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 提升跨学科教师团队合作效能

时间:2022-08-09 09:32:33

协同创新 提升跨学科教师团队合作效能

21世纪以来,打破学科中心主义的课程结构,实行多学科综合、基础知识和能力综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结合的跨学科教育,成为许多国家课程改革的主要思路。我国新课程改革也正式将“跨学科”综合课程纳入新的课程体系中。跨学科教育是典型的协同合作教育,需要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背景的教师组建团队,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交融,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2013年以来,福建省福州市鼓山中学建立了由专家学者、行政管理人员、学科教师共同组成的跨学科教育教师团队,其中专家学者负责整体教学计划的设计研发,行政管理人员负责项目推进中的组织协调,学科教师是跨学科教育课程的实施者。跨学科教育教师团队是学校原有的“教研组”或“备课组”的重新组合,超越了年级和学科,在运作中打破了传统团队的管理模式,在实践操作中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困难,因此在项目推进中需要协调好四组关系。

1.跨学科课程需协调好学科之间的平等关系

在完成一次以“水”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课程设计时,我们制定了以音乐学科作为主线向其他学科渗透的方案。但是,受当下应试教育的影响,艺术与体育学科在学校中往往被称为“小三门”“副科”,其地位远不及其他学科,所以在方案执行的初始,团队中其他成员配合的积极性不高。

最终,在具有音乐教育背景的学校副校长牵头协调下,音乐教师与社会品德教师指导学生创作宣传节约用水的短曲:与英语教师合作歌唱与水有关的英文歌曲:与科学教师合作以水的不同形态为题进行声音设计:与数学教师合作用一些容器盛不同体积的水,制成不同音高的乐器:与信息技术教师合作运用音乐制作程序,设计不同的音响,表达对水不同形态的感受:配合语文教师,设计以水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学校课程没有主科与副科之分,每一门学科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都有存在的意义与作用。在跨学科团队合作教学中,要防止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凌驾于其他学科之上,特e要避免音、体、美等学科成为点缀和陪衬,从而削弱跨学科教育的基本价值。

2.跨学科合作需协调好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的同步关系

在鼓山中学,教师团队成员的背景多元化,他们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具有不同的学历和教龄。这些思维特征和知识结构的差异直接导致其工作方式不同,因此,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冲突。比如:在公开课上,该选择哪位教师作为主讲教师?该选择哪个班级为授课班级?对此,团队成员有时会无法达成共识,如有人认为有经验的老教师应该作为主讲,有人认为硕士毕业的新教师能更快地接受新的教学模式,适合作为主讲教师。在班级的选择上,有些班主任担心教学进度被打乱而拒绝合作。针对这些在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教学团队最后还是借助行政管理人员的协调,确定共同认可的团队目标,形成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的一致,群策群力,维护团队行为的稳定与统一,避免了各行其是和紊乱无序的状况。

3.跨学科团队需协调好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的互动关系

作为跨学科教育教师团队中的一个群体,当专家学者把他们的理念传递给一线教师时,往往出现理论难以与实践相契合,或者一线教师难以理解专家的教育思想的情况。为此我们邀请一线教师参加高校举办的“国培计划”项目,由专家学者向一线教师全方位解读国家课程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

同时,专家学者也需要以更大的热情来关注一线教育实践:一方面,改变自上而下的视角,自下而上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理论提升:另一方面,引领一线教师从实践经验出发,把教学看成一种开放的、能够与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交往的过程,并不断与专家的理论和方法相衔接、融合。在一次跨学科教学的课堂上,有音乐教师反映:因为要进行跨学科教学,所以课堂融入了太多文化知识,歌唱课像一个大拼盘,背离了歌唱的初衷。于是,参与项目的专家在跨学科教学中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条是以音乐学科为主线,另一条则以非音乐学科为主线,真正做到用教育实践活化教育理论。

4.跨学科教学需协调好教师共性与个性的矛盾关系

在团队合作教学中,一个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关联到另一个教师的教学行为,合作教学是在互相关照、充分理解的基A上达到默契和完善,进而付诸课堂实践。一个优秀的单科教学行为往往是教师个人的学养、创新意识等个性因素的融合,而在团队合作教学中,彰显个性的单科教学行为有时并不利于团队教师之间的彼此关照。因此,在团队合作教学中既要顾及个体责任又要不失团体意识,只有注重共性的培养,求同存异,跨学科教学团队合作才能在共性中凝练个性,在合作中创造新质。

例如:在实验班级开展的主题单元《贝多芬》的教学中,因为与音乐家贝多芬相关联的科目有历史、语文、音乐、英语、美术等学科,为了避免同一个知识点在多个学科的教学中重复讲授,跨学科教学团队邀请六位不同学科教师参与设计,构建多元学术背景的合作教学模式。由于不同学科教师的知识背景、年龄层次、性格特征不同,并且已往各学科教师之间缺少联系,互相不了解对方的教学内容,因此他们在跨学科团队协同合作中呈现出创新有余而合作不足的局限,陷入个性大于共性的实践瓶颈。寻找并保留共性,在共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创新,是解决这一瓶颈的办法之一。通过不同形式的团队研讨,实现不同学科教师自我认知、价值观的互动与融合,可以更好地协调跨学科教学中教师之间个性与共性的矛盾。

上一篇:如果我是一道微光 下一篇: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