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班级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思考

时间:2022-08-12 01:20:30

提高初中班级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思考

[摘 要]就当前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着科学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更新管理理念,让学生参与班级决策,优化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丰富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对策,以期对初中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 班级管理 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111

初中班级管理科学化是指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遵循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初中班级管理运行的客观规律,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其包括班级管理思想的科学化,决策的科学化,组织制度的科学化以及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化。

一、当前初中班级管理科学化水平不高的表现

(一)管理理论运用不充分,实施效果不佳

要实现班级管理科学化,首先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但当前由于部分初中班主任自身的科学管理理论知识比较缺乏,有的即使知道相关的科学管理理论,但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很少运用。还有的班主任不是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而是缺乏一种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管理思想。具体来说就是他们在管理班级的时候,不懂得根据时代的变化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班级管理规律来不断改革和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总是一味地按照以前学的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来管理学生,忽视了每个时代学生的不同需求,导致学生的各种合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发展。

(二)管理决策上缺乏民主,脱离学生实际

当前,很多初中班主任习惯按照个人意志进行管理决策,或者打着怕耽误学生学习等幌子,不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决策中。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学生都是“被决策”,看似减轻了学生负担,实则对学生发展极为不利。一方面,教师单方面做出的决策也许并不适合学生实际,学生心里也并不赞成班主任的某些决策,但迫于权威不得不被动接受,最终导致班级管理决策在学生当中缺乏说服力和威信,在实践效果上极为不好。另一方面,学生长期在这种“被决策”的环境下,容易形成被动接受任何事情的习惯,在遇到需要他们自己解决的问题时不知所措。同时,学生不参与班级决策,容易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不强,甚至对所在班级没有认同感。

(三)班委组织不合理,班级凝聚力不强

众所周知,一个统一、高效、精干的班委组织体系对于协调班级中的心理气氛、人际关系以及增强班集体的活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班主任都没有意识到这点,在推选班干部的时候,没有一个合理的选拔标准,仅仅依靠学生的成绩而不是学生的特长和各方面能力来确立,使得班干部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这对整个班集体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四)管理方法单一,班级缺乏活力

很多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方法比较单一,手段比较死板,缺乏灵活性。具体来说就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和自己所带班级的特点,采取适合自己班级的管理方法,从而导致整个班级死气沉沉,缺乏应有的活力。

二、提高初中班级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对策

(一)更新管理理念,探索适合现代学生的班级管理模式

时代在变化,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也在变化,如果班主任的管理模式不能与时俱进,是不会被学生接受的。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不断地学习、探索适合现代初中生个性特点的管理模式。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将别人好的管理模式引用到自己的管理中,使自己的管理跟上时展的步伐。

(二)让学生参与班级决策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想法。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切记不能一意孤行,什么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应该给学生适当的权利,和学生一起讨论制定相关的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决策中有利于班主任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并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管理策略,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三)优化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选拔制度,将学习成绩之外的其他因素,如人际交往能力、班级组织能力等纳入到班干部选拔的过程中,选拔出一批精明能干的班干部来协助自己的管理。同时也可以通过班干部了解学生所需,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以此来提高自己班级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四)丰富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班主任应尽可能采取适合不同学生个性特点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来管理学生,以达到班级管理的最佳效果。

总之,要搞好班级管理,班主任不能仅仅依靠制度去约束学生,而应走进学生心灵,多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认知能力,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发挥其自主性,以便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

上一篇:新时期的房建工程施工管理探讨 下一篇:初中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