。

总之,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探讨的问题,它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愿我们所有教师一起努力,共同撑起教研一片蓝天!(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第二中学)

上一篇:创设轻松环境 爱上早期阅读 下一篇:在体验中学习 在体验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