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分享

时间:2022-08-13 04:23:58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分享

【关键词】数学教学 有效分享 合作 质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0450-9889(2013)05A-0018-02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幸福是教育的真谛和归宿,分享在实现幸福教育中居有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组织学生有效分享,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铸就教育的幸福呢?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

一、合作学习,为有效分享铺路搭桥

小组合作学习是针对学生自我表现欲强、独立操作能力弱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完成任务的合作学习方式。数学课堂上,小组成员按照既定的目标,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共同探索。合作学习必须注意培养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习惯,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例如,笔者在教学“乘法口诀的复习课”时,让学生自己谈谈对口诀“三五十五”的理解,请一组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走上讲台交流汇报。组长首先发言:“我们小组用画图、列加法算式和列乘法算式的方法来帮助理解。”然后生2画图:有3行圆形图,每行5个。生3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生4向同学们解说算式中每个数及整道算式表示的意义。接着组长提问:哪个小组还有补充?有三个小组的成员举手了。组长请其中一位组员来补充:用画图的方法表示,还可以画成每行3个圆形图,共5行。还有学生补充:如果行数很多时,比如100行,用画图和列加法算式的方法就比较麻烦,还是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至此,教师没有为乘法口诀的复习发表只言片语,而是充分地信任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凸显主体性,给学生一片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分享思考的成果。

二、鼓励质疑,为有效分享打开思路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敢于向同伴质疑,向老师质疑,向书本质疑,向身边的数学问题质疑。在数学课堂上,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我有意见!”“老师,我还有个问题!”“老师,这里我还不理解!”“我们小组的方法和他们不同,不知哪种方法更好……”“我们组不赞同他们的想法,我们组的观点是……”只有师生之间地位平等,给学生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学生才能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例如,在教学“认识角”时,在拓展提升阶段笔者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张正方形纸片,减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学生异口同声:“还剩3个角。”笔者让学生动手剪一剪,验证猜测是否正确。很快,学生就发现了有多种不同的剪法。在交流时,学生展示了以下三种方法(如图)

笔者预设的几种情况都已出现,正想小结。一名学生却突然站起来:“老师,我还有新的剪法,只剩一个角!”学生们连连摇头。看到这名学生急得满脸通红,欲言又止,笔者决定让他到投影仪前把剪法展示给大家看。

“一开始,我也想到了刚才的三种方法。后来我想,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我就想到了剪出一个扇形(如下图):就只剩一个角了。”教室里先是鸦雀无声,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如果没有教师对学生敢于质疑的鼓励,加上长期坚持不懈的训练,学生即使有了独特的方法也不一定敢于向教师质疑,课堂势必会多一份遗憾,而错过难以预约的精彩。

三、适时小结,为有效分享广开言路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新知的掌握能力高低不一。对此,教师应让学生进行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观点,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取长补短。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进一步加深,思维方式就会更加科学,解题方法的准确性就会大大提高,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除数是一位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结束之后,笔者习惯性地向学生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有的说:“我知道了计算小数除法时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有的说:“遇到哪一位有余数时要在后面添0继续除。”有的说:“被除数的首位比除数小,不够商1时,要用0来占位”等。

再如,学习了“平均数”之后,在小结时笔者这样鼓励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在平均数前面加一个修饰语吗?学生答到:“神奇的平均数”“有趣的平均数”“狡猾的平均数”“善变的平均数”……最后笔者小结:谢谢大家,希望平均数这个新朋友走入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小结对学生的学习是一次深刻的反思,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提炼和升华,是让学生思维、情感乃至于智慧都尽情张扬的时刻。简短的课堂小结也能成为引领学生情感升华的踏板。

四、合理思辨,为有效分享巧辟蹊径

在课堂教学时,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一要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二要掌握同学发言的要点,收集有效信息;三要认真思考同学的发言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思维受挫,课堂教学陷入“山穷水尽疑无路”之困境。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适当地议一议、辩一辩,巧辟蹊径,方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如在教学“我们去植树”这一综合实践课时,笔者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林场给一年级赠送了100棵树苗,分给一年级三个班。一班领了5捆,每捆8棵。二班准备7人一组,每组栽6棵。三班准备把树苗栽成4行,每行6棵。”请学生算出每班的棵树并填表。

学生兴致勃勃,很快就填好表格。交流时,笔者展示了学生的答案:

随后笔者提问: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思考的?

生1:一班是5个8,二班是7个6,三班是4个6,所以都用乘法算。

笔者提问:“有不同的想法吗?”大家都摇摇头。笔者心里暗暗着急:糟了!学生受思维定势的限制,根本就没有理清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这时生2站了起来:“老师,我发现了问题,三个班的总棵树是40+42+24=106(棵),可实际上只有100棵,这怎么可能呢?”“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说得很对!大家想一想,到底哪里出错呢?”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片刻之后,有学生举起手来。

生3:我认为二班只植了36棵。

师:现在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到底谁是正确的呢?

生4:我赞同第二种想法,我是这样想的,要算二班植了多少棵,就得知道二班有多少组,我注意到图上二班有42人,42÷7=6(组),再根据每组栽6棵,6×6=36(棵),二班就植了36棵。

生5:我也同意第二种想法。因为条件是“每7人一组”,并不是有7组,所以6和7没有直接联系。应先求出二班有几个组,再用结果乘每组的6棵,才能算出二班植了多少棵树。

师:说的真好!有时我们不能看到条件就直接列式,而要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列出有意义的算式。

在本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碰撞。生4、生5的回答分析透彻。让学生通过辩论,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同时在思辨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获得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育不是简单而形式的灌输、给予和毫无新意的解读,而重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锻炼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让教育的价值更加历久弥坚。教师要跟学生一起共同成长,让学生在数学天地里自由驰骋,快乐分享,享受学习的愉悦。

(责编 张向阳)

上一篇:如何运用形象演示法进行“时间”教学 下一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