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时间:2022-08-14 04:46:48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数学教学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一定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且还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如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要培养学习认真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所以,我们应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就我从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谈一点体会。

一、教学中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数学教学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即使在完全掌握知识的情况下,也会不知不觉地发生错误。例如:由于书写马虎,看错自己所写的运算符号或数字,把“+”当作“÷”来计算、或在计算中对错数位、或把分数加法当成分数乘法进行计算等等。这些错误虽然属于无意识,但是却浪费了师生的不少精力。书写是否工整规范,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对学生今后对待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书写要整洁,并且格式要规范,我认为无论是汉字还是运算符号和数据,都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平时经常给学生说数学作业也要向一幅好的美术作品一样,看着美观、整洁,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心情舒畅的感觉。这样,长期要求学生坚持,严格要求就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长期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

由于数学的特点决定了数学语言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学生如果没有仔细审题的习惯,练习时就不可能深刻理解数学语言的丰富内容和本质,而往往被题目中所表现出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以致出现错误。因此,数学教学一定要重视对审题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例如有这一组题: ① ;

② ;③ ;④ 练习前可以首先指导学生审题,分析题中各数据的特征,显然第①题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第②题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比较简便;第③题虽然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计算比较简便;但是 化成小数有五位,而6.375很容易看出是6 ,所以用分数算比较简便,第④题因为5.25+4.75=10可以直接减去3 ,因此,不必把小数化成分数。这样指导训练学生仔细审题,就可以有效的防止学生计算的盲动性,长期坚持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审题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认真审题的自觉性。

三、联系实际,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验算的习惯

学数学是离不开计算的。计算的正确、熟练、合理、灵活是新课标对小学生计算方法的要求,而要达到这一要求除了要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外,还必须培养学生仔细计算、验算的好习惯,我的做法是:首先经常联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实际向学生进行认真计算的重要性教育;第二,教给学生仔细计算的方法,要求学生做到不抄错数据符号;不忘记计算法则、方法和计算顺序;不只求速度,而要先准后快;不要算完了事,算完要检验;不要轻视特殊数据“0”和“1”的作用。使学生形成计算常规,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计算的正确率就会提高;第三,教给学生适用的验算方法。例如①估算法:在教学中有些题不需要准确的数据,只要一个大约数,这里就教给学生怎样进行估算,并且给学生讲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是比较常用的方法;②换算法:如有些应用题能够用多种方法解答,那么,用其中一种方法解答后,在选用其他的方法再算一遍,从而验证答案正确与否,这种验算方法,把握大,正确率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循循善诱,培养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学生的创造性劳动,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熟练技巧的重要手段,它反映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课堂教学的效果。独立完成作业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养成刻苦钻研、勤奋踏实的学风,又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教学过程的调整。因此,使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对学生循循善诱,使学生认识到抄袭作业对自己现在和将来的危害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探求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尤其是学困生更要及时辅导,经常给予鼓励和在作业本上下一些鼓励性的评语,使学困生感到数学作业不是负担。

五、培养学生勤学善诱,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

教学是双向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如果只有教师精彩的讲解而没有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思考空间,教师做的再好,讲得在清楚,也不会有好的效果。无思则无疑,无思无疑也就无所谓消化吸收。因此,培养学生勤学善思、质疑问难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要培养这一习惯,我认为首先数学课上要有民主气氛,使学生感到师生之间是平等的,而不是板着面孔的教人者和被动的接收者。再就是每一节课教师都要为学生提供一定思考的资料,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环境和条件,指导思考的方法。最后要经常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对问题展开争论。这样,学生会思才有疑,有了疑问才有质疑。如果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经历一个由思到疑,由有疑到无疑,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必然会养成敢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发问的良好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要坚持不懈。

上一篇:借助信息技术 搞活小学数学课堂 下一篇:数学日记犹如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