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类型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07 11:26:24

文本类型理论

文本类型理论篇1

关键词:诺德文本类型理论 翻译 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15-02

近几年,世纪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活动频繁,各种商业活动往来不断,社会需要更多专业的翻译人才。我国高校应时展需要开始积极培养专业翻译人才,在各种翻译教学类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诺德文本类型理论翻译模式,它属于功能翻译理论,它是由德国功能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克里斯汀・诺德(Christiane Nord)提出的一种翻译文本分析模式,对我国的翻译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诺德文本类型理论分析

诺德是德国功能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独特的功能翻译理论,它著有《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和《目的――分析功能翻译理论》两书。在书中诺德详细的说明了翻译文本分析模式,他认为翻译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积累,才能突破界限,提高翻译效果[1]。

诺德的文本分析对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认为文本分析主要有4个功能,分别是表情功能、指称功能、诉求功能以及寒暄功能。这四个基本功能又能分为多个子功能,其中指称功能多指对虚拟和真实世界中物体和现象,根据物体的特性把这些物体分为指令功能、信息传达功能和元语言功能等;表情功能主要代表发言者对物体和事物的态度,表情功能可以是表达情感、评价以及对事物的反映态度等;诉求功能主要指引导接受者按照特定的方式作出相应的回应,这种功能主要包括反问句和祈使句,同时也能够在其他三种功能的基础上间接表达诉求功能;寒暄功能主要是在发言人与接受者间建立的联系,用于维持或者终止这种联系的行为。一种具体的文本可能具有一种功能,也可能具有多种功能。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学生要把握好文本功能,以便更好的对比原句和翻译句所要实现的预期功能,以便更好的翻译。

2 我国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翻译教材质量不佳

在翻译教学中,翻译教材对翻译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我国高校使用的翻译教材一般比较滞后,很多都是很早以前出版的,更新速度比较慢,体系性不强,而且教材所涵盖的知识点比较窄,在知识层面较难形成系统的联系,很多翻译材料来源不够明确。影响学生的翻译质量[2]。

2.2 师资力量薄弱

作为具有实践性的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翻译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翻译经验,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特点和翻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能够更好的传授给学生。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大学翻译教师虽然是外语专业出身,但是他们的英语语言文学功底并不够深厚,缺乏专业翻译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目前的知识与经验很难满足现代学生对翻译的学习要求。

2.3 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很多大学的翻译教学仍然以“讲解+练习”为主教师。在讲解时,一般首先让学生分析翻译理论,然后写例句让学生反复进行联系,学生练习翻译时也仅仅停留在对专业术语和句式翻译的整体把握中。这种传统而单一的翻译方法没有考虑源语文本的功能,也没有考虑译文的环境、功能以及译文读者的期望,仅仅按照原文中规中矩的翻译,没有连贯性,不够贴合实际,影响文章的翻译效果。

3 基于诺德文本类型理论的翻译教学改革策略

3.1 设计翻译导入,培养学生源文本分析能力

诺德认为翻译学习是一种实践学习,翻译课不仅要强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提高学生与翻译相关的其他能力,比如本语言能力、外语语言能力、文献技术能力以及文化能力等。教师在进行翻译教学之前,最好现有一个导入,以故事或者某种话题引入翻译教学,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能力,加深学生对特殊领域知识的理解。而且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及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能力[3]。这样能够舒缓翻译课的紧张气氛,使学生注重翻译转换能力的训练,翻译课堂不再是传统的语言比较课堂。在实际翻译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设计系统的翻译导入,积极引导学生对翻译原文本、目的进行有效的分析,教师还要了解每位学生对翻译的理解,鼓励学生多进行多样化、生动性的翻译。

3.2 翻译教学运用真实的文本

在进行翻译教学时,教师尽量选择一些真实的文本让学

生翻译,通过这些真实的文本将翻译文本合理归类,并且引导学生将文本分析模式应用到翻译讲述中,并结合文本特征学会独立分析文本因素,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模式分析文本因素。总之译文文本的选择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翻译质量的高低,好的翻译本文能够降低学生在翻译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勇于面对翻译困境,面对困境能够冷静分析、给出合理的判断[4]。

3.3 合理评估翻译文本,降低翻译难度

在实际翻译教学中,在翻译教材的影响下,教师难以除去将难易程度不合适的文本,不能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合理设计文本。翻译文本的难度主要与学生对源语文本的理解度有关,翻译任务的难易程度,学生可以根据文内因素分析进行判断。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分配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以便使文本对于学生来说不是那么难。早翻译教学过程中减少语言能力教学,将语言能力教学延伸到其他语言翻译实践课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翻译的语用难度与翻译任务的本质有着密切的联系。若在真实情境下文本针对的是母语读者,那么可能出现译者对源语文本情境理解度不够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通过说教性翻译指令降低翻译任务的难度。最后利用翻译文本和研究技术缩短翻译时间,提高翻译效率。比如在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可以利用添加源语、译语的文本,以及利用平行文本的阅读降低文本的翻译难度,然后再由学生自行

搜索平行文本,使学生在辅助文本的作用下顺利的完成翻译任务。

3.4 引导学生归类翻译中遇到的问题

在翻译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集体翻译进行系统的报告,要求学生对自己在翻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规整、分类,比如翻译中的习俗失误、用语失误、文内失误以及语言学失误等,把这些失误进行系统、科学、准确的归类,以便于以后在译文不会再次出现此类失误[5]。

3.5 培养学生双语转换能力

学生翻译学习效果的测评主要是通过毕业论文的方式进行测试,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转换能力、语言转换能力以及量化科研能力。在翻译试卷中要涉及各种类型的翻译文本,以便能够全面测试学生翻译能力。改变传统的语言评估模式,综合考虑源文与目的文本各自特定的文化环境、特征与功能以及译文的社会交际功能等。这种教学设计能够培养学生语篇转换能力和分析能力,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而且能够突破传统的以译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合理的引导与激励,激发学生翻译灵感,开发学生翻译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翻译思维,最终提高循声翻译综合能力。

4 结语

总之,诺德文本类型理论运用于大学翻译教学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这种翻译理论模式并非随想式、经验式的散论,而是由一种被广泛接受的理论的一种延伸。而在目前的大学翻译中,翻译研究和翻译变革不断发展,文本类教学对翻译日益重要,利用诺德的翻译理论,为文本理论与文本功能的确定提供了依据,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翻译教学中存在的偏重技巧的问题,提高学生综合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 袁晓红.目的论下的广告翻译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4):189-190.

[2] 陶友兰. 翻译专业笔译教学的功能主义模式探讨[J]. 上海翻译,2010(02):43-47.

[3] 田雨.文本分析模式视角下的商务翻译人才培养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4):95-96.

[4] 张文英,吴非.解读诺德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5):76-77.

文本类型理论篇2

【关键词】文本类型理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策略

自2013年12月考次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作局部调整,四级考试中翻译题型从原来的句子补充翻译演变为段落翻译。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翻译题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从这两年的翻译真题看,汉语内容均属介绍型。介绍型文本的翻译该如何进行呢,根据文本类型理论,在特定文本中所强调的重点不同,那其语言功能、特点、焦点、翻译目的与方法都会不尽相同。

一、文本类型理论

文本类型理论起源于语言功能论,包括布勒的语言工具模式与雅可布逊的语言功能模式。[3] 历经莱思(Reiss)与纽马克(Newmark)两位翻译家的发展。莱思根据布勒的语言功能论,把文本类型分为三种:信息型(informative)、表情型(expressive)、操作型(operative)。根据莱思的文本类型论,翻译的功能应该优先于对等论的标准。(张美芳,2005:70)。信息型文本语言逻辑性强,翻译时侧重内容,做到简介明了;而表情型文本言语中充满美感,其形式上的需求较高,翻译时要忠实于原作者;操作型文本重感染读者,翻译仿佛是译者与读者的对话,凸显等效功能。莱思在文本类型理论中提到翻译文本类型对翻译方法的限制,但并未对翻译方法进行具体阐释。后来纽马克(Peter Newmark)对经由雅可布逊修改的布勒的功能语言理论,语言的三大功能: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感染功能(vocative function),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忠于作者、充分表达作者原意称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忠于读者,便于读者接受的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语义翻译的目的是“在目标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的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再现出来”[1],而交际翻译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和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1]。

文本类型与文本功能对翻译方法提出了要求。在纽马克的翻译方法中,对重源语的文本采用语义翻译,强调逐字翻译,直译文本,追求忠实效果,包括原句的长度,语义与结构等。结合目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翻译题型要求,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均属于信息型文本,故而在翻译过程中采用语义翻译,侧重信息传递。

二、大学英语四级翻译策略

(一)词句形式对等

自2013年12月来近三次考试的翻译真题试卷一分别是关于信息技术、核能开发、旅游等话题展开的文本。如2013年12月翻译题:“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正在飞速发展,中国公民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有些学校甚至将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程,对这一现象大家持不同观点。”可直接翻译成 “With full spee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Chinese citizen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it. Some schools even tak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required course. For this phenomenon,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 ” 从用词、语序和句子之间的关系看,译文就是原文的完全再现。专有名词 “信息技术”对应 “Information Technology”,“必修课程”对应 “required course”,语序上也与原文一致,未做调整,但直译不代表就是死译,译文在处理句子关系时充分考虑到英语句子的逻辑性,将形式分散的中文表达用一定的英文技巧组合,如首句“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中国公民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形式上是两套主谓宾,但实际上有着因果关系,所以在译文中用介词短语“with.....”充当原因状语。

(二)转换

2014年12月翻译考题:“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英文“More and more Chinese young people are getting interested in traveling,which is a new trend recently.”语序未变,但英文重逻辑思维,转换成定语从句完成完全避免了翻译的汉语干扰。

2014年6月翻译:“2011年3月日本核电站事故后,中国的核能开发停了下来,终止审批新的核电站,并开展全国性的核安全检查。”其对应英文翻译 “In March 2011,after the accident of Japanese nuclear power station,China stopped its nuclear energy development,with approvals for new nuclear power plants suspended,and national nuclear safety inspection carried out.” 用主动态stop替代原文中核能被开发的被动之意,原文“审批”是动词,转换成名词“approvals”更加服务于整句的需要,后面动词“开展”在英语中则转换了定语身份。

显然这些转换都是在忠实基础上不断将原文信息传递,英语表达着重信息的完整再现,句式整齐,内容详实,是语义翻译的真实写照。

结语

翻译本身是件费力不太好的事,尤其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翻译方法也绝不是单一的。但是目前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考试对学生的要求侧重词汇和基本英语表达习惯。语义翻译对于四级考试的翻译策略有一定提示作用,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力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但最终成效的好坏需要老师重视,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Newmark,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Prentice Hall. 1988a:22

[2] 陈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新思路―从四级翻译新题型要求得到的启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25

文本类型理论篇3

关键词:原型实践;文本批评程式化;文学人类学

原型理论最初以其强大的理论解释力而为人所震撼和质疑。

在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中,原型理论容易变成一种简单的“寻找原型”的工作;在理论层面,原型本身的不可捉摸性,容易使理论方法走向高度抽象化,难以再度回归文本的具体研究。原型理论在文学研究的领域显然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是个别的“原型”,如俄狄浦斯,田螺姑娘;二是概念的“原型”,这个意义上的“原型”只是一种形式,它既不能靠感性感知,又难在理性上加以解释,如果不在特殊情景下激活其原始意象[1],这种形式的原型基本不具备可操控性,也难有认识价值。关于原型的实质,美国发展心理学先驱C.S霍尔为了正确理解荣格的原型概念,曾有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母亲原型并不等于母亲本人的照片或某一女人的照片,它更像是一张必须通过后天经验来显影的照相底片。”[2]原型的实质性把握,其阐释性的理论张力容易为人所接受;走向前述的两个极端,或只关注个别的原型,或只关注概念的原型,带来的诟病显然为学界所质疑。

一、原型实践的瓶颈(原型的“滥用”)

如今,运用原型批评进行文本分析已有固定的程式。首先,对理论做一番描述,其次,简介被分析的文本和重要的人物形象,再次,在神话或传说故事中找出一个相对应的原型进行比较分析。除少数优秀之作外,这些分析大都停留在表面,对文化的比较批判的力度不够。更有甚者,不顾学术背景的差异,文本分析牵强附会,结果是程式化的类比或喻比,湮没了原型的深邃性的鲜活性。对此,严谨的学者一方面竭力的避免,一方面有所警惕的持质疑的态度。

以《尘埃落定》的原型解读为例。如《〈尘埃落定〉中的民间原型解读》一文,作者将土司制度的灭亡还原为洪水神话的原型,表面上看两者都有摧毁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意味。文中,作者将土司制度的兴衰比附为从死亡、旧秩序到新生、新秩序的过程,在模态上,这和洪水毁灭一切重建新世界是同构的;但应当注意的是,两者的性质确实完全不同。圣经的洪水是上帝为了惩罚人类犯下的罪:“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的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耶和华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因为我造他们后悔了。”可见洪水是导源于神的后悔,而且神的目的是摧毁一切他所创造之物,而不仅仅是人类。[3]不仅如此,人类还是这场灾难的唯一罪恶之源。而土司制度的毁灭首先并不是完全可以归咎于人所犯的罪恶,有相当一部分是历史的原因。作者在文章中提到:“洪水原型被分解置换成了新式武器,汉人军事顾问,罂粟,市场,娼妓,汉人兵痞”,他们代表了一个新的文明的雏形像洪水一样滚滚而来,最后,红色汉人的进入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表面上看,这确实符合洪水神话原型的寓意特征。但是有一点是需要指出的,即所谓“新式武器”的进入,并不是藏人自己犯下的罪恶所致,而是种种外力强加的结果。回顾历史,不难看出土司制度瓦解的很大部分原因是现代文明入侵的结果,如果没有外来者的“病菌”,一个自足自洽的土司制度不会凭空消失。或许,小说描述的罪恶比比皆是,但人类的罪恶并不遵循进化论即可厘定,尤其是进化论被证明漏洞百出之后,人们就不能再坚定地说,我们现在的人要比古人更文明。此外,还有一个更大的疑问暗含在里面,若凡是被摧毁的文明都是神的洪水的隐喻,那么我们在面对殖民时代几乎被灭绝的印第安原住民的问题时,就会陷入非常危险的伦理困境。我们无法回应这样的问题:是侵略者的枪炮充当了神的大手?或者说是面上有彩绘、头上插翎毛的印第安人终日做着令神不满的事?所以说程式化的类比或喻比,以及仅凭“结果效力”[5]的相仿便认定所谓的原型的作用,一者牵强,二者意义不大。

现今很多原型批评方法的运用都是在这样简单的比附下完成的。只有少数优秀之作,成功地消除了文化差异的隔膜,通过深发性的比较,完成了原型的接合。但这样的分析仅限于一个人物,一鳞半爪的贴合,若缀语成文则多显拼凑痕迹。就这篇关于《雷雨》原型分析的论文而言,亮点是繁漪和美狄亚的比较,其他的论点相比之下显得有些冗余。诸如对杜十娘的原型分析,作者考察了从诗经《氓》到杜甫的《佳人》两千年来蔚为壮观的弃妇诗、怨女诗,在此基础上概括出“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原型;然而由于中止和欠缺进一步理论分析的这一环,关于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原型特征就显得缺少阐释性张力。

文本批评实践中,原型的比附或“滥用”,自然带来诟病和遭受质疑。

20世纪人类学的出现为原型的突破带来了契机,最大的理论贡献者是弗雷泽博士。如果说弗莱原型理论的素材范围囿于古希腊、古罗马及基督文明的小圈子,弗雷泽则将与原型相关的材料范围扩展到全球。他的巨著《金枝》是一部阐述巫术和宗教起源的书,为了弄清一个源自古罗马湖畔丛林中的习俗,作者运用了几乎世界范围内的神话传说材料,从北欧到美洲再到东印度群岛。人类学的方法和观念带来了文学观念的两大革新:一是来自原始部落的巫文化启迪了文学起源的巫术发生可能;二是文字记录的文学材料并不是唯一可供参考的文献,更多有价值的文学材料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借助诗歌的形式从上古流传至今,这些隐在野的资料可以帮助还原文学的真相,发现新的文化系统。

二、避免文学人类学的误区

然而原型终究不等同于文学人类学,原型研究有自身的意义范畴和操作规范。

仍以《尘埃落定》为例。《〈尘埃落定〉:民族文化心态的完美展示》一文,以民族文化为切入点,兼顾了历史和宗教两大文化因素和原始色彩浓厚性文化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自觉地使用了“文学人类学方法”一词:“文学人类学批评,应是一种同时具有人类学观念和审美观念的研究方法,它不只是着眼于对神话、故事、仪式、民间故事等文学范畴的关照,而且应当挖掘出作家创作的文本下潜藏着的民族文化心态。”[4]出于对民族文化心态的强调,胡铁强考证了一个重要的意象:“尘埃”。尘埃按藏传佛教的解释是,“由于尘埃之间的相互引力,最终构成物质实体。”[6]小说本身即是一团散不开的尘埃,悬浮在宇宙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剧中的人物、场景、各种事物的相互角力,最终落定。其实这里还可以再深入一点的询问,即如果尘埃是佛理的表征,那么这个“定”字自然也是佛家用语。“定”本义是“三摩地”,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之处。《心经》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凡事落定成空,所以诸法空相,此世一切之存在有“无实体”之特性,所以不生不灭;人本自性清净,本来不垢,所以不净,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这正显示人人本具的绝对心体。这心体离一切人我、是非、顺逆、得失等等虚妄对待诸法;非空非有,无实无虚,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湛寂灵明,假名本觉。[7]《心经》描摹的“定”和《尘埃落定》描述的“定”有相似之处。从“尘埃”到“定”,作者的佛教潜意识思想亦不言而喻。所以当研究对象涉及复杂的文化背景时,它所呈现的到底是文学人类学批评的结果,还是心理原型的结果是很难判定的。

除原型实践者,自觉的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学者也面临一定的阐释困境。方克强在《文学人类学批评》一书中认为“神话原型批评和文学人类学之间是一种从属关系”,文学人类学在“神话原型”之外还包括“原始主义批评”[8]。客观上说,这种分类的方法使驳杂不清的学科交点初现明朗,在原型和文学人类学之间分出一个“原始主义”,其理论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弥补了原型理论不能直接对现实做出针砭时弊的评价的不足,二是将文学人类学置于广涉世界范围的原始主义之中,甚至与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联系起来,为文学人类学具体研究过程中常涉及原始题旨的倾向提供了思想史的依据。可见,方克强认为是原始主义批评担当了文学人类学中社会学、人类学的职能,而神话原型批评则承担了心理学、文学的部分。这样将所有人文科学都囊括进来的做法,实际上造成了文学人类学概念的泛化和混乱,所以,有必要对原始主义和神话原型批评的关系重新做出界定。

从表面看上去,原始主义批评与神话原型批评配合起来完美地完成了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实际上,文学人类学不可能和没有办法涵盖神话原型批评。首先,就《文学人类学批评》一书所论述的内容而言,作者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确定二者的从属关系。“原始”和“原型”的涵义往往交叉、重叠。作者在用原始主义对新文学的中国梦做阐释时,亦不可避免的使用了“原型”,认为中国近代的文化复兴是为了追寻失落的民族梦,文学领域中“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以鲁迅、沈从文、张承志为代表所追寻的中国梦可分反原始主义的梦、原始主义的梦、现代原始主义的梦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在各自的作品中分别代表了一种原型象征:食人者象征(《狂人日记》),女神象征(《边城》),母亲象征(《黑骏马》)。[9]再如,在分析原始主义和新时期寻根文学一章中,作者引经据典想证明西方现代派作品如《荒原》、《尤利西斯》和“寻根”文学的理论亲缘关系,其中有卢梭的“高贵的野蛮人”,泰勒的“原始人心智并不低下”,列维斯特劳斯的“我们要忠实于野性思维的启迪”,另有关于原始生活质量高于现代人之说,最后终于还是避不开精神分析的荣格:印第安人的境况比我们现代文明社会令人满意得多。[10]可见原始主义还是逃不开精神分析的“魔咒”(梦和原始心理)。所以,试图将“原始”和“原型”统属文学人类学名下的尝试并没有达到目的。

那么,原型批评找到的人类学之路,是否被文学人类学这个学术新秀取代了呢?近年来,关于文学与人类学的关系成为学术争鸣的焦点,但当文学人类学终于走到一起的时候,潜藏在两者背后的原型批评是否被消解了?赵宗福在《论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的原型思潮》中曾激烈地抨击原型批评方法在中国的滥用现象,认为在原型批评本土化的过程中,国内的原型实践还处在“隔叶黄鹂空好音”的迷蒙隔膜的状态,他将文学人类学会的成立视为是对原型批评出路的一种探索,同时他认为原型批评的思潮并不会因此而“烟消云散”。林科吉在《从神话原型批评迈向文学人类学——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兴起》中认为,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兴起是西方理论在中国旅行的结果,原型批评理论引进国内产生了两个重大的影响,一是促使学界重估神话学和民间文艺的学科价值,二是和人类学捆绑在一起的原型批评方法的运用,参与了中国现代学术的重构。从学理的角度出发考虑,是神话原型批评学者“迅速地拥抱了”人类学,可见,学界虽没有明确的意识将两者区分开,但是有一点共识是明确的,即认为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

原型批评不是文学人类学,更不是文化人类学,两者虽然交叉点很多,不过他们却是空间相交的两个质性不同的领域,彼此是独立的。文学人类学更强调文学现象的“田野活性态”。[11]

而原型实践可以向两个方向努力,一个是心理原型、一个是文化原型,这是原型理论本身的理论基础所决定,也是它在人文领域里残留余绪的回响。原型批评不会消亡,关于人类的原型就像《变形金刚》中,汽车人寻找和保护的“能量块”,藏在生命金字塔的深处,等待被发现和开掘,它内部蕴含无穷的力量,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好的使用它。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

注释:

[1]程金城著:《原型批判与重释》(修订本),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修订本前言第3页。

[2]霍尔等著:《荣格心理学入门》,冯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5月第1版,第45页。

[3]《圣经﹒创世纪(中文对照版)》,上海:基督教两会出版,2008年9月,第8-9页。

[4]结果效力:指运用某个原型对文本进行分析而产生的作用效力,特定意义上与文本的阐释力相对应。此处的意思是,如果仅根据原型类别的相同而确定两个文本是由这一个原型而来是不恰当的,应该适当考虑相关的文化背景。——作者注

[5]胡铁强:《:民族文化心态的完美展示》,载《船山学刊》,2006年第2期,第138页。

[6]参见同上,第139页。

[7]参见佛学在线,佛教知识问答。“本觉”一词参阅《佛教大词典》,意为本有之觉性,先天本有而不受烦恼污染等迷相所影响,其心体本性乃本来清净之觉体。——作者注

[8]参见方克强著《文学人类学批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第10-11页。所谓“原始主义批评”是旨在发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有意识或潜意识的原始题旨,并将其与相关的原始文化的形式或内涵作比较考察,同时又要把这种原始倾向放回到现实背景中,去揭示其产生的根源、动机、合理性和内在矛盾,从而在文明的不同阶段、各民族不同文明形态各自长处与缺陷的宏观关照下,对作品的意义和启发性做出价值判断。

[9]参见同上,第40页,另有两种:原型人物,依次是狂人、良民、儿子;原型情结,依次是反叛、崇拜、困惑。——作者注

[10]方克强著:《文学人类学批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第21页。

[11]详见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田野与文本之间》,载《文艺研究》,1997年1月。

参考文献:

[1][瑞士]荣格著、徐德林译《原型与集体无意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5月第1版。

[2][瑞士]荣格著、冯川 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11月第1版。

[3]吴持哲编《诺斯洛普·弗莱文论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4]程金城著:《原型批判与重释》(修订本),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文本类型理论篇4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本来是党校的优势。随着国际巨变和国内改革开放,传统基础理论已经无法很好地解释和指导现实了,党校的理论优势逐渐失去。科研变成了被动应对现实,教学变成了被动应对学员。理论的视野由基础理论层面降低到了应用理论层面,说理不深、不透、不系统,从根本上制约着党校作为理论武装的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之作用。扭转这一局面的根本办法,是创新基础理论,使其重新获得新的解释力和指导性。

要区分基础理论(认识性理论)与应用理论(实践性理论,只针对某一时期或某一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属于基础理论,而马恩的多国革命同时胜利论、列宁的一国革命首先胜利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属于应用理论。应用理论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不能代替基础理论的创新,相反,由于基础理论的创新滞后,应用理论失去基础理论的论证和支撑,影响到人们对其的正确理解和接受,影响到在实践中的全面落实。

一、正本清源:基础理论创新的突破口

基础理论创新的方向,就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时代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要把“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中国模式”的马克思主义。这其中包括在实践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包括在应用理论层次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包括创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适应的基础理论。

“苏联模式”包括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也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中的有些理论观点,并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意。例如,过去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五种社会形态说”,就不是马克思的原意。

马克思曾不止一次强调过他对于“奴隶制-封建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论述主要限于西欧。例如,他在1877年10-11月写的《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就曾说过,《资本论》中“关于原始积累的那一章只不过想描述西欧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封建主义经济制度内部产生出来的途径”,“他(指米海洛夫斯基,引者注)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但我要请他原谅,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马克思在1881年2月底3月初写的《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初稿)》中再一次强调,“可见,我明确地把这一运动(指资本主义产生,引者注)的‘历史必然性’限于西欧各国”。

然而,马克思这种限于西欧经济社会形态演进阶段的理论传入俄国之后,无论在其适用的地理范围,还是其理论外延,都出现了不断扩大的现象。以后逐渐形成了五种社会形态说。1938年,斯大林在其发表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最终把其作为定论确定下来。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实质是“单线发展”论,即认为人类社会都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单一模式发展的理论

“单线发展”论与非西方国家的历史事实不符,造成许多牵强附会。它不能解释这个重要的事实:为什么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而落后的俄国和更落后的中国却最先进入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单线发展”论提出了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大峡谷”的观点。但是,如果说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可以进入比发达国家更高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那么,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也不是要被打破吗?可见,“单线发展”论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解释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发达地区的建立,实际上只意味着这些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用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走其他道路实现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可以“跨越”历史阶段,一跃而进入到比资本主义高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但是,按照“单线发展”论,社会主义只能是比资本主义高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共产党)照搬了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的构想于现实。本来,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已经不是马恩所说的社会主义了,它的起点比后者低,需要重新定位,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政策。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时没有这样做,仍然坚持了书本上的“高”定位,照搬了书本上更“革命”的制度和政策,所以导致长期犯 “左”的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及指导思想方面,之所以长期出现“左”的倾向,根源就在于对“社会主义”的定位不准,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看成是要与资本主义相对立并且要代替它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各方面都比资本主义优越和先进,从而不敢正视自己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敢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最新文明成果。为了不使自己的社会走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长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多次发动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为目的的群众运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阻滞了生产力和经济的正常发展。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之所以长期受姓“社”姓“资”问题的困扰,之所以要“摸着石头过河”,“不争论”,就是因为在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及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中,找不到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子。按照传统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高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各个方面都比资本主义优越:公有制比私有制优越,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优越,所以,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办法就是要不断增加公有制所占的比例,提高公有制的形式,扩大计划经济的覆盖面,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在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及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框架内,一争论就必然要否定改革开放,迈不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子。那是一个在没有基础理论指导(甚至可以说是突破、“违背”传统基础理论)的情况下摸索的过程,结果却走出了一条正确的“中国道路”。看不见路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我们过了“河”(最起码是快要看见“河”对面了),就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看清楚我们实际上走的是哪条路?

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摆脱了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模式,实行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基础上、增加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及“三个代表”等规定性,允许私人企业主入党,“全民所有”资产更名为“国有”资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不能用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来解释和说明了。另一方面,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没有像前苏联那样,照搬西方模式,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化”和“公开性”,在经济上推行“私有化”,但是却取得了成功,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能用西方的自由民主理论来进行解释和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能用文明类型来解释和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具有双重规定性的概念。这个概念有两个规定性:一个是“中国特色”,一个是“社会主义”。在这两个规定性中,究竟以哪个规定性为主?如果说是以“社会主义”为主,“中国特色”只是对社会主义的修饰,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传统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的模式。如果以“中国特色”为主,那么,这里的“社会主义”就要用“中国特色”来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可以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的模式了。从实践结果看,沿市场化改革道路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不是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模式了。

其次,“中国特色”是什么含义?是指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和文化落后的一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指有几千年文明传统的一面。显然,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和文化落后是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共有的情况,不能作为“中国特色”;只有后一方面才可以作为“中国特色”。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与其他文明有什么不同?这就需要研究文明类型。

二、实事求是:创立文明类型理论

文明类型研究继承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研究的遗产和遗愿,借鉴汤因比、亨廷顿等西方学者对世界不同文明的研究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找到了不同文明内在机制上的差异--主导性整合要素的差异。所谓主导性整合要素,就是在人类脱离原始状态、分化出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以后,能够给社会以秩序的那种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或关系。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只有三种力量或关系,才可以成为最基本的主导性整合要素,这就是:宗教的力量或关系;政治的力量或关系;经济的力量或关系。主导性整合要素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文明类型。在世界现存主要文明中,西方文明是经济主导型文明,中华文明是政治主导型文明,印度文明是宗教主导型文明,伊斯兰文明是“宗教/政治”(教政合一)主导型文明,日本文明是“宗教/政治/经济”(民族主义宗教精神与政治、经济一体化)主导型文明,俄罗斯文明和拉美文明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文明,非洲文明是正在形成中的文明。

人类社会总的发展趋势是生产力水平由低到高,由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但是,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由其文明类型来决定,经历的社会形态体现出不同特征。马克思所描述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经济主导型文明(西方文明)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政治主导型文明(中华文明)有与西方文明不同的发展道路,即经历了宗法社会-专制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中国的宗法社会与西方的奴隶社会、中国的专制社会与西方的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与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大体上处于同一发展阶段。宗教主导性文明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是:一教社会-多教(派)社会-泛教(派)社会。

建国开始,我国的制度和观念,基本上是从苏联照搬过来的传统社会主义的制度和观念。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所完成的突破,就是在传统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增加了中国传统和现代文明的成分,开始了由传统社会主义向现代中华文明的转变,不再固守传统社会主义的观念和目标,而是以加快现代中华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包括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同时,继续坚持政治主导的优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摸着石头过河”,回到了政治主导型文明的正确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现代政治主导型文明,其基本特点是:一心为公、为民的执政党的领导;国家可掌控的市场经济;“政治/伦理/科学”型的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现代政治主导型文明与它有很大的不同。现代政治主导型文明与现代经济主导型文明也有很大区别,后者的基本特点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受经济力量控制的议会制民主政治;“商业/宗教/科学”型的文化。中国现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搞多党轮流执政和“三权分立”,与西方的经济主导型文明形成鲜明对照,受到西方的攻击,认为中国“不民主”,“侵犯人权”,等等。这实际上是用西方文明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与之不同的文明,如果照办了,只能像前苏联那样,导致整合机制的削弱甚至解体,使国家分裂、社会陷入混乱,无法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文化的健康发展。

在当代,文明类型有两种重要的发展趋势:一种是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相互吸收、借鉴,有趋近(不是趋同)之趋势。例如,政治主导型文明的国家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推进民主政治的建设;经济主导型文明的国家加强政府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干预。另一种发展趋势是宗教主导社会的作用不断减弱,逐渐成为辅或普通的整合要素,宗教主导型文明向其他文明类型转变。宗教主导型文明消失后,世界上就剩下两大类型的文明--政治主导型文明和经济主导型文明,但其中还会存在不同的亚文明类型。

任何文明类型都有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因而,各种文明类型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偏向和问题。政治主导型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政治权力过分集中、干扰甚至阻碍经济和文化按其本身的规律发展的偏向,容易出现人治和腐败的问题。经济主导型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资本家和企业为了赚取利润、而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偏向,这种偏向会形成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破坏生态环境,使全球气候变暖,危害人类生存,影响可持续发展;容易出现为了经济效益而忽视甚至不顾社会效益的偏向,导致道德沦丧,黄、赌、毒泛滥;容易出现商品交换关系的扩大化,使人际关系趋向冷漠,自然亲情趋向淡化。对于每一种文明类型都会出现偏向和问题的情况必须辩证地去看待和对待:一方面,不要看到一种文明出现了与其他文明相对而言比较突出的缺陷和问题,就全盘否定(包括自我否定)其根本制度和观念,甚至就断定其社会制度存在不下去了;另一方面,对于自身文明所容易出现的偏向必须时刻注意防止和纠正,容易出现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才能保持文明的健康发展.否则,即使曾经兴盛过的文明也会衰落甚至消亡.

在人类文明由农业文明阶段进入工业文明阶段后,经济主导型文明比较适应。在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阶段进入生态文明阶段后,政治主导型文明将比较适应,因为在全球实现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气候变暖的目标,会减少资本集团的经济利益,需要国家发挥作用,需要伦理道德发挥作用。这些都是经济主导型文明的弱势,而是政治主导型文明的强势。当然,政治主导型文明只有在吸收了人类在工业文明的阶段所创造的有益的文明成果后,才能够提升其文明的水平,承担起新的使命。中国的政治主导型文明还需要继续提升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方面,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在战胜洪水、瘟疫、冰冻、地震等自然灾害方面,在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方面,在实行大规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城市绿化等改善生态环境的工程方面,在成功举办奥运会等国际性活动方面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初步显示出政治主导型文明的优势。

三、明确方向:创建(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新学科

文明类型理论为构建适应现代中华文明发展需要的、有别于西方的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西方的文明是经济主导型文明,现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反映和服务于这一文明;中国的文明是政治主导型文明,有与西方文明不同的内在机制、运行方式和发展规律,这些都需要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来加以总结和揭示,反过来指导中华文明的发展。

中华文明在思维方式方面也有自己的特征,这就是从整体出发,重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这一特征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设置方面,应当主要以复合性学科为基本学科,如:唯物辩证法哲学,社会历史文化哲学,国民经济学,自然与科技哲学,辩证逻辑,政治与伦理,美与文学艺术,信仰与宗教,党史与党建,政策、法律与法规,行政与人事管理,经济管理与企业文化,中国与世界历史,教育与人力资源,新闻与宣传,体育与健身,语言文字学,图书文献学,等等。下面对几个与党校教学密切有关的学科的内容作以初步探讨。

1、社会历史文化哲学。文明类型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哲学。它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把研究的对象由“社会”扩展为“文明”。“文明”不仅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且还包括文化、宗教、生态环境等“软实力”及环境因素。广义的文化(包括宗教)是一种对社会起长期作用的要素。不同文化传统塑造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特征。文化与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又和现实联系在一起。从“文明”的观念看历史和现实,与用传统的“社会形态”的观念看历史和现实,会更加全面,会对人类在过去所创造的文化和精神的成果(如宗教、儒家思想等)给予更多的肯定。文明类型理论在坚持的基础上创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原理,变“单线发展”为“多线互动”,实现了基础决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与整体决定(文明类型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形态)的统一,实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一元论与多样性的统一,纠正了传统社会发展理论机械论的倾向。文明类型理论是最贴近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的哲学理论,可以成为党校最基本的哲学学科。

2、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是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建立的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其基础理论部分要通过对传统政治经济学概念和原理的创新,概括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其应用理论部分是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关系,解决容易出现的问题,重点是“国”与“民”的关系,如国家与市场、“国营”与“民营”、政府财政与民众福利的关系和容易出现的问题--这就是叫“国民经济学”而不叫“政治经济学”的原因。国民经济学可以成为党校最基本的经济学科。

3、政治与伦理。这应当是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上升到政治学理论的高度而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的新学科。在理论提升的过程中,要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的政治伦理,借鉴国外政治学理论。在中国的政治主导型文明中,政治和伦理密不可分,伦理是政治的合法性和生命力,政治是伦理的承担者和推行者。西方的政治学主要研究制度和权力,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主要研究政治伦理和个人修养,要把这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创建中国现代的“政治/伦理”学,使其成为学员提高党性修养和执政能力的基础课程。

4、政策、法律与法规。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权力运行讲得是“法、势、术”的统一。从现实看,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搞“三权分立”,所以在权力运行的过程中,就形成了政策、法律和法规同样起作用的机制。对这种机制要进行研究,并加以规范,使其逐渐合理,不留盲区。这一学科的建立将有利于提高学员的法治意识和政策观念,在工作中处理好有关关系,减少失误和矛盾。

5、中国与世界历史。过去历史学科的划分,世界史不讲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不放在世界历史中讲。这样不利于把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进行历史的考察,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中国与世界历史”这门新学科要解决这个问题,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回顾和反思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发展的历程,给学员以启示和戒示。当然,这一学科的建立并不代替和排斥对中国史、世界史等历史分门别类考察的原有学科。

6、信仰与宗教。人不能没有信仰。信仰可分为和非两大类。宗教组织往往不是简单的信仰组织,它们或多或少地还具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组织功能。非的情况也很复杂,有信祖宗、信神鬼、信算卦占卜、信一种学说、崇拜个人、崇拜某种偶像,等等。要把这些都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研究,以指导个人和社会的信仰。这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尤为重要。

文本类型理论篇5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科研分类评价 研究型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4;G463 文献标识码:A

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型发展定位

1999年以来,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经教育部批准,一大批专科学校通过合并、升格、转制等方式组建为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他们因组建时间短,实施本科教育的历史不长,而且多分布在地级城市,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通常被人们称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到2016年我国新设置的地方本科院校已经有543所,大约占到本科院校的45%。如果把独立学院也包含进去,就是684所,已经是超过本科院校的50%,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的发展定位目前也已经逐渐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界的共识。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做强地方本科院校”课题研究中指出:按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理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高水平职业性技术本科,但目前因现行制度的制约发展还欠成熟;二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三是于学术性研究型大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现有的地方本科院校应主要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定位,需要应用型的科研为支撑,为此也需要一系列与之匹配的科研管理措施。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新建本科院校总体办学实力不强,很多学校办学中存在着发展定位和管理措施相矛盾的情况,制约了学校的快速发展。其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评价标准与学校发展定位之间的矛盾尤为凸显。

2.当前科研评价方式与应用型发展定位之间的矛盾

2.1盲目追求项目层次与论文级别,对应用型研究缺乏有效的激励

当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虽然确立了要走应用型发展道路,但是科研政策制定和评价过程中却背道而驰,根本没有体现对应用型研究的激励。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科研评价过程中过度关注科研项目的立项级别,把立项作为判断科研价值的标准,而不看项目是不是能支撑学校的应用型学科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对立地的应用型研究激励太少;二是盲目崇拜论文级别,很多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基本是按照研究型大学的评价思路构建,评价指标中对SCI论文和核心期刊盲目崇拜,使得许多老师沦为论文机器,而不管成果对学校应用型发展有没有支撑作用。国家基金项目的数量和SCI论文数量几乎成了同类高校间攀比的主要内容。把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不符合应用型本科发展定位,也没有体现对教师开展应用型科研的激励。

2.2科研评价标准分类不合理,对不同学科的差异性关注不够

高校里不同的学科的科研规律以及成果产出特点有很大的差异,应用型科研在不同的学科里有不同的特点和局限。比如工科类的学科在专利申请、横向课题经费以及科研成果的应用性方面有明显优势;而这些评价指标对文史哲以及艺术学科明显不利;在高层次以及部级项目申报方面文学、数学和化学等学科又明显比英语、建筑学、设计学等学科占有优势。随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尽管当前大多学校采用了人文和理工二分型的评价标准,但是对评价内容和指标总体设计仍以理工类学科为标准,对文、理、工、农、医等等不同学科研究规律与科研成果特点的差异性关注不够,导致有些学科取得具有学科特点的科研成果不被学校承认,无法完成学校要求的科研工作量,极大的影响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

2.3科研考核与教师岗位设置两张皮,不能适应高校应用型发展需求

引导高校教师分类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的大趋势,有些学校虽然把教师的岗位设置为科研类、教学科研类、教学类、社会服务类,但是科研考核标准与教师岗位设置仍是两张皮,现有的考评体系和标准仍以科研数量为中心,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岗位的教师,对不同岗位类型教师考核仅仅在是在量上做了极小的区分,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和引导,没有很好地体现不同岗位类型的特点。另外一方面,各种岗位类别设置数量的比例也不合理,没能起到“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目的,不能适应应用型发展需要。科研考核与教师岗位设置两张皮的现象,使得擅长做应用研究的,为了论文和课题级别在被逼着申报基础研究项目,发表基础研究文章;擅长教学的人,也必须被迫完成一定的科研分值;一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应用型工作不被认可。

3.基于应用型发展定位的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分类评价构想

3.1基于研究分类维度的科研分类评价

科学研究是创新和应用知识的探索过程,根据其性质、特点,一般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种。基础研究是对新知识、新理论、新原理的探索,以科学发现为主要任务,一般没有特定的实用目的,成果形式主要为学术论文、学术专著,但是研究周期较长,成功率小。应用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知识、新理论用于特定目标的研究,是基础研究与开发研究之间的桥梁,应用研究的任务是技术发明,主要成果形式为专利、论文、原理模型等,成果是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的结合,研究周期中等,成功率较小。开发研究又称技术开发,是把应用研究的成果直接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它以技术开发为主要任务,具有明确的实用目的,主要成果形式为设计图、样品、论证报告等影响特定的技术生产领域,具有实用价值,成功率大。

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考核评价政策应该体现对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鼓励的倾向,应该体现从自发研究到有目的引导教师从事应用型研究。在科研发展中要充分P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在学校所占的比例,在政策制定上要体现对教师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有效激励。在科研评价中要体现对发明专利、论证报告等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成果的权重比例的增加。尤其是因为地方本科院校多属于教学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因此在科研考核评价中还应该把教学学术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引导,鼓励老师从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学术的研究。

3.2关注不同学科门类维度的科研分类评价

大学是由不同学科组成的,学科的特色和水平决定了学校的水平和发展。不同学科在科研特点,与成果产出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高校科研评价中一定要充分关注不同学科发展,引导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应用型科研活动。因此,第一,要进一步根据学科特点进一步细化考核的分类。在学科评价标准分类上可以参照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学科分类进行细分:类别一:哲学、文学、历史学门类;类别二:经济学、法学、教育学门类;类别三:理学、工学门类,不含统计学学科;类别四:农学门类;类别五:医学门类;类别六:管理学门类、统计学学科;类别七:艺术学门类;类别八:体育学学科;类别九: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学科。建议在此基础上把理学和工学拆分。因为理学和工学在科研方式和成果产出方面仍有很大的不同。第二,对每一组学科类别,根据专家组的意见设定考核指标和内容。比如,每一类别的核心期刊确定和课题级别确定,以及成果考核的内容确定。第三,不要片面理解应用型,教条的对不同学科盲目要求体现应用,对文学、理学、史学、哲学、艺术等基础学科的评价指标仍要兼顾学科研究的特点。

3.3关注教师岗位类型的科研分类评价

当前高校对不同岗位类型类型教师大多采用同质化的绩效评价模式,这已无法适应当前国家人事体制改革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也明确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确立科学的教师考核和评价机制。实施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需要与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定位于应用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同样需要构建关注教师岗位类型的科研分类评价体系。首先,教师不同岗位类型的设置比例要凸显应用型本科学校的特点。一般高校的教师岗位可以设置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和社会服务与推广型四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应该以教学型岗位为主,再就是社会服务推广型,对教学科研型和科研型根据学校学科基础适当设置。其次,对不同岗位的评价指标一定要凸显学校应用型发展的需求,千万不能仍然以科研指标为核心。对教学岗要强调教学学术的研究和教学业绩的考核;对社会服务岗的教师,要突出他们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贡献和取得业绩;科研和教学科研型岗位在考核指标方面要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应用研究为学校应用型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大良.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六次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R].成都:成都工业学院,2016- 10- 30.

[2] 潘懋元课题组.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15- 18.

[3] 陈益升.科学研究的类型[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0,(2):34- 35.

[4] 李裕琢.论高校科研评价的缺陷及其完善[J] .教育探索,2015,(8):60- 64.

[5] 黄达人.大学科研管理中的差异性问题[J].中山大W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44(6):10- 13.

文本类型理论篇6

关键词:一阶类型逻辑;B类型简单导出;原子简单导出;可靠性;可替换性定理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7-1657-03

Theoretical Proof of Typed First-order Logic

XU Da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Abstract: Type is introduced into the typed first-order logic, which i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first-order logic an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polymorphic and polytypic logic programming language. Typed first-order is significant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mpilation system. This paper is a research at the theoretical level and it introduces reliability theorem of the basic and simple derivation and the exchangeability theorem of the equivalent symbols, and the two theorems are proved in this paper. With the two theorems, the workload of the first-order logic proof can be simplified and the future theoretical research will be easier.

Key words: typed first-order logic; B-typed simple derivation; atomic simple derivation;reliability; exchangeability theorem

自Prolog语言[1]诞生以来,逻辑程序设计成为一个新的方向。1970年代后期和1980年代初,在为Prolog语言建立了Horn子句理论之后,如何扩展Prolog,将无类型的逻辑程序设计语言改造成带类型的逻辑程序设计语言,同时建立新型逻辑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基础,扩展逻辑程序设计的应用范围,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1990年代中期,J. W. Floyd等人在系统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借鉴Prolog语言的诸多元素,并从Prolog语言的众多变形如IC-Prolog、NU-Prolog等以及ML语言、Modula-2语言中吸收新思想,推出了新型逻辑程序设计语言G?idel[2-4],试图改进Prolog语言中存在的不足并解决其中有争议的语义问题。作为一种逻辑程序设计语言,研究与开发G?idel,首先需要为其建立严格的数学基础,包括其语法和语义理论基础。从Prolog语言和G?idel语言的关系看,与传统的一阶逻辑[5-8]比较,G?idel的数学基础应该是多态多类的一阶逻辑,而且,G?idel语言的语法与多态多类一阶逻辑的类型合式公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G?idel语言的语义应该与多态多类一阶逻辑的模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于是,发展带类型的一阶逻辑理论(简称类型一阶逻辑)成为一种选择。

1 带类型的一阶逻辑的语法

本文继续文献[2-3]的工作。带类型的一阶逻辑来源于对G?idel语言的抽象,也来源于对一阶逻辑的扩展。我们约定,一阶类型逻辑中的基类型有:Integer,Real,String,Boolean,分别称为整型、实型、字符串型和布尔型。一阶类型逻辑语法和语义部分的内容见参考文献[2-3]。

2 简单导出的可靠性定理

为了定理说明的方便,以下引入几个定义。

定义2.1:记所有在解释下与基类型Boolean保持一致的类型符为B。

定义2.2:将无类型一阶命题逻辑P*中的某个合式公式做替换,使得原先的所有命题词替换为一阶类型逻辑中的某个布尔值类型的形式符号,由此得到一个类型合式公式的过程称为简单导出。特别的,如果替换的一阶类型逻辑中的某个布尔值类型的形式符号中的符号全部是类型为B的个体词(或者原子),则将此过程称为B类型简单导出(或者原子简单导出);如果命题词全部替换,每个命题词都只能使用B类型个体词和原子两者之一做替换,则称为基本简单导出。

定理2.1 B类型简单导出的可靠性定理

如果在无类型一阶命题逻辑P*中,有合式公式A是恒真的,则A经过B类型简单导出,得到的一阶类型逻辑下的合式公式也是恒真的。

原来的无类型逻辑中的命题词在某个赋值之下只有真假两种情况,和我们替换的个体词刚好一致,直观上看,这个公式是成立的。对此,我们做证明如下:

[数学归纳法]

设A中所有的命题词的集合为N={p1,p2,…,pn},生成C的替换函数(或者置换)为g={,,…,}(或者为σ={d1/p1,d2/p2,…,dn/pn}),其中的di是一阶类型逻辑中的某个类型为B的个体词。记A中命题词替换为某个个体词生成的一阶类型逻辑中的合式公式为g(A)=C(或者Aσ=C)。

任取一阶类型逻辑中的赋值φ,构造无类型一阶命题逻辑下的赋值φ,使得

φ(pi)=t当且仅当φ(g(pi))=φ(ej)=

φ(pi)=f当且仅当φ(g(pi))=φ(ej)=,其中ej是pi替换的目标。

显然,A和C的层数是相等的。由于A是恒真的,所以一定有φ(A)=t。施归纳于它们的层数t,需要证明的命题是φ(A)=t时,φ(C) =(为了证明的方便,以下同时证明φ(A)=f时,φ(C) =)。

基始:t=0时,A是一个命题词,C是一个个体词。根据φ的定义,若φ(A)=t则必有φ(C) =,若φ(A)=f则必有φ(C) =。

归纳:t=k(k>0)时。由于A来此于无类型一阶命题逻辑P*,故A和C只可能有以下五种形式(为了将无类型一阶命题逻辑中的逻辑连接词与一阶类型逻辑中的逻辑连接词区分开来,在类型一阶命题逻辑的逻辑连接词上添加下划线)。

1) A=■A1,C= C1,其中C1=g(A1)。若φ(A)=t,则φ(A1)=f,依据基始,有φ(C1) =。据 的定义,有φ(C) =。同理,φ(A)=f时,有φ(C) =< false,Boolean>。

2) A=A1■A2,C=C1∧C2,其中C1=g(A1),C2=g(A2)。若φ(A)=t,则φ(A1)=t且φ(A2)=t,依据基始,有φ(C1) =且φ(C2) =。据∧的定义,有φ(C) =。若φ(A)=f,则φ(A1)=f或φ(A2)=f。不妨设φ(A1)=f,依据基始,有φ(C1) =。据∧的定义,有φ(C) =。

3) A=A1■A2,C=C1?C2,其中C1=g(A1),C2=g(A2)。若φ(A)=t,则φ(A1)=t或者φ(A2)=t,不妨设φ(A1)=t,则依据基始,有φ(C1) =。据∨的定义,有φ(C) =。若φ(A)=f,则φ(A1)=f且φ(A2)=f,依据基始,有φ(C1) =且φ(C2) =。据∨的定义,有φ(C) =。

4) A=A1■A2,C=C1C2,其中C1=g(A1),C2=g(A2)。若φ(A)=t,则φ(A1)=f或者φ(A2)=t。当φ(A1)=f时,依据基始,有φ(C1) =,据的定义,有φ(C) =;当φ(A2)=t时,依据基始,有φ(C2) =,据的定义,有φ(C) =。若φ(A)=f,则φ(A1)=t且φ(A2)=f,依据基始,有φ(C1) =且φ(A2)= ,据的定义,有φ(C) =。

5) A=A1■A2,C=C1?圮C2,其中C1=g(A1),C2=g(A2)。若φ(A)=t,则φ(A1A2)=t且φ(A2A1)=t。依据第4步的结论,有φ(C1C2)=且φ(C2C1)=。据?圮的定义,有φ(C) =。若φ(A)=f,则φ(A1■A2)=f或者φ(A2■A1)=f。此处不妨设φ(A1■A2)=f,则依据第4步的结论,有φ(C1C2)=。据?圮的定义,有φ(C) =。

综上所述,φ(A)=t时,φ(C) =,φ(A)=f时,φ(C) =。

由于A是恒真的,所以一定有φ(A)=t。又因为φ是任取的一阶类型逻辑上的赋值,所以对于任意的一阶类型逻辑上的赋值?,都能通过构造无类型一阶逻辑上的赋值φ来证明φ(C) =,所以C是恒真的。

定理2.2 原子简单导出的可靠性定理

如果在无类型一阶命题逻辑P*中,有合式公式A是恒真的,则将A中所有的命题词一一替换为一阶类型逻辑中的某个原子,则新得到的一阶类型逻辑下的合式公式也是恒真的。

要证明这个定理,只要按照定理2.1的证明思路,构造赋值即可,此处不再证明,仅提供一个例子作为验证。

我们知道德・摩尔根律在P*下一定是成立的,由之,我们有以下恒真合式公式:

H1= (A∧B) ?圮A∨ B和 H2= (A∨B) ?圮A∧ B

构造替换函数g1={,},g2={,},其中,C1、C2和D都是一阶类型逻辑中的原子,则得到一阶类型逻辑中的g1(H1)= ( C1∧ C2)?圮 C1∨ C2,g2(H2)= ( D∧D)?圮 D∨ D。不论是哪一种赋值,C1、C2和D都只有或者两种值,所以以下我们分别对各种情况作讨论(假设赋值为φ):

对于g1(H1),

1) φ(C1)=,φ(C2)=,则φ(( C1∧ C2))=,φ( C1∨C2)=,故φ(g1(H1))= 。

2) φ(C1)=,φ(C2)=,则φ(( C1∧ C2))=,φ( C1∨C2)=,故φ(g1(H1))= 。

3) φ(C1)=,φ(C2)=,同2理,有φ(g1(H1))= 。

4) φ(C1)=,φ(C2)=,则φ(( C1∧C2))=,φ( C1∨C2)=,故φ(g1(H1))= 。

因此g1(H1)必是恒真合式公式。

对于g2(H2),它的情况比g1(H1)简单,显然也是恒真的。

定理2.3 基本简单导出的可靠性定理

如果在无类型一阶命题逻辑P*中,有合式公式A是恒真的,则A经过基本简单导出,得到的一阶类型逻辑下的合式公式也是恒真的。证明方法同定理2.1及定理2.2。

3 等值符号的可替换性定理

再次引入定义:

定义3.1:所有由基本简单导出得到的类型合式公式的集合称为基本简单导出集合。

等值符号的可替换性定理:设A、B、C是基本简单导出集合中的类型合式公式,Г是基本简单导出集合的子集,如果B和C等值(即B?圮C),由Г和A把B在其中的某些出现替换为C而得到Г'和A'。那么

[1] A?圮 A'

[2] (ГA) ?圮(Г'A')

分析:我们可以把式子[1]描述为M=(BC)?圮(AA'),于是只要证明(BC)?圮(AA')为恒真,原命题则得证。同理对于[2]式,只需证明N=(B?圮C)((ГA)?圮(Г'A'))为恒真即可。

证明:由于A、B、C是基本简单导出集合中的类型合式公式,Г是基本简单导出集合的子集,故一定存在无类型一阶命题逻辑P*中的合式公式A0、B0、C0和合式公式集合Г0,使得A、B、C分别由A0、B0、C0基本简单导出,Г中的所有合式公式都是由Г0中的某一个基本简单导出。

令GA(X)表示将A中某些B的出现替换为X,使得B的一个出现被替换当且仅当在构造A'时,该位置的B被替换。则A=GA(B),A'=GA(C)。显然一定有无类型一阶命题逻辑P*中的公式GA0(),使得GA()是由GA0()将其中的命题词替换为带类型一阶逻辑中的B类型个体词和原子得到的。于是对GA0(C0)做基本简单导出可以得到GA(C)= A'。记GA0(C0)= A0',即证明A'可以由导出A的A0替换部分B0的出现(即A0')再做基本简单导出得到。同理可证,有Г0'使得对Г0'中的所有合式公式做基本简单导出得到的集合是Г'。

构造无类型一阶命题逻辑P*中的合适公式M0=(B0?圮C0)(A0?圮A0'),N0=(B0?圮C0)((Г0A0) /(Г0'A0')),由A、B、C、Г和A0、B0、C0、Г0之间的被导出和导出的关系,显然可知,M0和N0做基本简单导出可以相应得到M和N。

已知在无类型一阶命题逻辑P*中,有等值公式的可替换性定理,则任意的M0和N0形式的公式都是恒真的。又因为M0和N0是由M和N分别作基本简单导出得到,根据基本简单导出的可靠性定理,M和N为恒真公式,于是定理得证。

4 结论

本文探讨了带类型一阶逻辑的理论证明方法,通过证明基本简单导出的可靠性定理,方便了带类型一阶逻辑的理论证明。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该可靠性定理,直接证明(+),如果Γ,b 则 Γ b 。

另外,等值符号的可替换性定理的证明,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证明过程中的工作量。但是,基本简单导出的可靠性定理和等值符号的可替换性定理的应用范围只局限在基本简单导出集合之内。我们之后的任务是通过更多的理论探讨,拓展这两个定理的应用范围,从而更好的简化理论证明,构造完备的带类型一阶逻辑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椿年,曹德和.Prolog语言、它的应用与实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 Hill P M, Lloyd J W. The Godel programming Language [M]. London:MIT Press,1994.

[3] 高伟.逻辑程序设计语言Godel的说明性语义[D].厦门: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2009.

[4] 昌杰.逻辑程序设计语言Godel的过程性语义[D].厦门: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2009.

[5] 胡世华,陆钟万.数理逻辑基础(上,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6] 耿素云,屈婉云,王捍贫.离散数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 陆钟万.面向计算机的数理逻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文本类型理论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应用型人文类本科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专业体系更为完整,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展开。但是,随着专业数量与规模的扩张,人文类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间的矛盾也逐步显现。一些新建的应用型院校由于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系统、科学与合理的设计,实践教学的实施受到主观因素的较大影响,使得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存在各环节内在关联度不高,实施成效不明显等问题。

2012年,国家教育部等七部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的要求,对各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量化的具体指标,对人才的培养方向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因此,为切实保障国家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落实,满足国家对人文类相关本科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是当前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从总体来说,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然而,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文类人才培养依然效仿传统本科院校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做法,在实践教学上投放的精力与时间不够,将实施实践教学视为理论课程教学的补充,使得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最终难以实现。笔者认为,建立起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文类专业人才十分必要,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需要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否充分并有质量的就I是人文类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具备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文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实际上许多企事业单位却很难招聘到能够满足单位需要的人文类专业的毕业生,应用型本科人文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不尽如人意。究其主要原因是一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目标等方面认识存在偏差,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无法确定正确的定位方向,专业课程的设置无法使人才知识的积累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两者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因此,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是提高应用型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需要

当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但在实践教学的整体规划、投入力度方面仍存在许多的不足。一些新建应用型院校人文类专业常常把人文理论、文化知识和艺术欣赏作为素质教育课程内容,远离企业用人的“第一质量”要求和实践活动。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具体是人文类专业的教学中,由于受到生源、师资水平和设备条件的制约,对专业人才培养缺乏整体的规划,未能形成一个相对完整、规范、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致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支撑学生职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难以得到科学培养。

(三)是实现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长效机制的需要

在应用型人文类专业设置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改革教学的方法及内容、管理实践实训教学的各环节、开展实践教学的考核与评价、反映实践教学的具体效果这一系列的环节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就要构建起应用型人文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建立起科学、合理、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精细化、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应用型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应用型院校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思路

当前,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与人才培养需求背景下,为了突出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的办学特色,加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我国应用型人文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现状研究,课题组认为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学校专业发展的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教学体系中各观测点不同的权重和分值,探索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规律性因素,构建起贯穿学生四年课程学习全过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体现调控、引导、评价、监督和考核实践教学工作的作用。

(一)建立“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应将理论教学与实际相联系,借鉴国内外高校在人文类专业实践教育教学相关研究与课程开发等方面的经验,将“课程实验、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四个实践环节渗透于人文类专业教学环节,形成“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性,形成由“基础实践”到“专业实践”再到“综合实践”的逐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设置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人才培养的实践课程结构

实践课程结构是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关键。在制定人文类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将第二课堂、校内模拟实践、社会调查和创新活动等纳入人文类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课程结构里,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一是需要突出和拓宽实践课程的基础和领域,使人文类专业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向柔性专业方向发展。其二是整合原有的实践课程结构,进行科学设计。将实践教学作为一个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并列的专门体系加以突出。科学设置人文类实践课程的开设顺序,体现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先后顺序性和逻辑性,科学设置专业实习实践课程管理体系。

(三)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学生实践课程体系与能力训练平台建设

所谓实践课程体系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所制定的明确目标,按照所制定的目标开展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及设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对应用型人文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更多的人文类专业开始对实践教学设计在整个专业教学中的作用的认识日渐增强。通过校企合作,实施“集中实践训练”项目,在实践教学设计中,多方创设实践场(学习情境),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场活动,企业服务课堂、学生服务企业,多方受益,协同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类实践课程体系。

三、提高应用型院校人文类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研究

实践教学开展的路径,主要是通过校内外两条不同的路径实现的。路径是实践教学的桥梁而不是目的。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坚持“面向应用和产学研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在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的各种资源的基础上,采取逐层递进、循环互动等有效的实践教学措施,完善应用型人文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将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意义深远。但是,由于常常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干扰和约束,加之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在一些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中缺乏应有的重视,致使实践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缓解这种矛盾,人文类专业教师应该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强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需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清晰认识专业定位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通过校内与校外两条培养途径的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系统、渐进和全面的提高。

(二)探索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并促进其真正得到落实。因此,我们首先需要理清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科学设计出合理的比例关系。其次,需要根据专业实际,加强专业综合性实验和实践课程的开发,开发并增加一些具有探究性与实践性、综合性强的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三是重视实验设备条件的提高,加大教学实训的比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加强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在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应该将教学主体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模式从传统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课外、实验、任务项目实训相结合的模式转变。重视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一方面,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力求实现多样性和渐进性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改革探索,推进基于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解决慕课、翻转课堂与实践课程的无缝衔接,有的放矢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

(四)注重校企合作及校外实践基地的开发

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加强人文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应用型院校在开展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企业单位建立起密切的战略教育合作关系,将企业技术应用的能力和项目开发的经验与学校师资力量相结合,积O拓展渠道,加强与本专业的服务面向相结合,深入开展诸如定向式培养、项目实践训练、毕业实习实训、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校企间的合作,使学生不仅能够在校外实践基地中得到能力的提高,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为未来更好地承担本专业的从业工作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条件。

(五)构建合作教育与海外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当前,学校紧跟合作教育和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在合作教育方面,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合作教育”,通过校企合作、集中实践教学等形式,让学生以开展校内学习一海外实习工作一继续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业,使得更多的学生都具有在多个社会领域和部门工作的工作经验。拓展国际化教育资源,制定海外留学计划,不断拓展合作的范围和深度,通过校际交流与校研合作平台的打造,积极开展互派师资、研究生联合培养、学术交流、教师进修等方面的更深层次的合作。

文本类型理论篇8

学术论文是一种具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的记录,是进行成果推广和交流的手段也是考核科技人员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人类知识宝库的基本单元,或为人 类精神财富的一部份,并能为科学界有效地利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推动作用。

一、 学术论文的分类

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的论文。这种论文 是考核申请者能否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及博士论文等三种, 其水平由浅而深。学士要求达到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 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博士则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 工作的能力和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由字数来看,学士论文约一万字, 硕士论文约五万字,博士论文则在五万字以上,有时多达十至廿万字。兹分述如下: (一)学士论文大学本科毕业生运用在校期间学得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解决某一不太 复杂的科研课题所写的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签辨者,均可授予学士学位。其条件如下:

1.能够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硕士论文

硕士所提之硕士论文应为指导教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者,其论文须有自 己的新见解,并在过程中有一定的工作量。一般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约一年左右。其基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三)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对本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本学科水平提高有重要的突破。其基 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四)一般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论述创新性研究工作成果的书面文件,是某些实验性、或理论性、或观测性的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

学术论文的内容应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而不是简单重复、 纯属模仿或全盘抄袭前人的成果。学术论文应具有新的信息。

学术论文通常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在学术报刊上发表等。它反映学科最新的 前瞻科学技术水准及其发展动向,体现了科技工作者拥有的成果。

为进一步探讨学术论文写作特点和规律,应从内容性质和结构形式的差别方面将学术 论文分为理论型、实验型、描述型和设计型等四大类。 理论型论文的重点在于理论证明和分析。依研究对象可分两种:一种以抽象的理论问 题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方法重于理论推导和运算;另一种则以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观测数据 以及有关的文献数据为对象,其研究方法是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及抽象化, 并通过归纳、演绎、模拟等过程,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见解。一般说来,理论型论文正文 结构型式灵活,没有固定格式,可将研究的对象或结果划分为若干有联系的层面,按一定 逻辑逐层进行论述。

实验型论文的重点在于设计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它也可分两种:一种 是介绍实验本身为目的,重在说明实验装置、方法和内容;另一种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 析和讨论,从而认识客观规律。实验型论文的正文结构与理论型论者不同,主要是由实验 报告的结构演化而来,并已形成一定约定俗成的格式,一般有『材料和方法、『结果 和『讨论等三部份。此三部份仍可做适当调整,其重点内容则必须对实验作说明和分析 。

描述型论文的重点是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和说明,向读者介绍新发现的某种客观事物 或现象,重在说明事物或现象。描述型论文的结构通常由描述和讨论两大部份构成。如论 述动、微生物新物种,描述新发现的地质现象,新发明仪器等的论文属之。

上一篇:中外建筑论文范文 下一篇:护理伦理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