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3 09:44:50

文本阅读论文

文本阅读论文篇1

关键词:阅读,载体,超文本,革命

 

阅读是人类社会的一项基本活动,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它是传承文明,传播知识,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它是增长知识,获取信息,愉悦身心的重要途径。文字出现前,记忆是当时的信息交流的要素。希腊文字出现后,苏格拉底认为,这会造成人们依赖文字传播而使对历史的记忆萎缩。正是文字,特别是印刷术以后的文字阅读,蕴藏了最近数百年人类的深刻思考,文本阅读是阅读的开端,也是阅读的传统。

一、统一文字与阅读:阅读史的开端

文字是文明古国的重要象征,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又推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对于推动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具有重要贡献。历史上有三种古老文字:甲骨文、楔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其中甲骨文流行在夏商时期的中国。甲骨文是现存最古的文字,商朝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时间、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凶吉应验也刻上去,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

汉字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仍在广泛使用的唯一古老文字。到商朝的甲骨文已是比较成熟的文字,阅读活动初现端倪,但阅读还只是极少数人的行为。

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文字异形”给政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交流造成严重障碍。秦统一中国以后,采取书同文的政策,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用于官方文书法令,通令全国使用。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政府发动的,对文字所作的第一次重大的变革。后来,社会上又流行一种更加简易的隶书。先秦文字经过这次整理之后,字体结构得到简化和定型,尽管秦朝地域辽阔,各地方言差别极大,彼此仍能进行交流。这对推行法令、传播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文字的统一,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步的一条生动鲜明的脉络。。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都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这与秦朝实行书同文的政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为我国阅读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历经几千年的阅读史从此正式开始。

二、图书制作方式与阅读:阅读传统的形成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主要依据是《后汉书 ·蔡伦传》的记载。书上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因此,后来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据以尊东汉时代的蔡伦是纸的发明者,把他向汉和帝刘肇献纸的公元105年,作为纸的诞生年份。 纸的出现,推动了图书的快速增加,《隋书·经籍志》记载了先秦至隋末一千多年的图书已有49467卷。大量的图书带动了阅读活动普及化的进程。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书籍的流通还主要依靠传抄,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费时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北宋平民发明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改进雕版印刷这些缺点。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毕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古代图书的发展和流传,至清代《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书籍172860卷。[1] 但相对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而言,图书文献还略显稀少,尤其是贫苦的书生,读书十分不易。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写道:“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由此可见一斑。尽管书籍稀缺,但读书人仍孜孜不倦地阅读,人们读书全然发自内心的需求和渴望,每觅一书,读之辄如痴如醉,甚至废寝忘食。《少室山房笔丛正集》(卷二十三)记载了古人的读书精神:仲尼绝韦灭漆、朱穆坠冠、隗禧采稆诵书、左思门庭着纸、董仲舒目不窥园、郎茂刘恕谯周皇浦谧等寝食不思,更有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等千古流传的故事。古人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追求精神的愉悦,可谓“悦读”。《尚书精义》:“盖学问以事为实用,不为虚设,譬如人读书非徒为利禄。”这种超脱的读书精神,是我国传统阅读的精髓之所在。[2]

三、载体的变迁与阅读:阅读传统的革命

不同的文本形式是与不同的阅读实践相联系的。中国作为最早发明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国家,积淀了十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有数千年的书籍编辑和出版史,经历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演变。出版传播与复制技术的发展有着必然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复制技术的改进过程为线索,出版传播可分为手工出版传播、机械出版传播和数字出版传播等阶段。手工出版传播又包括手工抄写和手工印刷两种方式。中国在古代主要处于手工出版传播阶段,在近代进入了机械出版传播阶段,在当代则进入了数字出版传播阶段。出版传播的每一个阶段、载体的每一次变革都会给人们的阅读习惯带来改变。北宋时期的苏轼就对雕版印刷物的普及对阅读的冲击现象发出“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感慨。电子计算机将纸质文本变成电子文本,不仅改变了文本的“呈现”方式,更重要的是使文本有了“接通其他文本的可能。网络系统对传统文本既有的线性特征产生了更强烈的冲击。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阅读正实现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的转变。

“超文本”的概念源于美国计算机专家范尼瓦·布什,他于1945年7月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因为我们可以思考》一文,提出了一种名为“联合检索”的搜索方法,让使用者可以通过联机系统与他人共享资料并获得查询回应。1965年,美国学者泰德·纳尔逊创造了“超文本”(hypertext)这个词。超文本设计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的特征,使读者能自由选择阅读顺序、灵活组织信息和快速检索所需资料,由此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超文本阅读,也带来了阅读的革命。[3] 超文本作为一种载体,有着纸质载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便于书写,修改更是方便;易于保存,复制也简单;便于流通,传输很快捷。多媒体技术又为超文本增添了表现力,集文、图、声音、动画为一体,使阅读样式灵活多样,能更强烈地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调动人们阅读的积极性。。可以说,“超文本”时代的到来,影响着中国数千年文明传承下来的阅读传统,并使之发生重大变革,标志着阅读传统的革命。

参考文献:

[1] 乔好勤 中国目录学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

[2] 彭斐章,费巍. 阅读的时代性与个性.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8 (2) 9-15

[3] 沈丽红.论网络时代下的文本阅读退化.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7.(4) 161-163

 

文本阅读论文篇2

关键词:阅读;自然主义;本能论;游戏论;“表情”论

中图分类号:G622;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4-0064-01

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可是,长期以来,阅读一直被限定在“清晰响亮”和“有感情”的藩篱中,成为没有语文学科特点和语文教学专业特征的、具有非常广泛适用性的一种手段。

一、课堂阅读的本能论

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在上课伊始让同学们打开课文,带着思考问题自由阅读,或者在导入新课和交代学习目标后,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同学标出自然段落、注意字音、语调、节奏等。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像这样要求学生阅读的教学形式是十分普遍的,就是在各级别的评选优质课或观摩课比赛中也是经常见到的。按照习惯,学生是要进行预习之后再进行阅读的。如果事先有预习环节,老师要求学生进行阅读,不论阅读效果如何,也是能说得过去的事;如果是优质课或观摩课比赛,一般是没有经过课前预习的。这样的情况下,是不适合采取要求学生阅读的。

在很多老师眼中,只要是会说话、认识字,阅读就没有什么问题。所以,可以依据此观点衍生出两个认识:日常生活中的阅读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同等的概念,无学科属性及专业特征之分;阅读的过程并不复杂,十分简单,看字时无须心理、情感、思维等参与。归结起来,在大多老师的心中认为,阅读就是声音洪亮、吐字清楚,就是人的一种本能而已。然而在课文中确实充实着丰富的情感,这又是不能否认的,只能再加以补充“有感情”这一评价。这一点可以从以前的《辞海》或《现代汉语词典》中找到旁证,作解为:“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之后,其中开始有了“有感情”字眼。由此可以“架构”了“阅读”的所有内涵“清晰、响亮、有感情”。而本能论就是支撑阅读的核心。

二、课堂阅读的游戏论

阅读游戏论形成的基础有两点:一是“清晰、响亮、有感情”地将课文读出来,深入探究也就没有必要了;二是深入探究存在很大困难,也不能完全满足与适应语文教学的需要,更不能达到谈及一时的“短、平、快”效果,若能在适当对阅读的形式进行一番“改良翻新”,将阅读游戏化,也可能是好的教学手段。阅读的游戏论产生于21世纪初,它是基于“满堂灌”形成的。其具体表现是,一堂课内,自始至终,各种形式的阅读轮番“轰炸”,没有内化上的指导,也没有外化(阅读表达)上的指导,而读的形式却花样翻新,丰富多彩,齐读单独读等不一而足,大有只怕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之气概。这种“阅读”是典型的“原地”读。只在阅读的形式上做文章,翻来覆去、不厌其烦地在同一认知层面上兜圈子,缺少思维认知的梯度和阅读的层次,教法单调,缺乏指导。如果说有阅读指导,那也不过是走过场,作不着边际的纯技巧说教。“满堂读”有阅读的形式而无阅读的质量,是一种无效的阅读。下面几种阅读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错误停读法。这种阅读法对学生阅读水平要求虽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成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训练。具体操作如下:开头群体齐读,个体在阅读过程中出现错读、重读、多读、倒读、停读时,即刻停止,变阅读为听读。如此,越到后面,声音越稀,能把文章读到底者往往寥寥无几。对最后的胜利者,全班自觉鼓掌给予褒扬。如未读完全班已停止,则群体齐读的程序重新启动,循环往复,直至结束。

二是错误接龙法。错误接龙,也叫错误接读。先由一生阅读,当出现停读法中六种情况之一时,该生坐下,由下一位学生接着读,如此循环,直至结束。接龙的队伍可以是一排,也可以是教室的对角线或教师指定。这种阅读法趣味性高,比较性强,面向群体,涉及面广,在阅读教学中经常采用,必能激起热情,有所广益。

三是错位轮读法。这种阅读法借鉴音乐中的分声部唱法而形成。具体做法是:以班级两大片或四大组为阅读单位,每组以多少个字之差,依次阅读,最后合一。这种读法不仅能有效地训练语感,激发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抗干扰能力,使学生在动态的环境中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主张。该法最初的训练宜从诗歌开始。训练到一定阶段,出于学生之口的文章将会成为一首首优美动听的乐曲,可谓一种趣味性极强的娱乐阅读法。

四是极限阅读法。所谓极限阅读,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时间不能太长,在用时非常短的情况下将课文阅读完毕。极限阅读法我们可以采取阅读与默读两种方式,阅读重在练口才,培养语感;而默读就重在培养速度,通篇知晓文章大意。极限阅读就讲求一个“快”字,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课堂教学阶段性目标,提升在这四十分钟的课堂授课效率,将学生的紧迫感与竞争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使他们的个性阅读思维得到彻底解放。这样的阅读方法是快节奏、高效率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参考文献:

[1]邓延红.让阅读教学具有吸引力[J].新课程,2011(07).

[2]董亚琴.阅读教学的有效切入[J].语文教学通讯,2011(18).

文本阅读论文篇3

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入选新教材大都是文质兼美、声情并茂的好文章,这为儿童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利用多媒体课件、插图、录像等各种直观教学手段,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去读书、品味、欣赏,有助于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变化,使学生产生“目视其文,耳醉其音,意会其境,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例如教学第5册《爬天都峰》一文,为诱导学生感悟“我”与老爷爷两次心灵的对话,从中汲取力量爬上峰顶。教学时,我是这样进行创境悟情感悟文本的。1.谈话启情。你们登过高山吗?爬过家乡名景双髻山吗?如果有,请你说说自己的感受?2.设境创情。回放课文插图,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图会文,引领学生步入课文意境,进入课文角色,并能单刀直入文本的“聚焦点”创设情境:如情境之一“:我爬得上去吗?”让学生说出“我”当时的内心感受以及文中所表达的意境。情境之二:“真叫人发颤”从中可以看出“我”当时怎样内心?为下文品读课文,启发学生领悟其情作好铺垫。3.品读悟情。指导学生精读品味“我”与老爷爷两次感悟心灵的对话:“小朋友,你也来天都峰?”句中的“也”表现了老爷爷对“我”这么小的孩子来爬天都峰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这句话中“也”又表现了“我”对这么大年纪的老爷爷还来爬天都峰又持怎样感情呢?这样,谈话启情,设境创情,让学生在体验中动情,在品读中悟情,使学生真正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内在的精神动力,从而使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二、在“理性分析”中感悟文本

语感强调的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与特定教学情境中对无声语言的一种直觉与顿悟,但并不排斥教师必要的理性分析。特别是对一些含义深刻的语言文字,教师恰当地点拨和精当的分析,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揣摩品味,能使抽象语言文字变得鲜明具体的生活画面,这样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例如教第9册《落花生》一文中,为了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到父亲说的两句话含义,我对课后3题阅读思考分别作了这样修改与补充。1“.我们”与父亲对落花生的议论有什么不同?2.在今天的生活中有像落花生这样“默默无闻、为民办事、对社会多作贡献”的人吗?请你说说看。3.父亲说的话,对我们今天或明天的生活有什么启示?文本结尾写到:“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可以看出“我”悟出什么道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体会句子的含义。这样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交流讨论3个重点问题,让学生抓住课文借物喻人的特点,把文中的人物事情与现实中的人联系起来,把明理与导行联系起来,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不仅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还能实现语文教学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三、在“对话交流”中感悟文本

现行的人教版新教材,在文章或训练项目的关键处有出现文本对话框。它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小泡泡”方式呈现在孩子面前。这些对话框的内容,或提示文章内容,或引导揣摩遣词造句的妙用及文章写法,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读文本。其功能是: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教材变为学本,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与文本的意图进行比较,对应起来,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因此,我们根据“对话框”的内容、形式、发挥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主要分为三种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①交流感悟式。从学生角度说出自己某些方面读书心得和发现,表示要和学习伙伴交流,但具体内容藏而不露,这就需要我们相机诱导,并给学生共同探究、交流感悟预留空间。②探究释疑式。从学生角度,而且是大部分学生都可能提出阅读中产生的某种疑问,表示要和学习伙伴共同讨论,对这类问题的深入思考,能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培养学生读书方法上,提供了思考的价值。③资源共享式。从学生理解和欣赏水平的实际出发,表达了学生阅读文本后的某一方面内心体验。引导学生交流共享情感体验,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激发他们阅读兴趣。

总之,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知和语言运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感悟文本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我们应采用有效措施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领会编者匠心,激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体验、多交流讨论,就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文本阅读论文篇4

【强化“三个意识”】

做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首先要有三个意识:文体意识、文本意识、规范意识。“文体意识”即要把握论述文的文体特点,论述文是典型的议论文,要抓住议论文的三要素,根据议论文的行文思路去阅读文章;“文本意识”即要把握答案来自文中的原则,考纲对论述文的能力要求是基本阅读,不需鉴赏,所以一般答案都能在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答题时根据不同问题在文中找到相应的答题区域,然后提取关键信息组合作答;“规范意识”即要规范作答,如果是归纳要点的题要分点作答,不同点体现不同角度,另外要注意根据问题角度来作答,不要答非所问,做到答案清晰简洁。

【要做到“六要”】

一要整体把握。答题要在通读了全文之后再动手,有时甚至需要读两遍,才能真正读懂。只有读懂了,答题才会准确。可以先浏览问答题内容,一般问答题都会涉及全文的主要内容,带着问题阅读,有利于迅速把握文章要点。

二要找准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三要分析论据。一方面要分清是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另一方面要能分析此论据是用来证明什么观点的。

四要明确论证方法。辨明文章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中,举例论证比较好辨别,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需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五要分析文章的结构。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结论)。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是从几方面分析论证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再进一步思考这样安排的道理。

六要分析议论文的语言。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议论文的语言一般概括性强,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只有联系作者观点和全文内容,才能有准确的理解。

【“十字秘诀”】

“十字秘诀”主要针对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客观选择题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十字”秘诀即一看、二找、三比照、四排除。

(1)细看选项:只有细看题干指向与选项表述,才能为下一步找准找全原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2)筛选定位:找准、找全与选项对应的原文。

(3)对照比较:看选项的话题、说法及遣词用语与原文相比在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是否相同。

(4)排除确认:每个错误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

要注意对选项中摘抄原文语句多、结构形式类似、上下文能找到某些词语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改换了说法,改换了表达形式,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不能轻易否定。这种流于形式的对比,实际上并没真正读懂文章。有些概括性较强的选项,原文根本没这句话,若简单地与原文去对比,极易出错。一定要从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符合逻辑性上去思考判断。另外还要了解干扰项的特点,干扰项的设置方式主要有:过于绝对、以偏概全、混淆时间、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强加因果、答非所问等。要把握以下几组转换区别:部分与整体、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先期与后期、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言此与言彼、肯定与否定、客观与夸大、有据与凭空。

下面,我们以2007年广东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创新与想象》为例,(限于篇幅,原文略)具体阐释这“十字秘诀”在实战当中的运用,体会其精妙之处。

关于12―13题选择题:

12. 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A C)(6分)

A. 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信息在第1段文末2段始,由此可判正确)

B. 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由第2段末可知为错误,某一命题正确,其逆命题不一定也正确,话题过于绝对)

C. 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答案在第3段文首)

D. 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由第4、5段文首可知选项错误,张冠李戴)

E. 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第4段文中,无中生有)

F. 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由首段即知错误,混淆概念)

13. 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3分)(题干句信息在第4段首)( D )

A. 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第3段中)

B. 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第4段中)

C.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第5段末)

D. 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第5段末可知并非论据)

通过一看二找三比照四排除,很容易判断答案D犯了答非所问的毛病。

此题考查对观点与论据的把握,根据要求对文中相关信息进行筛选。题干句信息“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在第4段首 。从行文思路看,本句即是对上文的归结,又是第3段的中心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观点的论据可在第3、4段中找。

完成选择题,须在认真审读题干与选项枝的基础上,对文本作定位阅读,即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信息,通过比对研读,然后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即严格按照十字法则:一看二找三比照四排除的方法做题。确保万无一失。方法虽然笨点,但的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方法也是遵循文本意识的具体化。

【“二十字方针”】

“二十字方针”主要针对论述类文本阅读中主观表述题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二十字方针”即巧读题干,回归原文,确定区域,筛选提炼,整合表达。

“巧读题干”即是要求我们考生不仅能够细心读出命题人明确的显性要求,而且要读出隐形的提示。能够既读出要求又读出提示,才是真正谓之巧读。

“回归原文”是现代文阅读解题的共性要求,即是现代文阅读答题必须依据原文作答,这也是贯彻文本意识的具体做法。

“确定区域”是根据题干要求与提示,寻找答题区域,为下一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提炼答题要点锁定答题范围。

“筛选提炼”是在锁定答题区域内筛选与题干要求相符合的关键信息,提炼与题干要求相符合的关键词语。筛选提炼的过程别要关注作者行文思路与层次。

“整合表达”是根据筛选提炼的关键信息予以整合,看赋分,分要点,炼语言,进行流畅而有条理的表达。

在主观表述题答题过程中,除了认真贯彻以上二十字答题方针外,还需特别注意在理解概括、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方法技巧的积累与训练。因为这些理解概括、分析综合能力决定了二十字方针执行过程的精确性、周密性与完整性。故在此也特对其予以强调与提示:

(1)理解重要词语方法。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意,首先要注意判断它们是否用修辞手法,组织答案时要化虚为实;其次要注意所考的词语的词性和结构以及限制语,组织答案时务必做到词性、结构一致,同时不要漏掉对限制语的解释,要紧扣所写对象来理解。

(2)理解重要句子方法。

答题时首先要把握句中的重点词语,重点揭示重点词语的内涵,原句的语序一般不需做大的变动;其次要结合句子的结构特点,找准陈述主体;另外要注意抽象的句子一般要结合上下文具体阐释。

(3)概括要点方法。

首先要学会审读题干,按要求作答,不要答非所问,其次答题时要注意以下步骤:锁范围,定信息;分层次,圈要点;看赋分,配答案;炼语言,分条答。

(4)分析材料作用方法。

议论文的材料是为论证观点服务的,所以此类题答题主要是要学会分析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弄清所选材料是为论证哪个观点或中心句服务的,从而准确作答。

接下来,我们仍然以2007年广东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创新与想象》为例,(限于篇幅,原文略),具体阐释这“二十字秘诀”对于增强主观表述题条理性、准确性的作用。

1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4分)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C级。

首先我们审读题干,巧妙地发现题干已点明了第2与第4段,意即答案应当在这两段中去寻找,这是巧读题干的第一步,能够巧妙发现命题人在题干中隐形的提示,借此我们回归原文可以锁定答题区域――第2段和第4段,然后我们通过题干的明确指向进行筛选提炼,抄摘关键词句、概括重点信息,最后紧贴题干,对应设问整合出答案要点进行规范的表达。此外还可以借助题干分值提示作答。由此题赋分值可知,当分两点作答。故此表述答案如下:

答:不重复。

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2分)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2分)

15. 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

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审读题干,便可知从第5段中得出答案,然后回归原文,确定第5段为答案区域。其次根据题干要求:“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注意“要分别怎么做”的提示进行筛选提炼重要信息。在最后整合表达环节尤其要注意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此题不可照抄原文,需将原文信息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回答。

依据以上步骤即“二十字方针”,最后答案可以表述如下:

答: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学习艺术,以不断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能力。(2分)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学习科学,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把握艺术的规律。(2分)一个人既懂得自然科学,又有艺术素养,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才能得到全面发展。(1分)

其实,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是有规律可循的,以上我们所讲的“三个”意识、“六要”阅读、“十字”秘诀;“二十字”方针便是经过剖析大量高考真题而摸索出来的解题数字法则。相信对考生做论述类文本阅读会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珠海市第一中学)

文本阅读论文篇5

【题型特点】

此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常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文字表述不可能与原文完全相同,也不会完全集中,常常有前后勾连的情况,这就容易造成选项模糊。选项模糊的类型主要有五种。

①范围上的混淆,以偏概全,以面代点。选项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者外延过小,以偏概全,或者外延过大,判断过宽,以面代点。考生答题时要特别留心选文和选项中的“凡”“一切”“全”“都”等修饰词语。

②指代上的混淆,颠倒主客,偷换概念。选项偷换概念,用音同义异词或形近义异词来迷惑考生。考生答题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混淆概念的所指对象,是否颠倒陈述主体与修饰语,是否忽略一些关键的修饰词,是否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③现实和设想的混淆,未已不分,或必不清。选项在概念、判断上时间超前或滞后,把已经成功的现实和没有成为现实的设想或可能性混为一谈。考生要特别留意“如果”“一旦”“将要”等词语,从而作出准确判断。

④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上的混淆,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有的选项把肯定说成否定或把否定说成肯定,有的选项混淆主要和次要关系,有的选项无中生有、牵强附会。考生答题时,一定要在选文中找到依据,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⑤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关系上的混淆、颠倒。有些选项将条件说成结果,或把结果说成原因,或强加条件及因果关系。考生要重点辨别,找准答案。

【答题技法】

阅读论述文应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作者的观点与倾向怎样、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色等。

考生可按以下三个步骤答题。

1.快速阅读文本,把握主要内容

阅读选文后,可提出如下问题:本文论证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最新观点?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作者对新观点的态度和看法如何?

2.圈点勾画重点,提取重要信息

一是圈点勾画选文中一些关键词语,特别要关注指示代词、关联词语(如“一旦”“如果”“因此”“但是”“然而”等)和一些修饰性词语,以备答题时使用。可采用如下方法:①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②比照辨析法。仔细比较、辨析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③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

二是圈点勾画文章中重要的句子。论述文中的重要句子有以下几种:①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可以采用抽取主干法,抓住句子主干,理清那些修饰、限制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其含意。②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按照“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领会,整体解析。③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等)。这种句子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有的画龙点睛,有的承上启下,有的阐明要旨。理解这些句子的含意,既要注意它们在文中的位置,又要看清来龙去脉。

3.排除错误选项,筛选正确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考查的是判断辨别能力。考生对这类试题要进行分析、比较、选择,首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分析剩下的选项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环境,瞻前顾后,寻找有效信息,并归纳信息的要点,进行筛选,再排除干扰选项,剩下的便是正确答案。这样答题,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其基本方法如下。

①“复位”验证法。考生在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时,如果对自己的选择没有十足把握,可把选出的答案“复位”到选文中验证一下。如果语意连贯、意思准确,则该项即为正确答案。

②事理分析法。在论述类文本中,常会遇到事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选择关系等,考生要紧紧抓住表示事理之间逻辑关系的关键词语,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③巧用选项法。在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试题中,命题者常常在句中确定两个考查点,每个考查点又有两种理解,总共列出四个选项。遇到这种题目,考生可以巧妙地利用选项提供的“方便”,根据自己对某一个考查点的正确理解,排除错误选项。

【应用说明】

下面以2013年高考湖南卷第14题为例,作出具体解说。

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印第安人之所以对烈酒着迷,是因为它像某些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

B.印第安人如果不能一醉方休就谦让旁观的饮酒现象,表明民族传统习俗中精华与糟粕并存。

C.法国传教士对“罪恶的白兰地交易”的批评,是源于法国的毛皮商和军队在加拿大的行为。

D.麦斯卡尔酒的发展和被利用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引进外国技术的时候,应警惕其负面影响。

运用“复位”验证法可知,选项A的内容对应第二段,联系第三段可知他们是被欧洲人“利用”,故而变得逆来顺受,所以应排除。运用事理分析法可知,选项B的两句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不能“表明民族传统习俗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应排除。再看选项C,其内容对应第三段,由该段法国传教士的一句原话“因为它会让人变得麻木和放荡”,则可直接将其排除。至此,答案毫无疑问就是D项。文章结尾卒章显志:“烈酒帮助殖民者对成百万的人进行奴役和驱逐,帮助他们建立新国家,并帮助他们侵略异国文化。今天,烈酒不再与奴役和剥削联系在一起,但它仍然被人所用。”这是告诉我们须“警惕其负面影响”,所以D项正确。

(作者单位:湖南沅陵县一中)

(责任编校/曾向宇)

请注册登录《高中生》·高考网,阅读——

1.《阅读论述类文本要有三种意识》

在答题训练时,考生可以借鉴语用题中的某些题型来训练自己,以便配合阅读论述类文章。比如:用长句化短句来训练概括能力,用概括语段大意来训练快速提炼中心的能力,用下定义来训练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考生还可以借鉴写作议论文时立意构思的方法,进行理清阅读思路的训练。

(请注册登录.cn)

2.《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四个步骤》

要准确理解词语和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就要紧密联系语境,注意上下文的修饰、指代等暗示信息,从而把握其内涵。

(请注册登录.cn)

3.《2013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评析》

江苏卷三个题,一考“立功”与“立言”两个重要概念,二考对语句的理解能力,三考对古代“三立”的探究。福建卷三个题,一考对“时尚”这一概念的理解能力,二考对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三考对文章观点的梳理与概括能力。广东卷四个题,前两题考对文意的理解能力,第三题考对“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的求同概括能力,第四题考实例分析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文本阅读论文篇6

全国17套试卷论述类(含说明类)文本阅读分析表格

二、命题分析

(一)规范严谨的论述文本

论述类文本阅读,是新课改在高考中的新体现。2008年之前,高考中的“小阅读”选材多是科技文或社科文,其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所以又被统称为说明文。2009年高考17套试题中说明文的比例大幅度降低,仅有天津、重庆、湖南、湖北等四地高考沿用。到2011年除了北京、重庆、辽宁等地之外,其他全部使用了论述类文本,且文本论述性更加鲜明突出。语言逻辑性强,层次感分明。阅读时要精读细品。如全国卷中的一段: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从加点词语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论述类文本语段。如“实际上”是论述,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康德曾经说过”,则暗示其前是论点,其后是论据,这里运用了引证法。整合可见,艺术中有人生感有历史感,并不是什么新奇的观点,康德就有类似观点的表述。但从这一观点里作者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即“意境是最高的美感”。两个加点的“这”指代对象并不一致,前者指“意境”,后者指“意境是最高的美感”。而“这样的艺术”则指“含有意境的作品”,“例如”则表明其前是观点,其后是论据,这里是例证。“所以”则又表明其前是论据,其后是论点,这里是道理论证中的因果论证。这些关系不一定都考,但会有所考,如全国卷第6题D项“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就考到这里的因果论证。

(二)论述要素的考查

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法是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2011年高考更加旗帜鲜明地考查考生对这些基本要素的把握,即对文中观点的把握、对论据和论点一致性的把握。如全国卷第5题A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可见”一词之前是论据部分,之后为论点,但是这一论据推不出论点来。这里再看与A项对应的文本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这两句话只是陈述了两个事实,即王国维用情景交融解释意境,而中国传统美学则是用中国传统美学解释意象。可见“意象”和“意境”并没有被混淆。再如安徽卷第2题A项“第一段用自幼目盲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这里的理据关系同样不一致,“用自幼目盲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说明”的是“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

(三)不容含混的概念辨析

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位列第一条,或许正是因为如此,高考选材非常讲究,着重选择含有对概念辨析或对比阐释的文段。如全国卷的核心概念为“意境”,为了更有力地阐释“意境”,作者引入了“意象”,对比鲜明。像江西卷的核心概念为“文化时间”,作者着力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文化时间观,即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而安徽卷的核心概念为“想象空间”,作者不仅引入“现实空间”作为参照,而且分类为“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和“梦幻空间”。概念的引入,深入的辨析,成为2011年高考论述类文本一个更加鲜明的特点,也是高考着力考查的一个热点。如江西第7题C项“文化时间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文化学派形成的不同时间概念和认识把现代人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其对应的文本句是:“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开辟了道路,从而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文本句里“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开辟了道路”这是原因,即论据;“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是结果,即论点,其前标志为“从而”。而选项将“不可逆时间”偷换为“不同文化学派形成的不同时间概念和认识”,扩大了概念的外延,其实“不可逆时间”和“不同文化学派形成的不同时间概念和认识”是种属关系。

(四)选项拟定的概括趋向

以对语料的节录重组和句式变换的形式,以突出各种关系(概念之间的关系、指代与被指代之间的关系、理据关系等)为基本诉求,一直是论述类文本阅读选项拟定的主要方法。但是2011年高考阅读题中有些选项的拟定更具概括性或者抽象性。

【文本摘录】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可以找到对应。细胞的分裂,以及体内各种不同节奏――从高频的神经脉冲到悠闲的细胞更新――所组成的交响乐,都牵涉到循环式时间;而不可逆时间则体现于从生到死的老化过程之中。

【江西・7・D】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都可以找到对应,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

【点评】D项是一个因果复句,“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都可以找到对应”是原因,“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是结果,原因是对文本句相关信息的直接节录,而结果则是由此进行的抽象概括。两个概念之间只有相似性。

三、典型真题分析

2011年全国课标卷逐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2011・全国课标卷)

①《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②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①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②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③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④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⑤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⑥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诵”并提。

①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②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首歌儿对他唱。③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④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到达统治阶级的耳中。

①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②“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③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④《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⑤《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①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②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③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④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⑤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⑥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对句子含意的理解。A项考查的文本句为第一段的两句话,整合这两句话时,出现理解错误,即“没有深刻的含意”有违文意。一是《诗经》原来是诗,诗歌具有表情达意功能,自然有含意,甚而有深刻的含意。二是后文有“‘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这样的语句可以作为辅证。B项考查的文本句为第二段的第①②句话,整合中只是将原文“仪式的一部分”说作“一部分仪式”,语意未变。C项考查的文本句为第二段的第④句话,着重在“有些人”上“做文章”,明确这里的“有些人”是特指“卿士”。D项考查的文本句为第二段的第⑥句话,这第⑥句是一个前因后果的复句,D项是一个因果判断句,表述正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A项考查的文本句为第三段的第①②③句话。第①句有理有据,用例证法,观点是“诗歌常用来表情达意”。第②句有理有据,用例证法,观点是“有‘徒歌’存在”。第③句“这样的歌”指代“徒歌”。所以该项整合正确。B项考查的文本句为第四段的第③句。该句是一个多重复句,其中含有因果关系。选项句将“‘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理解为“所言之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是准确的。整个选项也是符合文意的。C项考查的文本句为第四段的第④⑤句。子展是郑国人,他赋诗的目的为救卫侯,是借“人言可畏”劝晋侯不要因为一个叛臣就羁押卫侯。子展的言语与其要达到的目的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楚。而选项却错误理解了子展的言语的目的。D项考查的文本句为第五段的第①句。该句是含有因果关系的句子,其中“新声代替古乐”是“诗与乐的分家” 的原因。选项准确传达了句中的因果关系,且对“新声代替古乐”,做出了正确的阐释――“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A项考查的文本句为第二段的第③句,该句用对比论证,在表情达意这个层面,拿诗歌和日常用语进行对比,得到的结论为:诗歌表情达意更加曲折动人。选项只是将“诗歌表情达意更加曲折动人”变换为“诗歌往往能够收到平常的语言难以达到的效果”,“效果”即“曲折动人”,可见分析正确。B项考查的文本句为第三段的第④句,该句含有关键词“才”,可见具有条件关系,即“庶人的作品……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是“(作品得以)配上乐曲”的必要条件,更是“(作品)达到统治者耳中”的必要条件。而选项中出现“如果……就可能……”这组关联词语,但是所链接的条件与结果已经发生了变化,将结果“(作品得以)配上乐曲”换为“进入诗三百篇”。所以观点分析错误。C项考查的文本句为第四段的第②句。该句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只是句中没有关联词语,其间因果这层关系的辨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是“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的原因,选项将此说得明明白白。D项考查的文本句为第五段的第③~⑥句。这个句组有设问,也是一种因果关系表达的特殊形式。孟子认为君子不耕而食的原因是君子能使国君安富尊荣能使百姓孝悌忠信。而作者借“乌烟瘴气”一词对这类解释持否定态度。选项陈述事实清楚,观点概括准确。

综观三题,不管侧重考查哪种能力,都重视对语句信息准确理解与整合的考查,尤其是句中一些关系性的信息,诸如观点与论据、原因与结果、条件与结果、方式与目的、指代与被指代等。

四、2012年备考建议

备考要解决好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意识问题,二是方法问题。意识上,我们要强化逐句理解、随机整合的意识,强化阅读速记、重视把握要素及其关系的意识。文本句往往比较长,表意复杂,训练不注意深入理解,养成蜻蜓点水的阅读浮躁心理,将会断送自己的所有付出。一些同学在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时间上投入不少,但效果很差,原因多出在意识层面上。至于方法问题,我认为最好做到以下三点。

1.科学选材,让训练趣味广泛

科学选材,至少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材料的信息量要大,思辨色彩浓郁;二是材料的学科属性要多样化,而且要有一定的侧重,侧重社科文,体现文史哲不分家的理念;三是文本自身要规范。科学选材,首先是教师要把关,其次学生自己也要有鉴别能力。保证有限的时间练习有效的文段,通过练习,扩大视野,培植趣味,增强训练效果。

2.理解概括,让训练循序渐进

阅读要有分层意识,第一阶段要扎扎实实地练习对文本的逐句理解能力,可以借助高考试题;第二阶段要结合压缩语段这个单项,强化筛选、整合、归纳和概括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强化概括能力训练,若有条件也可选择典型材料原创一些既有理解又有概括的阅读理解试题进行训练。这样分层训练,逐级提高,循序渐进,自会达到理想之境界。

3.把握规律,让训练一箭双雕。

文本阅读论文篇7

大师何以诞生

李海默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会不会诞生真正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大师呢?笔者日来苦思此“问题”,发现其中实有一大悖论,此悖论不解决,这“问题”终究是个伪问题。

首要的问题是,为什么今天中国需要大师?在笔者看来,呼唤大师的焦点正来源于公众与社会的一种普遍认知:既然中国已经如此发达,学识领域的文化大师的缺失就是明显不合理与不匹配的(晚清民国还那么多大师呢!)这个现象让中国人丢脸,因此中国迫切需要大师诞生。这么想本来无可厚非,但这种想法一旦成为一种强烈的呼唤乃至呼求,人们就不再去关注另一个更加切要的问题:大师一般应循何种路径产生?或者说,怎样的社会机制才是孕育大师的温床?

1957年,以赛亚・柏林在其题为《苏俄文化》的论文中曾写道:“他们觉得伟大的民族必须拥有重量级的教授,杰出的艺术家和充分的文化装饰。因此他们给予行业最高从业者很高的薪水,……当后者稍微表现出某种独立或希望保护自身尊严的迹象时,就迫使后者记住身上拴着的锁链。”这指的是当年苏联知识分子的处境。因为社会需要出现的是作为“符号”意义存在的大师,最好能够拥有一切中西文化的荣誉头衔,而一旦拥有,社会希望他怎样自处呢?自然是以永远保持这一“符号”的中立态度而存在,做社会的“大师”,而不是大师自身成长的轨迹里不断嬗变的那个具体的人。因此,再进一步说,我们这个社会已渐不知究竟何为真正的大师,而只需要一些合乎公众心愿的大师形象。

既然我们这个社会已渐不知究竟何为真正的大师,那么反复诘问开篇那个问题,难道不是正构成一种内在的悖论吗?只有那种深切侵润在学术传统中,并能结合眼前的世道人心做新的发掘与变革,引领风气迁转,却又深知“但开风气不为师”的人物,才可能是真正的大师,比如王阳明,比如章太炎,比如胡适之。真正的大师降临,往往是让后辈与后来的人都齐声发出“世间原来有斯人”的感叹的。真正的大师往往期待用自身的新知为社会做些什么,大师与社会之间是两厢“熟悉”的,而我们这个社会所呼唤着需要的“大师”却定格在一个静止的形象中,只期待他能越来越“大”,更“大”,超“大”,无敌“大”,成为中国崛起的一个绝佳佐证样板。

1971年10月汉娜・阿伦特在《纽约书评》发表《纪念马丁・海德格尔的八十华诞》,描述她整整一代人对海德格尔的仰慕,其中有这样一段:“关于海德格尔的传说很简单:思想又复活了;人们认为已死的昔日的文化瑰宝又获得了言说,在此过程中,人们发现这些瑰宝所呈现的事物完全不是人们先前认为的那样无足轻重。终于又了这样一位教师;人们也许能够从他那里学会思考。”阿伦特此语难免有过当之处,但所谓“真正的大师”恐怕就是这个气派,生当衰世时能激荡风雷,唤醒“万马”,生逢盛世时则洞悉世运,扭转乾坤,引向新的增长点。

大师何以诞生?他(她)总是诞生在那些渐渐明白何为真正的大师的时代与社会中,它可以是盛世,也可以是衰世,这不是决定性的条件。关键或许更在于:整个社会充满了对人性的理解与对知识的尊重。

(选自2012.2.25《文汇报》有删改)

1. 文章第一段中“此悖论不解决,这‘问题’终究是个伪问题”,“这问题”指的是什么问题?“此悖论”指的是什么悖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真正的大师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说说这篇文章的论述思路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文化发展,除了改革别无选择

张 贺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的大小不能仅仅用领土面积、人口数量和经济数字来衡量。所谓大国气象,除了这些硬指标之外,更体现在文化及其影响力上。

上世纪70年代初,面积只有501平方公里的欧洲国家圣马力诺的一位政要来华访问,送给我国的国礼是一部多卷本的百科全书,而当时泱泱大国的我们回赠的却是一本小小的《新华字典》。彼时彼刻,我们能称自己是“文化大国”吗?

40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中国是文化大国。仅就数量而言,我国是世界第一出版大国、第一电视剧大国、第一动漫大国、第二电影大国、第二期刊大国、第二网络大国……今天,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社区还是工厂,无论是雪域高原还是沿海孤岛,无论是时尚青年还是耄耋老人,都能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各取所需、各得其乐。对于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实在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成就。

而这正是文化体制改革伟力的体现。通过改革,那些长期阻碍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性弊端被陆续破除,被压抑、被束缚、被扭曲的文化生产力冲决而出,改变了我国文化活力不足、总量不大、影响不强的旧貌。

总体而言,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有两大相辅相成的取向:一是市场取向,即确立和强化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推动文化产品的丰富,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二是公益取向,即通过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大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在实际操作中,这两大取向互为补充,从总量上把文化的供给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可以说,文化体制改革奠定了我国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的基础。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的繁荣发展不能仅仅体现在文化产品的数量上,更要体现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质量上。只有数量和规模的扩展,没有质的提升,文化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泡沫化。如果说文化体制改革第一阶段基本解决了有没有、有多少的问题,那么下一阶段必须解决有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必须着力在质的提升上。只有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只有文化服务质量不断优化,才能满足全面小康社会的需求。群众对此是殷殷期望的。

这就需要我们秉承一往无前的改革精神,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对于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的做法要敢于坚持、绝不动摇,对于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要勇于面对、积极解决。当前,如何通过文化产品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通过文艺创作弘扬正气、提升道德、凝聚共识,如何解决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如何面对信息技术给文化管理和文化服务提出的挑战,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除了迎难而上、深化改革,我们别无选择。

(文章来源:2012.3.3人民网)

1. 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简要说明第二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为什么说“文化发展,除了改革别无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从天价“汉代玉凳”看文物

交易“乱象丛生”

王 兰

近来,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屡曝乌龙“新闻”,从“徐悲鸿遗作”被指假作、“金缕玉衣”骗贷事件,直到日前22亿元天价的“汉代玉凳”被曝是高仿赝品,拍卖行被疑“假拍”,闹得可谓沸沸扬扬。

当前的文物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确“乱象丛生”,金额大至上亿元,小到几元十几元的赝品都有。单说这“汉代玉凳”事件,就扯出了文物交易领域的两大乱象:一是“专家”无德乱“鉴定”。根据最新进展,记者调查后发现,天价“汉代玉凳”确为赵姓玉雕艺人在邳州当地根据明代老件仿造。二是拍卖行被疑“假拍”。目前,拍卖方已承认那件创下22亿元拍卖记录的玉器事实上并未最终成交。

何以乱象丛生?当前文物交易市场发育不成熟是主要的原因,即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不到位,行业不自重。比如,按照国家目前的有关规定,国内文物鉴定从业人员大致有三类:一是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文物专家,主要负责博物馆文物征集鉴定工作;二是通过国家文物局鉴定资格认定考试的责任鉴定员,业务范围仅限于文物进出境审核;三是在中国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中国收藏家协会等机构任职,或取得相关机构发放的鉴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前两类人员不得参与民间藏品鉴定,但是电视节目中,不乏前两类人在鉴定民间藏品,也不乏这三类人员以外的山寨“专家”,这种现象广为传播却没有人出来制止。试想,“专家”也食人间烟火,在“利”字面前,道德生态是极其脆弱的。至于商家逐利,利令智昏也是可能的,甚至是必然的。如若没有规范,没有制约,或者约束如同“聋子的耳朵――摆设”,不乱才是奇怪的事情呢!

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乱象,不仅仅是坑了收藏文物的有钱人,事实上,也坑了一些平民百姓,如果任由乱象丛生,势必会引发信任危机,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

这种乱象提醒我们,首先,要与时俱进完善法律法规。现实中,之所以存在无德专家和伪专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在现行法律中,还没有专门针对鉴定人员在文物鉴定环节担责方面的规定。东窗事发后,出具鉴定者除了名声上的损失,几乎无需承担其他风险。因此,应尽快补住缺乏法律层面的硬性规范和监管的漏洞。

在新法律法规还未出台以前,工商等有关监管机构和职能部门应该加强管理,认真执行已有的文件精神,切实负起责任来,“大撒把”式的管理,纵容有意作假牟利的“专家”和无良商家肆无忌惮,只能让资本占山为王,艺术落草为寇。

此外,还需要行业自律的治理。我国民间的文物鉴定现在还未形成成熟的行业自治,行业自治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是作为一种社会规则,对行业的规范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果建立行业的退出机制和黑名单制,将那些有意制假谋取暴利的商家清出行业,对那些被多次证明缺乏鉴定能力并恶意扰乱市场的专家,摘下他们头上的“桂冠”,诸如此类的行业自律规定,也会有效抑制乱象的产生。

(2012年03月01日来源:人民网)

1. “汉代玉凳”何以能拍出22亿元的天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怎样理解“资本占山为王,艺术落草为寇”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物交易“乱象丛生”的危害有哪些? 如何治理文物交易市场的“乱象丛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阅读论文篇8

一、理解词句含意

考要词句,要放入具体的语境之中,根据上下文,画出相关的有效信息要点,领悟整合,组织正确答案。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语文题第17题: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6分)原文中“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喜庆;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这句话标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否定了通常被人们认为的更可贵的伤悲情感。拿“哭”来与“笑”对比,结合文末的最后一句话还是谈笑,还是为笑服务,反证了笑更难做到也更可贵。要注意一些显示作者态度的词语,比如“热衷于”“总摆脱不掉”,其作用一定会指向于文章中心话题“笑”及文章主要观点。组织答案时:一要紧扣中心话题;二要整体把握中心观点;三要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

二、理清结构思路

思路是结构的先导,结构是思路的反映。只有弄清作者的思路,理清文本脉络,把握文章结构,才能把握住文章的真谛。议论文常见结构:①总分式结构;②并列式结构;③对照式结构;④递进式结构;⑤破立式结构。论述类文本的常见思路,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解题思路来说,从紧扣段落入手,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语文题第16题: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这种题型,首先要把握住中心句,即本段第一句,接下来的内容从属性上来说属于论证材料,最后是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先提出论点——“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接着论述如何从人的本来面目来看人:一是不要为“表面的积累”蒙蔽;二是要具有孩子的慧眼和妇女的洞察力;然后进一步从正反两面来论述为什么孩子和妇女的嘲笑具有强大的作用。组织答案时,必须注意表述顺序,体现出文本的思路;使用承接词语,表现出文章的脉络,体现段落之间的关系,表现层次之间的联系。可以表述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等等。

三、筛选信息,概括内容

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阅读时要弄清文章的整体倾向、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大致结构,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文章的相关内容。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语文题第15题: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6分)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解答一般从两个角度入手:一个可以结合文章结构,本文是采用的分总结构,文章前三段分析问题,是并列关系,“笑的价值”至少体现为三个方面,每段一点。再一个就是把握关键语句,第一段中“笑,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第二段中“笑,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笑”是指“笑”的两种表现形式(幽默与喜剧)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也就是“笑的作用”:笑可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笑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笑可以揭示人的本来面目。组织答案时,要做到三点:扣题回答,分点列举,回应题目。

四、分析观点态度

所谓“观点态度”,指的是作者在文中对客观存在的人、事、物、现象、表现、做法等所持有的主张和看法。作者表明观点态度,大体有三种情形:一是直截了当,通过语段的中心句来表达;二是有所显露,蕴含在对事物特征的理解中;三是比较含蓄,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同学们能够筛选和分析,并加以概括。如2011年江苏卷高考语文题第17题: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就题意而言,是说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的观点包含哪些内容。细读结尾第一句,后半句是中心句,可以直接提取出第①点:“挖”是“自求多福”之道。根据第二句,找出点滴的显露:劳力之量差不多,但惰性之人却以为“捧”省力。言下之意,“挖”是不省力的。稍加辨别比较,得出第②点:“挖”与“捧”一样费力,但结果却大不相同。细读第二句,深入去体悟:“捧”是因为有惰性,故而要强调“挖”。根据体悟,概括出第③点:强调“挖”,是因为当时多数人还未摆脱“捧”的惰性。

另外,对观点、论据和论证三者之间的考查,也是一个重点。如2011年高考江苏卷语文题第16题: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其实也就是解答例子证明了什么观点。仔细体会,三例都揭示了“捧”的后果:第一例证明了“捧”使人起贪心,危害个人;第二例证明了“捧”使好人变坏人,善人变恶人,危害一方;第三例证明了“捧”使祸害更大,如河水决堤,危害一片。如此之后,再将三者进行比较,三例之间的递进关系就豁然开朗:由“危害个人”到“危害一方”,再到“危害一片”,危害范围由小到大,危害程度逐渐递增。对于这类题型,首先要总说观点,其次要具体阐述,最后要收束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要先观点后理由,学会分小点,分类别,分层次。

当然考试题型远不止这些,而且很多都是综合考查,但万变不离其宗:从答题思路技巧来说,要学会整体性阅读,在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先从试题入手,审清题意;然后找准答题区域,划出有效信息;最后进行分析整合,形成正确答案。

上一篇:阅读体验论文范文 下一篇:启蒙写作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