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新课标教学

时间:2022-08-10 02:10:20

数学教师新课标教学

《新标准》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也是对在数学课程中学生全面发展的界定。切实落实学生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落到实处。因此,中学数学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应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教师要实现下列转变:

(1)由“权威”向“学友”转变

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不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二、教师应具有广博的数学知识。

教师在数学概念、原理和技能等方面具有广博的知识,能及时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体系进行反思。

(1)掌握的数学知识远远超过授课所需。非常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并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知识,了解数学方面的新进展。

(2)明白数学的中心概念和原理(代数、几何、函、数统计学等),知道数学思维的基本步骤——审题、假设、建模、推理、结论,注重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数学知识。

(3)对基本数学观念有很深的了解,明白计算、规则、步骤、方法,不仅是规则,而且是学生理解问题的途径。能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数学解题技能与技巧方法。

(4)熟练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清楚各部分的重点和难点,能在教育教学中抓住知识的关键,注重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的教学,以探索的形式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内在规律。

(5)掌握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能灵活的把实际问题抽象建模,能帮助学生发现题目中隐含的概念和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重要关系,并把各种观念和方法应用到问题解决中。

(6)了解丰富的数学史知识,利用对数学的感情,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满好奇和热情,并从中得到乐趣,巩固学习的信心。

三、教师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1)创设一种让学生在学习上积极向上、敢于冒险、解决问题时能享受到乐趣和成功的班级氛围。在这种课堂上,每个人都参与学习、发表见解、独立或协同工作。

(2)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性,并时常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与赞赏,鼓励学生猜测、实验、分析、假设、推理,构建自己的理解方式和思维模式。

(3)善于表扬、激励学生,发展自信。时常通过作业展评、智力游戏、学习材料、课题研究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4)教师能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数学背景材料,吸引学生,激发兴趣,从巧妙的实践活动和实例出发展开教学,设计的有针对性、有层次问题,和学生在探索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和理解掌握知识的应用。

四、应强化数学应用。

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要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调查、探索并发现各种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创造和使用数学模式,解决实际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力。

(1)知道一般概念和推理方法对使用数学工具的重要意义,利用对数学中各种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广知识,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推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一套他们自己的数学方法。

(2)从巧妙的活动和实例开始,通过各种任务把课程中涉及的各种数学概念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在实际经验和数学概念之间建立联系。

(3)注重在各种非正式的推理中使用数学模式,并强调其作为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之基础的重要性。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培养数学建模的意识。

例1:根据下表,写出x与y的关系式。

x12345…

y36912.315…

例2:一边靠校园院墙,另外三边用50m长的篱笆,围起一个长方形场地,设垂直院墙的边长为xm,

(1)写出长方形场地面积y(m2)与x(m)函数关系式,画出函数的图象;

(2)求出垂直院墙的边长多少m时,长方形面积最大。

以上两例利用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式解决问题。

(4)为学生提供在课堂上听讲、反应询问、互相讨论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机会,发展学生的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的学习任务应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客观条件,有助于他们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5)鼓励学生调查、合作、交流,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把培养学生能力的多种目标巧妙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让学生解决问题、交流推理过程、找出概念间的联系,以促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五、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现代技术的应用。

认真选择和设计教学材料,充分开发相关的人力、物力、自然资源,使用先进技术等途径,提高和拓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1)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知道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2)依据课程标准,大力开发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主要包括各种实践活动材料、录相光盘、数学家故事、教学案例及专家讲课等社会智力资源。

(3)把计算器作为发展学生数学理解力的一种探索工具,积极提倡采用最新技术成果;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发展学生操作和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

六、教师应有执着的教育科研精神。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直接面对问题,更有利于开展教育科研。

(1)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认识。

(2)重视问题解决与研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努力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使教育教学过程得到及时的调整,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3)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情况,要能在变迁与复杂的教育教学情景中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教学行动策略和方案。

(4)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应首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执着的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总之,不断对教学进行自我反思,紧跟数学发展的最新形势,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应用现代技术,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教改新课程教学 下一篇:学生记英语单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