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滇越铁路与云南的近代化

时间:2022-08-31 11:53:38

浅析滇越铁路与云南的近代化

摘 要 滇越铁路是法国在越南和中国云南之间修筑的一条铁路。它打开了云南的后门,改变了云南被万山隔绝的情况,冲击了云南封闭式的自然经济,刺激了云南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云南早期工业化的进程,它是云南近代化的开端。

关键词 滇越铁路 运输方式 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 早期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

滇越铁路是法国在越南和中国云南之间修筑的一条铁路,全长854 公里, 其中云南境内的路段为464 公里。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法国将魔爪伸向了云南。中法战争后法国获得了在云南筑路、开矿等特权。1901年滇越铁路动工,1904 年修建该铁路在中国云南境内的延伸铁路, 它从云南的河口, 经过蒙自、开远、碧色寨等地到昆明,1910 年完工通车。法国人想利用铁路进行资本输出,获取高额经济效益,开办这条铁路的主动者法国驻越南总督杜美的话可以证实。他在宣统二年(1910年)上法政府的报告书上说:“云南为中国天府之地,气候物产之优,甲于各行省。滇越铁路不仅可扩张商务,而关系殖民政策之深,宜速揽其开办权,以收大效。”那么,滇越铁路对云南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1云南传统人背马驮的运输方式极大改变

滇越铁路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滇越铁路通车后,原来由昆明运货到四川叙府,要人背马驮20天,运输量及其有限,现在由昆明装载火车,六七天就到香港,九天到上海,运输量不受限制,而且到的是国际国内的头等口岸。由于铁路运输的快速、方便、运费低廉,使地区之间联系加强,商品流通量急剧增加,流通速度大大加快。

2带来源源不断的外国商品,冲击云南的自然经济

1840年以前,云南基本上是一个以地主经济为主、封建领主经济、奴隶制经济和氏族、部落经济等多种经济并存的社会。滇越铁路通车后,帝国主义扩大了商品输出,分解了云南的自然经济。滇越铁路通车后,大量的国外商品涌进云南。随着外国商品的流入,许多外国商号、洋行争先恐后迁来昆明经销外国商品,控制云南经济。《云南杂志》载文称:“我们云南实业最不发达,除了饮食物外,其它一切日用品,大半由外省外国搬来,一年间,利源不知外溢几千百万。如今滇越铁路一通,我们不兴实业,则法人的货,源源而来,我们的钱源源而去,数年后,民穷财尽,岂不是之道吗?”滇越铁路通车后,帝国主义扩大了商品输出,土货行业纷纷倒闭,洋货占领了整个云南市场。书上记载:“马市口到德胜桥,见了两旁的商店,塞满宝货,无非是洋纱、洋布、羊油、洋匹头、洋酒、纸烟、罐头、洋杂货、洋铜铁器具、玩具等件,应有尽有,无一不备,我们吃的、穿的、用的,无一不照顾外。”滇越铁路的通车加快了云南自然经济的解体,加快了迈上商品经济的步伐。

3促进云南早期工业化进程

云南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大大落后于沿海各省区。滇越铁路修建后,法国源源不断地搜购原材料,使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的出口数量逐年增长。以云南大锡为例,在滇越铁路通车以前,云南出口大锡是由个旧以牲口托运至蒙自的蛮耗,由灿板装载下水,沿红河顺流而下,经越南老街、河内至海防,然后航运至香港,在香港加工成标准锡后,再转销各地,滇越铁路通车后,云南大锡即由个旧以牛马托运至碧色寨,交由滇越铁路运至越南海防,再航运至香港。个碧石铁路通车后,个旧至碧色寨的运输改由铁路承担,个旧至碧色寨只需二日左右,比过去从蛮耗至海防需要18天,缩短了运输时间,节省了运费,刺激了锡价,增加了产量,提高了质量,在国际锡市场上,一跃而居第五位,成为主要的经济命脉。据《新纂云南通志》载:“大锡为云南省主要之国际贸易商品……其出产额自蒙自通关以后大量激增,至宣统末年,每年达102.466担之巨……大锡占全省出口货值之百分比历年亦有所不同,最低为1906年占百分之六十六。最高为1910年占百分之九十三,平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大锡的出口,不仅在云南出口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是在全国同类产品出口贸易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1933——1937年在全国共出口大锡594851公担,仅云南就出口488243公担(含转往其他通商口岸),占82%。其 中,1933年全国出口96112公担,属云南出口者占为91106公担,占94.75%。

综上所述,滇越铁路打开了云南的后门,改变了云南被万山隔绝的情况,冲击了云南封闭式的自然经济,刺激了云南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云南早期工业化的进程,它是云南近代化的开端。

参考文献

[1] 盛蓑予.法国对华侵略之滇越铁路[J].新亚细亚月刊,第3卷第6期,转引自万湘澄.云南对外贸易概观[M].昆明:新云南丛书社,民国35年〔1946〕:76.

[2] 龚自如.法帝国主义利用滇越铁路侵略云南三十年[A].云南文史资料选辑[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

[3] 陆复初.昆明简史(下)[M].昆明: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辑出版,1983:488.

[4] 万湘澄.云南对外贸易概观[M].昆明:新云南丛书社,1946:64.

[5] 吴兴南.云南对外贸易一一从传统到近代的过程[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234.

上一篇:浅谈中西绘画艺术的调和与结合 下一篇:让美术活动伴随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