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音乐教学中

时间:2022-08-14 11:52:27

怎样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音乐教学中

小学音乐教学中含有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新《课程标准》在谈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指出:“通过音乐作品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师如何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旋律、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要素,将德育教育有机地渗透于音乐教学之中呢?

一、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应以情感人,引发共鸣

当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动而流泪,是因为引起了共鸣。然而有一种现象,有的人总把品德教育当作“政治任务”,加以漠视,生硬说教,显得苍白无力,无法使学生产生共鸣,根本无法真正达到德育的目的。当我们为某些学生在升旗仪式上迟到感到失望,在唱国歌时那疏散无力的声音感到无奈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坚持把德育贯穿于教学中,找到学生内心的共鸣,感动他们,并持之以恒。比如,《国歌》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乐曲,表现了处于国家民族深重危机下的知识分子,为了民族的存亡,依然冲出书斋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首先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听歌曲,学生立刻感受到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在表现歌曲的同时,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起时代责任感、使命感。又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谴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凝聚每份爱》这首优秀歌曲激励和团结着华夏儿女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那双双被压在废墟下仍紧握着笔的拳头,那些为给灾区献血而排成长龙的队伍,在废墟下的孩子们齐声高唱《国歌》《团结就是力量》的事迹……都是音乐的德育功能在发挥作用。还有,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残疾人运动员金晶的爱国之心及顽强的意志品质,北京奥运会升旗仪式那一刻国歌响彻鸟巢时的震撼,奥运健儿奋力拼搏的精神,以此激励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让爱国主义情怀和美好的音符在他们的一生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二、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审美作用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听觉艺术,它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现的体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情操和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要让学生从中去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发展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特别是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继承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对于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要引导学生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把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好作品介绍给学生,例如在教学民乐合奏《三个和尚》时,问: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让孩子们讨论,启发学生理解劳动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又如在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我引用恩格斯的精辟评价对学生进行引导:“《命运》是一首非常好的交响曲,第一乐章是悲痛的绝望。慢板乐章是哀痛和柔和的哀切的申诉。第三、四乐章是自由的号角和青春欢呼。”这一具体而又深刻的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使学生从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旋律中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动力,并在学生们的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从而激发了学生“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用音乐之美来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美,寓美于心灵之中。

三、通过音乐教学树立起榜样的作用

榜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熟悉的歌手韩红,不仅用歌声打动我们,还资助收养了不少孤儿,她演唱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的主题曲《感动中国》,让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还有在雪灾和地震这些残酷的自然灾害面前,很多明星如刘欢、成龙、刘德华等踊跃捐款,并深情演绎了《爱的奉献》《生死不离》《承诺》等歌曲,用行动表现出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作为明星的号召力。周杰伦的歌曲《蜗牛》《听妈妈的话》编入了中小学生的音乐课本,很多学生都喜爱这两首歌。这两首歌里体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这些明星是很多学生的偶像和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作为老师,要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在现在这个物欲与权欲充斥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榜样,尤其是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们。通过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努力实现幸福的人生。当然,在学校里教师也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我们教师自身言行举止要得体,严于律己、爱校爱生,具有爱心、责任心,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使学生在教师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的熏陶。

音乐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趣味,使学生一个个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城关第一完全小学)

上一篇:例谈地理作图作业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关于小学德育策略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