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基本态度

时间:2022-08-11 09:28:27

作文的基本态度

简介:夏尊(1886-1946),教育家,文学家,语文学家。名铸,字勉旖,后(1912年)改字尊,号闷庵。浙江上虞人。提倡人格教育和爱的教育,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怀备至,被学生称为“妈妈的爱”。中国最早提倡语文教学革新的人。

我觉得普通的文章,其实好坏大部分和态度问题有关,只要能了解文章的态度,文章自然就会好,至少可以不致十分不好。要使文章能适合读者的心情,技巧的研究原是必要的,态度的注意却比技巧更要紧。要写好文章,我以为初步先须认定作文的态度。

文章的态度可以分六种来说。我们执笔为文的时候,可以发生六个问题:

1.为什么要作文?这就是所以要作文的目的。例如,是试验的答案呢,还是普通的论文?是作了给人看的呢,还是自己记着备忘的?是但求实用呢,还是想使人见了快乐、感觉到趣味?诸如此类,目的各式各样,因了目的如何,作法当然不能一律。比如,周子的《爱莲说》,拿到植物学中去当关于说明“莲”的一节,学生就要莫名其妙了。所取的题目虽同,文字依目的而异,认定了目的,依了目的下笔,才能大体不误。

2.在文中所要述的是什么?这是所谓普通题意,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作文能把持中心思想,自然不会有题外之意。例如,在主张男女同学的文字中,断用不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等类的废话。在记叙风灾的文字中,断不许有飓风生起的原因的科学的解释。

3.谁在作这文?这是作者的地位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要问以何种资格向人说话。比如,子对于父和父对于子不同,对一般人和对朋友不同,同是朋友之中,对新交和对旧交不同。记得有一个笑话。有一学生写给他父亲的信中说:“我钱已用完,你快给我寄十元来,勿误。”父亲见信大怒,这就是误认了地位的毛病了。

4.在什么地方作这文?作这文的所在地也有认清的必要,或在乡村,或在都会,或在集会,因了地方不同,态度也自须有异。例如在集会中,应采眼前人皆知的材料;在乡村,应采乡村现成的事项。

5.在什么时候作这文?这是自己的时代观念,须得认清的。作这文是在前清还是在民国成立以后?这虽是大家知道的事,但实际上还有人没了解。明明是总统,偏叫做“元首”,明明是督军,却自称“疆吏”。

6.怎样作这文?上面的五种态度都认清了,然后再想作文的办法。简单好呢,还是详细好?直说呢,还是婉说?开端怎样说?结束怎样说?先说大旨,后说理由呢,还是先说事实,后加断定?怎样才能使我的本旨显明?怎样才能免掉别人的反驳?关于此种等等,都须自己打算研究。

以上六种,我以为是作文时所必须认清的态度,虽然很平凡,却必须知道,把它连起来,就只是下面的一句话:

谁对了谁,为了什么,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说什么话。

如果所作的文字依照这里面的各项检查起来,都没有毛病可指,那就是好文字,至少不会成坏文字了。

上一篇:借来的好作文 下一篇:和文森特的900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