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礼仪初探

时间:2022-08-11 01:50:18

教师礼仪初探

【摘要】中学时期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大而且很重要,而这些影响其实是无形之中中学教师的个人修养,乃至个人礼仪造成的。本文对如何加强教师礼仪提出要求,只有不断提升老师的自身的礼仪修养,以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键词】中学教师;礼仪;影响

【Abstract】Secondary school teacher influence on students is not only large and very important,and these effects are actually invisible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of personal accomplishment,and even the result of personal etiquette. This etiquette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request of teachers,only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ir etiquette training to their students the charm of the infection,affecting students,to enable students to become truly useful to society.

【Key words】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etiquette; of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章标识码】E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6-0103-02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代的教育已不是简单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把学生教好已不再只是让学生的成绩好,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礼仪走进了社会,也走进了各大校园,教师也应该意识到,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礼仪素质已是迫在眉睫,而作为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中学老师也必须提高个人的礼仪修养进而让学生提高,苟子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安知礼之为是也?”可见,教师礼仪的内涵就是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一、中学教师的现状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而文人中最被人看轻的则是教师,教师当属臭老九的地位,中学教师在教师地位中则处于尴尬地位,不如小学教师那般威严,也没有高中教师有桃李满天下的喜悦,而由于各种原因,在中学教师身上存在有一些不好的现象:1、有的没有职业道德,只是把教师当成一种职业,是一种谋生的工具,因而没有想到师者要为人师表,所以在品行上不太在意,上课时随意接电话,着装不整等现象大有存在;2、缺乏责任感,上课时只要把课文讲完就完事,把讲课当作例行公事;3、把俗艳当成时尚,有的老师浓妆艳,上课抽烟,嚼槟榔,总觉个性使然,或觉的这样做自由自在,却没想到对学生的影响巨大,中学生已失去了小学的天真, 他们在身体发育的同时,思维也在慢慢的成熟,而此时,周围的一切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还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如何让他们有素质,讲礼仪,老师的自身影响特别重要。

二、中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中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分为几方面:1、人格修养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在学校,经常会碰到一些这样的现状,有的老师上课深受学生的欢迎,见面会主动问好,尊重他,并喜欢上他的课,而有的老师,学生见了不仅不主动问候,老师要他问候他们也不去做,同样是老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这就是人格修养的作用,教师教书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用自己的思想、言行、学识,在学习过程中直接的影响了学生。“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好的教师,会让自己的人格成为最强有力的力量。2、对学生的言行影响,在课堂活动中,老师的形象是重要的,你的形象,学生都看在眼里,并记在心里,教师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

行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既能造就一名学生,也能毁灭一个学生,你所表现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甚至是一种表情,这些体态语言的表达对学生的个体心里,都起着一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经常在课堂上向某个学生传达赞赏、鼓励、信任的信息,这个学生不但学习劲头大,而且成绩会很快提高,会成为你的朋友,反之,你轻视他,让学生心理受到伤害,则会成为你的敌人。3、对学生的人生观的影响,对学生来讲,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学生的人生观,全被教师在工作态度、教学风格等方面的榜样有意无意的影响着,不少教师会在讲课过程中把自己看世界、解释问题的方式给传学生,如果是负面的,所传达的是灰暗不公正,会让孩子感觉到外部世界很难适应,从而形成玩世不恭,批判和态度,祝中的学生人生观尚未形成,而对于人生又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所以老师的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

综上所述,中学时期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大而且很重要,而这些影响其实是无形之中的中学教师的个人修养,乃至个人礼仪造成的,因而提高中学教师的个人礼仪,加强礼仪修养,显得非常重要。那么,该从哪些方面加强老师的礼仪呢?

1、提高师德修养。

教师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在我们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育和感化每一名学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学生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业自己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

师德是指教师应具备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大致包括:爱岗敬业、德行端正、人格高尚、尊生重教,育人为本,教学严谨,博学精深,求知创新,诚实守信,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还有一个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应具有的灵魂所在――人文精神对知会的良知和责任感,要让教师的道德需要与道德目标融合在一起,产生强大的道德动机,推动老师去实现崇高的道德目标,这需要老师的自我反省和自我修养,不断提升自己。

2、提高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化素养,就是教师在长期的职业行为过程中不断汲取社会道德和其他文化因素的营养,经过积淀,整合和提炼而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是教师精神世界的主要组成部分,反映教师的精神信念、价值取向,学术风范和职业道德,它调节着教师的职业,推动教师不断进行自我修养,完善和优化职业行为,促使教师向理想的职业人格和更高的精神境界努力。

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要培育新人,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都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这样,才能自觉地把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如果没有素质高的教师,怎么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身教重于言教,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就能在教学实践中用自己高尚的思想熏陶学生的思想品格,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

3、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感染学生。

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源泉,而且是传承文明的导师,教书育人的园丁,以身作则的楷模,“为人师表”不仅表现在课堂上,而且表现在生活中,表现在无数细节上。

言行举止,指一个人的言语和行为、姿态与风度。

老师与学生接触频繁,关系密切,所以,教师的形象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老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爱什么,恨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常常通过仪表暗示给学生,学生接触这种暗示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模仿,它必然在潜意无意识的影响着学生,教师只有以自己言行统一,表里一致的美好品行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有简单的化妆

化妆不是让自己妖艳,奇形怪异,而是通过对美容用品的使用,来修饰自己的仪容,美好自我形象,有哲人说:“化妆是使人放弃自卑与憔悴无缘的一味最好的良药,它可以让人们表现得更加自爱,更加光彩夺目。”所以老师能打扮得时尚而不失庄重、自然而又落落大方,在举手投足之间散发出一种气质,一种修养,则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到赏心悦目。

第二、举止得体,树立职业形象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

举止得体,言语生动,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作为老师的形象礼仪应是:谦逊文雅而不庸俗,朴实整洁而不呆板,稳重端庄而不怯懦。具有美感,职业感,同时还应具有时代感,教师的着装,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个性,文化素养和审美品味,还体现着社会风尚,我们面对的是中学生,女教师的礼服不能短、露、紧、透、艳、异,男教师不能脏乱、破,达到服饰礼仪美和心灵美的统一。

老师的语言除了音量、语气外,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运用上,幽默、文明的老师,学生喜欢,而动不动就骂人,鄙视人的老师学生则非常反感,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品味,老师的语言具有教育功能,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知识,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用准确的语言讲解知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语言的渲染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所以,中学教师的语言应少一点面目可憎,多一点优美动听,少一点平淡无奇,多一点激情洋溢,少一点罗嗦繁琐,多一点语言精炼,少一点南腔北调,多一点标准的普通话。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准确、生动、优美、富有感情和启发性的语言,往往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让自己的语言充满魅力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礼仪修养反映着一个老师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成才,更要让学生成人,因而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育非常重要,而这也应该是在不断提升老师的自身的礼仪修养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做到以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陈思德,《论提升中小学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2、李兴国、田亚丽,《教师礼仪》

上一篇:研读教材内容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下一篇:德薄才疏.厚德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