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对待孩子提出的数学问题

时间:2022-08-10 12:20:40

公平对待孩子提出的数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209-01

最近,听了学校一位青年老师的课,内容是“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课上的一个环节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1 教学片断

课始,执教老师没有完整呈现例题,而是隐去问题,出示了这样的情境图:

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男生要跑多少米?

教师板书:男生要跑了多少米?

生2:女生要跑多少米?

教师板书:女生要跑多少米?

生3:男生比女生多跑几圈?

师:好的。

生4:男生比女生多跑多少米?

师:这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问题。

生5:女生在跑多少米就和男生跑得一样多?

师:好的。

2 课后谈话

笔者:我很想知道,教学例题时,为什么没有把课本上的问题和条件一块呈现?

执教老师:为了培养孩子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新课标中的要求,能够促进孩子的发展。

笔者:既然课前设定了“培养孩子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目标,那就要课上进行落实,肯定孩子发现的所有有价值的问题。您的肯定会使孩子有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的背后就能判断出您的此项教学目标完成了。可是您为什么只板书了两个问题?孩子们发现的其他问题不好吗?

执教老师:我板书的两个问题是课本上的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发现的其他问题中,有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前也学过,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先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所以我没有板书。

笔者:可是您知道吗?您的举动,会不会伤害到提其他问题的孩子?他们会不会认为因为自己提的问题不好,所以老师没有板书呢?这样会使您“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初衷变为泡影的。

执教老师:可如果都进行板书,那也太多了,时间不允许啊。

笔者:您想培养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至少要公平对待孩子提出的每一个合理问题。板书这个问题,不板书那个问题,这公平吗?

3 笔者的思考

在争执中我们没有达成共识,这让笔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不知何时就知道了我们中国的孩子解题能力非常强,在各类国际奥赛中频频获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可我们的孩子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却非常缺乏。这似乎与我们的普通老师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们在课堂中普遍不鼓励孩子发现问题,甚至不让孩子提出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已明确提出了“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中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放到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前,这说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重要。这一理念要真正在课堂上进行落实却不那么容易,因为我们老师太重视分析和解决问题了,一下子很难适应。有时会让孩子提问,美其名曰:培养孩子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却是“换汤不换药”,行“快速进行教学”之实,没有真正起到“培养孩子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作用。

这节课上的“学生提数学问题”环节,看似老师真地的认识到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对孩子的重要性,在培养孩子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可在“老师只板书两个问题”后,一下子暴露出老师的真实意图,仅是为了让孩子回归课本,解决问题而已。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一遇到“课上要解决的问题”时,老师们都认为应让位于解决问题,试问:仅仅把孩子的问题作为下一个环节的垫脚石,这是真的在培养孩子“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吗?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

要“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请从公平对待孩子提出的每一个数学问题开始。

上一篇:浅谈愉快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使孩子从“学会”走向“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