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探索和尝试

时间:2022-08-14 01:46:20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探索和尝试

摘要:“听、说、读、写”是语文教育所要培养的四种能力,其中口语交际能力对学生未来走向社会,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研究的专题,并且在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探索;尝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202-02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氛围,使学生产生说的欲望

虽然在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接触过普通话,他们可以运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是,一旦与他人进行交际、沟通,便又回到熟悉的方言土语中去了。原因是他们受祖辈父辈的影响,时常运用方言土语,所以要他们准确地运用普通话进行正常的口语交际是有困难的。基于这种情况,笔者首先在班内创设一个适合学生说普通话的环境,规定学生在进入教室时无论说什么都必须讲普通话。这样,就迫使学生有了一个思维转换的过程,一种想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出现时是方言状态的,但环境的逼迫促使学生将存在于头脑中的方言“翻译”成普通话。如此这样,形成习惯,学生就会自觉地应用普通话进行思维,使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运用普通话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配合教学过程中的口语训练组织各种活动,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普通话交际活动提高实效。例如,举行成语接龙、故事会、演讲比赛等。还可以配合课本中的口语交际练习,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讨论或介绍与自身有关的事情。如“交流自己收藏的或喜爱的物品”这个练习,事先组织学生精心挑选,在班内进行一次收藏展。要求每个学生做好准备,在这次展览会上介绍自己的展品,为参观的同学当好讲解员。通过这样的活动,学习讲解的基本方法,体会如何用词精练,并增强学生的语体意识。活动结束时,评选出最佳讲解员。

三、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组织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普通话

学生的生活有喜怒哀乐,也有酸甜苦辣。无论是家庭的、学校的还是社会的,其种种见闻、体验和感受,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交际的机会和内容。在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口语交际训练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本引向生活,为学生创造了口语交际的广阔天地,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形成交际能力。

四、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活是个大课堂。学校生活中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课余学生到商店买东西,到公园游玩,邀请同学朋友到家中做客,以及招待客人等,都是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机会。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与家长进行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应用普通话。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学生们的观察、想象及表达能力都能尽情发挥。

五、拓展创新,使学生巧妙地与他人进行沟通

口语交际最大的特点是互动,可以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动的言语过程。训练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目的就是为学生将来成功地融入社会打好基础,所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口语交际过程不可忽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教师要适时组织、调控、鼓励学生在交际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习交际,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和帮助别人。在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更需要加强沟通,师生要对交际的内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得体性以及交际规则进行总结评价,及时帮助学生纠正不足,更好地完成交际任务。针对上述制约大学生口语发展的原因,为提高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特提出如下一些大学口语教学的策略,尤其是在英语教学方面:

1.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教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把学生看成自己的朋友和合作伙伴,真诚地与每一个学生交流。在教学中,积极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给予学生厚望,促进学生学习进步。“期盼理论”认为,教育者的期盼对受教育者学习成功与否产生巨大影响,往往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话都有可能燃起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尤其是那些底子薄的学生,更要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教师对他们的在乎,将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使他们能大胆地说出来。学生有了信心,交流增多,英语口语的提高不在话下,教学氛围也得到改进。教师认真钻研认知语言学理论,把握学习语言学的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教学互动,激发学生汲取知识、自主学习的热情,英语口语教学定会得到极大成效。

2.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语言能力依附于人的一般认知能力,与社会、文化、心理、交际、功能相互作用,语言能力的发展跟一般认知能力的发展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一定的背景知识,无论是文化背景知识还是语言本身的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去除中英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障碍的。这一点Anderson的说法相当精辟,“每一次理解都是个人已有知识的参与”。王华等表示:“实现每个词语场的具体词语越多,学习者的心理词库和图式便越丰富,口语表达就会‘言之有物、自然流畅、恰当得体’”。

3.努力营造语用的情景。教师要从语言习得的规律出发,将英语口语教学内容、形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英语语言背景有机结合,努力激发学生英语热情,此外,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语境中,培育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做出判断的能力及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积极开展课内、课外活动,电影配音、排演小品剧、导游、导购等都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与研究热潮,对于引导学生看英语阅读材料、英语影片、唱英语歌曲更是平时开展的不可或缺的活动。

4.采取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活动开展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除学生感兴趣,勤学苦练之外,还需教师引导学生共同钻研教材,有机地使用教材,科学整合教学资料,将学习内容系统化、层次化,按照认知规律和语言习得规律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让学生学有所知,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分层的知识网络,便于实用时快速的提取,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看着书会念,放下书不会说”的状况。此外,加强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测试,形式多种,以积极肯定为主,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在给予学生有成就感的同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调整,促进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Alderson,J.C,Wall.D.Does Washback Exist[J].Applied Linguistics,1993,(2).

[3]蔡基刚.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口语测试效度、信度和可操作性研究[J].外语界,2005,(4).

[4]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孙元春.机助与面试英语口语测试中学生焦虑度对比分析与研究[J].外语电化教育,2008,(4).

[6]杨莉芳.近二十年测试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外语教学,2006,(4).

上一篇: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教学 下一篇:语文动态化课堂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