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之我见

时间:2022-08-13 06:07:36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之我见

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增知启智,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作为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明白读书是快乐的,让他们愉悦地去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一、师生同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既要重教书,也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内容,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精选读物

读物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儿童知识积累的基础,选择适合各阶段学生阅读物,让学生能理解,学生才会对书感兴趣。选择读物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1.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和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和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和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教师可引导学生看书,推荐书目,达到激发兴趣,扩大阅读量的目的。

2.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读物。所谓有益于身心发展,主要是指有益于培养健康情操和有益于智力开发、有益于语言发展等。一般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童话精读物,向中年级学生可增加推荐战斗故事和科幻作品类读物,向高年级学生又可增加推荐伟人的故事、中外名著和地理历史读物。

3.与自身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从生活的角度讲,与学生有密切联系的读物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指导学生培养生活能力的读物,包括安全防范方法、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书籍;另一类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的读物,包括家乡的地理环境。

三、优选读法

指导学生选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书籍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教师应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读目的和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

1.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这种阅读方法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可能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度。

2.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四、多彩活动

课堂上老师可以以适当的方式,或者以一定的时间向学生推荐自己喜欢读的儿童文字作品,我个人认为所有孩子天生对阅读是充满兴趣的,做过父母的人都有小时候被孩子缠着讲故事的情况,上学以后之所以有的孩子沉迷于电视或电子游戏,是由于家长和学校没有提供一个相应的阅读环境,对孩子潜在的阅读兴趣没有加以诱导,当然也有纸质体的阅读不像其他媒体那么有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和尊重孩子自身的阅读选择就更为重要。

教师可以围绕阅读内容组织一些活动。如小书虫啃书活动,为学生设计课外阅读表格,当学生的阅读达到一定程度,如二十本、四十本或者八十本后,就授予相关的“阅读学位”。再比如“大哥哥大姐姐讲故事”活动,可以请高年级同学给低年级同学讲故事,同时促进两个年级学生的阅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邀请儿童文学作家到校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活动,也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动又好自我表现这一心理特征,开展游戏和表演。教师可在课堂上开展一些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阅读游戏,组织如相声、小品、话剧等各种表演,通过情景再现,以演促读,调动学生自读文章的兴趣。学生们都喜欢故事,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点,不定期开展“故事会”活动,学生们参与的热情高涨,准备充分,兴趣盎然,进一步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学会分享

学会与人沟通和分享很重要。分享是一种美德,沟通是一种技巧。分享和沟通可以防止学生自私的心态,增进友谊,加深了解,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手中好的课外书介绍给同学,并且多写笔记和感想,然后安排一个时间进行互相交流与沟通。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将感动的东西表达出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了解别人对这个事件、问题的态度,丰富自己的信息来源。

书籍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在新世纪里,课外阅读是儿童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我们的教育要赶超时代,就得超越课堂,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主动帮助他们选择课外阅读的内容,经常性地围绕课外阅读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让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航灯。

上一篇: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展中考化学复习 下一篇:上好初中化学复习课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