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形象演示法进行“时间”教学

时间:2022-07-10 12:12:06

如何运用形象演示法进行“时间”教学

【关键词】形象演示法 时 分 秒 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A-0056-01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的是我们生命当中的分分秒秒都是珍贵的,是用任何东西都无法与之交换的。而它的珍贵与它自身的价值意义相同。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时间贯穿在我们的生命长度之中,我们在时间的维度中创造价值。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时间的价值含义,这是进行“时、分、秒”教学的最终目标,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时、分、秒”作为时间单位的浅显意义。

一、创设情境,进行形象教学

“时、分、秒”这三个时间元素是比较抽象的时间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仅凭教师的讲解是很难使之对时间有具体明晰的认识的,所以教师要兼顾课堂内容特点和学生自身接受知识的特点,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那些外化的东西比较容易感知并接受。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形象、生动、有趣的认知情境空间,让学生更直观地去感知“时、分、秒”这三个时间元素的意义,使学生在观察、欣赏、动手、玩乐过程中感受到时间在不间断地流逝。

首先是对时间进行整体认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正在滴答滴答响着的时钟展示在小学生的面前,然后让他们屏气凝神感受时间分分秒秒地流逝。这时候学生的身心都是安静的,他们会感受到超越数学之外的时间的意义。而后教师再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秒针的变化过程,继而了解时、分、秒这三个时间元素的层次递进关系:时高于分和秒,分又由秒累积而成,秒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其次是对“秒”这一时间单位的认知。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具体的例子形象地引出“秒”这一时间单位。例如,教师可以模拟春节晚会的跨年倒计时,让学生在进行“10、9、8、7、6……”倒数之后敲响书桌代替跨年的钟声,学生在倒数、敲击桌椅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再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秒”这一概念有所掌握。

第三是对“分”这一时间单位的认知。由于分是由秒累积而成的,所以基于这一点,教师在进行“分”教学的时候,首先要利用时钟由“秒”过渡到“分”。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多媒体显示的时钟,探究秒与分的关系。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得知秒针绕时钟转了一圈,分针才挪动一小格。为了更明晰地观察分针、秒针的变化,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用纸片做一个模拟的时钟。学生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去明确“分”这一单位概念以及“分”与“秒”的差别。

最后是对“时”这一时间单位的认知。时是最大的时间单位。“秒”累积成“分”,“分”又积累成“时”,所以教师在进行“时”教学的时候要联系“分”,将分秒的兑换方法运用到“分”与“时”上。

二、运用形象演示,进行“时、分、秒”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对刚刚接触的新知识具有巩固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讲解完“时、分、秒”这一知识内容之后,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训练。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击鼓传钟的方法。教师首先要找一个击鼓人,当鼓声响起,学生就开始将正常运行的钟依序逐个传递,当鼓声停止,时钟落到哪位学生手中,就由哪位学生读出时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是引导者,需核对学生读出的时间正确与否。在这一游戏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为更有效地学习“时、分、秒”奠定了基础。这一方法的运用,比做大量的习题更有效。

在进行“时、分、秒”课堂练习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具体时间,然后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与这一时间相对应的钟表。这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可以说,形象演示教学给学生营造了一个丰富、有活力的数学学习空间,学生根据形象思维对“时、分、秒”这一知识进行具体的理解,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时间概念。

总之,“时、分、秒”这三个时间元素构成了时间。对于孩子来说,它作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角色存在着。天性快乐、活泼的孩子还无法有意识地对其价值、意义进行感知,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运用形象的方法将这些时间概念讲透,让学生在了解时间概念的同时,懂得珍惜时间。

(责编 罗永模)

上一篇:浅谈小学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下一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