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8-14 07:52:51

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随着国家教师教育制度和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不断深入,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进一步显现。文章通过对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毕业生更清楚地了解就业形势,同时也有助于高等师范院校自身进行相应调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兰惠敏(1978-),女,河南平顶山人,平顶山学院师范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教育心理。(河南平顶山46700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092-03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19万。其中,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类毕业生总数将超过60万,而教育系统提供的用人需求不足30万。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中小学师资的特殊使命,其毕业生如果不能正常就业,不仅对学生个人和社会来讲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且从长远和宏观的角度看,也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一、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影响

教师教育从原来的封闭走向现在的开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1999年,国家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培养;2001年,国家再次提出要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2003年,在“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体制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40%左右的本科师范生由非师范院校培养,73所教育硕士培养院校中非师范院校占40%以上,最近获批的15所教育博士培养院校中综合大学占40%。在这种开放性的教师教育体系下,教师职业不仅向师范院校毕业生开放,同时也向全社会开放。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非师范类高校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这样,除了师范院校毕业生外,非师范生、社会人员、技术人才等,只要考取教师资格证,就可以竞争教师岗位。师资来源的多元化,一方面有利于形成竞争局面和教师教育的开放性,同时可以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科学研究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对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无疑是一种较强的冲击。

(二)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和专业设置的不合理

教育经济学的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结构必须同经济和产业结构相适应,事实上是同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目前高等师范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适应,尤其是专业设置。近年来,一些高校存在这样的现象:盲目迎合市场而增设新兴专业;盲目效仿同类院校,开设一些自身师资极为缺乏的专业。这种随心所欲的专业设置必然带来多方面的弊病,其中之一就是使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严峻。

尤其是近年来,高等师范院校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进行综合化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评价。师范院校的综合化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这是顺应学科发展综合化趋势,是适应我国培养高素质教师的客观需要。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等师范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只有保持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的高水平,才能形成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三)高校自身教育教学问题

1.重视理论,轻视实践。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是师范类学生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教育最重要的实践性教育教学环节。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巩固专业思想,培养今后胜任中学教育教学所需的独立工作能力。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见习时间安排一般是一周,教育实习时间一般是六周左右,学生真正走上讲台进行教学实践的时间则更短。事实上这样短的实习时间很难保证实习目的的实现。这种现状无疑会使得学生的理论食而不化,无法形成熟练的教育技能与技巧,从而影响其就业能力。

2.重视技能掌握,轻视人文教育。当前,高等师范教育普遍过分强调学生的“硬件”包装,包括普通话、三笔字、说课比赛、教师技能大赛等,当然还包括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等,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却不甚关注。基础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强调各门课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通,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知识整合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在高等师范院校中,不仅要设置文理渗透的人文学科,更要通过选修课、周末课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加强人文教育,将有助于培养高层次、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师资人才。

3.重学术轻师范,课程内容缺乏整合。主要表现在学校所开设的教育专业课程不足。根据有关调查,师范院校开设的教育课程平均只占总课程量的5%~7%,课时数远远低于学科专业课程,与其他主要公共课相比,教育课程也显得比重偏低。有关调查显示,教育公共课所占的比例(10%),与其他公共课政治(40%)、外语(30%)、体育(15%)相比明显偏低。从教育课程门类上看,我国很多高等师范院校依然没有改变“老三门”的现状,即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三门课程。教育类课程是教师专业性的保证,教育课程中的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培养教师职业素养的功能。

4.教育课程内容脱离基础教育实际。我国的基础教育已进入了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阶段,新课程内容体系的重大调整,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作为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许多师范院校,基本上还在沿用传统的培养思路,教育课程依然是在一种传统的理论体系下进行的,缺乏对基础教育新要求的积极应对。这种传统的教育理论体系与教师培养模式无疑是新课程背景下师范毕业生就业的根本影响因素。

(四)毕业生主观原因

1.就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就业能力是指个人具备的获得岗位、维持就业和重新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绩效的各种素质。显然这是决定毕业生能否就业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整体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学校角度来讲,必须重视强化教学环节的改革,提高师范生知识水平,加强教师教育的见习和实习环节,提高师范生的职业素养和教育实践技能等方面。

2.择业偏好与现实的差距。在当前如此紧张的就业形势下,仍有不少师范类毕业生缺乏对自身进行合理定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师范类毕业生逐年持续增长,而中小学教师岗位却相应减少,2008年全国中小学减少21175所,理论上讲全国可能将减少教师岗位29万个。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师范毕业生在择业时由于不熟悉国家就业政策,不了解社会职业信息,不能认清形势,不能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从而影响正常就业,无法实现自身价值。这也进一步体现了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意义。

(五)高学历毕业生和名校效应的影响

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40万人,这是自200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最高纪录。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供需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硕士毕业生主动降低身价把目标投向高中教师岗位甚至是初中教师岗位。这种局面,使得本科层次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

近年来,受人才高消费的影响,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过分注重个人学历与“出身”,甚至有的用人单位直接就把普通师范院校一些成绩优秀的毕业生拒之门外。用人单位对名牌高校毕业生的高规格礼遇,无疑又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这一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

二、解决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专业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教师准入制度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岗位的法定前提条件,旨在保障教师队伍达到基本的素质要求。依据我国《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根据需要成立若干小组,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测试办法和标准组织面试、试讲,对申请人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考察,提出审查意见,报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或者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而上述规定主要是针对非师范毕业生而言的。对于各级各类师范教育类毕业生,《教师资格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学生可以持毕业证书,向任教学校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因为从理论上讲,师范类毕业生在校期间均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相关课程,已经掌握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但是由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以及教育实习等自身问题的存在,很难保证其毕业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不少持有教育资格证的师范毕业生却无法胜任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

因此,教师资格的“门槛”设置不宜过低,否则,教师资格的认定就容易流于形式。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为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必须要完善并严格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

(二)改革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1.加强师范教育实践环节。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时间一般是六周左右。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教育实习是7~14周,英国约15周,在实习期间每人承担教师平均工作量的1/3左右。这体现出我国教育实践环节的薄弱。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加强实习制度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包括延长实习时间,将实习时间分期分段利用;进一步赢得实习基地和其他中小学的大力支持与广泛协作,如与中小学对口开展活动等;提高实习成绩的考评标准,健全实习过程的考评监控体系。

2.增加师范教育课程比重,加强教师职业信念的培养。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的比重明显不足。有关资料显示,日本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专业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必修课包括教育学、心理学、道德教育、教育实践和研究方法,选修课包括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制度学、教育社会学和职业指导学等,共占总课时的13%。美国的教育专业课程由基础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基础、教育导论、教育史、中等或初等教育原理)、教育方法与技能(包括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价与测量、教材教法和视听教育等)和教育实践活动组成,占总学分的11%。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师范院校开设的教育类课程平均只占总课程量的5%~7%。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应当在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强其师范性,加强教师教育系列新课程的学习。应当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修有助于提高师范生专业化素养的课程,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策略、青少年心理学、班主任工作、课件开发与制作、教师口语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高等师范院校还应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信念的熏陶与培养。正如温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的:“师范教育不能仅注重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方面得到应有的发展,更要注重未来教师气质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文化熏陶。师范学校的专门训练,不限于教学的技能,而尤其在于多年的教育文化氛围中涵濡浸渍,使学生对教育实践的兴趣油然而生,对于教育事业的敬仰日益坚定。”

3.开设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密切相关的课程。我国的基础教育已进入了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阶段,新课程内容体系有了重大调整,师范院校在其教学内容中应当注意加强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联系,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内容与发展,熟悉基础教育动向。

(三)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是指围绕职业和实现就业所进行的教育、引导、咨询和服务工作,分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两个方面。职业指导的工作重点是推行4年职业规划项目。比如,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帮助学生了解师范教育的任务与特点,了解师范生就业制度和目前的就业状况;第二年要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范围和专业发展方向,及早形成明确的职业倾向;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和市场需求,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就业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第四年辅导学生撰写求职材料,帮助学生了解求职要领,使学生掌握一些面试、试讲基本要求及技巧等。

就业服务工作重点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与服务。学校应设有专门的就业咨询人员,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帮助学生分析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同时帮助学生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举办或与其他院校合办教师招聘会等。

(四)大学生自身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首先,大学生应该树立理性的就业观。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都在以几十万人的速度增加,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也出现了严重过剩现象。学校要帮助学生意识到人才流动和再就业已成为普遍现象,要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其次,充分利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这一平台,鼓励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到西部,一方面可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给大学生提供无限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还可以解决西部对人才的急切需求。当然,这一政策还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切实解决志愿服务期满后的一些问题,比如西部受援单位有意向却难留人才的尴尬局面,从政策方面给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以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翠红.当代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9(5).

[2]曹丽萍.论师范生就业市场化与高等师范教育改革[J].现代教育管理,2009(5).

[3]邱九凤.国际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从业标准对河南省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

[4]刘晓红,段作章.中外几种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3).

[5]李国庆,张正锋.论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性[J].教育研究,2002(8).

[6]张传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设计与实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3).

[7]周之良.对当前普通本专科师范生就业难的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1).

[8]秦克铸,庞云凤.我国教师教育现存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6(9).

[9]唐家良.走进就业之门的智慧――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10]钟秉林.论师范大学的发展与教师教育的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上一篇:基于项目课程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设计 下一篇:高校书法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