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5:18:38

文本阅读论文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第1篇

这类文章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因此,学生在解读时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抓住中心论点

社会论文的论点能表明作者对某一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是作者立场和世界观的反映。作者为了形成他的论点,需要对某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抓住文本的论点能帮助读者把握文意,了解作者的观点。而社会论文的论点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论点的概括性强。社会论文反映社会问题,揭示社会规律,关键是靠论点的确立。因此,学生在阅读时要关注篇首篇末或段首段尾的概括性强的句子,有时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观点。

2.论点准确度高。论点如果表达不准确,就不能确切地反映社会现象,甚至还会给读者带来困惑。所以,学生在阅读时要关注语意明确的、直截了当的总结性语句。

3.论点的角度新颖。所谓新颖就是能关注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并具有创新性。当然新颖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这需要作者有敏锐的眼光,对社会现象作精辟的论述和深入的分析。

二、注意论证方式

社会论文肯定要通过讲道理使人信服。而为了充实内容,作者决不会一味翻来覆去地空谈抽象的大道理,而一般在确立了论点之后,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1.运用令人信服的事实论证。社会论文中的事实都是确凿可信的,因为事实是为观点服务的,在事实论证的前面或后面肯定要有一个总结,而这个总结可以让读者顺藤摸瓜,找到文章的中心观点。

2.运用经典的或权威的理论论证。在社会论文类文本中,经典著作的原文或学科权威人士的原话可以作为理论论据,各门学科的理论也可以作为理论论据,而某些经过时间检验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等也能作为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一样,理论论据也是为中心观点服务的。

3.运用区别鲜明的比较论证。比较论证包括类比和对比两种论证形式: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对比论证则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属性的比较中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因此,学生在阅读社会论文时要格外注意这种区别鲜明的论证方法,从而迅速切入对文本问题的解答。

4.运用形象风趣的比喻论证。为了把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说得透彻,深刻,社会论文的作者往往采取比喻论证,深入浅出、形象风趣地让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所以,学生在遇到这种论证方法时,就要考虑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关系等。

三、注意语言风格

社会论文如果提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并进行深入剖析的话,那么其语言风格大体为庄重的、严肃的;如果它讽刺一定的社会现象,批判某种不良风气,表达忧患意识的话,那么其语言风格往往又会亦庄亦谐。因此,学生在阅读社会论文时应先思考其主要内容,进而注意其语言风格,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四、领会作者感情

作者在赞扬或批评某种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带着明显的感情倾向,而领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了作者的态度观点后,对文章的解读便可势如破竹。

当然,表现手法的分析、构思特点的说明、句子含义的揭示等在其他文本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在阅读社会论文时也应注意,这些题型的解题方法是相通的,我们可以灵活地加以运用,举一反三。

阅读训练一

理性看待中国发展

郑永年

中国的崛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外界的看法不外乎两种:一是把中国的崛起看成是一种机会;二是将其看成一种威胁。表现在政策层面,前者主张要积极参与中国的发展;后者则鼓吹要拖延、遏制和围堵中国的发展。

国际社会怎么看中国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中国本身如何理性地看待自己。如果不能理性看待,不仅内部的持续发展会出现问题,而且对中国的外交也会产生影响。

中国的确正在崛起。但现实地说,中国的崛起只是经济上的崛起,而经济上的崛起也只是一种数字计算而已。中国向外国政界解释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时候喜欢用乘法和除法,告诫人们不要光从数字来看发展。高速经济发展已经带来了很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能源短缺、社会分化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中国的经济崛起并没有带来军事上的崛起。经济现代化尽管为军事现代化创造了良好基础,但是中国的军事发展不仅受国际环境的制约,而且更受中国本身的国际战略的制约。如果经济上的崛起造就直接的军事崛起,那么中国就可能会步一些老帝国主义国家的后尘。实际上,中国是否会把经济能力转化成为军事能力,也是国际社会所担心的主要问题。如果军事崛起必须避免,那么文化崛起和政治崛起呢?

中国没有文化上的崛起。经济的崛起还没有带来文化的复兴,也没有造就新的文化。相反,传统文化正在加速消失。经历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洗礼的中国越来越难以见到传统的痕迹。尽管有人提倡学习“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但这和整体社会的变迁又是多么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正在变成一个失去文化传统的文明国家。

政治上的崛起也尚未实现。这2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不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而且也通过自身的变革适应和容纳了社会与经济的变迁。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在政治上的崛起。如何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并且在平稳中取得成功,是个巨大无比的困难。

从这些方面来看,中国目前单方面的崛起不仅较之目前世界的诸多强国有很大的不足之处,而且较之中国本身的传统也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很多人把中国目前的崛起视为复兴,这是很有道理的。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曾经有过数次真正的崛起,包括在秦汉时代、隋唐时代、明清时代的崛起。在那几次崛起期间,中国不仅是经济上的崛起,而且更是文化和政治上的崛起。在当时,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而且在文化艺术和政治上远远领先其他国家。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在今天的亚洲国家仍然处处可见。当代人们所说的儒家文化圈就是中国历史上全方位崛起的最好见证。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以往的崛起并非是军事上的崛起。近现代西方式国家的扩张主要依靠的是军事上的扩张。但中国影响力的外扩依靠的是贸易和文化的传播。贸易是中国和各国交往的一种“双赢游戏”,而文化的传播则主要依靠其他国家向中国学习的动机。

由此看来,中国没有任何理由对目前的经济崛起沾沾自喜。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因为“赶超”而崛起。而且,因为文化崛起和政治崛起的难度更大,中国仍有待建立起强大的制度机制来支持经济崛起的可持续性。因此,只有到完成文化和政治崛起之后,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崛起。

(选自《参考消息》)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外界对中国崛起的不同看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2.请简要概括中国目前崛起的现状。

3.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内涵?

4.为什么“中国没有任何理由对目前的经济崛起沾沾自喜”?

5.作者认为“诵经教育”与社会的变迁不协调,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简要阐述理由。

阅读训练二

警惕“专家观点”成为“利益俘虏”

李扬

搬出“专家观点”似乎已成时尚。然而,专家意见的可信度似乎也在大幅度滑坡。

在调控政策之手逐渐引导房价理性归位时,不少专家在许多场合发表力挺房价的高论。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先后有两个楼盘恰在此时盛大开盘,房地产商竟盛情邀请专家作现场演讲,请他们“房价不会下跌”的观点。不管说得如何动人,其实都只不过是引你掏钱。试想,他们跟售楼小姐比起来,恐怕只是多穿了一件叫“专家”的外套。

前不久,国内一家专搞环境研究的权威机构,经过一番研究竟然得出一个“科学结论”: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这个凡有点常识的人都不敢相信的“科研成果”公诸于世时立即遭到质疑。很快,有报道“揭开了盖子”――这个环境研究课题是由一家汽车公司赞助的!此外,在“苏丹红”“雀巢奶粉”的风波中,专家的表现忽左忽右,难怪新华社记者感言:专家“别卖了科学精神”!

在普通公众的心目中,学者是学术上颇具造诣、道德上堪为楷模的受尊敬的群体。但以上这些专家的表现玷污了他们得以安身立命的良知道义和学术操守。

专家观点失却公信力的背后,是部分专家与某些利益没有了距离。少数专家与开发商等利益团体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所谓学术研究的公正与科学也就蜕化变质了。诸如此类的“专家观点”,尽管有“专家”在场,但知识分子的理性与操守却缺席了。这些学者凭借耀眼的学术头衔,手中的鉴定权、签字权等去堂而皇之地攫取一笔可观的费用,玩“学钱交易”,做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结果,受利益主宰的专家意见又主宰了不知就里的善良听众。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愤言提出封杀“社会活动院士”,剑指的正是这类“利益的俘虏”。

如果最信赖的专家把屁股坐到“利”字上去了,日后谁还听专家的话?学者自贱,导致的将是学术自戕、文化自贬。什么是专家的责任?一是尊重科学的求真而独立的品格,二是全心服务公众的义务。做到这两点,也就自然远离利益的诱惑。

当越来越多的专家走进百姓生活、进入公众视野时,我们不仅要强调道德的自律,而且更要善用制度性的他律来共同维护专家观点的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只有剔除那些“利益专家”,实现专家观点的“去功利化”,才能聆听到坚守科学精神又为公众服务的“专家观点”,如此既有益于社会,又裨益于学术。

(选自《新华日报》)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本文观点的提出有什么特点,第一段中的两个“似乎”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2.“他们跟售楼小姐比起来,恐怕只是多穿了一件叫‘专家’的外套”,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3.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请简要分析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5.人格是专家的脊梁,中国工程院也告诫新增选院士要“自律”,请你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专家学者应如何加强自律,保持操守?

本期参考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社会论文》

阅读训练一:

1.认同中国崛起的国家要积极参与中国的发展,而把中国崛起看成是威胁的国家则要阻挠中国的发展。

2.①中国是和平崛起的,中国不会搞军事扩张。②中国人口多,把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就很少了。③经济的崛起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3.现在盲目地追求浅薄的“现代化”,流行的是快餐文化,没有营养,没有底蕴,没有令人回味的价值,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和美感。

4.①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曾经有过数次真正的崛起。②在那几次崛起期间,中国不仅是经济上的崛起,而且更是文化和政治上的崛起。③在那几次崛起期间,中国影响力的外扩,依靠的是贸易和文化的传播。④现在中国的崛起只有经济上的崛起,没有文化和政治上的崛起,所以,没有任何理由对目前的经济崛起沾沾自喜。

5.不赞同。

因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谱写了我们民族勤劳、勇敢、文明、礼仪的光辉篇章,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要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西方文化精粹,做到不保守但有创新。如果从小学起就进行“诵经教育”,这能让学生从小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道德的熏陶,延续民族文明礼仪,做到“读圣贤书,立君子德,做文明人”,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精神品格和生活质量,使民族道德精神发扬光大,培养出道德高尚、学识丰富、勇于竞争、敢于拼搏的中华民族新一代。(说赞同也可,只要能言之有理,自圆其说皆可)

阅读训练二:

1.开门见山提出了观点。

两个“似乎”是用看似否定的语气表达了肯定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这类现象的不屑和鄙夷,引出下文辛辣的嘲讽和严肃的批评。

2.这句话把专家与售楼小姐相提并论,他们的行为都为利益所驱使,讽刺专家的为人不齿的行为。

3.目的是批判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专家观点”成为“利益俘虏”的学术腐败现象,倡导专家远离利益诱惑,坚守科学精神,承担社会责任。

主要论证方法是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如第二段与第三段列举了某些专家成为利益俘虏的所言所行,所举事例的性质越来越严重,社会影响越来越恶劣,讽刺意味越来越浓。

4.①文章的语言犀利,如:“学者自贱,导致的将是学术自戕、文化自贬”一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专家如果不能坚持操守的话,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②语言中充满蔑视和愤慨。如“这个凡有点常识的人都不敢相信的‘科研成果’公诸于世时立即遭到质疑”一句用惊讶的语气说明了某些“专家”的做法竟到了让人难以相信的地步,以突出这类人的蜕化变质。

③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拟人,如“但知识分子的理性与操守却缺席了”中的“缺席”一词;设问,如“什么是专家的责任?一是尊重科学的求真而独立的品格,二是全心服务公众的义务”一句。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第2篇

师:同学们,刚才读书时,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生:课文中说:“那翠绿的颜色——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

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师;哪位同学来谈谈你的理解?

生;作者是在黄昏时候到那儿去的,这时候,小鸟都回窝了,躲在大榕树上,只是偶尔扑扑翅膀。当小鸟扑翅膀时,绿叶就晃动起来。可是绿叶太多了,课文中说是“不留一点缝隙”,所以作者看不见躲在树上的小鸟,但是他却感受到了“生命在颤动”。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很会读书。还有别的见解吗?

生;课文中说“榕树正值茂盛时期,好像把它啊的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说明这是一株富有活力的大树,作者从它的每一片绿叶上感受到了这种勃勃生机,所以说是“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联系上下文来谈自己的理解,真不错!

生:也许当时吹过一阵微风,这些充满活力的绿叶在风中你挤我,我挤你,不停地摇动,才让作者产生了“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感受。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第3篇

时下,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已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人的阅读心理由文字向图像的转变。但这种接受转换有时会产生一种歧义性阅读,特别是影像消解了原著中思想的沉重和所谓“哲理性”。从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到电影《布拉格之恋》,通过对小说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尽管电影在情节上忠实于小说原著,也对小说进行了适合于电影的改写,但是电影以其华美的视觉冲击、曲折的影像叙述、诱人的展示,在撇开小说中那种哲理性的议论和阐述的同时,反而完成了电影所能揭示的别的东西。

外文提要

TheadaptationfromliteraturemasterpieceintomovieandTVworkshasbeenacommonculturephenomenoninthesedays.Bythecomparisonofthenovelandthemovietheunbearablelightnessofbeing,theessaypointsoutthattheadaptationactuallydeconstructstheprogenitor,butitgivesspectatorsthespecialexperiencethroughscreenasanothermethodofreadingliteraturemasterpiece.

关键词:

文字影像深度复调后影像阅读时代

时下,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已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人的阅读心理由文字向图像的转变。但这种接受转换有时会产生一种歧义性阅读,特别是影像消解了原著中思想的沉重和所谓“哲理性”。从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到电影《布拉格之恋》,两种不同文本的先后出现,似乎也暗示了现代主义式的拷问有意无意地化为了后现代主义式的轻舞飞扬的碎片。换言之,电影从文本和形式上颠覆了小说原有的结构,也颠覆了读解作品的习惯性思路。或许,这仅仅是《布拉格之恋》独有的特征,但它却开创了当下阅读的新样式,即从文字走向影像的过程,恰恰是从传统或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语境的一种途径和新的读解方式。然而,通过对小说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尽管电影在情节上忠实于小说原著,也对小说进行了适合于电影的改写,但是电影以其华美的视觉冲击、曲折的影像叙述、诱人的展示,在撇开小说中那种哲理性的议论和阐述的同时,反而完成了电影所能揭示的别的东西。

1:小说与电影的可能性限度

20世纪是一个不断突破以往小说定义的时代,也就是一个需要不断为小说重新下定义、重新为小说立法的时代。小说传统定义被不断被突破的结果是人们越来越不知道什么是小说了,从而为小说提供了空前的可能性。小说可能是回忆(普鲁斯特),可能是对深层心理的表达(乔伊斯与意识流),可能是呈现荒诞与变形的存在(卡夫卡与存在主义),也可能是物化的世界(罗伯-格里耶与新小说),或魔幻化的现实(拉美魔幻现实主义)。20世纪的小说成了一种与美术、电影一样最具先锋性和革命性的形式,也是一种最具可能性的形式。从世界范围来看小说有史以来面临的一次最大的挑战和冲击是来自外部的,那就是电影的发明。20世纪是影音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的时代。“法国小说家纪德就认为,西方绘画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追求写实与逼真,讲究焦点与透视。但照相技术的发明使画家的信条一下子就垮掉了,因为单就逼真性而言相片肯定比绘画真实。于是,绘画就开始变形,从印象派、抽象派、象征主义、达达主义,绘画迎来了一个变形的时代。”①同样对于小说,巴尔扎克时代的小说是集大成的体裁,号称百科全书,但纪德发现,随着电影和留声机的问世,小说剩下的地盘越来越小,他在小说《伪币制造者》中指出:“无疑留声机将来一定会肃清小说中带有叙事性的对话,而这些对话常是写实主义者自以为荣的。而外在的事变、冒险、情节、场面,这一类全属于电影,小说中也应该舍弃。”这样一来小说还会剩下什么?汪曾祺也说过类似的话:“许多原本可以写在小说里的东西老早就有另外的方式代替了去。比如电影,简直老小说里的大部分,而且是最紧要的部分,完全能代劳,而且有声有形,证诸耳目,直接的多。”毫无疑问,在描述场景,叙述情节,尤其是还原生活原初细节方面,电影肯定比小说有优势,这使小说突然面对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到底哪些东西是独属于小说这一体式,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没有的?小说的内涵和外延应该怎样重新界定?它的可能性限度是什么?昆德拉可以说是自新小说派之后最自觉地探索小说可能性限度的作家,并且呈现了小说新的样式。

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描写特丽莎从捷克一个小镇第一次去布拉格托马斯家:

她第一次去托马斯的寓所,体内就开始咕咕咕了。这不奇怪:早饭后她除了开车前在站台上啃了一块三明治,至今什么也没吃。她全神贯注于前面的斗胆旅行而忘了吃饭。人们忽视自己的身体,是极容易受其报复的。于是她站在托马斯面前时,便惊恐地听到自己肚子里的叫声。她几乎要哭了。幸好只有十秒钟,托马斯便一把抱住了她,使她忘记了腹部的声音。②

昆德拉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肚子叫的细节呢?他认为:产生特丽莎的情境残酷地揭露出人类的一个基本经验,即心灵与肉体不可调和的两重性。昆德拉是从一两个关键词以及一种基本情境出发去构思小说人物和情节的。写特丽莎的这一章的题目就叫《灵与肉》,“灵”“肉”是代表特丽莎的主题词,也叫“存在编码”。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昆德拉说:“在写《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我意识到这个或那个人物的编码是由若干个关键词组成的。对于特丽莎,它们是:肉体、灵魂、晕眩、软弱、田园诗、天堂。对于托马斯:轻、重。”③因此这一细节是表达特丽莎的重要情境,即反映灵与肉的主题,同时也反映了昆德拉放逐诗性的基本追求。在小说中他接下来说的进一步深刻地阐述了这一主题:

很久以前,一个人会惊异地听到自己胸内有节奏跳动,但从不去猜测那是什么。他还不能对人这样奇怪、陌生的东西给以辨识确定。那时的人体是一间囚室,囚室里的东西能看,能听,能恐惧,能思索,还能惊异。而人体消失之后所留存的东西,便算是灵魂。当然,今天的人体不再陌生了:我们知道在胸膛里跳动的是心脏;鼻子是伸出体外的排气管,为肺输送氧气;脸呢,什么也不是,只是一块标记着所有生理过程的仪表板,标记着吃,看,听,呼吸以及思维的情况。自从一个人学会了给人体的各个部位命名,人体就好对付多了。他还得知灵魂不过是大脑中一种活跃的灰色物质。灵与肉两重性的古老命题终于被众多科学术语淹没,我们仅仅将其作为一种过时的浅见陋识而加以嘲笑。但是,假使他的一位恋人来听他腹内的咕咕隆隆,灵肉一体这个科学时代的诗意错觉,便即刻消失。④

可是电影怎么表现肚子咕咕隆隆的声音呢?显然很难表现,于是在电影中便出现了特丽莎打喷嚏的场面。这也是过得去的改编,表达了让特丽莎尴尬的大煞风景的细节,却无法更好地表现昆德拉放逐诗性的初衷,以及小说中延续始终的关于灵肉分离的深刻讨论。灵与肉,性和爱,是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在反复讨论的问题,灵魂在肉体上方默默注视,肉体却服从本体的需要。所以才有托马斯永远的不忠和特丽莎永远的苦痛。这个问题困扰了特丽莎,于是她选择了一次背叛,和一位工程师发生了性关系,这种背叛让她很痛苦,分离的假设在这次背叛中被击打个粉碎。所有这些后面这一主题的延伸都是由小说开始特丽莎肚子咕咕隆隆的声音所引出。透过这个细节的改变,可以说,小说到电影,明显削弱了这一主题。电影根本无法承载那么沉重的抽象的哲学意义。

小说中另一个细节:

他慢慢感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爱,却很不习惯。对他来说,她象个孩子,被人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筐里顺水漂来,而他在床榻之岸顺手捞起了她。她既非情人,亦非妻子,她是一个被放在树腊涂覆的草筐里的孩子,顺水漂来他的床榻之岸。

他又一次感到特丽莎是个被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篮里顺水漂来的孩子。他怎么能让这个装着孩子的草篮顺流漂向狂暴汹涌的江涛?如果法老的女儿没有抓任那只载有小摩西逃离波浪的筐子,世上就不会有《旧约全书》,不会有我们今天所知的文明。多少古老的神话都始于营救一个弃儿的故事!如果波里布斯没有收养小俄狄浦斯,索福克勒斯也就写不出他最美的悲剧了。

托马斯当时还没认识到,比喻是危脸的,比喻可不能拿来闹着玩。一个比喻就能播下爱的种子。⑤

这一“被人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的细节构成了托马斯的诗性记忆,是小说中无数次被重复的经典细节。然而电影表演起来可就难了,很难设想让饰演特丽莎的法国女明星比诺什坐在一个小草筐中在水面上漂流。即使不沉,也给人一种伪浪漫的感受。于是导演让特丽莎在一个室内游泳池里游泳,水是碧蓝的,一些疗养的病人夫在水面上露出头在下棋,棋盘漂在水面上微微起伏,特丽莎像一条美人鱼一般游过,棋盘上下颠簸,最后掀翻了。穿着泳衣的特丽莎爬上岸,托马斯眼睛也尾随而去。这是典型的好莱坞式的想象,游泳池里的特丽莎完全没有小说中小镇女招待那种卑微感,不是丑小鸭,一开始就是天鹅,就是白雪公主;电影改编也是很有诗意和想象力的,但与小说原初的想象相比就不是一个味道。原小说中草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的意象,没有电影里男人窥视的色情目光,它突出的事特丽莎无助、孤独、可怜,而赋予托马斯的语码则是“怜悯”。“怜悯”当然并不等于爱情,却能诱发爱情。更重要的是,小说这一诗性想象使它与神话、传说世界建立了关联,它的蕴涵要丰富的多。这是小说式的想象,是小说的优势,却是电影难以表现的。正是有了别的参照,才能真正看清楚小说的本体特征,让小说明白什么才是自己的可能性限度。昆德拉小说学的核心就在于此。他试图重新为小说立法,因此他才极度欣赏奥地利小说家布洛赫对小说本质的理解:“发现只有小说才能发现的,这才是小说存在的唯一理由。”⑥

《布拉格之恋》编剧之一让-克洛德·卡里耶从1968年就认识昆德拉,所以能够合理地从语词掩盖下摘出情节来。这个故事编得的确还不算糟糕。我们可以看到《布拉格之恋》这部电影恰如其分地把握住了电影语言的特性,在基本上完整地表现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并剔除了小说中掺杂的大量可以省略的内容(这些内容在小说中并非没有意义)后,使得电影的叙事清晰而流畅,托马斯与特丽莎和萨宾娜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贯穿了影片的开始和结局,而把小说所承载的沉重思考置于镜头之后,让观众自己去玩味。这样,影片把一部哲理小说改写成一个精彩的三角恋爱故事后,反而增强了它的可读性。这种通俗化的改写显然更符合电影观众的审美需要。即在看过原著或对昆德拉作品感兴趣的观众中,电影的视觉冲击会使人们对小说有着一种更感性的体验,而对于一般大众而言,它本身也是一个好看的故事。

很多人批判电影拍没了小说里的深刻意韵,好莱坞欲盖弥彰的痕迹太浓。那些玄妙拗口又才气横溢的词句变成了一个通俗的爱情剧,政治和哲学意义成为虚化的背景。可也有人说喜欢这个通俗爱情故事,沉醉在东欧韵味的音乐里。电影靠什么立身?打动观者或高雅或低俗的心罢了,不管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托马斯与特丽莎,特丽莎与萨宾娜,托马斯与萨宾娜,萨宾娜与弗兰茨,托马斯与无数女人,特丽莎与偶遇的男子……双双对对或者孤孤单单,都挣扎在爱和里。小说中,托马斯游走于性与爱之间,焦灼地思考着人的存在的困境;而到了银幕上,则呈现为丹尼·迪·刘易斯(托马斯的扮演者)那深邃的眼神的丰富性。他冰蓝色几乎透明的眼睛,狡黠着放荡着忧郁着,魅力十足,四处搜寻猎物。有心的观众当然可以透过那双眼睛看到处在历史与人性夹缝中的人的生存的艰难和对生命的迷茫。意识在忠实与背叛,自省与惶惑中游走,轻与重的问题伴随始终。其中有关于时代的困惑,也有超越时代的思索。萨宾娜虽然也需要情感的归宿,却仍然选择了自由和继续背叛。她永远戴着黑色男式礼帽,保持自由和遗世独立。她说:我不是反对共产主义,我只是反对媚俗。当一切沉重的思考迷惘得无从着落,就变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而同时仍感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而饰演特丽莎的美丽的比诺什,永远像一只乖巧纯真容易受伤的小鹿,哀伤地绝望地爱着托马斯。她说:下次你再去找那些女人,带着我去行吗?我帮你给她们脱衣服。

原著中萨宾娜的帽子、小狗卡列宁、6号门牌也在影片中扮演了她们各自的爱情观的角色,却某种程度上成了突兀的道具,无法传达小说中的含义。帽子被萨宾娜作为的道具,而弗兰克不喜欢她的帽子,萨宾娜离开了他。帽子只成为了萨宾娜和托马斯两人间生活的一个默契。而特丽莎,《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了一个孤独的道具出现,它自始至终只属于特丽莎的个人生活。帽子与《安娜.卡列尼娜》的轻与重,同样也代表了萨宾娜和特丽莎的轻与重。特丽莎的重让托马斯无法承受,萨宾娜的轻同样不能让托马斯承受。这些意义都是属于小说而在电影中被遮蔽的。

可见任何体裁都有自己无法逾越的作为媒体的边界。小说不可能逾越语言文字的媒介,而电影也无法逾越摄像机镜头的视域等等。电影是有画框的,有画框就意味着有边缘,有临界线,有画框外的东西。当然,就目前而言文学与电影两种媒介远远没有穷尽其各自的可能性限度,它们留待探索的空间还很大,这也是为什么先锋小说和实验电影不断给大家惊喜的原因。

2:各自的媒介:文字/镜头,深度/表面?

电影与文学作为不同的媒介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电影叙事研究与文学叙事学产生于确立的年代大概相同。当代电影理论的创造者、罗兰.巴特的学生克.麦茨在电影符号学的确立过程中,在电影与语言中建立了一种强突破式的类比。在其著名论文《电影:语言还是语言系统》中已发现,在电影与语言系统类比中,叙事是其最重要的或者唯一的契合与联结点。“不是由于电影是一种语言他才讲述了如此美妙的故事,而是由于电影讲述了如此美妙的故事他才成了一种语言。”尽管电影与叙事结合只是一次偶然,只是一个经营天才的奇思妙想而已,但这一偶然却造就本世纪最伟大的遭遇之一。用另一位电影大师帕索里尼的说法便是,一位电影艺术家并不如一位文学家那样具有一部语言/形象词典。电影语言中没有抽象词。(尽管在他看来,电影语言就其本质而言是“诗”的语言。)“电影更接近于诗,而不是散文。”“一部电影首先是一种风格,其次才是一种语法。”⑦

克.麦茨进而在第二代电影符号学的研究中指出,电影的确切性质以及它作为一种权力话语的效力之秘密在于,他抹去了话语陈述的一切标记,并伪装成一种故事形式。换言之,经典电影叙事的基本特征是以“呈现”而不是“讲述”隐藏起叙事行为与符码痕迹。经典电影和布满情节与主人公的十九世纪小说一样,前者以符号学方式模仿后者,在历史上成为后者的延伸,并在社会学上取代了后者。只是说电影的真正“文本”是画面,电影中的情节/历史故事似乎只有为影院的观众所目击时才真正发生并存在。

也可以说,以文字形态存在的小说一开始就是定义为一种深度叙事。从接受论角度来说,读者是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读、反复思考从而达到深度阅读。影像与文字相比,因其视觉的直观性和阅读的综合性和迅捷,不适宜进行大段议论和过于深度的主题挖掘。镜头语言以“呈现”为主,一般擅长表现的是动作化了的形象,通常观众不可能像读小说那样通,隐藏在电影镜头后面的那些“意义”是由具备一定文化背景的电影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对电影镜头画面即时解码而获得的。

在《布拉格之恋》中,影像同样淡化了小说中哲理性的思索而强化了视觉的感性审美。象小说开头那样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式的大段有关历史的议论在银幕上是无法表现的。因为无论是关于希特勒、法国大革命的表述还是关于非洲部族战争的说法,所表达的都是一种作者个人对于历史的思考。在影片的高潮段落,即特丽莎与萨宾娜互拍的那一段落里,电影运用了各种视听手段浓墨重彩地加以渲染。在这一场景中光线透过窗帘散落在屋子里,柔和而温馨,两个女人在镜头前以一种唯美的方式向观众展示自己的。当萨宾娜展示自己的给特丽莎看时,她半转过的脸上写满了对世事的洞悉与明澈;而轮到萨宾娜为特丽莎拍照时,特丽莎则害羞地东躲。两个女人、两种性格、两样的人生在镜头里显露无余。电影以两人互相拍照来造成一种封闭的场景意义,而观众则躲在黑暗中安全地满足着自己的窥淫欲。朱丽叶·比诺什饰演的特丽莎和丽娜·奥林饰演的萨宾娜的激情演绎当然会成为全片的视觉高潮,而沉浸在电影华丽影像里的观众因暂时缺失了主体意识的理性评判,也会一起“媚俗”地随着影片的叙事引导而达到观赏的心理。然而对比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影片的这一商业化改写、遮蔽了对原著的深度阅读。在小说中,这一段是这样描写的:

这部照相机既是特丽莎观察托马斯的情人的机器眼,又是遮掩自己的面孔的一块面纱。萨宾娜花了点时间才把自己的浴衣完全脱掉,这时才发现她所处的境地比自己预计的要尴尬多。又花了几分钟摆弄姿态,她向特丽莎走去,说:“现在该我给你拍了。脱!”

萨宾娜多次从托马斯那里听到命令:“脱!”这已深深刻记在她的记忆里。现在,托马斯的情人对托马斯的妻子发出了托马斯的命令,两个女人被这同一个有魔力的字连在一起了。“她用来遮脸和对准萨宾娜的武器是给缴了。她完全是在接受托马斯情人的怜悯。这个美丽的征服使她陶醉。”⑧昆德拉关注的焦点显然不在小说发展的情节性上,而是借题发挥,大段阐述他对于此事的思考,即包含着一种反对“媚俗”的哲理意味。小说中的这寥寥几笔虽看似平淡,但结合上下文语境,其含义颇为丰富。“我想,萨宾娜也被这奇特的场景迷住了:她情人的妻子竟奇异地依顺而胆怯,站在她面前。不过按了两三次快门以后她几乎被自己的迷醉吓住,为了驱散它,便高声大笑起来。”⑨这样的句子与其说是在叙述,不如说是一种借叙述的语句表达作者自己对人生的奇妙的感悟。描写这一场景时,真正的叙述话语只用了寥寥几笔,但到了电影里则成了全方位的详细展示,那些美艳、妩媚的形象其实也造成了视觉审美的“媚俗”。

法国新小说杰出代表罗伯—格里耶其对小说的革新在于想打破传统小说的这一“深度传奇”,为小说重新立法。他认为传统小说以及文学就是建立在关于深度的古老神话的基础上,而且“仅仅以此为基础”。但他根本不相信世界有一种深度,这种深度实质上是小说中统治一切的“人本主义”,是人一厢情愿地为世界附加各种意义和解释。必须抛弃关于深度的古老神话,抛弃关于“内在性、人的本体论”之类的概念,应该用条件的观念代替本性的观念。从这一立场出发,罗伯-格里耶在写作手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以往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中心人物不见了,作品从头至尾是对景物的冷静、细致、反复以至繁琐的描写。作者通过笔下人物冷静客观地观察,不加任何评价、不带丝毫感彩地将这些感受传达给读者,引导读者自己去联想,去发挥。小说的情节降到了极其次要的地位。而且作者故意打乱时空顺序,使故事情节愈发变得模糊不清。小说的陈述方式往往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故罗伯—格里耶开创的是一种无厚度的小说风格,创作的是表层的文本,是一种“表面小说”。这也是罗伯—格里耶所设想的未来的小说。“表面小说”决定了他的语言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尽量保持一种冷漠的笔调,正如他所声称的那样,摒弃任何“人格化”的描写,特别着意清除“以人为中心的比喻”。“表明视觉的和描写性的词——限于度量、定位、限制、明确——为未来小说指出了一个艰巨然而可靠的方向。”其代表作《嫉妒》的语言就是这种度量的语言,而它的“视觉性”也具有了还原存在与物的本来面目的某种本体意义。明暗、色彩、位置、距离等视觉艺术概念,在他的笔下以细而又细的描写体现出来,有时甚至到了不厌其烦的极致。

瓦解叙事,断绝了叙事性吸引力,喜欢场景胜于故事,喜欢场面胜于叙事发展,同时喜欢片断,使叙述的连续性受到人为的分割。故罗伯-格里耶的小说是一种抵制叙事秩序的文本,瓦解叙事秩序的同时瓦解了事物的可理解性和意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罗伯—格里耶及其推荐电影,认为电影有一种呈视性,表现的是动作和物本身,是运动,是外形,在其中,形象恢复了现实性。所以罗伯—格里耶自己就参与了电影的编导工作,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于1961年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并由著名导演阿兰·莱斯尼摄制成影片,在第22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剧本描写了一个在某地休养,与一陌生男子相遇,男子坚持说他俩曾经相识,并约定今年在此相见,最后女方确认此事。作品中现实生活客观的确切性也完全消失,整个事件呈现出出了不可理解的性质。此外,他自编自导的影片《不朽的女人》(1963)曾获得路克电影奖,这部电影与《去年在马里昂巴》类似,也是一个男人在异国情调的旅游地遭遇一个神秘莫测的女人,场景以静止为主,人物表情冷漠、反应迟缓,对话如同平静的梦呓,依旧营造出一种真实与幻境难分难解的情境。《不朽的女人》中有一些暧昧的色情场景,这也是构成典型的罗伯-格里耶式的乌托邦的一个要素,欲望缓慢浮动,如同悠长的河流,其实却已经很淡了。他重要的电影小说尚有《跨跃欧洲的快车》、《伊甸园及其以后》等等。

从放弃深度到追求表面的这一探索历程,我们可以说罗伯-格里耶从事电影几乎是必然的事,他那种不加评论精确描写物质世界、注重视觉效果的风格用电影来表现可能比用小说来表现更为合适。他对小说深度的瓦解、对事物原本地呈现、对视觉世界的追求最后还是把它导向了电影。文字与镜头,终究跨不过这一条“鸿沟”,却不是简单的深度与表面的划分。同样对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布拉格之恋》,小说与电影的确各有所长,但并非像一些人所定义的那样,藉着文本与镜头,完成的是各自深度与表面的神话。

3:形式的颠覆:复调结构的碎片化

昆德拉小说的结构既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又与作品的整体风格融为一体。他在继承巴赫金关于“复调小说”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并亲自运用于实践。小说以托马斯和特丽莎的爱情为主线,又辅以其它多条线索,如萨宾娜的线索、特丽莎与弗兰茨爱情的线索、托马斯儿子追寻父亲足迹的线索,几条线索或平行或相交,错综复杂,形成一种昆德拉式“复调结构”,并以这种结构表达他对人生、对世界的独特感悟。而且,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托马斯、特丽莎、萨宾娜等都超越了作者自身的思维设定,成为一个个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体,这些个体与昆德拉一起交流、对话,架构起小说的主要情节。这样的写作方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也造成了对它的多种读解的可能性。

影片《布拉格之恋》却不是一部纯粹的先锋性质的艺术电影。这部影片不仅从思想上抹平了原著的深沉度,也从形式上颠覆了昆德拉的“复调”结构,它采用了好莱坞商业电影的经典叙事模式,把原小说复杂的多线索结构、多声部复合叙述改写为清晰的单线性结构,而且把原小说那种开放性、对话式表述,改写为单线性展开、指向明确的全知叙述。即影片《布拉格之恋》在想象观众已经阅读了小说的基础上,抽取了托马斯、特丽莎、萨宾娜这三个主要人物加以强化、突出,把三人的关系简化为三角恋关系。人物关系的简化更使得故事的戏剧性效果增强了,原先在小说中断开的各段叙事情节被整合在三角恋的框架下,矛盾冲突显得更为集中,故事也更加紧凑。观众则犹如观看一部带有解构性特征又不乏幽默感的好莱坞爱情片,在碎片式地回望那段令人痛苦的历史和轻松而惬意的视觉审美中发人深省。托马斯与特丽莎的相识相恋,在小说里散布在第一章的好几处,并且顺序还显得有点杂乱,而影片则在十几分钟内就把这些连缀成段,并清楚地演绎出来。当然,伴随着这种清楚表达的是对小说中关于托马斯与特丽莎奇妙相识的大段议论的省略。观众不必在那些晦涩、多义的文字中自己整理这些线索的来龙去脉,也省却了许多思考的麻烦和思索的意味性,而只是静静地欣赏一个有魅力的男医生与一个清纯美丽的乡村少女浪漫邂逅的故事。而且影片中已不存在小说中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体,特丽莎是男主角托马斯的妻子,萨宾娜则是托马斯的情人。影片打断了她们自身的逻辑发展,将她们拉入影片所预设的三角恋情节结构中。她们不再是引起观众深思的因素,而沦为向观众/镜头展示的“被看者”。这样,两位女主角在影片中也或多或少地被碎片化了,为满足“被看”而形成的“碎片”。

情节框架,既成为电影观众了解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基本情节的一座桥梁,也成为对原著阅读的一种解构和重建。诚然,电影对故事人物的单线性处理颠覆了原小说中人物各自的性格完整性,也破坏了小说情节的完整性,呈现出后现代语境中所必然产生的碎片化特征。在影片中,人物、事件都是围绕着故事的中心线索而存在,于是不可避免地给人以断裂感。不过,这种断裂感似乎更适合当代人的读解方式和跳跃性思维。在影片中,有一段关于苏联入侵捷克的描写,特丽莎在大街上拍摄照片,亲眼目睹了苏军在布拉格街头镇压捷克人民的暴行,其中还插入了一段当年的纪录片,使用了捷克导演詹·尼梅克的资料镜头,就是苏军坦克(1968年8月20日和21日)入城那段,著名的"布拉格之春",更显出其真实性。或许从小说家的立场看这一段落似乎游离了整个情节的发展线索,并且和前后段落的联系也不是很强;但站在电影叙事的角度来分析,既可以看作是影片忠实于小说原著的表现,也可以认为是电影改编者对昆德拉小说带有的政治倾向的理解。在小说中,政治事件是和人物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成为人物生存的现实处境和性格发展的时代背景。而在影片中,我们看不到政治和主人公命运际遇和性格发展之间必然的内在联系,托马斯和特丽莎只是经历了这场,但无论他们是去日内瓦还是回布拉格,日子仍将如此地过下去,“政治”在影片叙述中也成为一个个断裂的碎片,过眼即逝。原本该很沉重的政治讨论,在电影中因为意义的消解而成了“漂浮不定的碎片”,于是影片本身成了一连串的流动的事件,从而呈现出某种后现代式的零散化。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叙事节奏方面,小说中昆德拉把音乐的韵律节奏巧妙运用于小说,轻重、快慢、缓急的叙述运动对于形成小说叙述风格、突现主题、营造气氛等有重要作用。不同的叙事速度的选择既反映感情气氛的变化,也是昆德拉小说理念的贯穿。小说第六章《伟大的进军》节奏是最强的,速度是极快的,反映粗暴的厚颜的气氛,因为它充斥着很多的事件,描绘出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给人一种压抑紧迫感,而这些事件又被一个永恒的疑问———什么是媚俗联系在一起,“弗兰克因媚俗而垢死与萨宾娜反叛媚俗的苦生是悲观的昆德拉向我们展示的个人在世界中存在的两种不乐观的可能性。”第七章《卡列宁的微笑》节奏是极轻和的柔板,很少的事件,反映的是平静、伤感的气氛,大篇幅围绕卡列宁的死展开,两个主要人物最终退出了喧嚣的世界。“对他们来说,乡村生活是他们唯一的逃脱之地。”当他们意识到人类的溃裂,卡列宁就成为将他们连接起来唯一的线,而卡列宁的死意味着这仅有的联系也被切断,于是在飞越时间的虚空时,他们将无所攀依和无所慰藉。

那么在电影中,这些又是通过什么表现的呢?为了配合故事的发展,整个故事发生在三个环境下:布拉格,日内瓦和一个宁静的村庄。三个环境的三种色调营造了三种不同的气氛。布拉格阴暗紧张加上时常压抑的气氛,给托马斯和特丽莎的爱情带来了一些慌张感,特丽莎的梦,也更加加深了这种慌张感.在苏军入侵布拉格之后的一段描写反抗人民的片段中,托马斯和特丽莎奔走在人群中间,带来的是另一种抑郁感。在布拉格,一切都很压抑.而阳光灿烂的日内瓦又是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特丽莎以为找到了自己的爱情,然而在她和沙宾娜的接触以后,失落感又重新回到了特丽莎的身上。日内瓦不是特丽莎的世界,在这里她找不到她想要的托马斯。而特丽莎最终找到她的生活,是在一个宁静的村庄里。三个环境的变幻虽然说有些突然或者说突兀,但是他们的爱情也确实如此。

4:文学名著在后影像时代的生存

作为电影基本单位的镜头语言常常具有丰富的表意性。我们在《布拉格之恋》一片中看到的影像已抛弃了小说中文字的丰富的所指外延,成为单一能指的全知镜头,掩盖了小说中的深度历史感,成为单纯意义上的商业秀。况且这种商业秀在当今时代有一种小说所不具有的优势,那就是对众多文化程度不高的观众的眼球的吸引。影像是一种以视听为主要手段的表达,它更接近常人对世界的感知,而感性体验在人心中所产生的冲击力往往远超过理性的说教,尽管它是一种经典,一种极耐人寻味的哲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虽不是长篇,但也有好几万字,而且在昆德拉的文字中又有许多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要想通读下来必得有一定的耐心。特别是小说中那些旁征博引的阐发更易令世俗的芸芸众生望而生畏。如是,以电影的方式阅读名著,无疑是一种当然的选择。小说通过被改编为电影,获得了远比文字多得多的接受群。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误读,但拥有众多的观众对任何电影来说都特别重要,因为那意味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同时,电影以其审美化了的人物形象及其对演示的合于当代受众的世俗化包装,在观众的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记。一部让人读得昏昏欲睡的小说搬上银幕后,可能会使观众久久不能忘怀,在不知不觉的媚俗中反思媚俗的含义,反思不能承受之轻的人生的虚无———一个存在主义者的永恒的困惑。

我们可以说,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经过电影《布拉格之恋》的改编后,成为另具魅力的文本形式,通过光、影、声、画等手段体现了一种视觉审美,同时,多重“能指”的影像展示既满足了电影的可看性,也拓宽了画面的想象空间。文学名著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是一个影像消解文字意义的过程,也是一个影像在文字之外重新建构意义的过程。文字作为一种语言代码,在表述时要凭借人的抽象思维来作理性判断。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样的小说,更是作者对人生、对爱情的一种深度阐释。影像把小说形象化、生动化了,使抽象的符号化了的人物、事件被具体生动地表演出来,这种具体化形象化也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流失了原著的哲理意味,或者削平了原著的深度,不过它也可能从削平了的影像和叙事中转现出对原著的新的读解。所以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不仅仅是简单的由文字到影像的载体转换,在这一转换中发生了意义指向上的质变。影片《布拉格之恋》或许没有完全演绎出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所要传达的关于人性之困惑的思考,但是影片同样也传达了导演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体悟,而且它的直接性给人的视觉和心理的冲击更大,它为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了一种对生命更为感性的体验,应该说成功的电影改编会起到升华原作的审美功效。在当下的后工业社会中,艺术品越来越由个人生命感悟的结晶转而变成为大众消费而拼贴、互文的文本。一方面,来自底层的大众越来越多地加入到文化消费者的行列中来,拉动消费文化向平面化、商业化方向靠拢。另一方面,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产业,商业原则、顾客至上成为文化生产的法则。于是不可避免地,我们进入了一个后影像阅读时代。工作的快节奏、生活的压力迫使人们没有时间、精力去思考一些沉重的问题,消费口味越来越趋向于接受一种简单的普适性的快餐文化。于是文学名著在当代遭遇到了阅读危机,悉心研读大部头小说的读者已越来越少。但是,现代传媒的发达又使得名著的传播更为快捷,常常会出现一些名著早已声名远播,却鲜有人读过的怪事。最有代表性的还是罗伯—格里耶。他坦言:“我主要是由于我的名声才出名。这种现象越来越常见了。所以往往有人走近我,吃惊地小声问道:‘您就是阿兰·罗伯—格里耶?’我说:是的。接着我问道:您读过我的书?他们都用一种害怕的声调说‘没有’,然后又低声说:‘不过见到您我是多么高兴。’人们都是这个样子。”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种生存策略,文学名著与电影的结合就变得十分自然了。名著改编成电影,一方面使经典作品更加大众化、商业化,另一方面又使原本应反复咀嚼的文字、意义和思想变成一种满足的视觉享受,再由这种视觉来冲击心理审美,提升对作品的理解。其结果是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可以从中获得启迪,大众也可以从中得到最直接的体验。

在《读书》杂志访问罗伯—格里耶时,记者说:“不可否认,您的影片对于扩大您的作品的影响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这位作家说:“电影面对的是另一批观众。它使您引人注目,这是一个吸引闲人的地方。普通的观众常常觉得我的影片不可理解,但是还要来看,因为性虽然在我的全部小说里都有,但是在影片里要明显得多了,这就提高了上座率。不过这些影片也使我付出了失去诺贝尔文学奖的代价。1985年,我获奖的形势很有利,当时瑞典的影片资料馆安排了一场我的影片回顾展,引起了当地新闻界的愤怒,他们起来反对法国的。于是克洛德·西蒙获得了诺贝尔奖。当然这也是一种极好的选择,我对此感到高兴。”这个戏谑的回答其实反映了严肃的意义。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雅艺术和俗艺术,严肃的与商业的,这些泾渭分明的尺度划分在人心中其实一直根深蒂固。可是我们毕竟是生活在一个商业社会,其特有的游戏规则无处不在。在被问到“您是否逃避大众传播媒介”时,罗伯—格里耶肯定地说:“不,我不时在电视上露面。我不是一个野人。我对画家、电影工作者和作家们的阶层很有好感。我非常主张‘全世界作家们,联合起来’。我要再次表明,我认为存在着多种文学,而不是只有一种唯一优秀的文学。”我觉得他在这里应该强调的是多种艺术形式共存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在后影像阅读时代,如何去重新找回作品的义理深度。虽然影像有着不同于文字的写作特点,但是在电影中思想不应是被弱化的对象,更不能被完全稀释了。相反,电影应该凭借它独特的视听语言那扣人心弦的魅力,使作品的主题得以更广泛的开启。影像也完全可以在把深邃的哲理思考传达给普通大众时,起到中介和提升的作用,成为普通观众阅读文学名著的有益补充,而不仅仅满足于讲述一个个世俗的爱情故事,简言之,电影理当成为有利于人们思考人生、体察社会的另一种更诱人的艺术样式。

作者签名:中文提要

时下,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已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人的阅读心理由文字向图像的转变。但这种接受转换有时会产生一种歧义性阅读,特别是影像消解了原著中思想的沉重和所谓“哲理性”。从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到电影《布拉格之恋》,通过对小说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尽管电影在情节上忠实于小说原著,也对小说进行了适合于电影的改写,但是电影以其华美的视觉冲击、曲折的影像叙述、诱人的展示,在撇开小说中那种哲理性的议论和阐述的同时,反而完成了电影所能揭示的别的东西。

外文提要

TheadaptationfromliteraturemasterpieceintomovieandTVworkshasbeenacommonculturephenomenoninthesedays.Bythecomparisonofthenovelandthemovietheunbearablelightnessofbeing,theessaypointsoutthattheadaptationactuallydeconstructstheprogenitor,butitgivesspectatorsthespecialexperiencethroughscreenasanothermethodofreadingliteraturemasterpiece.

关键词:

文字影像深度复调后影像阅读时代

时下,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已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人的阅读心理由文字向图像的转变。但这种接受转换有时会产生一种歧义性阅读,特别是影像消解了原著中思想的沉重和所谓“哲理性”。从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到电影《布拉格之恋》,两种不同文本的先后出现,似乎也暗示了现代主义式的拷问有意无意地化为了后现代主义式的轻舞飞扬的碎片。换言之,电影从文本和形式上颠覆了小说原有的结构,也颠覆了读解作品的习惯性思路。或许,这仅仅是《布拉格之恋》独有的特征,但它却开创了当下阅读的新样式,即从文字走向影像的过程,恰恰是从传统或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语境的一种途径和新的读解方式。然而,通过对小说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尽管电影在情节上忠实于小说原著,也对小说进行了适合于电影的改写,但是电影以其华美的视觉冲击、曲折的影像叙述、诱人的展示,在撇开小说中那种哲理性的议论和阐述的同时,反而完成了电影所能揭示的别的东西。

1:小说与电影的可能性限度

20世纪是一个不断突破以往小说定义的时代,也就是一个需要不断为小说重新下定义、重新为小说立法的时代。小说传统定义被不断被突破的结果是人们越来越不知道什么是小说了,从而为小说提供了空前的可能性。小说可能是回忆(普鲁斯特),可能是对深层心理的表达(乔伊斯与意识流),可能是呈现荒诞与变形的存在(卡夫卡与存在主义),也可能是物化的世界(罗伯-格里耶与新小说),或魔幻化的现实(拉美魔幻现实主义)。20世纪的小说成了一种与美术、电影一样最具先锋性和革命性的形式,也是一种最具可能性的形式。从世界范围来看小说有史以来面临的一次最大的挑战和冲击是来自外部的,那就是电影的发明。20世纪是影音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的时代。“法国小说家纪德就认为,西方绘画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追求写实与逼真,讲究焦点与透视。但照相技术的发明使画家的信条一下子就垮掉了,因为单就逼真性而言相片肯定比绘画真实。于是,绘画就开始变形,从印象派、抽象派、象征主义、达达主义,绘画迎来了一个变形的时代。”①同样对于小说,巴尔扎克时代的小说是集大成的体裁,号称百科全书,但纪德发现,随着电影和留声机的问世,小说剩下的地盘越来越小,他在小说《伪币制造者》中指出:“无疑留声机将来一定会肃清小说中带有叙事性的对话,而这些对话常是写实主义者自以为荣的。而外在的事变、冒险、情节、场面,这一类全属于电影,小说中也应该舍弃。”这样一来小说还会剩下什么?汪曾祺也说过类似的话:“许多原本可以写在小说里的东西老早就有另外的方式代替了去。比如电影,简直老小说里的大部分,而且是最紧要的部分,完全能代劳,而且有声有形,证诸耳目,直接的多。”毫无疑问,在描述场景,叙述情节,尤其是还原生活原初细节方面,电影肯定比小说有优势,这使小说突然面对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到底哪些东西是独属于小说这一体式,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没有的?小说的内涵和外延应该怎样重新界定?它的可能性限度是什么?昆德拉可以说是自新小说派之后最自觉地探索小说可能性限度的作家,并且呈现了小说新的样式。

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描写特丽莎从捷克一个小镇第一次去布拉格托马斯家:

她第一次去托马斯的寓所,体内就开始咕咕咕了。这不奇怪:早饭后她除了开车前在站台上啃了一块三明治,至今什么也没吃。她全神贯注于前面的斗胆旅行而忘了吃饭。人们忽视自己的身体,是极容易受其报复的。于是她站在托马斯面前时,便惊恐地听到自己肚子里的叫声。她几乎要哭了。幸好只有十秒钟,托马斯便一把抱住了她,使她忘记了腹部的声音。②

昆德拉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肚子叫的细节呢?他认为:产生特丽莎的情境残酷地揭露出人类的一个基本经验,即心灵与肉体不可调和的两重性。昆德拉是从一两个关键词以及一种基本情境出发去构思小说人物和情节的。写特丽莎的这一章的题目就叫《灵与肉》,“灵”“肉”是代表特丽莎的主题词,也叫“存在编码”。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昆德拉说:“在写《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我意识到这个或那个人物的编码是由若干个关键词组成的。对于特丽莎,它们是:肉体、灵魂、晕眩、软弱、田园诗、天堂。对于托马斯:轻、重。”③因此这一细节是表达特丽莎的重要情境,即反映灵与肉的主题,同时也反映了昆德拉放逐诗性的基本追求。在小说中他接下来说的进一步深刻地阐述了这一主题:

很久以前,一个人会惊异地听到自己胸内有节奏跳动,但从不去猜测那是什么。他还不能对人这样奇怪、陌生的东西给以辨识确定。那时的人体是一间囚室,囚室里的东西能看,能听,能恐惧,能思索,还能惊异。而人体消失之后所留存的东西,便算是灵魂。当然,今天的人体不再陌生了:我们知道在胸膛里跳动的是心脏;鼻子是伸出体外的排气管,为肺输送氧气;脸呢,什么也不是,只是一块标记着所有生理过程的仪表板,标记着吃,看,听,呼吸以及思维的情况。自从一个人学会了给人体的各个部位命名,人体就好对付多了。他还得知灵魂不过是大脑中一种活跃的灰色物质。灵与肉两重性的古老命题终于被众多科学术语淹没,我们仅仅将其作为一种过时的浅见陋识而加以嘲笑。但是,假使他的一位恋人来听他腹内的咕咕隆隆,灵肉一体这个科学时代的诗意错觉,便即刻消失。④

可是电影怎么表现肚子咕咕隆隆的声音呢?显然很难表现,于是在电影中便出现了特丽莎打喷嚏的场面。这也是过得去的改编,表达了让特丽莎尴尬的大煞风景的细节,却无法更好地表现昆德拉放逐诗性的初衷,以及小说中延续始终的关于灵肉分离的深刻讨论。灵与肉,性和爱,是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在反复讨论的问题,灵魂在肉体上方默默注视,肉体却服从本体的需要。所以才有托马斯永远的不忠和特丽莎永远的苦痛。这个问题困扰了特丽莎,于是她选择了一次背叛,和一位工程师发生了性关系,这种背叛让她很痛苦,分离的假设在这次背叛中被击打个粉碎。所有这些后面这一主题的延伸都是由小说开始特丽莎肚子咕咕隆隆的声音所引出。透过这个细节的改变,可以说,小说到电影,明显削弱了这一主题。电影根本无法承载那么沉重的抽象的哲学意义。

小说中另一个细节:

他慢慢感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爱,却很不习惯。对他来说,她象个孩子,被人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筐里顺水漂来,而他在床榻之岸顺手捞起了她。她既非情人,亦非妻子,她是一个被放在树腊涂覆的草筐里的孩子,顺水漂来他的床榻之岸。

他又一次感到特丽莎是个被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篮里顺水漂来的孩子。他怎么能让这个装着孩子的草篮顺流漂向狂暴汹涌的江涛?如果法老的女儿没有抓任那只载有小摩西逃离波浪的筐子,世上就不会有《旧约全书》,不会有我们今天所知的文明。多少古老的神话都始于营救一个弃儿的故事!如果波里布斯没有收养小俄狄浦斯,索福克勒斯也就写不出他最美的悲剧了。

托马斯当时还没认识到,比喻是危脸的,比喻可不能拿来闹着玩。一个比喻就能播下爱的种子。⑤这一“被人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的细节构成了托马斯的诗性记忆,是小说中无数次被重复的经典细节。然而电影表演起来可就难了,很难设想让饰演特丽莎的法国女明星比诺什坐在一个小草筐中在水面上漂流。即使不沉,也给人一种伪浪漫的感受。于是导演让特丽莎在一个室内游泳池里游泳,水是碧蓝的,一些疗养的病人夫在水面上露出头在下棋,棋盘漂在水面上微微起伏,特丽莎像一条美人鱼一般游过,棋盘上下颠簸,最后掀翻了。穿着泳衣的特丽莎爬上岸,托马斯眼睛也尾随而去。这是典型的好莱坞式的想象,游泳池里的特丽莎完全没有小说中小镇女招待那种卑微感,不是丑小鸭,一开始就是天鹅,就是白雪公主;电影改编也是很有诗意和想象力的,但与小说原初的想象相比就不是一个味道。原小说中草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的意象,没有电影里男人窥视的色情目光,它突出的事特丽莎无助、孤独、可怜,而赋予托马斯的语码则是“怜悯”。“怜悯”当然并不等于爱情,却能诱发爱情。更重要的是,小说这一诗性想象使它与神话、传说世界建立了关联,它的蕴涵要丰富的多。这是小说式的想象,是小说的优势,却是电影难以表现的。正是有了别的参照,才能真正看清楚小说的本体特征,让小说明白什么才是自己的可能性限度。昆德拉小说学的核心就在于此。他试图重新为小说立法,因此他才极度欣赏奥地利小说家布洛赫对小说本质的理解:“发现只有小说才能发现的,这才是小说存在的唯一理由。”⑥

《布拉格之恋》编剧之一让-克洛德·卡里耶从1968年就认识昆德拉,所以能够合理地从语词掩盖下摘出情节来。这个故事编得的确还不算糟糕。我们可以看到《布拉格之恋》这部电影恰如其分地把握住了电影语言的特性,在基本上完整地表现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并剔除了小说中掺杂的大量可以省略的内容(这些内容在小说中并非没有意义)后,使得电影的叙事清晰而流畅,托马斯与特丽莎和萨宾娜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贯穿了影片的开始和结局,而把小说所承载的沉重思考置于镜头之后,让观众自己去玩味。这样,影片把一部哲理小说改写成一个精彩的三角恋爱故事后,反而增强了它的可读性。这种通俗化的改写显然更符合电影观众的审美需要。即在看过原著或对昆德拉作品感兴趣的观众中,电影的视觉冲击会使人们对小说有着一种更感性的体验,而对于一般大众而言,它本身也是一个好看的故事。

很多人批判电影拍没了小说里的深刻意韵,好莱坞欲盖弥彰的痕迹太浓。那些玄妙拗口又才气横溢的词句变成了一个通俗的爱情剧,政治和哲学意义成为虚化的背景。可也有人说喜欢这个通俗爱情故事,沉醉在东欧韵味的音乐里。电影靠什么立身?打动观者或高雅或低俗的心罢了,不管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托马斯与特丽莎,特丽莎与萨宾娜,托马斯与萨宾娜,萨宾娜与弗兰茨,托马斯与无数女人,特丽莎与偶遇的男子……双双对对或者孤孤单单,都挣扎在爱和里。小说中,托马斯游走于性与爱之间,焦灼地思考着人的存在的困境;而到了银幕上,则呈现为丹尼·迪·刘易斯(托马斯的扮演者)那深邃的眼神的丰富性。他冰蓝色几乎透明的眼睛,狡黠着放荡着忧郁着,魅力十足,四处搜寻猎物。有心的观众当然可以透过那双眼睛看到处在历史与人性夹缝中的人的生存的艰难和对生命的迷茫。意识在忠实与背叛,自省与惶惑中游走,轻与重的问题伴随始终。其中有关于时代的困惑,也有超越时代的思索。萨宾娜虽然也需要情感的归宿,却仍然选择了自由和继续背叛。她永远戴着黑色男式礼帽,保持自由和遗世独立。她说:我不是反对共产主义,我只是反对媚俗。当一切沉重的思考迷惘得无从着落,就变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而同时仍感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而饰演特丽莎的美丽的比诺什,永远像一只乖巧纯真容易受伤的小鹿,哀伤地绝望地爱着托马斯。她说:下次你再去找那些女人,带着我去行吗?我帮你给她们脱衣服。

原著中萨宾娜的帽子、小狗卡列宁、6号门牌也在影片中扮演了她们各自的爱情观的角色,却某种程度上成了突兀的道具,无法传达小说中的含义。帽子被萨宾娜作为的道具,而弗兰克不喜欢她的帽子,萨宾娜离开了他。帽子只成为了萨宾娜和托马斯两人间生活的一个默契。而特丽莎,《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了一个孤独的道具出现,它自始至终只属于特丽莎的个人生活。帽子与《安娜.卡列尼娜》的轻与重,同样也代表了萨宾娜和特丽莎的轻与重。特丽莎的重让托马斯无法承受,萨宾娜的轻同样不能让托马斯承受。这些意义都是属于小说而在电影中被遮蔽的。

可见任何体裁都有自己无法逾越的作为媒体的边界。小说不可能逾越语言文字的媒介,而电影也无法逾越摄像机镜头的视域等等。电影是有画框的,有画框就意味着有边缘,有临界线,有画框外的东西。当然,就目前而言文学与电影两种媒介远远没有穷尽其各自的可能性限度,它们留待探索的空间还很大,这也是为什么先锋小说和实验电影不断给大家惊喜的原因。

2:各自的媒介:文字/镜头,深度/表面?

电影与文学作为不同的媒介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电影叙事研究与文学叙事学产生于确立的年代大概相同。当代电影理论的创造者、罗兰.巴特的学生克.麦茨在电影符号学的确立过程中,在电影与语言中建立了一种强突破式的类比。在其著名论文《电影:语言还是语言系统》中已发现,在电影与语言系统类比中,叙事是其最重要的或者唯一的契合与联结点。“不是由于电影是一种语言他才讲述了如此美妙的故事,而是由于电影讲述了如此美妙的故事他才成了一种语言。”尽管电影与叙事结合只是一次偶然,只是一个经营天才的奇思妙想而已,但这一偶然却造就本世纪最伟大的遭遇之一。用另一位电影大师帕索里尼的说法便是,一位电影艺术家并不如一位文学家那样具有一部语言/形象词典。电影语言中没有抽象词。(尽管在他看来,电影语言就其本质而言是“诗”的语言。)“电影更接近于诗,而不是散文。”“一部电影首先是一种风格,其次才是一种语法。”⑦

克.麦茨进而在第二代电影符号学的研究中指出,电影的确切性质以及它作为一种权力话语的效力之秘密在于,他抹去了话语陈述的一切标记,并伪装成一种故事形式。换言之,经典电影叙事的基本特征是以“呈现”而不是“讲述”隐藏起叙事行为与符码痕迹。经典电影和布满情节与主人公的十九世纪小说一样,前者以符号学方式模仿后者,在历史上成为后者的延伸,并在社会学上取代了后者。只是说电影的真正“文本”是画面,电影中的情节/历史故事似乎只有为影院的观众所目击时才真正发生并存在。

也可以说,以文字形态存在的小说一开始就是定义为一种深度叙事。从接受论角度来说,读者是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读、反复思考从而达到深度阅读。影像与文字相比,因其视觉的直观性和阅读的综合性和迅捷,不适宜进行大段议论和过于深度的主题挖掘。镜头语言以“呈现”为主,一般擅长表现的是动作化了的形象,通常观众不可能像读小说那样通,隐藏在电影镜头后面的那些“意义”是由具备一定文化背景的电影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对电影镜头画面即时解码而获得的。

在《布拉格之恋》中,影像同样淡化了小说中哲理性的思索而强化了视觉的感性审美。象小说开头那样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式的大段有关历史的议论在银幕上是无法表现的。因为无论是关于希特勒、法国大革命的表述还是关于非洲部族战争的说法,所表达的都是一种作者个人对于历史的思考。在影片的高潮段落,即特丽莎与萨宾娜互拍的那一段落里,电影运用了各种视听手段浓墨重彩地加以渲染。在这一场景中光线透过窗帘散落在屋子里,柔和而温馨,两个女人在镜头前以一种唯美的方式向观众展示自己的。当萨宾娜展示自己的给特丽莎看时,她半转过的脸上写满了对世事的洞悉与明澈;而轮到萨宾娜为特丽莎拍照时,特丽莎则害羞地东躲。两个女人、两种性格、两样的人生在镜头里显露无余。电影以两人互相拍照来造成一种封闭的场景意义,而观众则躲在黑暗中安全地满足着自己的窥淫欲。朱丽叶·比诺什饰演的特丽莎和丽娜·奥林饰演的萨宾娜的激情演绎当然会成为全片的视觉高潮,而沉浸在电影华丽影像里的观众因暂时缺失了主体意识的理性评判,也会一起“媚俗”地随着影片的叙事引导而达到观赏的心理。然而对比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影片的这一商业化改写、遮蔽了对原著的深度阅读。在小说中,这一段是这样描写的:

这部照相机既是特丽莎观察托马斯的情人的机器眼,又是遮掩自己的面孔的一块面纱。萨宾娜花了点时间才把自己的浴衣完全脱掉,这时才发现她所处的境地比自己预计的要尴尬多。又花了几分钟摆弄姿态,她向特丽莎走去,说:“现在该我给你拍了。脱!”

萨宾娜多次从托马斯那里听到命令:“脱!”这已深深刻记在她的记忆里。现在,托马斯的情人对托马斯的妻子发出了托马斯的命令,两个女人被这同一个有魔力的字连在一起了。“她用来遮脸和对准萨宾娜的武器是给缴了。她完全是在接受托马斯情人的怜悯。这个美丽的征服使她陶醉。”⑧昆德拉关注的焦点显然不在小说发展的情节性上,而是借题发挥,大段阐述他对于此事的思考,即包含着一种反对“媚俗”的哲理意味。小说中的这寥寥几笔虽看似平淡,但结合上下文语境,其含义颇为丰富。“我想,萨宾娜也被这奇特的场景迷住了:她情人的妻子竟奇异地依顺而胆怯,站在她面前。不过按了两三次快门以后她几乎被自己的迷醉吓住,为了驱散它,便高声大笑起来。”⑨这样的句子与其说是在叙述,不如说是一种借叙述的语句表达作者自己对人生的奇妙的感悟。描写这一场景时,真正的叙述话语只用了寥寥几笔,但到了电影里则成了全方位的详细展示,那些美艳、妩媚的形象其实也造成了视觉审美的“媚俗”。

法国新小说杰出代表罗伯—格里耶其对小说的革新在于想打破传统小说的这一“深度传奇”,为小说重新立法。他认为传统小说以及文学就是建立在关于深度的古老神话的基础上,而且“仅仅以此为基础”。但他根本不相信世界有一种深度,这种深度实质上是小说中统治一切的“人本主义”,是人一厢情愿地为世界附加各种意义和解释。必须抛弃关于深度的古老神话,抛弃关于“内在性、人的本体论”之类的概念,应该用条件的观念代替本性的观念。从这一立场出发,罗伯-格里耶在写作手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以往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中心人物不见了,作品从头至尾是对景物的冷静、细致、反复以至繁琐的描写。作者通过笔下人物冷静客观地观察,不加任何评价、不带丝毫感彩地将这些感受传达给读者,引导读者自己去联想,去发挥。小说的情节降到了极其次要的地位。而且作者故意打乱时空顺序,使故事情节愈发变得模糊不清。小说的陈述方式往往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故罗伯—格里耶开创的是一种无厚度的小说风格,创作的是表层的文本,是一种“表面小说”。这也是罗伯—格里耶所设想的未来的小说。“表面小说”决定了他的语言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尽量保持一种冷漠的笔调,正如他所声称的那样,摒弃任何“人格化”的描写,特别着意清除“以人为中心的比喻”。“表明视觉的和描写性的词——限于度量、定位、限制、明确——为未来小说指出了一个艰巨然而可靠的方向。”其代表作《嫉妒》的语言就是这种度量的语言,而它的“视觉性”也具有了还原存在与物的本来面目的某种本体意义。明暗、色彩、位置、距离等视觉艺术概念,在他的笔下以细而又细的描写体现出来,有时甚至到了不厌其烦的极致。

瓦解叙事,断绝了叙事性吸引力,喜欢场景胜于故事,喜欢场面胜于叙事发展,同时喜欢片断,使叙述的连续性受到人为的分割。故罗伯-格里耶的小说是一种抵制叙事秩序的文本,瓦解叙事秩序的同时瓦解了事物的可理解性和意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罗伯—格里耶及其推荐电影,认为电影有一种呈视性,表现的是动作和物本身,是运动,是外形,在其中,形象恢复了现实性。所以罗伯—格里耶自己就参与了电影的编导工作,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于1961年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并由著名导演阿兰·莱斯尼摄制成影片,在第22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剧本描写了一个在某地休养,与一陌生男子相遇,男子坚持说他俩曾经相识,并约定今年在此相见,最后女方确认此事。作品中现实生活客观的确切性也完全消失,整个事件呈现出出了不可理解的性质。此外,他自编自导的影片《不朽的女人》(1963)曾获得路克电影奖,这部电影与《去年在马里昂巴》类似,也是一个男人在异国情调的旅游地遭遇一个神秘莫测的女人,场景以静止为主,人物表情冷漠、反应迟缓,对话如同平静的梦呓,依旧营造出一种真实与幻境难分难解的情境。《不朽的女人》中有一些暧昧的色情场景,这也是构成典型的罗伯-格里耶式的乌托邦的一个要素,欲望缓慢浮动,如同悠长的河流,其实却已经很淡了。他重要的电影小说尚有《跨跃欧洲的快车》、《伊甸园及其以后》等等。

从放弃深度到追求表面的这一探索历程,我们可以说罗伯-格里耶从事电影几乎是必然的事,他那种不加评论精确描写物质世界、注重视觉效果的风格用电影来表现可能比用小说来表现更为合适。他对小说深度的瓦解、对事物原本地呈现、对视觉世界的追求最后还是把它导向了电影。文字与镜头,终究跨不过这一条“鸿沟”,却不是简单的深度与表面的划分。同样对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布拉格之恋》,小说与电影的确各有所长,但并非像一些人所定义的那样,藉着文本与镜头,完成的是各自深度与表面的神话。

3:形式的颠覆:复调结构的碎片化

昆德拉小说的结构既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又与作品的整体风格融为一体。他在继承巴赫金关于“复调小说”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并亲自运用于实践。小说以托马斯和特丽莎的爱情为主线,又辅以其它多条线索,如萨宾娜的线索、特丽莎与弗兰茨爱情的线索、托马斯儿子追寻父亲足迹的线索,几条线索或平行或相交,错综复杂,形成一种昆德拉式“复调结构”,并以这种结构表达他对人生、对世界的独特感悟。而且,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托马斯、特丽莎、萨宾娜等都超越了作者自身的思维设定,成为一个个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体,这些个体与昆德拉一起交流、对话,架构起小说的主要情节。这样的写作方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也造成了对它的多种读解的可能性。

影片《布拉格之恋》却不是一部纯粹的先锋性质的艺术电影。这部影片不仅从思想上抹平了原著的深沉度,也从形式上颠覆了昆德拉的“复调”结构,它采用了好莱坞商业电影的经典叙事模式,把原小说复杂的多线索结构、多声部复合叙述改写为清晰的单线性结构,而且把原小说那种开放性、对话式表述,改写为单线性展开、指向明确的全知叙述。即影片《布拉格之恋》在想象观众已经阅读了小说的基础上,抽取了托马斯、特丽莎、萨宾娜这三个主要人物加以强化、突出,把三人的关系简化为三角恋关系。人物关系的简化更使得故事的戏剧性效果增强了,原先在小说中断开的各段叙事情节被整合在三角恋的框架下,矛盾冲突显得更为集中,故事也更加紧凑。观众则犹如观看一部带有解构性特征又不乏幽默感的好莱坞爱情片,在碎片式地回望那段令人痛苦的历史和轻松而惬意的视觉审美中发人深省。托马斯与特丽莎的相识相恋,在小说里散布在第一章的好几处,并且顺序还显得有点杂乱,而影片则在十几分钟内就把这些连缀成段,并清楚地演绎出来。当然,伴随着这种清楚表达的是对小说中关于托马斯与特丽莎奇妙相识的大段议论的省略。观众不必在那些晦涩、多义的文字中自己整理这些线索的来龙去脉,也省却了许多思考的麻烦和思索的意味性,而只是静静地欣赏一个有魅力的男医生与一个清纯美丽的乡村少女浪漫邂逅的故事。而且影片中已不存在小说中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体,特丽莎是男主角托马斯的妻子,萨宾娜则是托马斯的情人。影片打断了她们自身的逻辑发展,将她们拉入影片所预设的三角恋情节结构中。她们不再是引起观众深思的因素,而沦为向观众/镜头展示的“被看者”。这样,两位女主角在影片中也或多或少地被碎片化了,为满足“被看”而形成的“碎片”。

情节框架,既成为电影观众了解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基本情节的一座桥梁,也成为对原著阅读的一种解构和重建。诚然,电影对故事人物的单线性处理颠覆了原小说中人物各自的性格完整性,也破坏了小说情节的完整性,呈现出后现代语境中所必然产生的碎片化特征。在影片中,人物、事件都是围绕着故事的中心线索而存在,于是不可避免地给人以断裂感。不过,这种断裂感似乎更适合当代人的读解方式和跳跃性思维。在影片中,有一段关于苏联入侵捷克的描写,特丽莎在大街上拍摄照片,亲眼目睹了苏军在布拉格街头镇压捷克人民的暴行,其中还插入了一段当年的纪录片,使用了捷克导演詹·尼梅克的资料镜头,就是苏军坦克(1968年8月20日和21日)入城那段,著名的"布拉格之春",更显出其真实性。或许从小说家的立场看这一段落似乎游离了整个情节的发展线索,并且和前后段落的联系也不是很强;但站在电影叙事的角度来分析,既可以看作是影片忠实于小说原著的表现,也可以认为是电影改编者对昆德拉小说带有的政治倾向的理解。在小说中,政治事件是和人物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成为人物生存的现实处境和性格发展的时代背景。而在影片中,我们看不到政治和主人公命运际遇和性格发展之间必然的内在联系,托马斯和特丽莎只是经历了这场,但无论他们是去日内瓦还是回布拉格,日子仍将如此地过下去,“政治”在影片叙述中也成为一个个断裂的碎片,过眼即逝。原本该很沉重的政治讨论,在电影中因为意义的消解而成了“漂浮不定的碎片”,于是影片本身成了一连串的流动的事件,从而呈现出某种后现代式的零散化。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叙事节奏方面,小说中昆德拉把音乐的韵律节奏巧妙运用于小说,轻重、快慢、缓急的叙述运动对于形成小说叙述风格、突现主题、营造气氛等有重要作用。不同的叙事速度的选择既反映感情气氛的变化,也是昆德拉小说理念的贯穿。小说第六章《伟大的进军》节奏是最强的,速度是极快的,反映粗暴的厚颜的气氛,因为它充斥着很多的事件,描绘出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给人一种压抑紧迫感,而这些事件又被一个永恒的疑问———什么是媚俗联系在一起,“弗兰克因媚俗而垢死与萨宾娜反叛媚俗的苦生是悲观的昆德拉向我们展示的个人在世界中存在的两种不乐观的可能性。”第七章《卡列宁的微笑》节奏是极轻和的柔板,很少的事件,反映的是平静、伤感的气氛,大篇幅围绕卡列宁的死展开,两个主要人物最终退出了喧嚣的世界。“对他们来说,乡村生活是他们唯一的逃脱之地。”当他们意识到人类的溃裂,卡列宁就成为将他们连接起来唯一的线,而卡列宁的死意味着这仅有的联系也被切断,于是在飞越时间的虚空时,他们将无所攀依和无所慰藉。

那么在电影中,这些又是通过什么表现的呢?为了配合故事的发展,整个故事发生在三个环境下:布拉格,日内瓦和一个宁静的村庄。三个环境的三种色调营造了三种不同的气氛。布拉格阴暗紧张加上时常压抑的气氛,给托马斯和特丽莎的爱情带来了一些慌张感,特丽莎的梦,也更加加深了这种慌张感.在苏军入侵布拉格之后的一段描写反抗人民的片段中,托马斯和特丽莎奔走在人群中间,带来的是另一种抑郁感。在布拉格,一切都很压抑.而阳光灿烂的日内瓦又是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特丽莎以为找到了自己的爱情,然而在她和沙宾娜的接触以后,失落感又重新回到了特丽莎的身上。日内瓦不是特丽莎的世界,在这里她找不到她想要的托马斯。而特丽莎最终找到她的生活,是在一个宁静的村庄里。三个环境的变幻虽然说有些突然或者说突兀,但是他们的爱情也确实如此。

4:文学名著在后影像时代的生存

作为电影基本单位的镜头语言常常具有丰富的表意性。我们在《布拉格之恋》一片中看到的影像已抛弃了小说中文字的丰富的所指外延,成为单一能指的全知镜头,掩盖了小说中的深度历史感,成为单纯意义上的商业秀。况且这种商业秀在当今时代有一种小说所不具有的优势,那就是对众多文化程度不高的观众的眼球的吸引。影像是一种以视听为主要手段的表达,它更接近常人对世界的感知,而感性体验在人心中所产生的冲击力往往远超过理性的说教,尽管它是一种经典,一种极耐人寻味的哲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虽不是长篇,但也有好几万字,而且在昆德拉的文字中又有许多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要想通读下来必得有一定的耐心。特别是小说中那些旁征博引的阐发更易令世俗的芸芸众生望而生畏。如是,以电影的方式阅读名著,无疑是一种当然的选择。小说通过被改编为电影,获得了远比文字多得多的接受群。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误读,但拥有众多的观众对任何电影来说都特别重要,因为那意味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同时,电影以其审美化了的人物形象及其对演示的合于当代受众的世俗化包装,在观众的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记。一部让人读得昏昏欲睡的小说搬上银幕后,可能会使观众久久不能忘怀,在不知不觉的媚俗中反思媚俗的含义,反思不能承受之轻的人生的虚无———一个存在主义者的永恒的困惑。

我们可以说,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经过电影《布拉格之恋》的改编后,成为另具魅力的文本形式,通过光、影、声、画等手段体现了一种视觉审美,同时,多重“能指”的影像展示既满足了电影的可看性,也拓宽了画面的想象空间。文学名著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是一个影像消解文字意义的过程,也是一个影像在文字之外重新建构意义的过程。文字作为一种语言代码,在表述时要凭借人的抽象思维来作理性判断。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样的小说,更是作者对人生、对爱情的一种深度阐释。影像把小说形象化、生动化了,使抽象的符号化了的人物、事件被具体生动地表演出来,这种具体化形象化也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流失了原著的哲理意味,或者削平了原著的深度,不过它也可能从削平了的影像和叙事中转现出对原著的新的读解。所以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不仅仅是简单的由文字到影像的载体转换,在这一转换中发生了意义指向上的质变。影片《布拉格之恋》或许没有完全演绎出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所要传达的关于人性之困惑的思考,但是影片同样也传达了导演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体悟,而且它的直接性给人的视觉和心理的冲击更大,它为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了一种对生命更为感性的体验,应该说成功的电影改编会起到升华原作的审美功效。在当下的后工业社会中,艺术品越来越由个人生命感悟的结晶转而变成为大众消费而拼贴、互文的文本。一方面,来自底层的大众越来越多地加入到文化消费者的行列中来,拉动消费文化向平面化、商业化方向靠拢。另一方面,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产业,商业原则、顾客至上成为文化生产的法则。于是不可避免地,我们进入了一个后影像阅读时代。工作的快节奏、生活的压力迫使人们没有时间、精力去思考一些沉重的问题,消费口味越来越趋向于接受一种简单的普适性的快餐文化。于是文学名著在当代遭遇到了阅读危机,悉心研读大部头小说的读者已越来越少。但是,现代传媒的发达又使得名著的传播更为快捷,常常会出现一些名著早已声名远播,却鲜有人读过的怪事。最有代表性的还是罗伯—格里耶。他坦言:“我主要是由于我的名声才出名。这种现象越来越常见了。所以往往有人走近我,吃惊地小声问道:‘您就是阿兰·罗伯—格里耶?’我说:是的。接着我问道:您读过我的书?他们都用一种害怕的声调说‘没有’,然后又低声说:‘不过见到您我是多么高兴。’人们都是这个样子。”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种生存策略,文学名著与电影的结合就变得十分自然了。名著改编成电影,一方面使经典作品更加大众化、商业化,另一方面又使原本应反复咀嚼的文字、意义和思想变成一种满足的视觉享受,再由这种视觉来冲击心理审美,提升对作品的理解。其结果是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可以从中获得启迪,大众也可以从中得到最直接的体验。

在《读书》杂志访问罗伯—格里耶时,记者说:“不可否认,您的影片对于扩大您的作品的影响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这位作家说:“电影面对的是另一批观众。它使您引人注目,这是一个吸引闲人的地方。普通的观众常常觉得我的影片不可理解,但是还要来看,因为性虽然在我的全部小说里都有,但是在影片里要明显得多了,这就提高了上座率。不过这些影片也使我付出了失去诺贝尔文学奖的代价。1985年,我获奖的形势很有利,当时瑞典的影片资料馆安排了一场我的影片回顾展,引起了当地新闻界的愤怒,他们起来反对法国的。于是克洛德·西蒙获得了诺贝尔奖。当然这也是一种极好的选择,我对此感到高兴。”这个戏谑的回答其实反映了严肃的意义。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雅艺术和俗艺术,严肃的与商业的,这些泾渭分明的尺度划分在人心中其实一直根深蒂固。可是我们毕竟是生活在一个商业社会,其特有的游戏规则无处不在。在被问到“您是否逃避大众传播媒介”时,罗伯—格里耶肯定地说:“不,我不时在电视上露面。我不是一个野人。我对画家、电影工作者和作家们的阶层很有好感。我非常主张‘全世界作家们,联合起来’。我要再次表明,我认为存在着多种文学,而不是只有一种唯一优秀的文学。”我觉得他在这里应该强调的是多种艺术形式共存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在后影像阅读时代,如何去重新找回作品的义理深度。虽然影像有着不同于文字的写作特点,但是在电影中思想不应是被弱化的对象,更不能被完全稀释了。相反,电影应该凭借它独特的视听语言那扣人心弦的魅力,使作品的主题得以更广泛的开启。影像也完全可以在把深邃的哲理思考传达给普通大众时,起到中介和提升的作用,成为普通观众阅读文学名著的有益补充,而不仅仅满足于讲述一个个世俗的爱情故事,简言之,电影理当成为有利于人们思考人生、体察社会的另一种更诱人的艺术样式。

注释:

①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北京三联书店,2003,311页

②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31页

③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27页

④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31-32页

⑤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4-9页

⑥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5页

⑦(意)帕索里尼《世界电影》,1984年1月

⑧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52-53页

⑨同上

参考资料

1:参考文献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北京三联书店,1992

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北京三联书店1992

戴锦华《电影艺术》1994,第1期《本文叙事策略.电影叙事研究》

金丹元.张大森《中国比较文学》2003,第4期《颠覆后的另一种读解》

刘心莲《五邑大学学报》2001,第3期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叙事节奏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北京三联书店,2003

张容《法国新小说派》.台北,远流出版社,1992

《人民日报》转载《<读书>杂志访罗伯—格里耶》

2:《布拉格之恋》(theunbearablelightnessofbeing)

注释:

①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北京三联书店,2003,311页

②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31页

③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27页

④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31-32页

⑤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4-9页

⑥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5页

⑦(意)帕索里尼《世界电影》,1984年1月

⑧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52-53页

⑨同上

参考资料

1:参考文献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北京三联书店,1992

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北京三联书店1992

戴锦华《电影艺术》1994,第1期《本文叙事策略.电影叙事研究》

金丹元.张大森《中国比较文学》2003,第4期《颠覆后的另一种读解》

刘心莲《五邑大学学报》2001,第3期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叙事节奏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北京三联书店,2003

张容《法国新小说派》.台北,远流出版社,1992

《人民日报》转载《<读书>杂志访罗伯—格里耶》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第4篇

生:课文中说:“那翠绿的颜色——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

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师;哪位同学来谈谈你的理解?

生;作者是在黄昏时候到那儿去的,这时候,小鸟都回窝了,躲在大榕树上,只是偶尔扑扑翅膀。当小鸟扑翅膀时,绿叶就晃动起来。可是绿叶太多了,课文中说是“不留一点缝隙”,所以作者看不见躲在树上的小鸟,但是他却感受到了“生命在颤动”。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很会读书。还有别的见解吗?

生;课文中说“榕树正值茂盛时期,好像把它啊的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说明这是一株富有活力的大树,作者从它的每一片绿叶上感受到了这种勃勃生机,所以说是“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联系上下文来谈自己的理解,真不错!

生:也许当时吹过一阵微风,这些充满活力的绿叶在风中你挤我,我挤你,不停地摇动,才让作者产生了“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感受。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第5篇

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入选新教材大都是文质兼美、声情并茂的好文章,这为儿童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利用多媒体课件、插图、录像等各种直观教学手段,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去读书、品味、欣赏,有助于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变化,使学生产生“目视其文,耳醉其音,意会其境,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例如教学第5册《爬天都峰》一文,为诱导学生感悟“我”与老爷爷两次心灵的对话,从中汲取力量爬上峰顶。教学时,我是这样进行创境悟情感悟文本的。1.谈话启情。你们登过高山吗?爬过家乡名景双髻山吗?如果有,请你说说自己的感受?2.设境创情。回放课文插图,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图会文,引领学生步入课文意境,进入课文角色,并能单刀直入文本的“聚焦点”创设情境:如情境之一“:我爬得上去吗?”让学生说出“我”当时的内心感受以及文中所表达的意境。情境之二:“真叫人发颤”从中可以看出“我”当时怎样内心?为下文品读课文,启发学生领悟其情作好铺垫。3.品读悟情。指导学生精读品味“我”与老爷爷两次感悟心灵的对话:“小朋友,你也来天都峰?”句中的“也”表现了老爷爷对“我”这么小的孩子来爬天都峰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这句话中“也”又表现了“我”对这么大年纪的老爷爷还来爬天都峰又持怎样感情呢?这样,谈话启情,设境创情,让学生在体验中动情,在品读中悟情,使学生真正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内在的精神动力,从而使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二、在“理性分析”中感悟文本

语感强调的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与特定教学情境中对无声语言的一种直觉与顿悟,但并不排斥教师必要的理性分析。特别是对一些含义深刻的语言文字,教师恰当地点拨和精当的分析,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揣摩品味,能使抽象语言文字变得鲜明具体的生活画面,这样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例如教第9册《落花生》一文中,为了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到父亲说的两句话含义,我对课后3题阅读思考分别作了这样修改与补充。1“.我们”与父亲对落花生的议论有什么不同?2.在今天的生活中有像落花生这样“默默无闻、为民办事、对社会多作贡献”的人吗?请你说说看。3.父亲说的话,对我们今天或明天的生活有什么启示?文本结尾写到:“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可以看出“我”悟出什么道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体会句子的含义。这样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交流讨论3个重点问题,让学生抓住课文借物喻人的特点,把文中的人物事情与现实中的人联系起来,把明理与导行联系起来,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不仅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还能实现语文教学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三、在“对话交流”中感悟文本

现行的人教版新教材,在文章或训练项目的关键处有出现文本对话框。它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小泡泡”方式呈现在孩子面前。这些对话框的内容,或提示文章内容,或引导揣摩遣词造句的妙用及文章写法,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读文本。其功能是: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教材变为学本,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与文本的意图进行比较,对应起来,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因此,我们根据“对话框”的内容、形式、发挥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主要分为三种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①交流感悟式。从学生角度说出自己某些方面读书心得和发现,表示要和学习伙伴交流,但具体内容藏而不露,这就需要我们相机诱导,并给学生共同探究、交流感悟预留空间。②探究释疑式。从学生角度,而且是大部分学生都可能提出阅读中产生的某种疑问,表示要和学习伙伴共同讨论,对这类问题的深入思考,能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培养学生读书方法上,提供了思考的价值。③资源共享式。从学生理解和欣赏水平的实际出发,表达了学生阅读文本后的某一方面内心体验。引导学生交流共享情感体验,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激发他们阅读兴趣。

总之,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知和语言运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感悟文本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我们应采用有效措施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领会编者匠心,激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体验、多交流讨论,就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第6篇

一、营造情境,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提示课题后,我简单地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待学生的回答说到以下两点:(1)“我”的爸爸是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一次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2)“我”通过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加利向全世界呼吁和平时,我便播放了一些相关的音像资料,通过一组反映当今世界仍不太平的资料,表现了战争和给无辜的人们带来的不幸,尤其是给母亲和孩子带来的不幸。例如,因战争失去亲人和家园的阿富汗儿童的资料,巴以冲突中无助的巴斯坦妇女和孩子的资料,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中被美国导弹夺去生命的中国记者许杏虎、朱颖夫妇的照片及其家人悲痛欲绝的画面,美国攻打伊拉克所造成的伊拉克人民流漓失所等资料,资料放完后,我便引导学生谈感受,鼓励学生将心里的话说出来,特别是把爱和恨的感情表达出来。随着学生声泪俱下的诉说,我便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大家都期昐着这个世界不再有硝烟,盼望和平早一天真的降临。课中老师将让同学们当一回小记者,采访课文里的人物,通过自己的报道,为世界的和平事业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初读课文,选择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引导思考:在这封中国孩子致联合国(前任)秘书长的信中一共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你准备采访哪一位?并提示学生可借助字典、词典去解决自读课文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实在弄不懂的,向老师提出来,由老师加以点拨和指导。这里要指出的是教师要做好相关资料的准备:维和、联合国、蓝盔、军事观察员、法西斯。在解决这些词的过程中,可借助事先准备的资料,向学生作形象的介绍。学生读完全文后,组织交流,就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形成一致的结论:“我”、妈妈、身在天国的爸爸、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加利。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各自择定将要采访的对象。

三、研读课文,拟定综合性学习的提纲。

随着教学的深入,我让学生按照所择定的采访对象自由组合成相应的4个采访小组。要求各个采访小组先研读与自己采访对象相关的课文内容拟写采访提纲。(提纲要紧扣课文中描述的采访对象的有关情况设计,让被采访的人有话可说。)交流时,以学生所选择的采访对象为板块,逐个交流。交流过程中,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句段(课件出示朗读内容)。在读的过程中,借助课件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读出感情,在读中领悟文章的内涵。在交流中,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并引导各采访小组接受好的建议。对本组的采访提纲作适当的修改。

各个板块的采访提纲举例:

采访“我”的:加利秘书长收到你的信了吗?他有没有给你回信?那顶蓝盔你还保存着吗?在你的记忆中,你的爸爸是一位怎样的爸爸?你的理想是什么?

采访妈妈的:雷利的爸爸离开你已好几年了,令您最难忘的是什么?您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

采访身在天国的爸爸的:您当年在维和行动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您后悔吗?您想对您的孩子说些什么?

采访加利秘书长的:雷利的信您收到了吗?您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人类的真正和平?您想对那些在战争和冲突中失去亲人的人们说些什么?

四、设境演练,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

提纲拟定完后,我请12名学生到讲台前,分成4个小组,分别扮演“我”、妈妈、身在天国的爸爸、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每个采访小组选派一名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事先确定好的采访对象。采访开始前,我提醒担任采访任务的小记者和被采访的同学都要吸收前几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学习成果,力求礼貌大方、用语得体、表述清晰,并要求在说的时候带有感情;采访过程中,教师可视具体情况作必要的指导;每一个小记者采访结束后,教师作简要的点评。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立论;论据;论证方法;议论文写作

思维导图是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展思维的展开,打通从议论文阅读到写作的桥梁。笔者意在通过议论文三要素三方面打通从阅读到写作的通道:

一、通过多文本阅读学习议论文立论

议论文以理服人,作者通过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主张来说服读者。规范的议论文首先应该明确观点,做到观点正确、立场鲜明,如果能做到创新和富有深意就更加出色了。也就是说论点首先应该是符合事实、科学、现实情理,不应该偷换概念、以偏概全、主观臆断。其次,议论文需要作者观点明确、立场坚定,不能两可。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学习议论文的立论:

(1)首先,笔者在训练中首先向学生通过多文本示范充分展示,让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和理解议论文论点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论点的定义、特征、位置以及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2)其次,在调研近年全国中考语文的作文题目,基本可以确立初中议论文常写主题,经过筛选和研讨决定,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共确立训练主题二十项:挫折、理想、勤奋、成功、宽容、诚信、奉献、自信、信念、逆境、竞争、兴趣、创新、感恩、环保、偶像、得与失、利与弊、荣与辱。

(3)再次,通过课堂进行发散论点、例文阅读、分析判断、思索方法的形式开展多文本阅读下的议论文写作课。

例如:“挫折”这一主题的论点发散结果,学生想到的有:①挫折帮助人们形成坚强不屈的性格。②挫折中,更需要勇敢的笑。③挫折是成长的营养品。④挫折时是强者进步的阶梯。⑤面对挫折,要换个角度思考。⑥挫折使人生更精彩。⑦化挫折为机遇。

通过文段的阅读与小组文段解析,区分出雷同文段传达的不同主题的倾向:文章通过选取卡莱尔写作《法国大革命史》的底稿被付诸一炬,卷土重来,重新写成,想要传达的主题是“挫折是强者成功的阶梯”。同时另一则文本将王勃乐观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苦难,李白因性格桀骜而命途多舛,却终成诗仙,充分证明了“面对挫折,更应该坚强勇毅”的观点。

通过类似主题不同文本的展示,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确定第一立意。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同中求异,也就意味着要在类似的材料的阅读比较中发现并找出文本间的差异,通过分析判断,确定最吻合文本的立意。

二、通过多文本阅读学习议论文论据的使用

(1)首先,笔者在训练中首先向学生通过多文本示范充分展示,帮助学生掌握议论文论点相关的基础知识:论据的定义和分类。

(2)其次,确立初中议论文最常用的四大论据类型,共包括:①成功类:通过什么途径、什么品质抵达成功的相关内容;②情感道德类:主要内容以“感恩”“信任”“爱”为主;③审美鉴赏类:对人文、自然、艺术品的鉴赏和审美;④方法、社会类:以关心人类社会、思考人生为核心的内容。

(3)通过课堂进行学习训练论据使用的四大技法:

①评析论据:对同一则素材进行不同的分析说理,使得素材在符合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阐述和论证中心主题,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白,如果只是单纯地引用素材,缺少分析,就会造成文章的说服力减弱甚至无法佐证观点的感觉。

评析的方法可以是对事例加以分析,进行强化说明,也可以是加以有力到位的点评,还可以是写几句主观情感的抒发表达,或者用反问的形式对素材中出现的结果进行假设。

例如:在“知识与梦想早就成功”的写作中,学生列举培根为什么成功中,进行探因分析。

英国著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他本身也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培根出身豪门,聪颖早慧,而且发奋努力,刻苦读书,十五岁就从剑桥大学毕业,凭借过人的知识与才干,成为了国家重臣。试想,如果培根不具备高超的才能,能在繁复杂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吗?答案是否定的。正如他所说,知识给予了他力量,造就了他的成功。

②扩写论据: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将思维中简单事件按照所需内容加以扩写,从而达到材料翔实,论据具有说服力的目的。

方法 内容

揭示意义 简要陈述论据,再深入揭示此论据的作用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追加心理 没有更为贴合主题的资料时,尝试针对人物具体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以此来论证论点。

想象情节 如果只知道事件梗概,可以在原有的内容上进行合理而又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引用诗文 引用诗文的同时,加入个人理解,进而阐释文章的论点。

例如在阐述傲骨的重要性时,学生引用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和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言,加以二人的经历体验的阐述;

在阐述“靠本事谋生”中,学生通过引用相关名言,阐述了文章的观点。例如:启功先生被称为大师,成就等身却在自己的墓志铭上写道:“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短小的墓志铭,体现了启功先生的谦虚,他始终将自己看得很低,躬身自耕耘,在脚下的沃土上,种出属于自己的花,结出成功的果;其实启功先生的全名为爱新觉罗.启功,但他在所有书画、著作、书信中,从未用过爱新觉罗。启老诙谐地说:“本人姓启名功字元白,不吃祖宗饭,不当八旗子弟,靠自己的本领谋生。”

③压缩论据:用最简洁的语言把最切合中心论点的论据概括出来,使用排比的修辞将多个论据罗列,不但会增强文章气势,而且使文章论证有力。

例如:在“珍惜现在”这一论题的阐述中,有些同学使用了莉丝・默里、伏契克、玛拉拉、丁舒珊的事例作为写作材料,成功运用压缩素材的方法,分别将有关他们不断超越自己的事迹铺排开来,简洁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例如:纵览古今之人,他们人生的辉煌无不是以每个“现在”起步。坚持“要不现在,要不永远不”的信念,莉丝・默里发奋拼搏,终从贫民窟走向哈佛;心怀著书之志,伏契克抓紧每一分钟,巨大的痛苦挡不住他每日在监狱中著书的步伐;带着对暴力与恐怖主义的不满,玛拉拉从每时每刻做起,不等成年便肩负起维护儿童权益的重担;心怀探索星系的梦想,正值花秀的丁舒珊每天坚持研究,不把梦想推于“以后”,成为了中国第一位近地小行星发现者……把握好每个现在,为他们的梦想之路筑起了坚定的基础,推动他们不断前进。把握现在正如金字塔的点点累积,一个个“现在”的丰富与充盈之后,便是辉煌的人生顶峰。

④拼接论据:将多文本中论证同样中心论点的相关文本,拼接组合,重新加以利用,从而达到论证中心论点的效果。主要方式为:采用并列关系的横向排列和采用递进关系的纵向排列。

例如学生练笔中:

向往温暖的太阳,先从渺小的星星做起吧,你定会发出不一样的光亮。

向往炽热的灯光,先从昏黄的蜡烛做起吧,你定会用温暖为他人指明方向。

向往挺拔的大树,先从不屈的小草做起吧,你定会用绿意覆盖春天。

三、通过多文本阅读学习议论文论证的使用

1.通过示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我们在训练中首先通过多文本示范确定论证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议论文论证两个方面的基础知识:①中学生常用的论证方法;②中学生常用的论证结构。

2.通过课堂重点训练议论文举例和引用两种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法:运用典型、贴切的例子来论证某一论点或观点,如果能在具有代表性的基础上做到创新,就更好了,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要占有丰富资料,另一方面也具有筛选鉴别的能力。一方面选用名人轶事,另一方面选用丰富的身边事例,两者互相补充。

(2)引用论证:应该做到与论点贴合、语言简洁。引用能够取得论点的雄辩性,更有警示力;引用应该有一定的数量控制,否则会有掉书袋之嫌,甚至会将自己的分析淹没。

C上,通过开设议论文三要素板块专题形式为依托,分话题给学生提供的相应多文本,利用指导学生阅读,强化文体意识,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模仿、借鉴的基础上,鼓励融入自己的个性特色,从而达到克服议论文写作中的畏惧心理,解决实际写作的困惑和难题,从而实现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言之有物之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宋霞《语文教学》,2016.1.

[2]《谈初中议论文写作“三步走”教学》阮娟《作文教学》,2015.11.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叶圣陶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第8篇

通常情况下,议论文的专业性、知识性、陌生感特别强,阅读的障碍很多,难度亦很大。要想判断命题是何种错因,如,偷换概念、乱拉关系、夸大其辞、意思弱化、无中生有、答非所问、以偏概全、是非颠倒、偶然必然、已然未然等,并非易事。那么怎样的阅读训练才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呢?那就是在议论文阅读训练中要做好“五注意”。

(1)注意文本术语。文本专业术语通常是文本论述对象或与之相关的词汇,它们往往很难理解和记忆,常常是读过之后即被忘却,读完全文,更不知道所写内容和信息。这样,就会因无效阅读而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带来麻烦和不安,进而影响阅读的正常进程。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将这些术语标志出来,就能有效地克服读后忘前的困惑,从而在整体上把握文本的结构和内容,直接为解题准备条件。因此,在阅读议论文时注意文本术语,边读边将它们逐一标出,这样将极大地提高议论文阅读的效率。

(2)注意文本修饰限定词语。不论是自然科学论文,还是社会科学论文,它们都力图传达最准确、最科学、最到位的知识信息。而要完成这个目标,作者在论述时必然采取很多起修饰或限定作用的词语,通过这些词语向读者传达清晰准确的信息。如果没有这些词语,那么语句表述的信息将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完全改变。命题人就是抓住这些语言特点和规律,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分析能力。因此,在阅读文本时,要准确把握其中的信息,就必须对文本中起重要作用的修饰限定词加以防范,一边阅读一边将它们标出,这样有些命题的判断就迎刃而解。

(3)注意一个信息的不同表述和句子的言外之意。议论文的命题是灵活的,命题人在表述文本中某个信息时,不采用原句原词,而采用与之相似的词汇去表达,或将原句的言外之意表述出来,以此考查学生是不是机械地阅读。不知变通,囫囵吞枣,生吞活剥,是不可能真正理解文本提供的信息的。因此,这类命题的难度系数更大,要求的阅读能力更高,学生只有认真阅读,仔细推敲,才能过此一关。在实际的阅读训练中,有的学生将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述视为不同意思,或将不同意思的相同表述视为同一意思,是非倒置;有的学生忽视了言外之意,误认为无中生有。在阅读中多长个心眼,就少犯一次错误。

(4)注意一个选项的信息分布在不同的语段。在阅读训练中,经常发现学生误判某个题支,常常是因为只抓住了某个语段的信息,而忽视了其它语段相关的表述,这样就造成对某个选项的误判。因此,对议论文要注意总体把握,全文探究,只执一端、不及其余的做法,常常会犯错误。在阅读议论文时,注意前后联系,在解答问题时,不要妄下无中生有的结论,要从不同的语段寻找证实。

(5)注意培养议论文的阅读语感。语感是有偏向的,有的人喜欢读小说,有的人喜欢读散文,有的人喜欢读诗歌,有的人喜欢读今文,有的喜欢读古文,除个人兴趣爱好之外,语感不同罢了。对学术性的议论文,也要有与之相配的语感,因此培养较好的议论文阅读语感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去培养呢?主要是大量地、反复地去阅读议论文,而且不读则已,一读必通,不通不止,长此以往,必然培养出好的议论文阅读语感。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第9篇

一般而言,初中议论文的教学都依循着这样的教学模式:先简单介绍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提炼中心论点,继而探寻文本的论据和运用的论证方法,紧接着洞察文本的基本结构,最后关注议论文描述的语言。这种方法看似紧扣议论文论点、论据和论证三大核心要素,但以此作为范式则过于强调体裁特点,严重割裂了文本自身的价值,导致阅读感知的破碎,违背了生命个体对文本感知的一般性规律,其整体效益可想而知。因此,本文提出要从普通文本的视角解读,感知文本大意;从题材特点的视角解读,探寻议论元素;从阅读价值的视角解读,强化思辨质疑;从阅读教学的视角解读,关注学生需要,从而提升初中议论文教学的整体性效益。

【关键词】

感知大意 探寻元素 思辨质疑 关注需要

一般而言,初中议论文的教学都依循着这样的教学模式:先简单介绍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提炼中心论点,继而探寻文本的论据和运用的论证方法,紧接着洞察文本的基本结构,最后关注议论文描述的语言。这种方法看似紧扣议论文论点、论据和论证三大核心要素,但以此作为范式则过于强调体裁特点,严重割裂了文本自身的价值,导致阅读感知的破碎,违背了生命个体对文本感知的一般性规律,其整体效益可想而知。因此,在顺应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教师对初中议论文的解读与教学,除了强化文体特点的基础上,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普通文本的视角解读,感知文本大意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中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和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在面对一篇议论文时,也应该先将其视为一篇普通的文本进行解读。

以《敬业与乐业》一文的解x为例,在全篇通读之后,教师首先要明白文本的基本大意,了解作者在文本中表达了怎样的意蕴;而后,教师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基本结构与层次,厘清作者表达的思路,并相机思考为了表达这样的核心要义,作者又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论的。如这篇课文作者在开头先是提出了敬业与乐业,而后分别从有业、敬业与乐业三个不同的维度进行阐释,最后通过画龙点睛之笔进行了总结。

正是基于一般性文本的视角,教师才能排除文体因素的干扰,以一个纯粹的读者视角感知文本的内容,从而为教学内容的研制奠定基础。

二、从题材特点的视角解读,探寻议论元素

不同文体有着不同的创作要求,自然也就意味着教学策略的不同。中学语文教学曾经提出过“淡化文体”的口号,这种矫枉过正的极端理念对于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形成了一定的制约。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侧重引领学生厘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以形成不同文体的阅读能力。议论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有着自身与众不同的规律,教师理应在一般性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充分关注文本中的议论性元素,引领学生从议论文的结构特点、语言风格等方面入手,更好地把握文本,保障议论文教学文体要素的关注与落实。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将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议论文考虑在内。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编选的议论文不在少数,也涉及到不同层面、不同类型,如极具感染力和对象感的演讲词、委婉清新的书信、温和隽永的随笔、鞭辟入里的杂文等。依据不同的类型,教师对议论文的解读也就应该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思路和教学价值。

这种基于文体特点的解读,才能让教师更好地把握议论文的内容和形式特点,为深入地展开教学提供绝好的资源与范例。

三、从阅读价值的视角解读,强化思辨质疑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路径。这一理念也直接道明了阅读的价值。对于议论文而言,就需要我们摆脱传统教学“求证式”的基本思路,即在探求中心论点的基础上,感知作者是怎样运用论据和方法来论证的。这一方法无形之中已经完全认同了作者的观点,使得阅读教学丧失了逻辑辨析和深入反思的空间。教师在解读时,需要依循着作者的表达和论证思路,并依照自己的理解来分析事实与主观观点,考量材料是否准确、论证是否严密,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认知。

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为例,作者作为一个实业家,其创作的宗旨在于呼吁倡导人的创新性思维。作者借助一道数学题引出自己的观点,呼吁人们不能循规蹈矩;随后,作者分析了创造性思维所需要的相关要素,并告知读者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篇文本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教师解读至此,顺应作者思路,但不能完全被拖拽着,而要深入地思辨与质疑,比如古登贝尔克和布歇内尔的事例是都能够论证创造性思维所需要的元素。

如果议论文的教学也能引领学生在阅读感知的过程中,进行类似的审视与辨析,就能更好地发现文本步步为营的表达构思,探究文本的价值意义,从而促进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从阅读教学的视角解读,关注学生需要

教师解读文本不是为了自己体悟道理、习得方法,而是为阅读教学服务的。因此,文本解读时,教师不能忽略了学生的视角与起点,而要在个人解读的基础上,充分整合课标的要求、学生的认知、编者的用意等多种角度,为学生顺利感知文本、体悟文本创设渠道,促进学生阅读议论文能力的形成。

如在教学《谈读书》一文时,教师在文本解读中意识到整个单元都以“求知”为中心,且整篇文章都以文言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文本大意,扫除文本阅读的障碍;然后,将这篇课文的论点与单元主题“求知”进行整合,并对文本中所罗列的分论点以及事例进行深入分析,理清了选材与文章观点之间的区别,为学生深入文本内核奠定了基础。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强化知识解读,提升教学重视

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议论文的教学,强化对议论文知识的解读。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议论文教学的意义。学生在对这一类型阅读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是中考失分的重点,并且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正面的接触议论文,所以为学生打好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学的关键。由此可见,议论文的教学主要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帮助学生提高中考成绩,另一个则是提升学生议论文的分析能力,减轻其今后学习的困难。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议论文教学虽然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但是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都有所不同。语文教师在采取学的同时,也要兼顾一些个性教学,针对学生遇到的差异性困难给予有效的解决。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深入学生,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3. 对学生难以掌握议论文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与部分语文教师进行讨论与交流,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认为学生在学习议论文方面存在问题,不能很好地进行议论文阅读的分析以及议论文的写作。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接触议论文的时间较短,在初中教育的前期和中期都没有为议论文教学打好基础,因此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二、注重文本分析,培养阅读技巧

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议论文的基础知识,才能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对议论文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对文本进行阅读,采用精读的方式全面了解文本内容,并对结构有一个初步认识。其次,要适当地介绍一些阅读技巧和分析方法给学生,以此来减少学生阅读方面的困难。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采用灌输的办法进行这方面的教学,而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总结出一些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让学生记得牢,并且得心应手。

三、引导阅读习惯,加强文本赏析

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初中语文教师应提倡学生多多进行语文阅读,并且借助语文阅读的展开,提升学生对议论文的掌握程度。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抽出时间带领学生进行议论文的阅读。选取的文章不仅要适宜学生阅读,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应用性,让学生阅读后可以对今后的写作或者阅读分析等有所帮助。其次,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美文佳作让学生积累或者背诵,以此来弥补学生议论文写作方面的不足。第三,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可以正确地对文章进行阅读,提升文章阅读的效率和质量。例如,让学生养成书写阅读笔记的习惯或者让学生注重阅读过程中材料的积累等。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文本的欣赏能力,这属于文学素养的一部分。通过欣赏能力的提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议论文的精妙之处。常见的培养方法有两种:一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指出文章中的优美之处。二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给予文章合理的评价。

四、结合实际生活,增加写作练习

无论是大文豪还是小学生,其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都离不开生活。因此,在进行议论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育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拉近学生与议论文的距离,减少学生对议论文的距离感。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并对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讨论。例如,看见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汽车在学校附近鸣笛该不该制止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将议论文教学和实际的生活相融合,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关注社会生活,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意见,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上一篇:启蒙写作论文范文 下一篇:阅读体验论文范文