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感受

时间:2022-08-12 03:17:36

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感受

【摘 要】 教学是复杂多变的,观点众多,意见纷呈,令人眼花缭乱,雾里看花你会迷糊。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一个关键的点,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就一定能够做好。

【关 键 词】 学生感受;教学;教育

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学不能用一个截然统一的标准要求千差万别的所有学生。因此,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不同之处,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关注学生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老师自己都不情愿的事情,就别勉强学生去做。老师希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想法本身无可非议,但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反躬自省,开展必要的教学反思,从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上找问题,而不是依靠简单粗暴的训斥,机械重复的训练,低效耗时的练习。教育需要适度的惩罚,需要通过惩罚让学生感知错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但是惩罚过头、惩罚不当又往往适得其反。

如某位老师在教学时进行所谓的捆绑式评价,他是这样做的:上完课文,要求全班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能够背诵,一旦在检查中发现有一位学生不能背诵,就全班罚抄课文。很多人可能无法理解这位老师的做法,甚至怀疑这样的做法是否还应存在。该教师认为捆绑式评价有利于全班同学共同进步,相互监督,这个想法很好,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打击了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

其实,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捆绑式评价的,况且,捆绑式评价主要应用在小组合作中。换个角度来说,任何方法都不是绝对有效或是无效,之所以提倡我们要开展反思,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的教学班级,适用教法后要反思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以期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所有这些,其关键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针对不同学生的经历、个性、特长和爱好,要能够关注到学生的感受,换位思考一下,这样做,学生内心感受是什么,有什么负面的想法,怎样做更好一点。当然,教学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同时也认为,教学从来都不可能完全是充满快乐的,“让学生快乐学习”只能理解为学生在努力学习后获得成就感和成功的体验,这样的快乐才是持久的。所以,单纯学习的过程,很多时候就是单调、枯燥和乏味的,哪来的快乐?

如一位老师,做法和前面的那位稍微有些不一样,他是规定时间要求学生背诵,规定的时间到了,他坐在教室门口,让学生来找他背书。下课了,凡是没有来背书的学生统统罚抄三遍,第二天就交,第二天没抄完的罚抄六遍,以此类推。真想告诉这位老师:打住,再也不能以此类推了,过度惩罚带来的不是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可能是学生的厌学。当然,老师从事的是智力性、专业性的工作,正如冯恩红所说:“做一件事至少有一百种方法。”是的,我们一己愚见也不敢轻易强加给老师,但作为探讨,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是:值得肯定的是,老师注重教学目标的落实,比那些上过课后学生是否能够背诵不管不问的要好很多。但是,做法上有几点欠妥:

一是不应该采取高强度惩罚性的抄书的方式,同样的理由,教学需要进一步的推进,老师没有那么多时间在这篇课文上无休止地纠缠下去。那问题就来了,假定暂时背不得的学生抄了三遍,那没抄完的,老师能够坚持监督他们抄完六遍,六遍没抄完的呢?最终的结果也可能是没抄完也就不了了之,这样的恶劣后果可能与老师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的初衷早已相去甚远。假定老师能够一如既往地督促孩子们抄完,那抄书慢的,可能就只能无休止地抄下去,其后果不敢想象。

二是机械重复的抄书,往往导致学生书写质量的下降,为了完成几遍的任务,学生很难认真地书写。我一直有一个看法:现在很多学生书写不好,除了教学上对书写重视不够等原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课外作业太多,因为作业多,学生就只能尽量快速地写作业,也就兼顾不了书写的质量(很多作业也都是学(下转19页)(上接17页)生已经掌握了的简单的重复性的作业)。大量重复的书写,是会带来记忆的强化,但是,强化记忆的方式何止抄写一种!

三是剥夺了孩子休息娱乐的时间。小孩子那么长时间的抄书,娱乐的时间没了,休息的时间也被占用。身体健康是学习的前提,不能很好地休息,如何保证第二天的学习呢?

四是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我试图和孩子沟通,问他们是否想过,如果不抄书,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和老师交流解决。我不知道大家发现问题了没有――教育的应有之意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当孩子们遇到问题的时候,遇到老师的“刁难”后,没有人想到可以找其他的方式解决。这是其一。其二,老师惩罚学生是手段,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够背诵,但是,孩子们在能够背诵的目的达到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抄书,这不是本末倒置的手段?这样的教学,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的目的差距很大。因为这样做的坏处在于潜意识里告诉学生,不能质疑“权威”,只能服从,无条件地服从。

教学是复杂多变的,观点众多,意见纷呈,令人眼花缭乱,雾里看花你会迷糊。所以,教学就是要抓住一个关键的点,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就一定能够做好。就比如关注学生的感受这一点,说直接一点就是把学生当人看,你了解了学生的经历就能够理解原来你所不理解的行为,你了解了学生的经历就能够大致揣摩学生的想法,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就能够找到这个学生学习上的问题,进而就能够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等。这样,抓住一个点,逐渐延伸,就一定能够从根本上抓住学生的内心。冯恩红老师说:“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把学生管住,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感动,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不好意思这么做。”如果教学到了这个层面,老师还会为学生背不得课文操多少心呢?

【参考文献】

[1] 王银. 关注学生感受促进有效学习[J]. 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3).

[2] 赵丽萍. 要关注学生的感受[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2).

[3] 刘春馥. 关注学生感受 营造和谐课堂[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09(7).

上一篇:对转化后进生的一点思考 下一篇: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