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中的实践智慧:内涵与特征

时间:2022-08-14 04:42:29

对话教学中的实践智慧:内涵与特征

摘 要 教师的对话智慧即教师在对话教学实施下的实践智慧。新课程改革并没有彻底改变对话教学沿袭传统教学的老路,对话课堂并没有出现大家所期盼的活力与激情,学生的创造力与灵性仍然没有得到释放。教师的实践智慧才是赋予对话活力的关键,教师对话智慧是促进对话教学有效开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 对话教学 实践智慧 内涵 特征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实践智慧是对话教学的灵魂所系

1.1 传统的教学科学仍然束缚着对话教学的开展2001年,新课程标准颁布后首次将对话教学理念引入基础教育。处在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也积极尝试进行对话教学实践,收获了不少新思想带来的惊喜。然而目前的对话教学从根本上还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科学的框架,在课堂上集中表现在教师仍掌控着课堂,传授单一的知识技能,学生挖空心思迎合教师期待的标准答案,扼杀了创新精神。课堂上师生的对话仍然停留在传统的IRE模式,虚假的对话充斥着课堂。教师只是期待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一致,对学生的异向交往话语往往忽略。

1.2 课程改革的推动并没有激发对话教学的生机与活力经过20多年来对基础教育的持续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冲击和洗礼之下,中

小学课堂教学面貌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各种新的教育理论、思想、价值观纷至沓来,各种新的教学模式、方法、技术、手段不断涌进课堂,对话教学既作为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最新的教育理念,也作为一种对话技术,对传统的机械生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空前的热闹与繁荣局面。然而深入挖掘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学生年级与受教育的时间的递增,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在不断萎缩,对教科书与教师的依赖、盲从越来越严重。课程改革一派繁荣的背后,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情境时,仍然表现的十分慌乱,举足无措。不知道怎样在恰当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做对学生有益的行动。

1.3 教师由知识型向智慧型转变,是对话教学有效开展的迫切要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由于对话教学的动态性和情景性,没有任何一套方式方法能够适用于所有教学情景。正如范梅南所言,“事实、价值、一套教学方法的知识以及教育哲学本身并不能准确地告诉我们在与单个或一群孩子相处的具体情境中怎么做。”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不是线性的、序列的和确定性的,而是复杂的、多元的和不确定的。教学即是教师和学生对复杂的、多元的和不确定的未知的探秘。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已从关心数量转移到关心人的个性培养和智慧开发上来,因此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一改以往对“教学科学”和“教学论”的盲目依赖与崇拜,转向基于个人的体验、感悟、反思、实践积累而形成的教育智慧上来,这是提高对话教学品质和质量的必由之路

2 教师对话智慧涵义

实践智慧源于亚里士多德,他的实践智慧追求人类的“善”与伦理。他认为实践智慧是“一种与善恶相关的、合乎逻辑的、求真的实践品质”。罗蒂继承了伽达默尔有关实践智慧的观点,他认为对话的维持需要一种实践智慧:“把保持谈话继续下去看作解释学的充分的目的,把智慧看作是维持谈话的能力。” 他的观点表示技术知识适用于“正常话语”的对话,而与“反常话语”进行对话需要教师的实践智慧。他还认为,与作为“方法”的理性不同,作为一套“美德”的理性具有如下特征:“对我们周围的人的观点的容忍与尊重,愿意倾听,依靠说服而不是暴力。”霍斯泰特勒(Hostetler)也指出,对话与其说是一种技术方法,倒不如说是一种实践智慧。那种需要灵活性、适应性和判断力的教学“方法”实际上不应该被称之为方法,而应该被称之为实践智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将教师对话智慧理解如下:教师对话智慧是教师在对话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实践智慧。教师在长期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一定的伦理价值,表现出一种对正义的、善的追求的交流美德;是一种洞察、感悟、解决与反思复杂语境的能力。它并不是一种科学的、技术的、推理的手段与方法,而是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中总结的经验,主要体现在教师提问、倾听与回应上。它是教师道德品性与实践理性的综合体现。

3 教师对话智慧的特征

3.1 理解、关爱、信任的伦理特征具有对话智慧具有教师是一位充满师爱的教师,公平、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积极主动地走进学生不同的内心世界,同情着学生的脆弱,体验着学生的无助,带着一份怜惜、一份尊重、一份关怀、一份信任,全身心地投入与学生的情感共融中。由于他者的脆弱性,唤起了教师内心深处由衷的同情与关心,这种真诚的至善的倾听举动是受爱护和为他人着想的动机所驱使,与虚伪、欺骗、贪婪狡诈等受自私的利益驱使的倾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3.2 沟通、合作、互动的交往特征对话智慧更多体现在师生言语互动上,对话教学实施的过程也是师生课堂互动的过程,钟启泉教授认为“互动”是调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主要要素,围绕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彼此间良性的交互作用。 学习集体的成员应当具备与他人和谐共处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师作为互动的引导者,更需要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3.3 反思、机敏、生成的心智特征凡需要教师对话智慧的地方,都没有机会去作仔细的计划和反思,因为智慧的行动总是即刻的、依赖于情境的、偶然的和即兴发挥的。瞬间的行动,从瞬间毫无准备地行动的直觉思维到更加自觉地经过调和后的即刻行动,都有不同的模式。

教育情境要求教师瞬间进行行动和参与,教师不仅要对情境所要求的和什么样的行动才是好的这两方面表现出了恰当的敏感性,同时,还必须未假思索的。这种智慧性的行动是一种对情境的即刻投入,在互动情境中教师必须全身心地对出乎意料的和无法预测的情境作出反馈。

3.4 重视提问与倾听的技能特征对话本质上是平等的、宽容的,它要求承认对立意见的合法性,才能是对话成为平等的语言交流。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对话要求对话的双方都不能拘泥于自己的成见,而是要倾听对方,使对方的体验进入“我”的体验之中而成为“我”的理解的重要方面,同时,“我”的体验也会进入“你”之中,随着这种相互的渗透,达到“我”和“你”的视域的融合。具有对话智慧的教师表现出对学生的体验持开放的理解,所谓“开放”,即教师用完全开放的身心去接受学生五彩缤纷的体验,努力避免用标准的、固定的方式去评价。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更多地选择“真问题”,而不是在书本上有标准答案的“假问题”。只有真问题才能挖掘出学生生活中最真实的感知感想,给学生想象和创造精彩观点的空间。尤其是对学生的异向交往话语保持开放,当课堂上出现与教师思路不同的“异向交往”话语时,教师往往害怕麻烦或难以了解而忽略或有意回避,这样做严重伤害发言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学会倾听,是维持对话的核心,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加]范梅南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美]罗蒂著.哲学和自然之镜[M].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53.

上一篇:浅析陶瓷装饰项目式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浅谈英语教学中的一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