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活跃课堂应具备的条件

时间:2022-08-11 02:46:27

浅谈活跃课堂应具备的条件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永恒的话题,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新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特殊时期,这个话题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呢?我认为,活跃课堂,让课堂活起来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让课堂活起来,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这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的指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简单地说,这些教育理念就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教师变“满堂灌”为“组织引导”。教师必须具备这些教育理念,并恰当地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这样,就为活跃我们的课堂打下了基础。

二、拥有扎实的知识积累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自身拥有扎实的知识积累,才能在课堂教学上做到“游刃有余”,才能真正做到“传道受业解惑”。教师职业有一句行话: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得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这里的知识积累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己所任教科目的专业知识,一是作为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包括前面所谈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如何拥有扎实的知识积累,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加强学习,努力钻研,特别是在这个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时代,教师进行“充电”很有必要。可以说,教师拥有扎实的知识积累,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条件。

三、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

现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班级授课制仍然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是使课堂活起来的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师教生听”的教学模式主要应该贯彻以下几个原则:

1.自主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让学生担任课堂的主角,自己担任“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合作性

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主要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能让所有学生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活跃课堂。

3.探究性

在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借助课文情景,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局面。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给各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各自发展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也是活跃课堂,使课堂充满灵性和智慧的一个因素。

四、使用恰当的教学语言

教师的教学活动重在“言传身教”。使用恰当的教学语言,是活跃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教学语言主要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运用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教师就是通过教学语言组织教学、传授知识的,所以它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教学语言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该堂课的课堂效率。

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语言,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用饱满的热情和充满激情的话语感染学生,感染整个课堂

特别是在教师走进教室和进行开场白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可以说,这个环节做好了,整堂课的课堂气氛应该是不错的。

2.用善意的微笑和充满温暖的话语激励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鼓励、赞赏的话语,甚至一个亲切的眼神,都能像和风化雨般在学生心里产生激荡,深深地打动学生,这样,无形中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的确如此,所以,师生关系的融洽,也是活跃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素。

3.用睿智活泼的话语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启发学生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常用不衰的教学方法。如何把这种方法用好用活,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很关键。在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中,教师运用睿智活泼的话语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对学生循循善诱,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自然也就活跃起来了。

(作者单位 江西省高安市石脑中学)

上一篇:浅谈初中英语教与学的方式 下一篇:情境创设在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