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探讨

时间:2022-08-12 03:53:44

会计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探讨

[摘要] 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层次的实用型会计技术人才,这些人不是去搞科研,也不是只会简单操作,而是既能直接从事会计实务操作,又能分析、判断、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会计师型人才,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积极探索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 实践教学 技术应用能力 实践基地 培养

高职会计专业是职业教育中各校普遍开设,在校生数量多,社会需求较大的专业,它培养的是适合各类单位需要的高层次实用型会计技术人才。这就要求该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还必须要有较强的业务操作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社会、面临着实际操作,为了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必须在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这里把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分成三种类型:能胜任一般会计核算业务的人才属于初级水平;不但能掌握全面会计核算业务,而且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与汇总能力,且熟悉与银行、税务、海关等部门的业务往来,这类会计人才属于中等水平;第三类会计人才,除具备上述业务能力外,更关键的是应有一定理论研究能力,及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从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观点来看,会计人才还应有较强外语水平和数学基础,也适合在外企工作,同时为将来继续深造建立平台。目前我国社会需求量较多的是中高级会计人才,有些用人单位强调要有实际工作经验,然而在校生的培养很难达到这种要求,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缩短胜任工作岗位的时间,因此,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中等水平的技术应用能力人才,同时不能忽视基础学科的教育。我们认为,在众多的培养要素中,校内会计实践教学环节和实验基地建设是最关键的要素,应有其鲜明的特色。

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发达国家极为重视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体现在从事高职教育的师资除了应具有政府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外,还特别强调职业技术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对教学基本理论的掌握。如美国要求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二年以上工作经验和最新经验。目前,我们国家会计专业师资大都缺乏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会计专业的教师队伍与要求相差甚大,一是专业教师的动手能力不强,大部分教师没有亲自参加过会计实践;二是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每年都有后续教育,来学习会计方面的新知识、新制度,交流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会计教师却没有这方面的教育,导致会计教师理论知识不能及时更新。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我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弥补“双师型”教师的不足。第一,加强会计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的继续教育,安排教师到有关单位做兼职会计,走校企联合之路,企业帮助学校培训会计师,提供实践工作机会与场所,培养会计教师的双师素质。第二,聘请引进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绝大多数应来自企业一线,他们不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会计师证书,并且具有相当长时间的企业会计工作经验,他们能把企业的最新情况与学生所学的内容紧密及时地结合起来,真正体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从学生反馈情况看,来自企业一线的会计师们往往最受学生欢迎。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职业院校的师资大都有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兼职教师所占比重往往较大,并且专业课、实践课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有兼职教师承担。

二、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做好做细每一项实训工作

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实践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保证毕业生在会计领域有可持续发展空间。同时,面对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现象,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并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我院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又环环相扣的实践教学方案,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在课堂讲授时,通过多媒体演示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而且在讲授会计原理时,购买了凭证、账表等会计材料,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理论。二是分阶段和综合手工实训部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认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来完成。三是会计电算化部分,通过微机操作练习财务软件的应用,这一部分的模拟业务与综合手工模拟业务是连贯下来的。四是审计实训,模拟业务就是沿用了同学们刚刚做过的综合实训业务。经过了这三道实验教学环节,学生们普遍反映增强了他们上岗就业的信心,而且工作后很快就能顶岗,不会出那种笑话似的错误。另外,近几年涌现了许多好的会计模拟实验教程和会计电算化教程,既有普通本科院校的会计教师参编,又有高职教师参与,说明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已经引起普遍的重视。

三、将双语教学纳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范畴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财务会计规范必须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为了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要求,高职会计专业应逐步进行相关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尝试,使学生掌握两种语言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处理、分析与汇总,提高学生的社会应变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选择原版教材并进行双语教学对了解会计理论产生的背景、方法体系、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文化与经济市场等情况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应该对认识中西方会计理论起桥梁的作用,与目前我们培养社会需求的技术应用人才的方向是一致的,同时也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需要,而且,学生从实际专业需要学习外语,不仅仅是单纯地学习外语,所以兴趣会有所提高。从整体看,需要落实三个方面的问题,包括教师的英语口语培训和双语课堂教学经验培训,双语班学生的选择和课程如何设置。其中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外语的课堂用语、专业术语应占到40%~50%,这是双语教学实施方案中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选择双语班的学生并实行小班制,双语班课程设置线路例如:学生在学习《Fundamental Accounting Principles》理论课程之后,进行会计原理实验,然后学习后续课程《财务会计》等。

四、加强院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建设

有的高职院校已开设会计专业,但没有专门的实践实训基地,上实践课时,就让学生自己找地方,其结果是学生的校外实习流于形式。有的院校即使有实践基地,也只是在学完理论知识后,利用一段时间在教室或会计模拟实验室完成技能训练,造成模拟实训业务与会计实际业务的脱节,这些做法实际上阻碍着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改革。

加强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会计专业的基本硬件设施,是会计专业实践型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的保证。校内,要加强会计模拟实验室建设,但不能流于形式,成为摆设,要让学生对真实的业务进行操作、实习,不要虚拟一些脱离实际的业务。校外,要选择一些业务全面、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院校的专业实训基地,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做实训教师,使学生能在一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会计实务操作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创造能力,使他们确实得到实践锻炼,缩短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上岗操作训练时间。

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改革,我院的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正逐步完善起来。校外,我院与济南、烟台、威海、青岛及淄博登第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及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训基地,学生毕业前可以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实践训练,从12月中旬到次年的3月中旬结束,这一段时间正是企业和事务所搞年检、年审和年报的紧张时期,学生们实习往往获益匪浅,许多学生被他们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和熟练的业务技术所折服,这是在校内实践环节所不能满足的。校外的实践基地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使他们尽快的适应环境,而且已经有许多学生通过实习与用人单位签约。从长远看来,高职教育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是真正培养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按照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在学生毕业后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后,根据学生在具体工作岗位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跟踪指导三至六个月,使学生顺利地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不仅如此,这一过程还是教师参与实践,继续提高“双师”素质的过程。

虽然当前的高职院校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编写教材、会计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已经改进了许多,但还是有不足。那些经过短期培训就上岗,账务处理得一塌糊涂,会计师看了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的现象,确实有损高职院校的声誉。我国职业教育正在进行重大调整,实行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进行教育和培训的“订单式”的新模式,调整的具体措施是,职业教育的培养培训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子,根据企业需要确定人才培养规模、知识技能结构、课程和专业设置。笔者从事职业教育多年,对职业教育的现状深有体会,有了职业教育改革这一政策导向,笔者以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型教学将会有大的改观。对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尚在摸索之中,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继续研究。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治理 下一篇:当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问题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