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区域合作 重振西江“黄金水道”

时间:2022-08-13 06:50:27

加强区域合作 重振西江“黄金水道”

[摘 要] 西江航运干线作为我国水运主通道的“一横”,是我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振西江“黄金水道”是我国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西江流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推进多经济区域融合互动发展和促进西江沿岸城市主动融入多区域合作的重要推动器。重振西江“黄金水道”需要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词] 西江 黄金水道 重振 区域合作

西江在国家内河水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与长江干线并列为我国高等级航道体系的“两横”,自古以来就是广西和西南地区货物出海的天然通道,同时又是沿海及海外的产品往内地交流的一个枢纽,其在历史上曾有过长期的辉煌,被誉为“黄金水道”。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西江航道的作用被日渐淡化,其航运潜能一直无法有效发挥,并由此导致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相对滞缓,西江在广西乃至全国发展战略的地位不断下降。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条件下,政府要用科学的发展观,重新审视西江的作用与地位,通过加强区域合作,科学、合理地规划发展西江航运,重振西江“黄金水道”。

一、西江航运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西江流域经济发展,西江航运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以贵港和梧州为例,自2005年以来,港口吞吐量均呈快速发展态势。(见附表)

注:梧州的统计数据只含市本级,而不包括所辖市县。

然而,随着西江航运干线货运量的逐年递增,近年来,西江港口航道接连发生碍航、滞航、堵航和货物压港的情形或事件,尤其是贵港至梧州段航道,每年滞留在沿江各港口的货运量超过100万吨。西江这条跨省的水上交通大动脉已无法适应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我国交通运量大、运距远、运输频率高的现代大物流发展需要,已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造成西江“黄金水道”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有:

1.航道条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航道条件差,航道等级低。西江主干航道通航条件总体上说是随着时代不断进步而持续改善。然而,多年来由于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两广经济发展战略重心偏移的影响,西江港航基础建设规划滞后,投入欠账过多,致使西江内河航运潜力仍未得到充分挖掘。西江其他航段则不尽人意:航道等级低,通航条件较差,甚至一些航道无法实现通航。以广西为例,广西内河的航运开发利用率不到20%(航道通航仅占河流总长的18%),而航运仅集中在40%的通航航道上,还有60%通航航道的航运潜力没有得到发挥;高等级航道比重低,近2300公里的水运主通道中能通航300吨级以上船舶的航道仅占40%。另一方面,新的碍航现象日趋严重。西江作为全国水运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沿江已建有大大小小十多个水电枢纽。按照国家航运发展规划要求水电枢纽要同步建设通航设施。

2.港口规划与建设滞后

目前西江沿线港口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港口规划布局不科学、不统一,港口岸线及其水域、陆域利用不合理,港口功能雷同;码头规模小,港口吞吐能力低,不能适应运输需求;码头设备设施陈旧,机械化、专业化水平不高,装卸设备能力不足,装卸效率低,延长了货物和船舶的滞港时间;港口集疏运条件不完善,不少港口进出通道狭窄拥挤,与高速公路、铁路等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也尚未完全对接,造成效率不高,很难发挥综合交通整体效益。

3.运输船舶吨位小,船舶结构不合理

虽然西江最大的运输船舶已达到3000载重吨,但数量少,1000载重吨以上的船舶只占20%,运输船舶的平均吨位只有609吨。

4.港航服务保障体系薄弱

西江港航水运通信、导航、打捞救助、信息系统、管理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对航道堵船、货物压港、重大水上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缺乏应急处理手段;水运市场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总体水平不高;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业务功能相对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需要。

二、重振西江“黄金水道”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发挥西江航运的比较优势,实现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国土资源日益紧张、能源供求关系紧张、社会更注重环保的今天,水运优势更为突出。重振西江黄金水道,有利于充分利用西江天然的内河水运资源,发挥其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轻等优势,这是缓解西江流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土地制约和陆路交通压力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有利于发挥西江的“集聚”作用,促进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运输条件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重振西江黄金水道,将极大地改善西江流域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提高对东部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并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形成沿西江航道布局生产力的趋势,促进沿江产业带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西江流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3.有利于发挥西江的“纽带”作用,推进多经济区域的融合互动发展

西江东承珠三角、西靠大西南、南连北部湾、北接武汉――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实验区。对于大西南,西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对于珠三角,西江是其发展的坚实后盾;对于北部湾,西江既是其经济发展的腹地,也是其资源的供应地;对于武汉――长株潭城市群,西江是其连结珠三角和北部湾、进军东盟市场的必经之路和纽带。这四个经济区之间的沟通迫切需要一条联系渠道把他们衔接起来,相互补充,互相促进,共同繁荣。西江无疑是使这四者沟通的最好渠道之一。重振西江黄金水道,有利于发挥西江东联、西靠、南进、北承的纽带作用:既有利于发挥广西乃至西南地区通往珠三角的“东通道”作用,还有利于珠三角等东部地区拓宽其经济腹地和市场,形成湖南、江西等中西部地区通往东盟国家的陆路和海路的“南通道”,从而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与泛珠三角经济合作有机结合起来,构筑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广阔、充满活力的更大的区域经济体系,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4.有利于促进西江沿岸城市主动融入多区域合作,提升西江流域在区域发展战略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及影响力

当前,西江和西江流域经济正面临着重振雄风、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今天,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区域经济合作的建立,西江流域正处于这些经济区域的交汇和重叠地带。重振西江“黄金水道”,有利于西江沿岸城市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和厚重的产业底蕴,积极加强与区域内各地区的合作,主动融入多区域合作框架,进而实现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流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只有这样才能重新构建西江流域新的区位优势,凸显西江在区域发展战略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及影响力,避免西江流域被“边缘化”的命运。

三、加强区域合作是重振西江“黄金水道”的现实选择

重振西江“黄金水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中央与地方采取一系列切实的政策措施才能奏效,而且更需要中央与地方、西江流域各省市,以及西江沿岸各个城市的联合谋划、各方协调、共同建设、实现共赢。

1.加强区域协作,合力推进航道升级整治

西江“黄金水道”的复兴,有赖于西江航道的畅通。沿江各市应继续加快干支航道升级整治,挖掘西江水运潜能,实现干支航道高等级相通。然而,航道升级整治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和公共性的特点,需要举各方之力共同推进建设。沿江城市除了采用“政府主导、财政支持、区域协作”的建设模式,共同争取上级立项和专项基金支持外,还可探索组建流域性的开发金融机构, 共同建立西江开发基金,通过资金的合作纽带,把港航建设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2.整合港口资源,推进区域港口一体化

整合港口资源,推进区域港口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港口发展的共同道路。重振西江“黄金水道”,离不开航道与港口的整体联动、互相彰显。当前,沿江城市内的港口资源整合已初见雏型、初显效益,但从整个西江流域城市间的港口资源整合来讲,却仍显空白,造成港口城市个体主张和西江港航经济整体优化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西江港口建设、航运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国际国内港口业的发展趋势看,沿江城市应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加强港口之间的横向合作,整合港口资源。

3.协调交通建设,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

西江黄金水道的没落,很重要的原因是西江沿线的交通发展滞后,制约了水运事业的发展。目前西江流域各城市间的交通网络体系还不完善,港口作为振兴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依托,其集疏运能力不足,辐射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造成区域经济需求强劲与物流运输供应不足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就是充分发挥港口的辐射作用和集疏功能,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为此,沿江各市应大力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即在强化港口建设诸如锚地、泊位、吊运等的同时,协调好区域内港口、航道、公路、铁路、集装箱专用通道,以及桥梁等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加快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集疏运系统;积极筹建港口物流园区、仓储保税区、加工包装区和铁路集装箱中转站,结合物流开展水运、铁路、公路、航空联运,发展和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充分发挥港口“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做到物流畅通。

4.优化软硬环境,推进港航服务一体化

重振西江“黄金水道”必须提高港航服务和管理水平,要一手要抓港口基础设施和口岸检查设施等硬件水平,一手抓港口软件的完善程度和整个港口软环境的竞争力,两手都要硬。为此,各市港航部门应尽快搭建与航运有关的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和港口EDI电子数据信息平台,构建先进的覆盖整个西江流域港口航运的实时信息网络,实现沿江各港口城市间的信息互通与共享,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西江流域船舶交易市场、航运和物流信息中心、航运服务中心,为各方用户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提高西江港航业的现代化程度。

5.建立磋商与协调机制,共促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

在较大的经济区域内,依据市场规律建立区域协调机制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做法。西江是一条跨省的水运大通道,在行政设置分割情况下,更应尽快建立稳定的磋商与协调机制,协调各方利益,联手共促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一是建立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建立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构,专司协调多个部门、多个省市和多个城市的利益关系,改变当前所谓“九龙治水”的现状,促进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实质性推动;三是搭建区域内各行业协会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实行不定期互访,促进行业与行业、协会与协会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区域内行业间的互惠合作;四是开辟西江港航经济发展高层论坛等。

参考文献:

[1]杜敬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构筑广西现代水运交通体系[J].珠江水运,2007,(7)

[2]覃世默:黄金水道再现繁荣广西“江河经济”踏上“复兴路”[J].广西日报, 2008年08月12日

[3]焦红霞:长江“黄金水道”有待重振航运功能[J].中国改革报,2008年/5月/5日/第007版

上一篇:浅谈地震对四川农村经济的影响 下一篇:企业信息化对永春的影响及推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