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排除学习中的自卑心理

时间:2022-08-12 03:45:27

怎样排除学习中的自卑心理

一个人对自己的智力、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作出了偏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丧失信心,这样的情况就是学习中的自卑心理。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有句话说得很明白: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

引起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1)对自己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有调查显示,有学习自卑感的学生大部分性格内向,这些人感情脆弱,多愁善感,多数愿意接受别人的低评价而不愿意接受别人的高评价,易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因而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越比越泄气,就会产生自卑感。

(2)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青少年特别注意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而自我意识和自尊心比较强,表现为多思善虑,敏感而多疑。性格内向的人因自我认识不足,常常觉得“我不行”。由于事先有这种消极心理的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心理压力,在学习中畏手畏脚,处于消极防范的紧张状态中,唯恐当众出丑。

(3)挫折的影响。有的同学经过几次考试失败后,就觉得自己是个“低能儿”,特别是对学得差的学科,一提考试就胆战心惊,垂头丧气。这种学习中的挫折,使性格内向的人感受强烈而其意志的耐受力又低,容易变得自卑。

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点,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继续学习和实现理想的心理障碍,易使人们在困难面前却步不前,不战而败,严重者甚至会颓废、心态扭曲,可以说危害是很大的。但自卑心理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只要对症下“药”就会“药”到病除。

一、正确估计自己,培养自信心理。造成自卑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自己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因而要克服自卑心理,就要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因而我们要学会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自己。对于有自卑心理的人来说既要正视自己的短处,也要挖掘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以提高自信心,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克服自卑感。

二、与自己较劲,选准突破口,获得一次成功。自卑者的一个口头禅是“我不行”,要克服自卑感就要避免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要自己给自己鼓劲,“我行,我一定能行!”并在导致自己自卑的学习问题上选一个突破口,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这是成功消除自卑感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积极补偿,以勤补拙。所谓补偿就是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以消除烦恼和痛苦的情绪。数学家华罗庚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别不是很大的,勤奋才是成才的必要条件。因而,那些自认为智力差的人,为了使自己的成绩达到与别人同样的水平,就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劳动来“补偿”自己先天的不足。

责任编辑/郭天虹guotianhong@sina.com

上一篇:提高你的记忆力 下一篇:小心铅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