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

时间:2022-08-15 03:31:05

中专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

摘 要:中职学校长期以来特别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却往往忽视了人文教育。人文的熏陶往往是靠语文的学习,其中最重要的是阅读。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在这个创新的年代,个性阅读的引导尤其重要。如何针对中专生和语文的特点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阅读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导。

关键词:中专语文 个性化 阅读教学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导致一些朴素的好习惯丧失!喜欢阅读的人逐渐减少,特别是中专学校的学生。阅读是人们重要的活动之一,有人把不会阅读的人称为“新世纪文盲”。所以,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成了首要任务。又因为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在这个创新的年代,个性化阅读的引导尤其重要。

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个性化阅读教学。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这一阅读方式,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应重实践、重人文精神培养的特点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等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结合学生个体情感体验,多元化、多角度地理解文本,这对打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手捧教参一讲到底,肢解文本一套标准到底,不容学生有半点疑惑地被动吸收的阅读教学方式无疑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逐渐鲜活,他们在课堂上充满了欢乐,也充满了机智与智慧,不同的体验、不同的解读让语文课堂再次充满生机。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起、思维一旦被打开,语文课便枝繁叶茂,学生的语文素养便有地生根了。

众所周知,中专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学好各门专业知识服务。同时它的审美教育也不可低估。因此,提高对语文阅读教学意义的认识,显得十分必要。那么,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该怎样上好语文阅读课呢?笔者认为必须从中专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现实,牢牢植根于中专校情的土壤中,切不可好高骛远,同时教师要解放思想。在教师的“导演”下,让学生参与到我们的教学当中,师生共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显现出勃勃生机。下面,笔者就几年来的尝试,谈谈在教师的引导下,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改革。

一、了解中专生和中专语文的特点是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前提

(一)中专生的特点

1.文化基础较差。由于大学扩招、高职兴起,成绩较好的初中生大多流向高中,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成绩整体较差。其次,市场竞争激烈,迫于办学压力,中专学校均采取免试入学,客观上造成中等职业学生基础较差、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中专学校中一大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不感兴趣。

2.农村学生占大多数。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专的大部分适龄生源分布在广大农村,而城镇相对较少。其次,经济和生活环境上的城乡差别,反映在对下一代的培养取向也有所不同,城镇家庭多希望子女向大学发展,而乡村家庭则由于种种原因,子女进入中专学校的居多。

3.问题学生占大多数。现在的中专生都是90年代出生的,他们的父母都是6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他们大部分加入了打工的行列,对小孩的教育都放给了小孩的爷爷、奶奶及外公外婆,越代管理更容易出现代沟,学生有问题找不到沟通的对象。

这些不爱读书的孩子大多自我约束力不强,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以人为本,提高素质,全面发展。而中专语文最具现代教育价值的地方就是社会主义精神及体现人类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提高人文素质,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二)中专语文的特点

普通中学里具有“工具”类之称的语文课向来是奉为上宾的“主课”。到了中等专业学校,在单纯升学和应试功能逐步消隐后,语文课的位置发生了转移,谓之曰“辅课”了。有的学校只是在第一个学期开设。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要重新认识中专语文的功用。实用性和知识性是中专语文的两大特点。另外中专语文教学还承担着审美教育的重任。在当前教育改革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然而,中专语文教学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过于对实用主义的追求,使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未能得到客观看待,也妨碍了语文教学目的的真正实现。笔者认为,中专语文教学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依据学生审美个性心理发展的特点,加强正确引导,促进其审美个性的健康发展,从而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继续学习能力。教材中的许多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范文和其他优秀作品进行赏读和感悟,将学生带进文学作品中美好的意境、情境、形境之中,使学生完全进入审美的境界。

二、做好调查――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准备

我们只知道学生厌学,不知道为什么厌学,所以有必要先进行调查。我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即选择中专一、二年级各专业共100名学生,对其进行阅读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设置了20个问题,每个问题设4个答案供其选择,在发调查问卷时,对学生强调是为了了解同学们的阅读的实际情况,不是对学生进行评价,以避免学生不如实回答,这样得出来的实际数据才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根据学生的答卷,统计出数字,进行量化分析。另外,还运用了采访方法,即面对面地同几组同学座谈,以征求他们对阅读教学的看法和建议。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并不是不喜欢读书,而是不喜欢现在的教材,不喜欢现在的课堂,老师缺少对他们的理解,没能很好地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用了十几年的老教材,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急需编印切合实际的教材,去年福建省已经出版了新教材,但也不够理想。通过调查,知道了学生不爱阅读的原因,知道了他们爱读的书籍,知道了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为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做好了准备。

三、读透文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

文本乃教学之本。文本读不透,何谈教学。不仅学生要读透文本,老师首先要读透文本,读透文本须从以下方面入手:1.先读懂文本所在单元的教学要求,这是读懂文本之前提;2.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是读懂文本之关键;3.领会文本的脉络,文本的细节,文本的主旨。如此才能整体把握和精到处理。

读者对文章的感悟体验只有根植于文本,才能超越文本,然后做出个性化的解读。因此,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对作者所提出的主题思想或文本所寄寓的价值观做出自己独特的解读。如我上《鸿门宴》一文时,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抓住主要内容,理清条理后,我引导学生概括出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由于学生已经和文本做了充分的对话,在交流时,有的就提出:“项伯并不忠厚,也不老实。他比曹无伤更可恶!”并用原文作了证明。试想,没有对文本的充分感悟,能提出这么一个有理有据的独特看法吗?

不管是什么方式的个性化阅读,都必须从文本出发,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既求同,又存异。求同,就是求得和文本意义最为接近的理解;存异,就是要鼓励学生基于不同心理特点的阅读感悟,鼓励学生结合不同知识背景与生活经验的阅读感悟。根据文本特点,综合运用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交叉运用激感的教学策略和引发知识经验的策略,是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

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读透教材,读透文本,要沉浸于文本之中,反复体味,力求真正走近作者,又能读出自己的理解。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读懂文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更高的阅读能力。

四、学会创造――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目标

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向深层次发展,让学生去进行新的思维创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中专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直接面对作品,这是自主阅读的第一步,是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的先决条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应该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与作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的过程,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应提倡多角度阅读,比较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多元解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发挥联想与想象,拓展思维空间。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能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

在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打破定向思维的模式,从另一种角度去看待分析事物。如四川大地震,我们看到的是灾难,但也让我们收获了感动。这是一种超越,是真正意义的创新思维。“尽信书不如无书。”阅读教学既要引导学生认真地读书,多方面吸收营养,又要使其能批判地读书,不唯书是从,敢于给教材“挑刺”,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真正的个性化阅读过程,就在于学生能够“入书”理解,又能够“出书”批判。读书而又不盲从于书,敢于为教材“挑刺”,充满了既求同又能求异的创新精神。

五、自主选择――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方式

传统的教学往往遵循统一的原则,学习内容是有计划性和指令性的。对于老师给出的教学任务,每个学生必须无条件地完成,结果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导致学生无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在教学改革中,我经常尝试让学生自主选择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选择交流方式。在“三自”原则的指导下,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述。

1.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要给学生自由选择的“度”。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阅读兴趣的不同,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在个性化阅读中激发兴趣,体验快乐,形成独到见解,发展阅读个性,提高阅读水平。

2.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生因各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又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法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从而获得独特的体验,生成和创造新的意义。

3.让学生自主选择交流方式。传统阅读教学过分强调“同一性”,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学生引入教师自己的语言思维陷阱,严重钝化了学生的个性。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平时我不加干涉,让他们自由阅读,之后在一起交流阅读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现在流行的电子小说阅读,我们既要鼓励,又要及时加以引导。鼓励他读自己喜欢的内容,但要注意阅读形式。只有这样,在个性化阅读中才能激发兴趣,体验快乐,形成独到的见解,发展阅读个性,提高阅读水平。

六、多元评价――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方向

一直以来,僵化的考试方法及评价体系,严重地束缚着语文教学的个性培养。现在,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老师把评价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个性化的阅读评价。如学生平时阅读了的作品,我会让他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或最不喜欢的,并说一说理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说“莫道闲聊是闲聊,闲聊能出新思潮”。一些新的思潮、思想在很多时候,都是朋友们轻松地闲聊时聊出来的。我特别重视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交流,每堂课的主动权大多让给学生,注重学生参与的意识,即时捕捉学生显现出来的独特个性,使评价的目光面向个性化发展。“言为心声”,语言应当是用来表达真实的思想、真实的情感、展示生命个性的。学生的语言,更是能表现学生清纯的个性和思想。言不由衷,有悖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扼杀了学生的基本个性。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课堂上,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还要坚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有时老师受了惯性思维的束缚,见解“老”而“旧”;而孩子们却敢于想,思维很活跃,答案往往“推陈出新”。正是在这一系列的思维碰撞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思想启迪,求异、发散思维在逐渐升华,为个性阅读教学教育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教学中及时发动学生展开互评与自评,使评价成为一种民主参与、民主交流的过程,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活动的氛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材,掌握教材,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读书,在一遍又一遍的读书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们相信,个性化阅读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一定会使学生的个性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朱连平.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浅论

3.刘翠娟.“个性化阅读方法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

作者单位:福建省沙县三明市农业学校

上一篇:浅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策略 下一篇:试析中学政治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