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治法治疗骨质疏松症

时间:2022-08-12 08:19:17

中药内治法治疗骨质疏松症

【关键词】:中药;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036-1

骨质疏松症多见于老年人与骨折后长期固定,缺乏锻炼的患者。笔者自2005年至2009运用中药内治法治疗骨质疏松患者5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所治54例中,女性32例,男性22例,55岁以上者40例,骨折后患者24例,其中胫腓骨双骨折保守治疗后有3例,骨盆骨折3例,椎体骨折6例,髋部骨折10例,其他骨折2例。

2治疗方面

根据中医辨证,主要分为二个证型:

2.1脾气虚型。多见于骨折后长期固定与卧床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形寒气短,面色少华,肌肉瘦削,四肢疲惫,活动无力,肢体局部酸痛,不敢负重行走,治疗以补脾益气为主,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药物为白术、党参、黄芪、茯苓、山药、米仁、桔梗、砂仁、红枣等,如不欲饮食,不适,可适当用山楂、麦芽、厚朴诸药。

2.2肾阴虚型。多见于老年及绝经期患者,症见形体消瘦,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发脱齿摇,足痿无力等。治以滋阴壮骨为主,方选左归丸加减,如有阴虚火旺之症,可用知柏地黄丸,可适当加用血肉有情之品,如鳖甲、鹿茸、紫河车等。

3治疗结果

根据患者服药后酸痛缓解症状好转情况来评定治疗效果,其中服药后不再酸痛为优,有25例,占46%;症状缓解,酸痛好转24例,占44%;服药后仍然酸痛为差,有5例,占10%。

典型病例

(1)蒋**,男,44岁,浙江南汇人。2007年5月因右胫腓双骨折入本院治疗,予右跟骨骨牵引45天后小夹板固定出院。一月后复诊,右腿酸痛剧烈,不敢着地,体检:右小腿肌肉萎缩,右踝部局部肿胀,x线摄片示右胫腓骨折处有少量骨痂形成,右踝骨质疏松。结合患者全身情况,见形寒体胖,筋萎肉少,少气懒言,考虑是脾气虚寒,不能化生水谷精微,以致筋脉失养,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先服10剂,同时瞩患者加强功能锻炼,酸痛明显好转,扶拐能独立行走,再服15剂乃愈。

(2)徐**,女,60岁,本镇会计。2008年10月间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周身骨节酸痛,以胸腰部为剧。晨起4、5点钟最严重,起床活动后稍有缓解。经推拿、针灸及服用钙剂后效果不明显。2008年11月初诊见患者形体消瘦,发白齿脱,舌红脉细,考虑为肾阴亏虚所致,x线摄片提示腰椎骨质疏松,以右归丸加减,10天后复诊症状明显好转,予再服10剂后改服六味地黄丸,连服两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

4体会

骨质疏松症在中医归属于虚劳范畴。《医门法律・虚劳门》云:“饮食少则血不生,血不生则阴不足以配阳,势必五脏齐损”。脾主运化,肾主藏精,所以此病主要与脾肾二脏关系密切。《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云:“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肾治脾,治虚之道毕矣”,又“虚则补之”,故对骨质疏松之治疗,当以调补脾肾为主。笔者根据传统中医理论,治疗骨质疏松症,绝大多数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5例较差的患者探究原因,亦有因可循:3例伴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经手术治疗而愈,1例伴有甲状腺亢进,1例踝部骨折,畸形愈合,下胫腓关节分离。

上一篇:改良安宫牛黄丸对水合氯醛致意识障碍小鼠的促... 下一篇:武权生教授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举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