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时间:2022-08-13 09:19:24

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一)课程目标不明确,存在单纯的技能训练或技术淡化问题由于对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差异,部分教师不能准确地理解课程目标要求,往往把技术教育和文化教育割裂开来,或依然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计算机教育”阶段单纯的技能训练;或本来试图超越单纯的技能训练却造成技术和应用空谈理论,更为严重的是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失去技术本身而没有技术支撑的信息技术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应是信息技术课程超越技术本身,同时理解技术背后所蕴藏的技术思想与方法,但不能为追求文化价值而舍弃技术。

(二)教学方法存在模式化和庸俗化问题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以来,虽在新型教学方法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教学方法模式化、庸俗化问题仍存在。部分教师将教学任务作为传统讲授课中练习作业对待,虽任务来源于实际需要,但远离生活经验导致课程主题被冲淡。目前的教学实践,相关任务主要由教师提出,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虽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无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教师能力亟待提高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发展迅速的课程,知识的更新与淘汰较快,而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广阔的要求,教师要把更多精力与时间花在备课和授课上,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要不断地学习、研究新知识、新问题。教师还要转变自己的角色,由原先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所以教师的担子更重了,仅靠教师自身去摸索、尝试,效果未必会好,如何快速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是一个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四)无基础学生的教学问题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积累,但当前小学教育及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均衡,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并未接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基础教育,没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更谈不上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因此当今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系统反思,做到既全面理解教材,也要有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此类学生,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要保持镇定要从容应对。另外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设计知识呈现方法,设计逻辑思维的过程,设计与学生交往的方式等。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和情感交流中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还需教师开展教学反思活动,这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二、对策与措施

基于上述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提出一系列从理论到方法的对策或措施,尝试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

1)实施以活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理论。实践出真知,教师应有意识地创造问题假设情境或任务,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探索,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才能真真正正地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发掘出每个学生勇于探索的能力和信心,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充分发展,这就是“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以具体活动为中心,将教学变为学生自己学,教师角色由知识技能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组织者。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只有创新精神才能推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创造潜力,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3)团队学习是合作与交流的最佳模式。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均有较大差异。教师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层次、有差异地开展教学活动,这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需要。但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适应竞争激烈的未来社会,还需开展团队学习,这样既能使教师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良好合作与交流的一种最佳模式。

三、教学实践

本文基于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上述措施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有时需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进行分组教学,有时又根据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形成一个稳定的分组结构。以《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为例,我们会让学生最终上交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作品作为作业。我们还有针对性地设计小型或中型应用任务,鼓励学生自己通过探索途径完成课程作业,比单纯练习某些操作显然更有意义。

四、结论

本文通过实施以活动为中心的应用任务驱动教学理论、建立新型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将对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提供典型的示范案例,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作者:冯鹏单位:聊城市技师学院

上一篇: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素描教学论文 下一篇:多媒体教室信息技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