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机械制图课改的思考

时间:2022-08-14 09:20:47

对机械制图课改的思考

摘 要:目前机械制图课教学,教师上课辛苦,学生学习困难,处于效率不高的状态。如何改变这种状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学 课改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从教二十多年,机械制图课上了一轮又一轮,然而现在,却越上越没有信心。以前上课,虽然班级学生多,但肯学的学生多,对机械制图感兴趣的学生多,上课虽然辛苦,但上课有劲头也有成就感。而现在,班级虽然学生少,但上课却颇感费力。究其原因,学生的学习动力较以前的学生明显不足,老师上课虽劳心劳力,但收效甚微。

出现这样的现象,生源素质下降是一个方面原因,但教材老化、教学方法陈旧也是重要的因素。学校中职机电类专业《机械制图》教材选用的是劳动版机械类通用教材。这个版本的《机械制图》教材虽然也在不断调整和改进,目前已是第五版,但不管怎么改都没有突破高校《机械制图》教材的编排体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仍是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这样的教材和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上课事倍功半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想改变目前教师上课辛苦,学生学习没有效果的状况,作为教师要有所作为。生源素质低是我们不能左右的,但我们可以从教材及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为提高教学质量尽职尽责。

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思路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的学生而言,将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识图、读图能力是必备的,而画图能力要求并不高。因此,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识图、读图训练是机械制图课的首要任务。传统的教学,教师都是通过教学画图来提高识图、读图能力,然而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由于学生惰性较强,懒得动手画图,所以以画带识、以画带读的教学思路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从调整教材体系入手,改变原有教材的编排结构及知识体系,使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能更贴近生产实际,从而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做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对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思路是:将《机械制图》教材按三大部分编排,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篇,第二部分识图、读图篇,第三部分应用提高篇。

在基础知识篇安排如下内容:基本作图及投影的基本概念,点、线、面及基本几何体的投影,三视图的基本概念。轴测图可以作为选学内容安排。

第二部分识图、读图篇的安排思路是:由一些常见的简单图形入手,就识图、读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进行培训,从简单到复杂逐渐递增。开始的简单图形只强化三视图的识读,可以配合立体图来帮助学生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和对应的投影关系。随着图形复杂程度的增加,读图内容也逐渐增加,包括向视图、斜视图、局部视图、剖视图、断面图以及一些常用零件的特殊表示方法等内容逐步地加入到读图中,学生通过读图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第三部分应用提高篇。在机电类专业学生进行钳工、车工、数控的技能训练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图样的识读,同时,我们可以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内容、公差配合的内容及加工工艺的内容穿插在其中,传授给学生。如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涉及工件使用的材料时,可以将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常用热处理方法等告诉学生;在加工图样中出现尺寸公差、形状公差时,将形、位公差的概念,形、位公差的测量方法讲给学生。在钳工实习进行配合件制作训练时,将配合的概念介绍给学生;在车工技能训练及数控加工技能训练时,将加工工艺的内容介绍给学生。

根据我们的设想,按照这样一种教材编排方法,完全打破《机械制图》原有版本教材的体系。学生在学习制图知识的同时,还学习到了材料的知识,热处理的知识、极限配合与量具使用的知识、机械加工工艺的知识。对学生而言,学到的知识就是将来要用到的知识,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对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建议

第一,根据我们的设想,编辑新的校本教材。新教材的编辑不应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学校应组织人员,提供相关的条件及经费。

第二,机电专业教师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要有较全面的机电专业的专业课功底和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这样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才能将各类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并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传授给学生。

第三,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对学生灌输终身学习的理念。由于新教材的知识是不成系统的,很多关联知识和系统的知识还要靠学生今后不断学习和完善。

第四,专业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去探索和思考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上课费力不讨好的状况。

职业学校的教师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思考,真正投身到新课改的行列中,才能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中专)

上一篇:寓教于乐 享受英语学习 下一篇:《项链》主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