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失效性”探析

时间:2022-08-09 02:17:36

班主任“德育失效性”探析

摘 要: 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倡导者和实施者,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对象,其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德育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常常会出现德育教育失效的情况,从某种程度暴露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

关键词: 班主任 德育 德育失效

教育界流行着一个观点:体育不合格者是“残品”,智育不合格者是“次品”,德育不合格者则是“危险品”,由此可以看出德育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的重要性,“育人德为先”是每一位教育者耳熟能详的观点,但在具体的德育过程中,我们的疑惑却远非这些格言式的警句就能够给以指导的。一些班主任的苦口婆心就如同《大话西游》中唐僧对孙悟空的一番劝导一样无效,这就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班主任的德育结果是失效的,本文试图找出德育失效的原因,以便帮助班主任找出班级管理的出路。

一、从“德”看德育

从甲骨文可以看出,“德”字是由“彳”“心”“目”三个核心部首组成,合起来就是用心用眼睛向前看着一条大道。这也就是说班主任要能够指明学生心中该走的道路是什么,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心灵,而只是一味地说教,德育目标过高,急于求成,以至于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而使德育成为形式,这在一些德育活动中成为突出问题,使德育常陷入抽象、空洞的说教,根本起不了作用。德育一定要针对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它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否则,如果一味地强求学生接受远高于其身心发展阶段的道理,即使这些道理被学生背得烂熟,也很难被他们的认知结构同化为内在的道德价值观念,这样的德育自然成为空洞说教。

在《论语》中“德”指的是一种个体具有的影响,吸引他人甚至周围环境的心灵力量。《论语》中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统治者要像北斗星一样,能够让众星围绕着自己转。如果把这句话落实到班主任的身上,就是班主任要有一种心灵的力量,这种心灵的力量能够吸引自己的学生,使学生紧紧围绕在自己的周围。如何具备这样的心灵力量,就得看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人格魅力了。

作为教育者,我们日常的行为与态度中就蕴藏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有时候,这些有形或无形的资源显得更重要。比如领导准时到会,教师提前候课,看似简单,实际上不仅体现出成年人对学生的尊重,而且体现了文明守时的道德作风,更体现出对工作的认真和负责。在如此日复一日的、简单行为中反复向学生传递着一些做人的重要准则,使之在不知不觉中也将这些准则内化为素养,这时教师虽然不置一词,教育效果却比千万句做人应该守时的动听话语更有力。成年人应该做孩子的表率,处处检点自己的行为,因为儿童就像我们的影子,他们的很多举动都是成年人影响的结果。

二、道德话语的在场与道德精神的不在场

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中的道德话语处于一种严重的无序状态,我们所拥有的只是一个概念框架的诸片段,缺乏了这些道德语言所必须的意义语境,我们所拥有的是道德的幻象,而作为本质的道德已经不在场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已经丧失了对于道德的把握的能力,这种道德只是变成了一种规范而非主体的自我选择,是外在的而非内在的。在个体的选择和认同方面,这种道德规范本身的确定性就变得无效与虚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是失败的。因为个体的道德,以及由此决定的道德价值观是内在于他自身、为他所独有的,并决定了他道德选择和认同的理由和方式。显然,道德或道德规范只是提供了个体选择的依据,而不能决定个体选择的现实。这就增加了道德教育选择和传递道德规范的困难。同时,道德规范体现的是社会的群体意志,反映的是社会的道德价值取向,教育者既无必要,又不可能过多地考虑和承担道德规范选择的责任,而受教育者所要做的也只是习得与恪守这些“先在”的道德规范。因此,许多教育者常把道德教育视为培养个体遵从社会道德规范的“外铄”过程,因而在方法上显得粗暴、简单,往往流于一般的说教或劝诫,结果道德教育却在受教育者的身上孕育出了反道德的种子。这也是当前道德教育的流弊。

三、德育失效的社会原因

如何突破道德教育的这种知行不一的问题,改变学生“明知故犯”的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呢?这不能通过学校传递的道德规范来回答,因为道德规范本身并不能说明个体如何践行的问题。从总体上说,规范伦理对社会变迁具有深度的依存,这也意味着以规范伦理为基础的道德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必须保持高度的敏感。要发现我国道德教育的深层困境,就必须把视野拓展到学校教育以外的复杂关系网络中去,从而窥见道德教育与当下社会之间的内在关联。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第一,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同意用“转型”来指称。至于是何种“转型”,人们的看法就莫衷一是了,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伴随这一变迁过程的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切换。在这一过程中,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处在断裂与重建之中,旧有的道德观念难以适应新的社会生活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建立。由于很多道德规范尚处在形成之中,还未形成社会共识,不同的人群可能对同一规范的认识不一,这就为普遍的道德遵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由此带来的是深刻的社会道德失范问题。这给向来以传递道德规范为己任的道德教育无异于“当头一棒”。失去了普适的道德规范作为支撑,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换来的却是学生的抵触与不屑,以至于相互之间抱怨“有了代沟”。

第二,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开放而多元的社会之中。不同族群之间相互接触与交流更为频繁,增进了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在此过程中,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念露出了端倪:不同文化价值观念之间存在着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是文化价值观念本身的优劣之别,而是特定生活背景下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差别,每一种文化价值观念都有其内在的意义。这就增加了以普适性的道德规范为内容的道德教育的窘境。面对不同族群的儿童及其独有的道德价值观念,教师究竟应该如何传递这些既定的、一元化的道德规范呢?这也是制约德育使其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2]论语.中华书局.

[3]程亮.道德教育:在规范与德性之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5.

上一篇:谈高考英语写作应对策略 下一篇:浅析素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