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同课异构 促进多元教学

时间:2022-08-10 11:49:21

尝试同课异构 促进多元教学

摘要:同课异构的差异化和多样化让课堂别具一格,不同的教学策略让教师发挥了个人的独特性,课堂教学收获事半功倍之效。同课异构活动要潜心研讨,有固定而灵活的组织形式,才能持之以恒,发挥成效。

关键词:同课异构;多元教学;观摩提高

同课异构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有效的教研方式。同课异构是教师面对相同的内容,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校情、学情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生活经历、知识背景等,建构出与众不同的教学切入点、教学方法、步骤安排等。同课异构自问世以来,已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关注、热情肯定与积极的尝试,促进了多元化的 教学。

一、差异化和多样化让课堂别具一格

现有高中课本虽然在全国有了不同的版本,但在同一个地区仍是一样的。加上教学参考书与教辅材料基本上也一样,因此,同一章、节(课)的课堂教学几乎是千人一面,讲授的内容、方法、步骤如出一辙。这样的教学既失去了新鲜感,缺少吸引力,也缺乏多样性,显得单调,不能因课、因材的不同而选用灵活变化的课堂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1.善于找出课堂的差异化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尽管教学目标要求与教材内容相同,然而学生间存在差异,在掌握知识层面上有高下之分,因而课堂也需要教无定法。同课异构针对不同的学生,导入、步骤、方法、方式也各不相同,是差异化课堂的呈现。差异化使个性得以充分展现。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核心理念,做到因材施教,课堂不拘一格,彻底打破“一本教科书、一篇教案、一张试卷”的呆板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推陈出新。同课异构的重点在于“异”,在于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这是与传统课堂讲授相区别的最大特征。它围绕同一课题,努力使目标的设置、角度的切入、教学的流程、方法的选用等因教师与学生的不同,见异见新。

2.积极构建课堂的多样化

由于是在同中求异,寻找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每个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不同的课型与方法,使得课堂多样化。同课异构既不是漫无目的地胡乱编造,也不是随心所欲地肢解割裂,而是紧紧围绕一定的“主题”而组织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让课型得以丰富多彩。它围绕模块内容,紧扣教学重难点,对教学内容按教师个人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再创造,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目标有定,教法当活;同教此课,神通各显。课堂形式虽各不相同,但内容又与整体教学构想相匹配,各亮绝活而殊途同归,这样,课堂就摆脱了千人一腔的局面,而出现生动活泼且异彩纷呈的新气象。

二、让课堂充满创造性与多元化

由于同课异构讲究的是发挥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比拼的是积极性、创造的独特性及课堂的高效性,因此,每个教师必然要从大处着眼,求实求新,精益求精。为了与众不同,必然会苦心探索,另辟蹊径,以真正体现自己的“异”。这也必然促进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对教学资源的全面盘活,对课堂模式的不断更新。无论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学生,无疑都是大有裨益的。

1.从求同中挖掘出异处来

别出心裁的形式吸引力强。笔者听过同课异构的精彩教学,令人耳目一新,又颇有启发。如同讲“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富有创意的C老师和富有经验的H老师截然不同,但异中出彩,各具特色。

导入新课有“异”。C老师用“问题探讨”导入。通过水稻杂交育种实例,学生认识到任何生物都不止表现一种性状,其后代的特征是两个亲本性状组合的结果。进而让学生思考、讨论:双亲的性状是遵循什么规律组合和传递给后代的?水到渠成地转入新课。而H老师用“温故知新”法,通过复习基因分离定律,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进而提出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是怎样设计的?顺势导入新课。

教学方式显“异”。C老师讲授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时,利用扑克牌模拟实验,形象直观地展示F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遗传因子之间的自由组合现象,体验两对遗传因子通过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让有趣的游戏活动穿插在教学中,让抽象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学习难点迎刃而解,可谓匠心独运,效果显著。而H老师则利用板图,分解展示F1在形成配子时的不同对遗传因子之间的自由组合行为,帮助学生直观了解两对遗传因子通过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直截了当地化解难点,也有简明易得之妙。

教学评价及练习见“异”。C老师通过课件、导学案及教材上的练习题进行针对性训练,还布置了课后的研究性学习内容――调查不同植物的性状遗传情况,意在促进学以致用,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更要尝试自主探索、自主求知,构建一种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促进课内外互补,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而H老师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则重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概念,并能应用 知识。

2.从求异中培养创新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教学同样需要活与新, 求活求新的模式让课堂生气勃勃,让学生对讲授内容产生浓厚的探求欲望,也让讲授过程成为教师展现教学构想的平台。同课异构不是为了“异”而刻意去求“异”,而是因人因材的“异”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从不同角度去探索,从多元化的层面上去解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多方位探究的综合能力。

在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中,L老师在“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中,采用学生分组合作开展探究实验来传授新课。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动手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溶血前后细胞边界的变化,认识红细胞膜是红细胞的边界。与此类常见的教学法不同,此课将学生探究实验贯穿于新课教学中,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堂交流,有意识地培养合作精神。

而X老师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讨论方式。如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43-44,讨论回答艾弗里实验的相关问题:①这个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什么?(将S型活细菌体内物质分开,提取各种成分,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直接、单独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②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问题?(“转化因子”是S型菌的DNA,因转化而来的S型菌能将性状传递给子代,说明DNA是遗传物质)。③该实验的成功之处何在?(把DNA与蛋白质分开,从而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这样,彻底改变了课堂上由教师串讲、学生静听赶记的习惯做法,让学生在动脑动口中盘活记忆并提炼升华。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教学法很有创意,让课堂活了起来。

三、尝试同课异构的几个注意点

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是常态教学组织方式的总结与提升,是将原已存在的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特色与风格自觉发展并完善的结果,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1.潜心研讨,知难而进

要有崇高师德与较高业务素养。每一节精心设计的课,其实都是教师思想水平与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是敬业精神与业务根基融合的结晶。实际上每一节见异见新见精的好课,都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心血,需要教师积极钻研,敢于攻坚克难,让同课异构得以蔚然成风。

同课异构活动要在同一所学校的同年段内开展,让教师间迥异的风格、不同的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对授课者和听课者都是一次学习,尤其对授课者更是一次重大的挑战。目前因开课的教师接受度不高,同课异构活动难以开展。变解决此困惑,可采取异校派选手,各选手带来各集体备课组指导和各校的教学风格,让授课者和听课者都有收获。当然,这也给授课者带来了新问题――就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学情不熟悉,因此,授课者要根据不同学情,有不同的教学设计预案。

2.取长补短,探索真经

要带着问题听课。结合自身取经听同课异构观摩课是同行之间交流教学思想、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是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互动平台。然而,听课也要虚心并用心才能收到实效。虚心不必多说,用心指的是听课者自己先要备好课,熟悉该课内容及重点、难点,并形成讲授的初步设想。这样,在听课中才能设身处地、比长较短,受到启迪或提出商榷。如若心中无数、茫然听之,则可能“身入宝山,空手而归”了。再者,取得了“真经”也不能生搬硬套,还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的教学特点吸纳运用,形成备课的升级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 之效。

同课异构要列入学校教研计划,开展活动要在集体备课、群策群力的基础上“花开几朵,各秀一枝”,每学期可举办一、二次,每次准备研讨的课题可预设,由易入难,逐步提高。要做到期初见计划,期末有总结,做到有固定而灵活的组织形式,才能持之以恒、搞出成效,才能避免虎头蛇尾、无果而终。同时,可积极组织校际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实现更大范围的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上一篇:教师怎样做好课后辅导 下一篇:调整复习策略 关注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