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11 02:15:02

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语文课本是学生在课内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专用书籍。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掌握了课本内容就学好了语文,课本只是提供了学习的范例,以便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因此不能把课本当作圣经,一味地死记硬背,像个虔诚的教徒,而应在学好课本的基础上,广采博览,从不同途径有效地吸收各种有益成分,方能真正培养出较高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 课外阅读 思考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学习语文局限于课本,局限于狭窄的范围,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无从发展,造成知识贫乏,思路狭窄,想象不丰富,发挥不了应有的水平。语文读写能力的获取,主要途径还是来自于自己广泛的阅读。因为语文学习,没有相当的词汇量和句式,不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语文素质的培养和情操的陶冶就难以实现。广泛阅读能够培养阅读兴趣,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发展智力,提高读写和鉴赏水平。我们应打破课本框框,走出狭隘的课堂,开辟课外阅读这篇新土地,只有这样,语文学习才能出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打基础,课外出成果”的良性循环。

一、精心选材,确保阅读作品的绿色化

阅读材料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大至宇宙,小至尘埃;远至史前,遥至未来……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文学、哲学、美学、科技无所不可,不能偏执一方。对初中生的阅读材料选择则要慎之又慎,书富如海,百货皆有,人的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作品既有良莠之分,又有高下之别;既有鲜花,又有毒草。如何确保学生阅读作品的绿色化?教师要么帮助学生选择,要么对学生的选择要切实过问,对那些既无思想性又无艺术性的作品不要涉猎,以免造成阅读的浪费。教师应尽量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水平、符合他们心理特征、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的作品进行阅读,循序渐进地提高其认知与审美水平。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课程标准的建议,初中阶段教师应着重向学生推荐下列几类作品: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当代文学作品,教师可以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杂志类,教师可以推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等能真正设身处地为学生成长着想的优质期刊;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二、讲究方法,保证阅读过程的绿色化

阅读专家曾祥芹和韩雪说过,新世纪人们必须迎接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三是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这都需要提高阅读能力。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为了能使孩子得到最大的财富,语文教育工作者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搭建绿色的平台,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下一代。

要注重用科学的阅读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所谓科学的方法应该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阅读理论。如:阅读小说可先浏览故事情节,细读精彩片段;阅读诗歌重在浓情朗读,背诵品味;阅读散文重在体验语感,理解内在思想涵义;至于武侠、言情、侦探小说、卡通漫画以及其他各类消遣书刊尽量少接触。在具体的方法指导中,特别要强调以下几点:

1. 对经典作品,要讲究吟诵而后得之。就是要对作品放声的读,读的正确流畅,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来,读了以后能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品味出作品的妙处,从而达到有所得的目的。

2. 要指导学生学会品味、感悟、欣赏。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被认为是“生活的教科书”,而“文学是人学”又被人们普遍认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读文学作品就是读自己、读社会、读人生。而文学作为“人学”,必须建立在对文学作品的深入品味、感悟和欣赏的基础上。仔细地辨析作品浓厚的文化内涵、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语言艺术的特色。

3.要指导学生学会对经典作品含英咀华。牛能大量进食,它不断地咀嚼,以助消化吸收,牛的雄健与善于反刍很有关系。读书也应当学会“反刍”,我们应当比牛更聪明,因为我们会思考。读书要讲求智慧,对充满智慧的经典作品就得深读精思,反复品味,如同牛的“反刍”一样,含英咀华,直至得其精髓。

4. 要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读文章,理解作者写的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这些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全身心的投入,要善于独立思考,要有不拘前说的精神。要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

5. 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读书动笔,就是在书本的字里行间,进行圈点;在文旁、文后或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评论。圈点是用不同的符号作出标记,或为了加深印象,或为了深入思考,或表示自己的感情态度;评论是把圈点过程中感悟到的,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圈点和评论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完成的,是思考和感悟的结果。

三、依托活动,激发阅读兴趣的持久化

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他们的兴趣很难持久,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维持长久的阅读兴趣,教师应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来让学生领略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内在的驱动力。

可开展的活动很多,例如:

1.开展“我喜爱的一本课外书”介绍会,让学生向其他同学推荐自己课外阅读的作品,并且说出喜爱的理由。通过让学生展示阅读的成果,让他们领略到成功的喜悦,以巩固他们阅读的兴趣。

2.举办“读书报告会”,交流读书所得和感受。教师可让阅读习惯较好、阅读效果显著的同学通过交流读书所得和感受对其他学生起到示范作用。由于教师的阅读情感对学生有着一种极为重要的熏陶作用,教师的阅读对学生有着一种巨大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可通过介绍自己的读书体会让学生体会到读书之乐、读书之趣、读书之令人陶醉,以点燃学生热爱阅读的情感之火。

3.开展读书征文活动,让学生通过“我手写我心”,把阅读中体会到的乐趣、积累到的收获付诸文字,通过展示和评判来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

4.举办手抄报评比活动,教师确定一个主题,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围绕主题,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选择素材,独立或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手抄报,并且择优在教室的学习园地栏张贴,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自豪感。

总之,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无论是在阅读作品的选择、阅读方法的指导方面,还是在维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方面,都要坚持有益、高效的原则,从而为初中学生搭建绿色阅读的平台,促进学生人格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五中)

上一篇:浅析《葬花吟》中的意境美 下一篇: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统领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