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实践中的人性化护理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8-11 02:00:03

浅谈护理实践中的人性化护理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卫生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活动以来,人性化护理服务已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开展人性化护理的目的是保障患者的权益,护理工作人员的优质培训,人性化理念的教育,综合素质的提高,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各个方面都应为人性化护理细节开展做足工夫。本文从当前主要存在问题入手,浅谈笔者对人性化护理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满意度;护患关系;对策

谈到护理实践中的人性化护理,首先应该认清人性化护理的基本核心,只有真正认清本质,才能发挥人性化教育的成效,对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才能做得更细,更好,更可持性,才能谈得上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医院的满意度。

人性化护理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人文精神,尊重患者、生命、人格、隐私。倡导人性化服务理念,注重人性化护理管理,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护理对象有着不同文化、教育、社会地位的人群,经受着不同疾患折磨,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护理工作更应注重人性化。护理本身就强调“人的行为反应”,医务人员理应站在患者的立场审视自己工作的方方面面,注重个性和人本服务,体现多元化服务质量和价值。

一、人性化护理服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护士严重不足仍是我国护理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世界各国护士与总人口比为5‰,而我国护士与人口比仅为1‰,相对我国13亿人口来说,护士尚缺编百万名。如我院的护理人员全为女性,产假、探亲假、节休假、工休假及加床位等,使实际在岗率明显缺编。如今医学模式的不断进步和改革,护士工作量越来越大,超负荷的工作量,加之临床一线护士不足,非护理工作几乎占据了整个护士的工作时间,致使人性化护理越发觉得力不从心。

2.护理工作效率或服务质量差护理人员责任心、同情心不强,人性化服务意识差,与患者沟通的时间极少,加之护理人员年龄结构多为20~28岁之间,大多是独生子女,工作和压力大,部分护士缺乏耐心,情绪不好等方面是制约人性化服务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实施的又一主要因素。所有上述问题直接影响整个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3.护士知识面陈旧,人性化教育落后护理工作是集伦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语言学等相关知识的汇聚应用贯穿于患者全程护理中。这就对护士的知识面和学习能力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对同一病情的不同病人,其护理特点也是不尽相同的。部分护士对人性化服务认识不到位,不认可,消极配合也是影响人性化服务实施的原因之一。

4.医院设备问题制约了人性化服务在讲求经济效益的社会背景下,部分医院将更多投入资金使用在大型先进辅助检查仪器上,从而忽略了患者的身心舒适,有些人性化服务标志参差不齐,医院美化、绿化率不高,便民设施不到位。

二、人性化护理服务优化措施

1.合理配置人员,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和优化服务参与性

保证足够的护理人员,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当前人性化护理服务的首要问题。人是诸要素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应尽量配足护理人员,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完善后勤保障支持系统,减少非护理工作占用护士工作时间;护理管理者还要合理调配现有配置的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排班,使护士上班精力充沛,工作有条不紊,以保证人性化护理操作规程的有效实施。

2.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精神认知,真正倡导“人性化护理”的精神理念

笔者理解真正的护理理念应该贯彻:以人为本、患者至上,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院方应挖掘她们的潜能;共同促进护理工作的良性循环。

让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人性化护理的本质是“以病人为中心”,其思想内涵是“我能为病人做什么”。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和病人进行深入地交谈,了解病人、病情,想方设法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充分尊重病人的尊严和对治疗、护理操作的自主选择权。

3.丰富人个知识结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其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技术操作,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掌握构建本专业的知识体系,还要了解有关心理、社会、伦理、教育、文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修养,提高素质,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以便满足不同患者的要求,使患者得到多元化的护理。

4.完善人性化护理工作制度和考评体系

为了保证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有效性,护理管理者要积极探索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模式,细化人性化服务工作流程和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对传统的排班方式及工作内容分配进行改革。

护理人员需要有爱心、真心、耐心、细心、贴心、责任心,所有的要求,都可以通过病人及其家属调查,所以进行考评体系应该引入行风监督员意见反馈、患者住院满意度调查表,患者的满意度才是人性化服务是否取得成绩的核心。

5.优化护患关系

加强护患之间沟通的桥梁,提升护士形象,这也是为上述第三要点提到的患者满意度的基础。让“以病人为中心”真正落到实处,护患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节日及患者生日时,为仍住院不能出院的患者奉献一份爱心,送上一份温暖,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往往因此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善于与患者沟通与交流,减少护理纠纷,拉近护患距离,使护士和患者都处在较好的人文环境中工作和治疗

6.发展现代化医院,创建优美的硬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卫生资源的需要,我国医院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批造型现代、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医院拔地而起,许多医院大力实现现代化改造,建筑智能化、病房家庭化、环境园林化,以医院特有的现代诊疗环境以及便于患者治疗康复的温馨环境和优质服务所形成的医院文化已成为现代医院的标志。

建立一支富有凝聚力,服务、技术、管理一流的充满活力与竞争力的人性化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为医院争光,为患者做贡献,为自己树形象。真正让患者舒心、放心、安心说起来容易,真正实施起来需要多方面的支持配合。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不仅能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在护理工作实践中如何细化人性化护理模式,值得我们每一个医护工作者认真思考。

参考文献:

[1]黄敏.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7,13(7):109.

[2]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708.

[3]王伟智,王红,胡容,等.深化整体护理是理念与行为变革的过程.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416.

上一篇:浅谈“护理中的人性化服务” 下一篇:浅谈护理文书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