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研究

时间:2022-06-28 07:16:05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研究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语文教学的意义不在于学生的语文成绩有多好,更多的是奠定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初中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新课标下的初中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初中语文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学习的有效性就显得极为重要,初中语文课堂应该以提升教学有效性为目的进行教学改革。

一、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单方面地教学,学生没有参与进来,只是被动学习。新课标下,要想加强语文课堂的有效性,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语文课堂学习,学会自我学习与思考,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起辅助作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课堂效率。

教师不能仅依靠自身的能力进行语文教学,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跟上潮流,关注热点新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在当今科技化的教学时代,教师要熟练地掌握各项现代化教学设备,与时俱进。教师自身的素质对于教学效率来说也很重要,初中生大多处在青春期,性格叛逆,与学生的沟通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教师要通过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互动教学模式

对初中生的培养重点在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多数初中生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也不能做到自主学习。所以,要想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对学生进行互动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最好的途径。学生一旦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就会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更有意义。初中语文课文基本上是叙述类的文章和故事,如《皇帝的新衣》,这篇文章是比较容易阅读的,但是,教师通过简单的文章教给学生深刻的道理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教师要让学生参与互动,把自己当成故事的主人公,从故事主角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之间相互沟通探讨,进行互动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重要作用。

三、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准备授课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要想有效,前期的充分准备极其重要,教师只有认真备课,才能掌握课堂进度。新课标要求下,教师的备课不仅是对课程进行了解,还需要对所授课的学生进行了解,了解他们的学习能力,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式。

学习的依据是教材,合理利用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备课的时候,教师应该将课本内容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整理,找出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刻理解课文中的知识点,以更好地传递给学生。教师要时刻铭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理解,大幅度提升课堂效率。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多样化可以证明一个教师的能力,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教学方法分别是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这两种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互相结合可以起到极好的效果。自主探究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知识,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积极思考能力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前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如文章中一共提到了几次背影,每次背影可以感受到什么,让学生时刻保持思考的状态,找到问题的答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对待问题的看法也不同,集思广益是互相提升的最有效的办法。小组合作学习适合用于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上,让学生探讨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感情,更好地理解诗词,让学生养成合作精神。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只是一个成绩好的人,而是一个全面发展、高素质的人才。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要将有限的课堂时间利用起来,更加高效地指导学生学习语文,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凤鸣.新课改施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5(23):186.

[2]赵华军.试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6(27):93-94.

[3]陈h.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6(19):120.

上一篇:协同创新 提升跨学科教师团队合作效能 下一篇:打造生活化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