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型初中历史课堂实践分析

时间:2022-08-12 08:30:45

学生主体型初中历史课堂实践分析

摘 要:立足初中历史一线教学对学生主体型历史课堂进行了展望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生主体;启发性问题;创新思维

新课改要求我们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历史课堂本身就具有开放性,许多观点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需要我们经过广泛的讨论才能达成共识,让学生完成知识迁移。那么,我们怎么打造以生为本的历史课堂呢?这就需要我们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深入思考和发问;设置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里,笔者联系近几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对怎样还原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开展民主讨论进行如下分析与探索。

一、构建民主和谐课堂

民主、和谐是生本课堂的基本基调,也是学生敢于分享和讨论问题的基础条件。作为开放性的科目,许多历史问题根本没有死答案,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境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回答,如果我们还墨守照本宣科的私塾式教学陈规,那肯定无法契合学生的认知情感,不能充分激活学生学习和探索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学习参与者和组织者的姿态来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留出探索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大家敢于质疑、敢于提问、勇于探索。历史话题中会遇到许多分歧,即便学生的认知有失偏颇,我们也不要严厉训斥,要上溯到学生立场和观点的根源进行剖析,将他们引到正确的思路上来。这样采取民主讨论让学生互动探索,相互启发的方式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人翁的地位,有力促进学生深入地探究和学习。

比如,在教学“南北朝时期”时,就让学生以北魏孝文帝迁都为切入点,让大家讨论该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对历史的影响。大家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到该时期鲜卑族、汉族以及其他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民族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家重点讨论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六项措施,从政治制度、文化生活到思想意识还有血缘的融合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讨论,认识到民族融合在历史中的积极意义,迁移知识,生成技能。

二、设置启发性问题

启发性问题是我们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地位进行知识探究的索道,问题的设置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切实抓住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并进行知识整合,以符合学生认知和发展的角度展开设问。问题的创设不但要新颖而且要多样性,要能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课前备课,对学生认知特点有明确把握,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岔子进行推演,如此方能紧抓教学重难点,才能设置紧扣教学目标的话题讨论。

1.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立场不同考虑问题的侧重就不同,而历史问题要求我们考虑周全,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全新的角度和立场来设定思考角度,让学生跳出圈外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这样才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才能出现创新性的讨论与研究,进而得出全新的观点。譬如,我们以前学习甲午战争,基本是要求学生背诵《马关条约》,接着再严肃地分析对中日两国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样条条框框枯燥无味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史。所以,我们就不妨从当时的历史大背景出发,启发学生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假如你是当年的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你会以哪国利益为重,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中日两国怎样的建议?为什么?”这样的角色型角度思考,吸引学生全面展开独到性的讨论和研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设置丰富的讨论话题

讨论题的类型也要不拘一格,可以是分析题、比较题、综述题、评价题等多种形式,这样利于学生掌握多种问题回答方式和技能;在设置问题的形式上可以由传统的老师提出问题法,还可以尝试学生提出问题法。事实表明,学生讨论自己发现的问题兴致普遍较高,更能激发探究的积极性,讨论的效果更好。

三、启迪创新思维

创新是对学习和探索的最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设置具有开放性和创设性的讨论主题。这样才能有利于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发散思维,探索思考,引导学生在解放思想的同时,敢于摆脱束缚,从新颖的角度来思考和探索问题,然后博采众长,实现创新和提高。

比如,我们在教学近代史时,可以放开学生思想束缚,让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摆脱教材的解说来思考“百日维新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吗?”“洋务运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开展的以什么为目的的运动,对我们现在的现代化改革和建设有何启示?”“假如没有慈禧干涉,中国能和日本一样走上君主立宪制吗?”这样的论题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学生需自己搜集材料,再分析归纳,这样必然从新颖的角度得出创造性的答案。

本文对如何推行以生为本的初中历史课堂进行的分析与讨论。总之,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摸清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然后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设定符合其认知和发展方式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求知欲,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朱家鼎.浅谈中学历史探究性问题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Z1).

上一篇:基于提升医疗质量的医疗纠纷前馈控制研究 下一篇:临床路径在骨科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