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美术兴趣的培养与保持

时间:2022-08-11 01:07:27

初中生美术兴趣的培养与保持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生的生活视野越来越开阔,对于学习各门功课却越来越沉不下去,变得很浮躁。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不断减弱。如何培养和保持初中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成为当今美术教师关注的话题。由此,从初中美术教育角度出发,提出了培养美术兴趣的方法:精心备课,打造活力课堂;方法多样,激发学生兴趣;拓展视野,了解更广阔的美术天地;作业展览,感受“我是小小艺术家”等。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美术;兴趣;激发;培养;保持

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话题,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多多少少研究过的问题,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避讳把这个问题作为论题来研究,认为它太普通了。没想到,在最近的“国培”远程培训中,多次又接触到这个问题。在初中美术班级论坛中,教师们频频发出这样的主题帖:“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美术课”“有时班级会很乱,大家是怎样处理的”“美术课学生比较喜欢,但是又不守课堂纪律,大家有什么好招吗”等,我做了一个回复:“关键是教师要备好课,上好课。”这样简单的回答显然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引发我的深思和研究,看来最基本的兴趣问题,还是最重要的问题。不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就没有持久学习美术的动力,其他的教学手段都是难以奏效的。一旦培养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学,而不会感到是一种额外的负担。

兴趣的培养,不是一节课两节课能解决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在课堂中渗透、强化,最终获得持久甚至是终生的保持。下面根据我的实践经验,由主到次进行阐述。

一、精心备课,打造活力课堂

美术教师千万不要以为我们上的是副科而存在轻视心理,或者认为自己专业水平高而忽视备课,拿着书本就去上课,到了课堂上就会束手无策。备课,要备学生的基本情况,有的放矢,考虑全面;要备大纲、备教材,力求把课堂推向简约、自然、扎实、灵动、高效的境界;备课要考虑如何组织课堂,严而有序,活而不乱。上课前要提前3分钟候课,让学生把所用书、学具放在课桌上,教师把多媒体调整到位,为上课做好一切准备。在课堂上,教师要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巧妙引导学生去解读美、体验美,掌握其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生成课堂目标,使师、生、文本三者间产生共鸣,形成真实、生动、有效的美术课堂。

二、方法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方法要灵活多样,不断激起学生探索美术知识的欲望。比较常用的有以下方法:

1.用教师的示范性作品引导

教师的示范性作品,如,范画、手工制作、书法篆刻、电脑绘画等作品,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很强烈的,具有直观、亲切的特点,学生就能看出教学的结果是什么效果。然后教师讲依据什么方法,怎样操作。示范性的讲解应该是传授美术技能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课堂上教师拿出示范性作品,会马上吸引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急迫学习的愿望,对学生的启发也很大。例如,我在讲七年级上册《面具的设计制作》一课时,学生制作前,先展示我制作的面具,有戏曲脸谱面具、小丑面具、外国面具、动物面具等,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然后我告诉学生需要哪些材料,是怎样制作的。学生的思路一下就打开了,在紧接着的制作中就没有技巧上的障碍了。可以说,教师的示范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引领方式,尤其在美术技能方面。因此,用范作做教具,是必不可少的。

2.就地取材感受美

许多美术教师都觉得,课好讲,让学生准备学具难,往往是到布置作业的时候,发现能准备学具的学生寥寥无几。这还是没有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教师要求得不够严格。学生准备不到位也有多种原因,通常我不会抱怨,而是在课前就预料到这种情况。所以在没有画纸的情况下,就用一般纸代替;做泥塑时,没有陶泥的就用一般泥代替;在讲《发现与创造》一课时,我更是用尽身边的材料,巧构思,多尝试,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但是在学具不足的情况下,教师要指出权宜之计的缺陷,告诉学生改进的方法,杜绝只看书不动手的做法。另外,凡上手工课,我都多带几把小剪刀,在材料不足的情况下,化难为易,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培养互助观念。对做得好的小组,提出表扬和奖励,以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3.在生活运用中提高兴趣

初中生的个性渐渐形成,他们有了自己的观念和判断能力,自立能力渐渐增强,愿意尝试自作主张,尤其是在自己的日常生活、穿衣打扮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他们这一心理特点,以此为切入点,告诉他们美术知识是非常有用的。比如,色彩的对比与协调知识,对学生穿衣搭配很有帮助;设计居室布置图,对布置他们的卧室有指导意义;装饰布的运用,可以形成不同的家居风格和情调,进而讲解布艺的运用和设计知识。只要教师善于把生活和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就感觉到学以致用的快乐,他们自然就愿意真正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去,也更容易掌握有关知识。

4.表扬鼓励,增强信心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善于夸奖孩子,就是懂得教育。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自我判断能力不强,很容易受他人评价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少批评多表扬。也许是一次小小的表扬,将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强化,甚至有可能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善于发现美术人才,让他们做班级里的“领头雁”,带动周围同学共同学习美术。最近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一书,觉得他非常善于引导自己的孩子,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最终把智力平平的女儿培养得很优秀。当然,他是教育哲学博士,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懂得高屋建瓴的引导。这提醒我们,要想灵活驾驭课堂,没有丰富的知识涵养是不够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会引导,持之以恒地鼓励学生,学生就会长久保持对美术的兴趣。

三、拓展视野,了解更广阔的美术天地

当今的美术在现代艺术材料和艺术技术、交流传播媒体、视觉研究和信息技术的催生下,越来越走向多元化。教师应该顺应时代,拓展美术教学学科,丰富美术教学课程的内容,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学习美术。

在课堂上,我有时也会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名家示范性作画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绘画方法,开阔视野。凡有市里的美术展览,我都提醒他们去参观,近距离观看美术作品,让他们见多识广,多方面吸取营养。有时候,我会根据课堂需要,穿插讲解一些前代书画家的故事,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这样,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他们长久保持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四、作业展览,感受“我是小小艺术家”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建筑中的门厅、走廊、教室等场所展示各种美术作品,如,举办课堂作业展览、美术名作复制品展览、班级小画展等。”可见,在学校可以进行展览观摩学习。作业展览大体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随堂作业展示,一般美术教师会带许多班的课,教师挑出优秀的美术作业,不仅在本班展示,也拿到别的班级展示,由于这些作业是自己学校同学所作,学生在欣赏时就会产生一种亲近感和真切感,产生共鸣,看到同龄人能作出作品,自己也就不感到难了,马上也能投入其中,甚至能创造出更好的作品。第二种是阶段性的汇报展示,如,艺术节展览、重大节日展览、期末展览等。学校要为学生多提供舞台,多给学生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能够展出或获奖,就会增加自信心,他们的兴趣就更浓了,很可能将美术发展成为他们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对学好这一门课是很重要的,长期保持学习兴趣不是容易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强化,做出不懈的努力。我们在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学生,学生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善于反思,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从培养学生兴趣着手,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不自觉为自觉,从而使学生能够长期愉快地学习美术,获得美术课带来的丰富营养。

参考文献:

李镇西.做最好的家长[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04.

(作者单位 河南省济源市沁园中学)

上一篇: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法研究 下一篇:在化学解题中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运用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