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景物描写中的情感意蕴

时间:2022-08-11 07:27:22

挖掘景物描写中的情感意蕴

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将款款的深情与精致的景物描写完美结合的佳作。文中所绘之景与作者胸中之情巧妙结合,体现了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艺术表现规律。

从作者精心描摹的景物之中体会其丰富的情感蕴藉,是解读这篇佳作的关键。然而景物中所蕴含的情感往往含蓄而隐晦,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不能抓住关键的切入点,则很容易被景物描写本身的意象组合和文学性语言的含蓄性、跳跃性所迷惑,如雾里看花,难以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指向。如在文章开头郁达夫这样概括北国之秋的特点:“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并不难感受到“清”、“静”的景物特征,但对作者所选用的“悲凉”一词的理解则容易大而化之,概念先行。

解读“悲凉”一词的意蕴,不妨试着以下面的方式入手。

例如:秋日清晨一景“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郁达夫特别强调了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最佳,在画面中点染冷色调,显得素雅卓绝。“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用作陪衬的秋草,不能一丛,要几根;不能繁密,要疏落;不能宽厚,要尖细且长。这样的构图类似中国绘画中的“留白”:遗白不施墨,虚实相生。于错落中予人以无限遐想,意蕴悠长。

再如:秋槐落蕊:“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并非落英缤纷,而是无声无息,只剩一点若有若无的触感。生命所曾有过的浮华热闹全都褪去,最终只余下一点痕迹。即便是这点痕迹也很快就会“零落成泥碾作尘”,随风飘逝了,面对此景除了感受到“清”、“静”之外还有怅然若失余味袅袅的“悲凉”。

作者又进一步描绘“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竹枝绑作的大扫帚拂扫泥土地面,留下水样的波痕,观察之入微是工笔白描的笔法,线描精细,又有无穷变化。这一点“落寞”也如那一条条丝纹,若有若无又能在读者心中萦绕不去。

郁达夫在文中说道“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可见,作者笔下的秋超越了清雅的意境,而是有更深沉的“悲凉”的意蕴的。这里的悲凉源自三个方面:

其一,作者的个人性格和所处时代背景。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年少时随长兄远赴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也造就了他抑郁善感的性格。另外,作者所在的中国已连年战乱,郁达夫个人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同时又眼见民不聊生的现状,此时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同时期的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也有类似的情感流露。

其二,“悲秋”的传统。该传统从何而来呢?中国最早的悲秋诗篇要追溯到宋玉的《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衰落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后人曹丕的《燕歌行》也有类似表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日是万物萧索凋零的季节,同为生命个体的人触景生情,感怀生命短暂,世事无常,极易产生悲慨情绪。秋季因此也有了肃杀之气,因此后世死刑常在秋后执行,欧阳修《秋声赋》中提到“夫秋,刑官也”,更增其严酷之意。同时,文人志士因有生命短暂之感,更生怀才不遇之怨。

其三,独特的审美趣味。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若止水的遁世文学”,因此他以“悲”为美,体现的是他个性化的审美观。凡事物给予人的美感大致可分两类“刚性美”与“柔性美”。高建群在《西地平线上》所描绘的落日之景是“雄伟的风景”,是世间的“大美”。而郁达夫笔下的秋景是柔弱细腻之美,二者虽悬殊却都能激发起阅读者的美感。刚性美如苍鹰如飞瀑如怒马,柔性美如夜莺如静池如驯羊。一个是“金刚怒目”,一个是“菩萨低眉”;一个是“骏马秋风冀北”,一个是“杏花春雨江南”。英国诗人萨松的警句“我的心中有猛虎在细嗅蔷薇”,恰切地表现出人性中的这两种审美趋向。郁达夫旅居日本十年,日本文化或多或少也给予他熏染。川端康成《花未眠》中提到,(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它盛放,有一种哀伤的美,传达了一种典型的日本传统审美观。而敏锐地捕捉细节,精准地表达细节,这样的能力和风格在郁达夫的很多作品中均有体现。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是中国文学传统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对关键语词的推敲赏鉴能力,从而对作品丰富深刻的意蕴有深入的感受体会,是读懂这类文学作品的最有效的途径。

(作者单位:徐州一中)

上一篇:三层解读“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 下一篇:浅论《祝福》的人物肖像描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