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时间:2022-08-11 02:36:0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摘 要: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授课的老师在课堂上使用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方法,采用激励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也要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仅就在初中数学课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一些简单的看法。

关键词:数学课堂;创新教育;含义;方法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如何通过这门学科的教学,使学生在有别于传统教育方式的教学中,通过在这个学科领域的学习,在新的想法、新的思路上有新的开拓,从对这门学科的生疏到熟练,掌握好学习这门课程的新的方法和规律,这些都要求授课老师在教学中去想方案。作为新教改的素质教育方法之一,如何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对新知识提出新方法、新思路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就显得非常的关键,也是需要教师好好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对创新教育的认识。

一、数学中创新教育的含义

在数学学科中使用创新教育进行教学,有时使用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方法、方式,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对好的教育方法我们必须要坚持使用下去,对有缺陷的教育方法、教育方式我们要进行改进。数学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对数字的逻辑计算、分析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授课老师在授课时,引导学生对数字产生兴趣、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兴趣,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逻辑计算、分析能力。创新的数学课程教育,一是要求授课的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去找出一些新的方式、新的方法去对学生进行教学;二是将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新的一些思路、新的解题方式去进行正确的引导,进行积极的鼓励和表扬,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地提高。这些方法和方式的教育,最终都是想让学生能在逻辑能力、计算能力、分析能力上得到学习和锻炼,得到提高和升华,让他们将来能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专业型的人才去

奠定理论基础。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使创新型的数学教学能顺利地开展,就必须要培养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由原来被动的学习数学转化成主动地学习数学,这是开展创新型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有力保证。那么,在数学课堂的创新教育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营造创新学习的氛围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段,已经有了一定的叛逆思想。“亲其师,信其道”,老师是学生除了父母外接触最多的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那么,到底该怎样去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在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朋友去投入心中的爱,让学生有了一个“公平、和谐、愉悦”的意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信心,全身心地在课堂上投入学习中去,才能在这种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氛围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有创新的灵感。

2.利用学生这个年龄好奇的特点,用游戏、故事去教学

比如:在教学“乘方”的时候,可以讲授乘方的故事:某大臣设计的国际象棋国王很愿意玩,要给大臣奖赏,大臣就说:“那就给我麦粒吧,第一个格子放1粒,第二个格子2粒,第三个格子4粒……每一个格子都是前一个格子的两倍,直到第64个格子,行吗?”然后让下面的学生充当国际象棋的格子,每一个格子向下一个格子报数,最后,扮演64格的学生报上最终的数字,这时,学生们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麦粒,这样,学生就对学习乘方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在数学教学中坚持时代性和新颖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怎样培养人才才不至于落伍,使教育能跟得上时展的

步伐?

1.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开放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所谓的“开放题”,就是这道题给出部分条件或者先把结果告诉你但是过程缺失,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发散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想方法。这种题,一是有趣,有挑战性,可以引起学生的好胜心;二是可以培养学生在研究能力、探索能力、开拓能力以及新方法上得到锻炼。例如:有一个三角形的结构件边长分别为200 cm、500 cm,600 cm,现在车间要设计一个与其相似的三角形结构件,而且有长为300 cm和500 cm的两根的两根H型钢材,要求以其中一根为一边,从另一根上截下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两边,则不同的截法有几种?这道题考查的学习范围属于相似三角形的知识,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的结果只有两组:第一组是120 cm,300 cm,360 cm;第二组是100 cm,250 cm,300 cm。

2.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多利用现代化设备

现在的教学已经不像以往那样,老师只负责讲,学生只负责听。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教学也进入校园,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等先进的教学设备也应用到了数学的教学中。在对数学课堂不断开展创新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将现代化的创新教育模式贯穿于数学教学中。在

课堂上采取互动教学方法,让枯燥的数学知识、数学图形从静态转化到动态,从难到易、从抽象到具体,缩短学生的认识过程,使学生学得更快更好。

如:在数学中学习统计,计算本班70名学生的身高的平均值,

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采用计算机的Excel表格,输入70名学生的身高数据,进行数据排列,可以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再进行平均数计算,可以计算出本班70名学生的平均身高。

3.设立数学创新小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路

在学校设立数学学习创新小组,吸收有兴趣、有精力的同学参与其中,可以互相探讨,解决课堂上还存在疑问的问题,这样就使创新教学得以进一步落实。如:定期组织创新小组活动、开展数学竞赛、创办数学小报等。

四、鼓励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

教师要鼓励学生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不懂就问,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可以放到课堂上让学生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在讲授函数的课程时,可以将函数在社会中的运用引到教学中,比如:促销电脑,在原售价的时候每天可以销售N台,每台固定利润W,每个月可以销出Y台;现在搞促销,价格下降10%,问每个月的比原来多销售多少台才能达到原来的月利润额。授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去设立函数,怎么去计算?先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证明;之后,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讨论函数在社会中还在哪些行业可以用的上,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打破习惯的思维模式,发展思维的“求异性”,一题多解、多证,就是很好地体现这种模式。

综上所述,创新教育是一个恒久不变的课题,对于教育来说,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面对面、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要努力去挖掘、研究、使用新课改教材中的有关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多在教学中想办法、想思路,使用激励等方法去开展创新的教学活动,去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使学生学会创新、能去创新、敢于创新。在创新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创新过程,使他们有创新的乐趣,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在不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优秀创新品质的同时,使数学课堂教学绽放出创新的火花。

参考文献:

[1]朱家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体会[J].学周刊,2011(6).

[2]段光剑.初中数学课堂的创新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3).

[3]闫召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素质教育论坛,2011(10).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上一篇:阅读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下一篇: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