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时间:2022-08-10 05:53:38

新课改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摘要]课改后,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新气象。教师结合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数学课堂气氛活跃,煞是热闹。但是这些做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否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特点呢?本文对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主体和主导、个体与主体、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表扬和评价四个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课改 数学课堂 四个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151-01

自课改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新气象。教师结合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数学课堂气氛活跃,煞是热闹。但是这些做法真的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么?是否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特点呢?结合以上,笔者谈一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四个关系 。

一、主体和主导的关系

在课改后,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讲的多了,操作多了,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在许多教师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提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需要时提供一些材料,接下来就由学生自己去研究,去发现,最后得出多样化的结论。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仅仅就是提出问题、提供材料吗?答案是否定的。越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越显得重要。因为学生的知识还不丰富,他们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这时教师就要恰当点拨,帮助他们扫除障碍。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结果往往是无序、凌乱的表达,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得出的各种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层次的发展。

二、个体与主体的关系

新课改确实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上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扩大了,能力强、思维灵活的学生如鱼得水,自主探索、动手实验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对学习数学越来越感兴趣,思维也越来越灵活。但学生毕竟都是个体,在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等各方面都有差异,使得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始终都是观众。有些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弱,在课上人云亦云,知识学得一知半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仅关注那些思维灵活的学生,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学生能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需要教师引导点拨,什么内容教师要重点讲解。通过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学生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它对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精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经常可以看到这么一种现象,有的小组只有组长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其余同学充当观众,有的小组大家争着发言,缺少交流。

小组合作不能仅流于形式,要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以下几种情况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1)知识进行新旧比较时;(2)学生意见有分歧时;(3)实践操作需要多人共同完成时;(4)统计小组内学生的有关情况时。小组学习应分好工,明确合作要求做到人人参与,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重视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千万不要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新课课堂上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一个问题先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些时间后谈谈自己的想法。如果思考了一些时间后,发现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时有一定的困难,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如果需要操作实验,同样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操作的方法和步骤,能独立操作的,就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根据需要组织合作,上课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哪个环节是学生独立思考,哪个环节需要小组合作,哪个环节需要全班共同完成,不是每个环节都要组织小组讨论,不要忽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表扬和评价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种现象,学生回答问题以后,不管这个问题是简单还是复杂,只要回答比较合理,即使回答错误,总能得到教师的充分肯定。还不时听到教师说:“讲得真好,表扬一下。”接下去学生马上鼓起掌来,在不经意之间学生的一句随口回答有时甚至是不着边际的回答,也能得到教师翘起大拇指,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不断。其实,一味地表扬会丧失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也容易给学生造成迷惘。

新课程强调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强调不仅关注评价的结果更要关注评价的过程。尤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即时性评价。首先要创新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创新激励性语言,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对于学生的创造性回答,一定要及时作出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于错误的回答,应该先指出不足,再抓住可取之处进行鼓励,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最后课堂教学还要创新评价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必要时,也可以让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

处理以上这些关系,用一个简单的字来概括,就是要把握好一个“度”,相信经历了课改过程的数学教师的感悟会更深。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有更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而我们要不断讨论研究,寻找继承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最佳结合点,使新理念与教学完美地融合,以达成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在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

上一篇:级部文化建设实践思考 下一篇:提高学生成绩 开发学生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