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学生的“贵人”

时间:2022-08-15 12:51:37

教师如何做学生的“贵人”

摘 要:遇到人生的贵人时要懂得感激,同时教师也要学做学生的贵人。通过对霍尔特的教育思想总结梳理,从另一个侧面来吸取其思想的营养为教师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进而为教师如何做学生的贵人提供一个指导。霍尔特教育思想启示,教师应当贵在有心、贵在技巧、贵在辅导。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引导学生与之一起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一起进行心灵的交流沟通,一起走向优质教育的殿堂。

关键词:教师;贵人;霍尔特;教育思想

教师,这个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事业的摆渡者以及学生成长的雕塑者的重要职业,众多光辉形象背后其实就是要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贵人”,即懂得如何发现学生独特的潜质和隐藏的闪光点,如何唤起学生对未来对成长的向往,要向伯乐一样用发现的眼光挖掘出各有特点的千里马,成为学生的贵人,也成就自己。

一、霍尔特教育思想简要梳理及启发

霍尔特深受伊里奇教育思想的影响,要想深入了解他的教育思想就不得不提一下这位被称为文化界奇人的伊里奇。伊里奇作为非学校化社会的理论创始人和非学校化运动的领袖,对于现行学校的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并提出了非学校化社会的理想,主张完全废除现行学校制度,建立一种教育网络,使人们能够自由、自主地愉快学习,从而实现其理想主义的自由教育。他认为学校就是强迫每个人认同世界广泛普遍的神话、生产的范式和社会控制的方式。学校教育的病源在于隐蔽的潜在课程,通俗地来说是指学校的社会基础,它排斥非学校的价值,把正式课程变成商品,而学校则垄断着这个市场,慢慢地使学生沦为学校的奴隶,同样潜在课程也阻碍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造成教育中的一些不公平现象。

二、如何成为学生的贵人,从霍尔特教育思想中寻找答案

(一)贵在“有心”

霍尔特之所以反对学校教育的原因之一就是认为教师不能像家长那样付出,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才能发自内心地去了解、

去关心。曾读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没有用心教,那么教学只会是简单枯燥的重复,用心教,那么你会体会到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我们都会有新的收获。

(二)贵在“技巧”

霍尔特认为高明的教师,应当懂得教学的技巧。他批判当时的学校中的教师仅是为了商品性的产出而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只是一味机械地进行重复性教学,使得学生被强硬地灌输。

1.“依旧学新”,即是指借助或依据原来的东西来学习新的东西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以往的经验来阐明新的道理,对于学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以及需要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在有心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教学技巧。

2.善于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不仅体现在教学的科目上,在日常教学活动点点滴滴中都应秉持这个原则。霍尔特说:“教师应有把复杂的事物简明化,让学生一目了然,并把复杂的过程简单化,使学生易于掌握。”

3.懂得疑问的价值

霍尔特认为问题意识、质疑的精神是一切探索和研究活动的源泉,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怀疑和提问。新课改教学理念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学生大多倾向于答,而少于问。

(三)贵在“辅导”

辅导即辅助引导。霍尔特反对那种强硬灌输教学方式,现行学校的弊端之一就是强迫性,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他认为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帮助孩子学会怎样学习,强调一种协助引导的教师观。霍尔特认为人生来便有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当指导帮助学生挖掘这种能力。他强调让学生学习制作陶器的方法不是让他阅读怎样制作陶器而是让他参与制作陶器,教师更多地要充当指导者、引导人的角色。

1.转变观念由重教到重学,要把传统的“满堂灌”转变为学生的“满堂学”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充分带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教师在课堂中是一个导演的身份,引导学生朝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把握课堂的进度和维持课堂的纪律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

2.注意不同的科目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

霍尔特主张体力方面的教学应当按事先编好的教程给学生示范,学生要反复练习模仿,教师在旁加以纠正;对于脑力劳动则鼓励学生冒险,向难题发起挑战,教师予以一定意见和指导。

3.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使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激发,这样学生的学习参与水平才能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师生之间的交流才能比较顺畅,师生互动才会真实生动。这其中当然少不了教师的平等意识,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要有与学生平等的角色意识,努力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参考文献:

[1]约翰·霍尔特.取代学校[M].李颂,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约翰·霍尔特.孩子是如何学习的[M].张雪兰,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湖北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上一篇:中职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探讨 下一篇:探析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贴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