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环节

时间:2022-08-15 01:06:23

编制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环节

摘 要 评价公路路线方案的合理性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重要环节,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确定,既要符合规范要求又要能够实现;防治责任范围的划分要实事求是、合情合理,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主体工程的投资不应纳入水土保持方案的投资概要。

关键词 公路 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 水土流失预测 防治目标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公路沿线地形复杂,施工路线长,扰动地表面积大,挖填土石方量大,造成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主要目的是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

1 基础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是方案编制的首要工作,只有对有关基础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布设水土保持设施。基础资料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现场调查,二是主体工程可研究报告及有关图表。

1.1 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需对推荐路线和比选路线两侧各500m范围内、拟选取的取土场以及弃土场进行实地调查,并重点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①路线经过的各种地形地貌,按里程分段表述,对不良地质区应予说明;②路线所经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群落结构和植被覆盖率;③项目区各级土壤侵蚀面积、所占的比例,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以及所属的土壤侵蚀类型区和水土流失容许值;④各取土场的可取土量和弃土场的可容渣量等。

1.2 对主体工程可研报告的分析

主体工程可研报告是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技术资料,对主体工程可研报告重点分析、掌握以下内容:①征地面积、临时征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取、弃土场数量以及与水保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②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如施工场地布置、施工时序、土石方及砂石料开挖场地以及运输、堆放方式;③土石方平衡情况,不能简单用“挖方——填方——弃方或借方”的方法来分析,要考虑挖填方的施工时段、材料质量、标段划分、运距等因素,经综合分析后提出平衡方案,并以此校核取,弃土场的数量和位置。

1.3 对路线方案的水土保持评价

从水土保持的角度评价路线方案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的重要环节,评价应从取土场和弃渣场数量、扰动表土面积、需要的土石方量、损坏植被面积、水土流失量及危害、工程投资等方面,通过综合比较,推荐水土流失少、经济合理的路线。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以经过水土保持评价后推荐的公路路线为依据。

2 水土流失预测

水土流失预测指对工程建设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下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和危害的预测,预测的目的在于指导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布局。

2.1 预测时段和项目区划分

公路建设分为施工期和运行期。在施工期,路堑开挖,路基填筑、料场开采,弃土弃渣及场地平整等,加剧水土流失。竣工后进入运行期,随着工程措施水保功能的发挥,水土流失将得到控制。因此,建设期应为水土流失的预测时段,运行期不予考虑。

预测必须分项目区进行,可分为主体工程施工区、土石料场区、堆弃渣场区、施工基地区和生活区等。对主体工程施工区应分开挖区和填筑区分别进行预测。各项目区由于施工历时不同,不能采用统一的时段,应根据各区有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施工时间来确定各区的水土流失预测时段。

2.2 预测方法

水土流失的预测方法有多种,对公路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推荐使用类比预测法。

类比预测法是根据项目毗邻地区的有关观测和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比较进行预测。使用类比预测法需要从地形、地貌、土壤、开挖和堆放位置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工程的可比性,只有各方面情况相近时才可引用。降雨是决定侵蚀强度的主要自然因子。

2.3 预测结果分析

必须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明确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提出防治工程的类型及实施进度。

3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有关问题

3.1 防治目标

防治目标是方案的控制目标,又是竣工验收的控制指标。防治目标的量化,一方面要符合有关规定和工程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考虑水土流失背景值和植被覆盖率。

3.2 防治责任范围

防治责任范围是指建设单位由于工程建设可能引起水土流失所要负责防治的范围。应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实事求是、合情合理来划分。

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主要指永久和临时占(征)地,包括公路占地范围、料场、渣场和附属建设区。

直接影响区是工程施工对下游或周边地区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区域,建设单位应对其造成的水土流失负责防治。根据有关项目水土流失监测和工程建设实践经验,平原公路的直接影响区为公路两侧征地地界外各10m;丘陵区公路的上边坡无直接影响区,下边坡为地界外的10-30m;山区公路的上边坡也无直接影响区,下边坡直接影响区范围根据地形、坡度确定,坡度大的范围大,坡度小的范围小,一般为征地地界外30-50m。

3.3 主体工程与水土保持工程的界定

在方案编制中,应对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进行明确的界定,从而明确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的职责。对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主体工程,应根据水土保持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3.4 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防护措施

临时防护措施包括开挖土方的及时清运、集中堆放、周边排水,施工作业面上边坡的排水,施工场地的排水及沉沙,高陡边坡开挖面及重点路基边坡的塑料薄膜覆盖,临时堆渣的覆盖、拦挡,倒渣过程的坡脚拦挡,弃渣场及时平整、碾压、排水,推渣体削坡等。

上一篇: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诠释如何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 下一篇:开发建设项目弃渣场设计的防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