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2-08-15 06:16:26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1 - 066 - 02

【摘要】静脉留置针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 ,其优点是:保留时间长,输液速度快,痛苦轻,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不宜脱出血管,保证合理用药时间,有利于危重的抢救,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抢救成功率[1],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和一针多用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因此静脉留置针正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

【关键词】静脉套管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1 原因分析

1.1 心理状态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反之则是导致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护理人员如果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及时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在遇到紧急、危重情况时,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应急反应等均可导致穿刺失败。

1.2 技术水平 静脉穿刺能力是衡量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指标之一,护士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一针见血率低,或者因为经验不足,也可因固定不妥而致套管扭曲、滑脱等所致静脉留置穿刺失败。

1.3 血管状况 血管的粗细、是否弯曲、有无静脉瓣、走向是否清晰等因素均可影响穿刺的成功,血管细且弯曲、进针的部位偏上或偏下或在活动的关节处,都可导致针尖不能完全进入血管或套管在血管内折叠。

1.4 患者合作程度 患者不知道使用套管针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对套管针的使用产生恐惧心理,精神过度紧张,不能配合治疗,甚至产生抵触的情绪及行为,使穿刺难度增加甚至导致穿刺失败。

1.5 留置针使用方法错误 术者不能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而致穿刺失败。

2 预防措施

2.1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 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对各种复杂情况作出正确判断,做到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2.2 正确合理使用静脉留置针 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懂得相关的注意事项,保证患者安全。

2.3.1 提高穿刺的技术水平,充分做好穿刺前的准备,备齐用物,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保证针尖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在操作前应带好一次性无菌手套,即可预防穿刺部位造成外源性感染的机会,也可有效防范针刺伤。

2.3.2 选择合适的血管,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小儿头皮静脉等,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

2.3.3 正确的穿刺方法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针尖平行进入0.2~0.5cm,抽出针芯,肝素帽旋紧于针座上,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针尖刺入肝素帽内。

2.3.4 控制输液速度,防止过量、过快输注液体,防止高浓度刺激性较强药液的输注。对于一些高浓度、刺极性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注入,同时注意及时更换穿刺部位。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2]。

2.3.5 妥善固定、正确封管,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输液完毕及时用生理盐水5ml封管,封管液必须均匀推入,边推边退针,使液体充满管腔。

2.3.6 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 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讲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

2.3.7 及时排除故障 穿刺后感觉局部疼痛不适,液体滴入不畅,套管内血管情况时,应仔细检查找原寻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当套管针有血凝快阻赛时,不可用注射器将血块推入血管,以免发生栓塞,可用注射器回抽小血栓后再接输液。

总之,护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业务素质,在静脉留置针应用输液的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对症处理。严格掌握封管技术,防止形成静脉血栓。并且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加强输液管理,完善输液系,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宋士霞.静脉留针的应用及护理.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3,3(2):15-16.

[2] 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6,34(6):67-68.

上一篇:儿童支气管哮喘50例的护理分析 下一篇:小于3月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的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