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托起语文素养之舟

时间:2022-08-09 12:53:21

文本细读:托起语文素养之舟

摘要 教师文本细读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从关注文本智性表达,关注文本语言形式和关注文本“陌生处”三个方面阐述文本细读的策略和关注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

关键词 文本细读 智性表达 语言形式 文本“生处”

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读的功力有多深,决定了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就能走多远。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是,在我看来,文本细读的功力的确显示了一个老师的语文素养,也能让他的课堂充满语文味,最重要的是,教师文本细读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关注文本智性表达

我们把作品最具表现力的创造性表达称为“智性表达”。对课文中“智性表达”的辨识、探究、品味,可以充分展示课文的魅力及作者的才情,同时可以增长师生的智慧,提升思维和审美水平,增强表达的创新意识。所以我把它称为“源头的活水”。

以诗歌为例。众所周知,诗是凝练的艺术。言简而意远的诗句折射出作者的智慧。课文《长江之歌》借助母亲的伟大形象讴歌长江,而这一文本的智性表达表现在把长江比喻为母亲形象的内涵挖掘上。把长江等比喻为母亲并不稀奇,关键在于塑造成何种气质的母亲形象。温婉慈爱是母亲的共性。而这一篇的母亲除了这些共性之外,还开拓了新的形象,那就是健朗、强壮的风格。那么,这个母亲的形象更多的具有北方粗犷女子的气质,而不是江南女子的灵秀纤细。在教学时就要提醒学生,意象在寄托情感上的作用。

从人物的对话中,我们也能推敲出“智性”。雨果的《船长》中就有一段对话很有现场感,可以算是语言契合当时情境的典范。当时的情况紧急,大副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这种情况,发出的命令怎么能拖泥带水呢?因此此处的句子都很短,而且意思明确,符合船长的职业和性格特点,符合生活逻辑,也有力地表达出了船长的情感倾向和内心世界。

最后说说从文章发生的角度来辨识智性。苏教版六年级下有一篇课文叫做《天游峰的扫路人》。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作者下山后的活动:散步—和老人攀谈相识—老人引我去他的小屋—在小屋中聊天—与老人话别回住地。作者并没有将这个过程一一记录,而是将对老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态度寄托表现力弱的内容简约化处理了,并成功地选择了可以使人们“感同深受”的内容来写,把老人独特的情怀和大众普遍的心理倾向建立起联系,从而获得了情感共鸣;作品的感染力也由此生发出来。

二、天光云影共徘徊——关注文本语言形式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从言语形式上去细读文本,是最新、最难的视角。那么,文章在语言表现形式方面,我们应该交给学生什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

1.精妙传神的字眼、内韵丰富的词句。从语言文字的细节入手,反复推敲斟酌,用朱自清的话,那就是:“体会那微妙的咬嚼的味儿。”

2.典范的、优美的句式、语段。一、二年级要重点关注优美的词语、典型的句式;三年级要重点关注典型的语段;中高年级要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心理描写等等。

3.新鲜的、独到的个性化的语言。作家有着一种非常率性、洒脱、天籁般自由淳美的语言,抓住这种新鲜的、独到的、极为个性化的语言让学生细细品读、积累,对催生学生个性化的语言大有裨益。

4.精巧的构思、精心的选材和命题。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尤为关注篇章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给学生“类”的积累。也就是重视文体,从文体特点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积累。

三、横看成岭侧成峰——关注文本“陌生处”

文学作品中一般都充斥着作者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是作者独特的生命表达,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让我们觉得陌生,我们姑且把这样的地方称为“文本陌生处”。这些地方显然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如能引导学生关注“文本陌生处”,反复咀嚼,细细品析,就可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让他们能动地走进文本。但是对于“陌生处”的理解大家可能不尽相同。

我觉得文本陌生处主要体现在意义空白处、多元解读处、出乎意料的词语、非同一般的句式以及别出心裁的结构。

首先,说意义空白处。许多文本在表达上都留有空白。这使作品显得含蓄蕴藉,意味无穷,但也给读者造成了意义理解上的空白。而消除这一阅读陌生感的有效方法就是空白填充,或补充资料,或联系上下文进行想象补充。

其次,说多元理解处。文学语言具有多义性,一些词语、句子、包括主题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多层次去感受,去品悟。

再次,从语言的形式上,我们关注出乎意料的词语和非同一般的句式。这里,出乎意料的词语既指那些看似平常实则内韵丰富的词语,也包括那些超常搭配的词语。而对于那些表现力极强的句子,教学时我们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句式特点,理清句子的前后关系,并弄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表达。

最后,说结构。语文课标指出:“在阅读中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在教学中,对那些别出心裁的结构加以揣摩,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就会有更深的把握。

对于文本的这些“陌生处”,可以是见仁见智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允许各种认知的存在,并有厚实的积累。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引领学生徜徉在“文本陌生处”,欣赏一处一处的风景。

上一篇: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下一篇:家校合作,注重英语语言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