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习环境的系统模型及其构建

时间:2022-08-11 08:33:35

【前言】生态学习环境的系统模型及其构建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荷兰开放大学教授Kiershner,P.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能找到充分的信息资料和教学辅助手段的地方[2]。北京师范大学陈琦教授认为学习环境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周围因素及其组合,包括内容工具、人物关系和情境三方面[3]。综上所述,学习环境是...

生态学习环境的系统模型及其构建

摘 要教育生态学的研究思路要求以整体和系统的观念来研究教育生态的各种因素,从而使得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外平衡。在系统论视野下,学习环境属于教育环境系统。因此,构建生态学习环境必须遵循系统论的方法论,在整体上把握其特征和构建原则,从内部环境系统和外部环境系统出发,使学习环境各因素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关键词学习环境 教育生态学 系统论 模型

学习环境研究由来已久,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关于“心理动力场”的理论研究。他将物理学中“场”的概念移植到了心理学领域,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两个变量的函数,在这里“场”主要表示人的心理环境。这对以后学习环境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勒温被誉为学习环境研究的先驱[1]。目前,我国学习环境研究领域的流行趋势是在教育技术学的支撑下,从心理学或是生态学的角度来构建学生学习环境,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学校或是班级等微观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不断加深,我们不能仅以单一的环境因素来衡量学习环境,而要秉持系统的观念从整体上来把握学习环境的特征,探索其构建原则,从内部环境系统和外部环境系统出发,使得学习环境各因素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一、生态学习环境的含义及其特征

1.生态学习环境的含义

荷兰开放大学教授Kiershner,P.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能找到充分的信息资料和教学辅助手段的地方[2]。北京师范大学陈琦教授认为学习环境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周围因素及其组合,包括内容工具、人物关系和情境三方面[3]。综上所述,学习环境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并以学习目的、过程和结果为导向,包含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组织资源以及学习者自身主体性资源为一体的条件总和。

生态环境是指生态因子综合在一起,构成影响生物的个体、种群或某个群落的环境,上至整个生物圈和智能圈,下至栖息或局部环境[4]。另外,基于系统论的方法论要求,要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从系统总体出发,在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解释与处理研究对象的特质和规律[5]。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态学习环境,内含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生态环境,进而上溯到教育生态环境层面,形成一种上层以下层为中心,随下层的变化而变化,并时刻影响和控制着下层变化和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

2.生态学习环境的特征

(1)系统性

生态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中心而言,基于不同的中心,整个生态环境被划分成无数个层级,从而形成无数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与整个生态环境系统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首先,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从属于学校教育生态环境进而属于整个教育生态环境,由此层层递进直至生态环境系统的顶层,生态环境系统由所有的子系统构成。其次,各层级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并不孤立存在,而是呈现出同层之间相互影响、上下层之间控制与改变的关系。

(2)主客统一性

一方面生态学习环境的物质层面,如地理位置条件、学校硬件设施等方面是客观存在。另一方面生态学习环境的中心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学生拥有自身主体性资源。从微观层面上来说,以学生个体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会由于学习者自身主体性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因此,不能仅以外部客观物质存在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环境,即使同样的物质环境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其产生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

(3)差异与不平衡性

生态教育系统下包含了无数个具体的学习环境子系统,各子系统由于历史发展等原因彼此之间存在差异与不平衡性。比如以社会群体为中心,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受到不同历史文化的影响,因此各民族群落之间的学习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地区为中心,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从而造成学习环境在物质层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表现为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另外,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其身心发展本身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就其自身发展而言,学习环境也具有不平衡性。

二、构建生态学习环境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提出教学活动永远具有教育性,因此教育性是学习环境区别于其他环境的重要特点。同教育一样,学习环境的主体是人,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在构建生态学习环境时必须遵循教育性原则,尤其是面对基础教育学生,其心智发展正处于形成和上升时期,较为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此阶段必须对学习环境里面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条件和事物加以规避。

2.有效性原则

学生尤其是低学段的学生对学习环境较为缺乏明确的认识,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学习环境的选择和利用多为被动地接受。因此,为了提供给学生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构建生态学习环境时必须要坚持有效性原则,要意识到“生态”并不是意识层面上的空谈,而是要追求学习环境优化的实际效果,不是为了学习环境的改变而构建,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优化。

3.平衡性原则

上文谈到学习环境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将会继续存在,并且不会消失。构建基础教育生态学习环境不是为了消除不平衡,使每一个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都一样,而是旨在能够尽量满足每一个学生对学习环境的需求。从现实情况来看,生态学习环境的平衡性主要任务是尽量缩小地区之间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差距,使得落后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生态学习环境的系统模型

在生态学习环境系统中,自上而下形成三中心三层次的系统模型,如下图所示。

模型中,左侧的圆框代表着三个不同层次的中心,右侧的方框代表着不同层次的环境系统,从而形成自下而上改变与反馈、自上而下控制与影响、同层之间相互联系与影响的良性循环系统。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系统为学习环境生态系统的内部系统,也即是学习环境的微观生态,它从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生态环境系统中演化而来,而学校教育和教育的生态环境系统则称之为外部系统,也即是学习环境的宏观生态。在一般系统论中,系统概念的外延首先必须满足一般性的要求,即它的外延包含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切系统,整体性原则是系统论的核心原则[4]。这意味着,我们在构建生态学习环境时不能把同层或是上下层环境系统之间的联系打破,孤立地对待。

四、构建生态学习环境的策略

1.基于系统外部的生态学习环境构建策略

生态学习环境系统的外部是以学校教育和教育为中心的环境系统,具体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三个子系统。教育的自然环境通常是指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两类,其中生物环境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包括地势地貌、江河湖海等,这些自然因素围绕着教育并影响着教育的方方面面。目前,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情况不容乐观,已经阻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也深受其害,如果学生长期置身于空气污染、水污染的自然学习环境之中,其身心的发展必将受到极大的损害和阻碍。因此,改善学习环境的自然生态系统刻不容缓,应当深入研究环境变化原因,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友好相处。

教育的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氛围。从政治环境来说,应当利用教育和政治的相互作用,提升教育的社会地位。良好的政治环境应当为教育生态系统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上提供应有的保障和监督,促进地区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升教育主体的民主法制意识,推动教育生态的协调发展。从经济环境来说,经济发展要为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提供财力支撑。经济决定了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决定了所培养人才的规格,决定着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总体来说,教育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偏远地区的农村教育依然处于落后状态。从社会氛围上来说,社会氛围以内隐和默会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环境,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影响着教育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如终身学习思潮、全民读书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等影响着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因此,应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得教育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

教育的规范环境包括文化环境、科学艺术和民族宗教等方面。规范环境又称精神环境或价值环境,它是人类在社会群体生活中所形成和特有的态度、风气、气质与观念[6]。规范环境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来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因此,它是更贴近于学生学习环境的内部层次。学校教育传递文化的过程,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7]。另外,由于我国多民族的特点,生态教育的规范环境必然呈现出文化多元性,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尊重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内容。

2.基于系统内部的生态学习环境构建策略

在生态学习环境的内部系统中,自然环境具体演化到学校所处的区县位置、学校建筑、教室装修等为学生学习所提供的硬件资源。如依山傍水的学校相对于城市钢筋水泥丛林里的学校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校园中栽种合适的绿色植物有助于散发氧气、吸收毒气。有研究发现,绿色植物所散发的芬芳,有助于学生减轻压力,缓解疲劳,使其处于一种轻松稳定的氛围之中[8]。另外,城市的学习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学习条件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因此,学校建设在规划是应当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社会环境演化成具体的教育政策、学校收费情况、学校人数以及校外辅导机构等贴近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因素。如我国2006年修订《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农村向城市逐步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减轻了经济负担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压力,从而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应当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偏远农村地区,逐步普及我国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另一方面,我国基础教育学生参加校外辅导的现象蔚然成风[9]。我们提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却出现另外一种情景,即学校减负,家长增负。学校所预留给学生的业余时间很大一部分被补习班和兴趣班所占有,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规范环境具体演化到学校所在地的民俗民风、学校所提倡的学习风气以及学校具体拥有的课程资源等方面。当前,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网络课程资源丰富、获取便利,是现代学生学习方式的流行趋势。其中如泛在学习已经成为下一代数字化学习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中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也将会充斥其中,因此也必须重视网络学习环境的生态建设。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整体上优化网络学习环境,强调学习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突出学习者和学习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10]。另外,应当加强校本课程的生态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贴近生活实际的学习资源,开发时注重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比例,使得学生学习环境的信息资源结构平衡。

参考文献

[1] 陆根书,杨兆芳.学习环境研究及其发展趋势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

[2] Kirschner,P.旨在获得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环境设计[J].盛群力,沈敏,编译.远程教育杂志,2004(22).

[3] 陈琦,张建伟.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

[4] 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5] 安文铸.教育科学与系统科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6]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7]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8] 虞纪忠.建设教育生态环境――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J].教育发展研究,2001(11).

[9] 岳丹丹.中小学生校外“辅导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0).

[10] 杨现民,余胜泉.生态学视角下的泛在学习环境设计[J].教育研究,2013(3).

上一篇:别让“成功学”遮蔽了我们的双眼 下一篇:叶圣陶教育探索对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