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篮球教学中处方式分层次教学法的运用研究

时间:2022-08-11 04:48:38

初中篮球教学中处方式分层次教学法的运用研究

【摘 要】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验等方法,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初中生篮球教学课堂中引入“分层次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把培养学生兴趣、终身受益、全面提高篮球课的教学效果作为目标。通过实验验证分层次教学在初中生篮球课中的可行性及其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处方式分层次教学;素质教育;分层控制;变量控制

学校体育的改革在经过多年的实践,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当前的初中生篮球教学采用的是材,统一的考试模式和要求,统一的课时和教学目标的教学形式,在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性,难以照顾其个体差异,容易从学生的“平均水平”出发施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针对学生们不同的篮球素质基础及学习需求,因材施教,使篮球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还是教学方法、考试评价体系上都体现一定的层次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篮球素质基础上学习得到优化,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篮球课堂教学要求。因此,有必要在学生学习篮球的启蒙阶段的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实施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以达到各类学生产生共振效应,提高他们的体育参与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特长,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杭州市建兰中学初二年级两个男生合班,共120人。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每组60人,一组为实验班,另外一组为对照班。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从中国学术期刊网查阅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期刊和书籍共30余篇(本),基本掌握了分层教学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在文献研究和遵循问卷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构建;对发放与回收情况进行统计说明。

1.2.3 访谈法

主要包括在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之前对篮球教学的现状,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安排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并选择相应的层次,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1.2.4 实验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把试验对象分成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实验研究,每班60人,实验班根据篮球教学要求,以学生篮球基本素质水平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考核成绩为依据;对照班采用传统式的统一授课的教学模式。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篮球素质和非智力因素进行差异性检验,预计结果为:结果为p>0.05,说明两组学生的篮球素质和非智力因素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分层次教学的实施策略

2.1.1 实验分层控制

2.1.1.1 教学主体层次化。运动处方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健康状况制定的针对性很强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是教师将因材施教与学生自学、自练、自控、自调和自评相结合的一种授课方式。目前,已有许多体育项目(如田径)运用了此种教学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要做到准确客观地把握学生的层次,必须认真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研究学生,对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内外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考查。根据学生前两个学期和实验前篮球测评成绩计算出平均分,掌握学生的篮球基本素质情况,再组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状况,以此作为划分层次的重要依据,然后再征求学生的意见,选取自己所要学的层次。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再作适当调整,把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优秀、良好、后进三类学生群体,建立层进学习档案,跟踪记录各层学生的发展情况。

2.1.1.2 教学目标分层次化。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技能能力,以教学大纲、专业特点、学生具体条件为依据,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四个层次:①理解;②掌握;③简单运用;④综合运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层学生达到①~④层;B层学生达到①~③层;C层学生达到①~②即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依据篮球教学大纲和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地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对于A层学生,教学目标主要是在掌握篮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较为系统的技术教学、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对于B层学生,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以掌握篮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参与比赛;对C层学生的教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可以熟练地运球、投篮,通过幅度较小的进步刺激他们学习愿望,进一步提高水平。

2.1.1.3教学过程层次化。对A层学生采用以“启发研究讨论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提高其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得到更大的发展;对B层学生则采用以“多反馈,步步清”的教学方法为主,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能够掌握每一节课所传授的内容;对C层学生,多进行基础练习,采用低起点、小坡度的教学步骤。

2.1.2 实验变量控制

2.1.2.1自变量的控制。①更新教育观念。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与能力;②建立分层教学模式的教学框架;③实施民主管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民主管理,对学生平等对待,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1.2.2 因变量控制。经过实验,使全体学生树立起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习动机提高,每个学生的水平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进而达到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

2.1.2.3 无关变控制量。①除了进行相同课时的课堂教学外,严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课。而且,为了避免作为实验对象的学生产生异常心态,实验时,两组学生均不知道在实验,也不告诉他们实验目的。②实验教师的选择与稳定:选择业务水平和教学经验与本人相近的一名中青年教师担任对照组的教学,并且确定以后保持相对稳定,直到实验结束。另外,为防止不利于实验的效应出现,本人还邀请了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对全部实验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

2.2 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结果

2.2.1 分层次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选取学习兴趣、自信心、成就感与合作意识四项指标,每项指标满分为100分。实验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问卷测试,结果见表1。在实验前的调查问卷中,两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指标并没有很大的差别,而实验后,两组学生的非智力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篮球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方面,两组之何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两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方面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

表1非智力因素测试成绩一览表(M±s)

学习兴趣 自信心 成就感 合作意识

实验班 94.35±2.45 90.15±2.52 92.26±3.14 95.75±3.56

对照班 82.23±2.12 81.54±2.01 81.25±2.54 83.65±2.03

T 2.551 2.561 1.987 2.156

P 0.003 0.009 0.016 0.024

2.2.2分层次教学对学生运动素质的影响

运动素质选取50m跑、1000m跑、纵跳和立定跳远四项测试指标,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通过分层次教学,实验班比对照班的各项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50m跑和立定跳远两项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

表2 运动素质测试成绩一览表(M±s)

50m(s) 1000m(s) 纵跳(cm) 立定跳远(cm)

实验班 9.13±0.25 284.74±24.37 48.47±1.45 204.47±15.43

对照班 10.24±0.45 311.52±28.78 47.58±1.57 194.87±10.63

T 1.124 3.245 2.645 4.348

P 0.023 0.000 0.001 0.044

注:为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2.3分层次教学对学生技术测试成绩的影响

技术测试选取全场跑篮、定点投篮、运球技评和投篮技评四项测试指标。其中跑篮以“秒”为单位;投篮以“次”为单位;跑篮技评和投篮技评采用百分制。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通过一学期实验后,实验班比对照班的各项技术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经过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两组学生的跑篮和跑篮球技评指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表3 篮球技术测试成绩一览表(M±s)

跑篮(s) 投篮(次) 运球技评(分数) 投篮技评(分数)

实验班 31.35±3.54 7.30±2.64 91.55±12.54 92.65±14.05

对照班 33.85±2.48 5.24±2.57 84.67±10.63 82.35±11.34

T 4.87 1.06 5.01 4.25

P 0.001 0.034 0.001 0.046

注:为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2.4 篮球课分层教学的实验总结

统计结果说明分层教学对中学生篮球课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学生的心理素质、运动素质和专项技术水平的提高,都反应了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笔者认为,探求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验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的原因在于分层次教学更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切合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遵循了现代教学规律,其科学的理论和指导教学思路,更适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其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充分满足了现代学生主导性的个性发展需求。通过总结实验和其它参考资料结论,经分析认为分层次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明显优势,该方法更适合现代教学需要。

2.2.4.1 分层次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分层次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地放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逐步形成了一种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探索问题的创造精神,促进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2.2.4.2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实验研究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学生在分入不同层次之后,还是有所变动的,层次间会进行升降,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教会学生练习的技巧和窍门,而不是强调练习的时间和次数,因为学生所处的层次不同,要求也不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分层次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倡导师生的互动,学生价值取向的被认可和心理需求的逐步满足,促进了学生自信心的提高和对所从事的体育锻炼或其它学习的兴趣。

2.2.4.3 有利于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校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轴构成的社会集体,课堂更是师生建立良好关系的平台。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有一定的权威性,学生常常以教师的行为、品质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就是权威的象征,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内容,而不敢对教师的讲解提出疑问。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创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施了民主化管理,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创造出主动和谐的教学气氛,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2.2.4.4 有利于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分层次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教师在课前一定要钻研大纲,吃透所授教材,并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科学客观的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根据不同的组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的个体要求和教学目标尽可能统一起来。在采用教学方法中也要求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施加不同的运动强度。这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手段,要对教学进行探索,力求达到教学最优化。通过不断的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3 小结

中学生篮球课实施分层次教学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平均水平”施教的观念,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基础相近的各层次学生有共同的努力目标,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的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分层次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材施教、尊重差异、面向学生的全体、培养学生的全面、注重个性培养和能力开发、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些优势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因此,分层次教学模式完全适合在初中生篮球课堂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张辉明.篮球技术课程教学创新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6)

[2]詹建国.“分层合作学习法”在跨栏跑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9)

[3]曾琳叶.如何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7)

[4]邓泽祥.分层教学模式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6(5)

[5]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2(7)

[6]温春霞.推行分层递进教学构建主体教育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0(6)

[7]董伯钧.新课标下如何评价一堂“体育与健康”课的思考[J].山西体育科技,2006(6)

作者简介:

郑刚,男,黑龙江,汉,1978年8月,大学本科,中学一级,体育教学。

上一篇:计算机指纹生成的研究 下一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