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课程群建设思考

时间:2022-08-09 06:32:56

食品安全课程群建设思考

摘要: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如政府、企业、科研工作人员和消费者)高度关注的热点。本文以食品安全课程群为研究对象,对课程群建设思路、课程结构和建设的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从理论上阐述了对于课程群建设的认知,目的在于加强食品安全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课程群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食品安全;课程群;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256-02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问题而导致的事件及贸易纠纷频频发生,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这就迫切需要高等院校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食品安全监管人才。然而,目前在国内高校食品类课程建设方面,多注重单一课程的教学改革,往往忽略了食品类各课程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和交叉性,致使课程间的衔接性不强,知识重复性较高,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课程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载体,在高校教育中具有核心作用,其体现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关系到学生的素质及能力的培养[1-4]。因此,本文探讨了食品安全课程群建设相关问题,以期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一种模式。

一、食品安全课程群的建设思路

食品安全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将其相关的课程整合起来,在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上注重其内在的衔接性及逻辑性,将其统一为一个大的课程即课程群进行改革及建设[5-7]。

1.课程体系改革。根据食品安全课程群内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衔接性及逻辑性,对各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优化及整合,使食品安全课程群内的课程在教学体系方面能够达到前后相互统一,相互对应,从而使课程群内的教学内容从整体上能够达到一个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及前后照应的体系。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在课堂教学中以课程组多年实践的“项目式”教学、“主题性教学”及“对话式”等为主要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

3.注重网络课程体系平台的建设。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充分利用网络上的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自己的课程群体系平台。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如QQ群、留言板、微信群及微博,打破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模式,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在线交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在网络课程体系平台中,根据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人才培养的要求,多设置一些有利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项目,如创新性试验、食品安全问题调查、主题讨论内容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提高学生主观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食品安全课程群的结构体系

根据课程组多年来在课程体系建设及改革中所取得的经验,把食品安全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和食品标准与法规五门课程进行了整体优化,构建了食品安全课程群,建立了以三大基础知识为模块的现代食品安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1.食品安全专业基础知识。食品安全专业基础知识指食品安全人才必备的知识,是构建整个食品安全知识体系的基础。一般包括: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化学性、生物性及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新型技术(如转基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等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构建能让学生从微观层面掌握食品安全领域的科学内涵与本质,认识食品安全领域最基本的知识单元。此部分由课程群中的食品安全学承担。

2.食品安全检测专业知识。食品安全检测专业知识指的是在专业基本知识上,对照食品标准与法规,针对不同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进行专业的检测,一般包括:检测基础知识;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毒素、重金属、食品加工过程中生成的有害物质、转基因食品、掺假和有害微生物检测等技术。食品安全检测专业知识的构建主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为学生从事食品品质控制和食品安全监督等提供必备的专业知识。此部分由课程群中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标准与法规和食品工艺学承担。

3.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专业知识。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专业知识是指在前面两个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相关食品安全质量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应对和控制策略、食品原料的质量控制、食品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食品生产、经营场地的安全控制和食品安全的管理认证)方面的知识后,以“质量控制”为题,让学生掌握“从农田到餐桌”的全流程食品安全控制知识。此部分由课程群中的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承担。

三、食品安全课程群建设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把CDIO的人才教育模式和机制引入到食品安全课程群的建设中来,把学生培养成能够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式下的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食品安全人才。此种教育模式不仅注重学生系统能力的培养,而且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针,同时对实施的过程和结果的检验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可操作性很强,实践证明通过实施CDIO培养模式,使学生大大增强了自学、研发、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和人际沟通的能力[8,9]。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注重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联系。结合课程群的知识体系从实践中找项目,让学生结合具体的项目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得到通用能力,进而解决一般食品安全问题。真正做到做中学、做中教。此种学习过程,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我培养专业素养和领导力,培养出的毕业生具有政府和企业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2.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课程群内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在修订课程群内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时,要注重与社会对学生素质及能力要求的对接。因此,课程组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深入到社会进行细致的调研,以确保合理性地修订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3.分析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课程群中课程的关联性。找准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并建立关联,使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各课程间得到体现。按照CDIO模式中的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做,使学生掌握各门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并用于解决综合问题。建设中突出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打破教师单打独斗的传统教学方法,紧紧以CDIO工程项目的标准来实施教学工作。

4.重视设计-实践教学。在课程群中设置“设计-实践”项目,包括一些简单层次和复杂层次的项目。使学生能够初步从构思、设计、实施和形成产品整个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从分析引起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入手,进而达到能够为企业或政府建立最低限度降低食品安全问题的系统能力。此类项目必须是来自于社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政府监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消费者购买产品时遇到的问题等等,由于这些项目实践性强,包含的知识多、杂,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践性问题,以达到实践能力的培养。

5.科学、合理地建立集成化的教学过程。要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就要求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中进行有效的改革,必须注重实践项目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统一,实现从基础到高级的前后关联性,进而达到同时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集成化的教学过程,课程组要求每位教师都要通过实践锻炼以提高其自身传授专业知识及个人的经验的能力。通过集成化的教学过程,课程组教师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运用食品安全专业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使学生能够在个人素质及团队合作能力方面得到提高,从而尽快适应社会中食品安全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6.培养教师的CDIO能力。采用CDIO的教育模式,教师就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工科师资的最大不足是很多教师虽然专业知识扎实,但实际经验却少得可怜。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提高教师的CDIO能力:(1)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进行实践;(2)要注重与社会各界进行产学研合作,尤其是政府和企业;(3) 将实践经验作为考查教师的必要条件;(4)聘请企业或者政府有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到学校做报告。

7.建立科学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打破传统的由考试结果来考评学生的局面,采用CDIO侧重能力的评价方法,将以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课程群建设过程中。采用此种评价体系,必须注意评价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例如,专业知识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笔试和口试同时进行;实践能力的评价则可以采用过程考察的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肖仔君,朱定和,钟瑞敏.提升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4,(17):221-223.

[2]李云捷,郭壮,吴进菊.食品安全与卫生课程群建设思考[J].学园,2014,(32):70-71.

[3]杨萍,李秀娟,钟敏.强化工程素质培养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群的建设和实践[J].农产品加工,2015,(1):84-85.

[4]姚芳,刘靖,张Z晶,唐劲松.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食品专业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56-58.

[5]张丽萍,刘东升,林民.“课程群”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3):61-64.

[6]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高教研究,2010,(2):139-141.

[7]谢幼如,尹睿,谢虎.精品课程群支持的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3,(8):1-7.

[8]胡文龙.基于CDIO的工科探究式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63-168.

[9]姜大志,孙浩军.基于CDIO的主动式项目驱动学习方法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59-164.

上一篇:产品设计中的色彩心理研究 下一篇:探析中国传统吉祥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