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学会自学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

时间:2022-08-09 01:39:47

谈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学会自学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

摘 要:仁爱版版初中英语新教材比较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学习。但存在着单词量过大,学生觉得知识量过多,难得完成等现象。所以指导学生学会自学是我们要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方面首先应该是转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学方法,认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其学习方法。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谈谈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仁爱版初中英语; 自学能力; 学法指导

随着英语新课程教学目标2011年的进一步落实,我们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指导好学生学会学习,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这其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研究指导学生自学的策略,本文笔者根据本地区使用的仁爱版英语新教材的特点谈谈指导学生自学一些教学建议。

初中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潜在的能力,教师应该积极去挖掘。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双边的活动。这种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该是转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但最主要的是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目的三个方面。教师如果能把学生的这种潜能挖掘出来,使其变被动的学习状态逐渐转化为主动的学习状态。那么,英语学习就不再成为困扰学生的问题了。

1.转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尽管后来有人一再提出要摆正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但由于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则被动接受学习。长期以来教师中心所形成的惯性和学科中心的影响,教师们注重的是学科教学,并且将自己的教育对象看作是学习本学科的专门人才来“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教育首先要考虑人的发展这个重要目标。由于上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造成了初中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接受型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使不少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也使不少学生在学习英语多年后仍不能用英语进行交流,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们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语言交际能力弱,不具备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不符合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需要,也远不能满足21世纪对优秀的和高、精、尖外语人才的需要。教学一定要实行“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改变教学方法,要明白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才是终身受益的正确途径。英语学科是一门交际学科,它要求学生通过英语知识的学习,形成一种学习方法,具备一种能力。由于当今社会知识的急剧增长,作为教师就应该考虑如何使学生在将来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因此,学会学习作为教育目标,教师是应该追求的,也就是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单纯是学习的结果。因而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改变教学方法,相信学生能自我解决问题,才是老师教授知识的根本目的。俗话说:“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教师告诉学生“是什么”,学生照单全收,但不知其“为什么”。告诉学生“为什么”,学生可以有所领悟,但最重要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思维过程却给忽略了。这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努力钻研、探究所获得的自我领悟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对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的。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言学习是培养理解、表达技能、语言修养的问题,它的提高是缓慢的、长期的,主要在于循序渐进的培养。如果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把英语学习作为每天生活中的一件趣事,而不是负担,那么这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学英语,尤其对初学者来说,首先必须要求突破开口关,要让学生有勤动口的好习惯,克服怕说错、害羞等消极的心理障碍。在英语课堂上要强调学生仔细模仿教师的发音,先听后说,要做到发音正确。一定要坚持听懂教师的课堂用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听懂教师用英语叙述课文内容的大意或故事。课堂上的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组织的朗读、复述、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等活动,不应该让学生消极地坐在一边等待别人分配任务,而应动员其积极参与,不放弃任何锻炼的机会。同时,在课后还应要求学生坚持多听英语磁带,英语广播或观看英语电视节目来帮助培养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也可以让学生采用自说自练的方法帮助自己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如果一旦养成了每天练习英语听说的好习惯,并能持之以恒,那么,学生的听说能力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2)养成良好的读的习惯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地增加语言输入量。鼓励学生坚持每天花10―15分钟的时间去阅读英语读物,坚持由浅入深,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增加,逐步增加阅读量和难度,在阅读的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采用计时阅读法来检验自己的阅读速度和效果。提高阅读速度,既能很快掌握文章大意,还能为以后阅读英文报刊、科技文章及英语原著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真正掌握和应用英语的目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词汇量,还能帮助他们了解背景知识和欧美等国的风土人情,同时又为他们后续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养成良好的动笔习惯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听、说、读、写几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只有进行全面的训练,学生才能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打好英语基础,要求学生首先必须养成动笔的习惯,其次养成勤记笔记的好习惯。课堂上应该把主要的重点词汇、习惯用语、固定搭配、固定句型等认真地整理在笔记本上,以便课后随时复习,最好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坚持写英语日记,英语日记可以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牢记大量的英语单词、句型,从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读是信息的吸收与摄入,写是信息的反馈与提取。经过大脑的思维与加工、提炼、斟酌是最有效地、最积极的学习心理过程。通过写,能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听说能力,达到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怎样学好英语,它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包括动力、决心、智力、预习和学习方法等。其中学习方法是最为关键的。

(1)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

在课堂上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活动,注意听讲老师的关键点拨,,意味着课后少花力气。应当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尽可能地让学生把重点内容做笔记,力争把重点内容当堂消化。这样,课后只要稍微浏览一下笔记就行了。所以,关键还是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45分钟,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2)及时复习

当天的新课上完后,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把课堂上教师所学的内容复习一遍,重温课堂上的要点。对一些疑难点可以查阅参考书籍或询问同伴或教师,直到弄懂为止。对课文中的重要单词、句型等应当天巩固,通过引导学生及时复习,进而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3)预习课文

每节新课之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准备。对于对话,一般生词较少,学生预习之后,要弄懂大意,并能读出或口头复述对话,知道该对话所处的背景。对于文章,一般生词较多,学生可以利用单词表或词典查出词义,读懂课文大意。学生通过预习课文,有了自己的质疑、老师的启发、解难为基础,就会更容易、更清楚地抓住重点、难点,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4)重视背诵

背诵是我国古代学习流传下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言,背诵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通过背诵能够培养外语的语感和建立逼真的语境。现代英语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背诵是弥补语境不足的有效途径。通过背诵精选的课本中的对话或文章以及由教师修改后的学生自己写出的文章,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说读写的能力。当然,背诵要讲究方法和技巧,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在诵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理解和记忆,读的遍数多了,理解就自然深刻了。背诵要注意语言、语调、词的轻重音、连读、弱读、略读及节奏、速度等。

(5)从英汉两种语言对比中学习英语

英语与汉语的差异很大,这就造成了英语学习时的许多障碍。有些学生对英语的习惯用法感到困惑。因此,在学生学习英语时,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4.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能力

初中生,尤其是起始年级的初中生,他们的学识、阅历正处在萌芽和不完善的阶段,思维比较稚嫩,做事也比较盲目和冲动。因此,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引导每个学生在学期之初定出每天每周的学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以便学生在自查中可以更好地自我管理。

英语学习适合分成小班,小组。课后学生可以三五人自由组合结成学习小组,互相学习,互相讨论。在初中英语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许多对话、短文,值得学生们交流或讨论,这种交流和探讨方式不仅可练习学生的口语,而且便于学生之间的相互督促,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的责任感。除此之外,还可以创设英语角,定期举行英语演讲比赛等,这些活动将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放开学生的手脚,给学生创造自由学习的英语天地。

总之,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双边的活动,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一定会自觉起来。这种能力的培养,本身是一个长期而巨大的工程,但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不断努力,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得到提高,我们的英语教学成绩将会大有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浅谈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08 (1).

[2] 李群华.浅谈关于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考教师版,2008 (7).

[3] 梁平.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1 (12).

[4] 中国教育部.英语新课标.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1.

上一篇:有效教学的策略创新研究 下一篇:无法替代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